search

臨淄區景點

臨淄區景點

  淄博中國古車博物館、臨淄足球博物館、淄博管仲紀念館、臨淄齊國故城、齊國故城排水道口等。

  1、淄博中國古車博物館:我國古車以其優異的效能在世界上長期處於領先地位。騎乘所用馬具中極為重要的構件――馬鐙,也是我國首先發明的。

  2、臨淄足球博物館:山東省淄博市臨淄中心城區,足球博物館位於齊文化博物院太公湖畔,佔地面積1.18萬平方米。建成後的新館集參觀遊覽、休閒娛樂、歷史文化研發、產品開發等諸多功能於一體,濃縮了中國的蹴鞠文化史、體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

  3、淄博管仲紀念館:管仲紀念館以管仲墓為依託,以《管子》思想為基礎,以管仲的生平為脈絡,透過多種藝術手段,在展現天下第一相輝煌一生的同時,全面展示博大精深的《管子》思想並綜合展示宰相文化及歷代名相對社會的貢獻, 管仲紀念館佔地面積20萬平方米,總投資近3000萬元,分為館區和園區。

  4、臨淄齊國故城:位於臨淄區辛店鎮北7.5公里處,東依淄河,西臨系水,為周代齊國的都城,西漢時又為齊王國都治,歷時千餘年。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齊國故城排水道口:齊故城排水系統的佈局,是根據城內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勢,經過周密設計和科學安排的。現已探明有三大排水系統,四處排水道口。

臨淄區的旅遊景點

  1、古車博物館:是當代中國首家最系統、最完整、以車馬遺址、古車陳與文物陳列融為一體的古車博物館,分中國古車陳列和春秋殉車馬兩部分,以時代先後為序,透過大量的實物、模型、古車復原、照片和文字展示了中國古車的產生髮展、技術改進歷程及車馬在戰爭、交通、運輸、生產和生活中所發揮的作用;

  2、齊國曆史博物館:座落在齊國故城宮城的東部,佔地21市畝。

  3、東周殉馬館:是一處春秋時期的齊國君主和大貴族墓地;

  4、管仲墓:在臨淄區的南牛山北麓。在管仲墓的北側建設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祠堂、亭閣、橋廊,還有管夷吾的塑像和事蹟圖解等;

  5、晏嬰墓:在臨淄區永順莊南300米處,有一座高十餘米,方圓近百米的古墓,這就是齊國名相晏嬰之墓;

  6、高陽故城:位於今朱臺鎮南高陽村西約200米處。城內耕土層下建築遺蹟頗多,並時有戰國時期瓦當出土。

臨淄區美食

  臨淄區美食有菜煎餅、金禾水煎包、金絲鴨蛋、油粉、金嶺醬牛肉等。

  1、菜煎餅:煎餅過去為淄博南部淄川、博山等地人民的主食,菜煎餅是傳統吃法之一,堪為當地風味一絕。

  2、金禾水煎包:金禾水煎包,被評為淄博名小吃,皮薄、餡大、味好、價實,是它供不應求的因素。

  3、金絲鴨蛋:金絲鴨蛋民間又叫纏絲鴨蛋,產於臨淄大路家莊一帶。古代臨淄泉水眾多,河汊交錯,近水人家多養鴨。所產之蛋“卵黃層層, 紫赤相間”。

  4、油粉:油粉其特點是酸滑、鹹、香俱全,能增進食慾。油粉是一種稀粥型的飲食,它的原料是製作粉皮、粉絲後的下腳料澱粉水(以綠豆製品為最好),和以米糊,加入粉條、豆腐條、豆芽等菜,燒煮而成,出鍋時加蔥、姜、香菜末等調味品即成。

  5、金嶺醬牛肉:金嶺清真醬牛肉是在傳統配方的基礎上經過改進加工而成的,是金嶺穆斯林群眾在長期的實踐中產生的勞動成果。


景點

  五老山森林公園、臨滄西門公園、勐旺塔及西北塔、碗窯土陶文化村、南汀河風光旅遊帶等。   1、五老山森林公園:山以五座山峰遠觀如老人列坐閒談而名,主峰海拔2583米,年平均氣溫17.2℃,年降雨量1164毫米,相對溼度72%。   2、臨滄西門公園: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佔地57畝,園內均為仿古園林建築。 ...

旅遊景點急急急急

  1、 姜太公祠是山東省重要的道教活動場所,為獨具齊文化特色的旅遊勝地。其位於臨淄(古營丘)城區,主要景點有姜太公衣冠冢、姜太公祠、丘穆公祠、封神遊樂宮。姜太公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是周代齊國的第一代國君,被歷代帝王尊封為“武聖”、“武成王”,民間傳太公為神上神;   2、管仲紀念館位於 ...

社習俗交

  清末民初,下對上,要行跪拜禮。平輩人見面拱手。女子見長輩,要請安問好。1925年後,除祭祖拜神外,改行鞠躬禮。軍人學生行舉手禮,老年人拱手作揖,仍沿舊俗。建國後,在莊重場合,較普遍地行鞠躬禮和舉手禮。親朋好友,不分男女,見面握手為禮。賓客登門,要迎出門外,按應有的稱呼問好、握手。客人若帶禮品要雙手接過,客 ...

方言

  臨淄方言屬於冀魯官話區,有許多方言現象與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是相通的。臨淄話聲母有舌根濁鼻音[ŋ],普通話中的開口呼零聲母字“哀、安、昂、奧、恩、歐“等臨淄話都加[ŋ]聲母;沒有舌尖濁擦音 r ,“人、然、肉、熱”等讀 l 聲母;沒有直讀音節er,“兒、耳、二、日”等讀[ι] 聲母,“二”[ι]的特殊讀音和“ ...

服飾

  清末,官員和有功名者,參與公事或在其他必要場合,皆按朝廷規定著裝。士紳及富戶衣質多絲綢。男子在家穿對襟便褂,外出著長衫,戴帽墊,冬季穿絲棉或羊、狐皮長袍,上套坎肩或馬褂,戴風帽,腳穿白布襪、黑色雙臉鞋或靴。女子上衣統右掩襟,年長者袖長及指,下襬過臀,色尚青、藍。姑娘、少婦上衣下襬僅及腰,袖不掩腕,色尚紅、 ...

禁忌

  建國前較普遍流行的禁忌有:建房動土忌破日動工,結婚新人忌“四屬”(指屬相),新婚女子忌在婆家過第一個“芒種”,忌在孃家過第一個七月十五,分娩不出滿月的產婦忌到井上打水,春節凌晨忌大聲說話,忌殺生,忌拉風箱,正月初五前忌隔門檻潑水,正月裡不喝生米粥、不空鍋,孕婦忌進“三房”(產房、病房、靈房),楊公忌不探親 ...

飲食

  群眾歷來以小麥、谷、豆、玉米、高粱為主食,南部習慣攤煎餅,北部多吃窩頭。改善生活,吃麵條、水餃、蒸糕、饅頭或擀餅。有的農曆三、四月間,以可食的葉、菜,用白麵調和,油煎成小餅稱“餡食”。五月,以黍米混棗做成直徑尺半、厚三寸的大糕,名之日“刀切糕”。也有以黍米加棗包棕子。餐具多陶質黑碗粗瓷碟盤。   19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