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臨澤住宿習俗

臨澤住宿習俗

  解放前,農民住宅,均為土木結構的平房。其樣式有:財主富豪構築土壘的屯莊,為的是防匪防盜,四壁牆高一丈八尺至二丈四尺,底寬丈餘。牆頭上還構築女兒牆,四角有角房或角樓,牆頂有通道,可以四周巡視。莊內建築四合院,有的屯莊內可建四院至五院房屋,名曰“五子奪魁”。主院堂屋為四梁、八柱、九宮、十一檁,兩側有抱廈,對面有倒座屋,前有雨欄,有三部彩、五部彩之分,上有天棚,下有石條構築的臺沿,雕樑畫棟,富麗堂皇。一般農民多為土木建築的四合院,有專修建築和土梁建築之分。四周有土牆(高丈餘),前有大門,大門又有專修大門和土大門之分。窮家小戶多住民房子,三、五間不等,一般沒有圍牆。有的住“場房子”(看場用的)或叫“莊顆子”。

  室內裝飾佈置因貧富而異。四合院上房俗稱堂屋,中間有泥臺或供桌,上壁掛佛像或神像,左面一間供奉灶神或財神,右面一間供奉家堂香火,泥臺上擺放祖宗牌位,上掛家譜或歷代成名的祖宗畫像。每逢初一、十五或年節下,燒香祭祀。四合院兩邊為廈房,是晚輩居住的地方,室內一般只擺設衣櫃,上房對面的“倒座”,是長輩居住的地方,上牆一般都掛福祿壽星圖、天官圖或鍾馗圖。室內擺設有琴桌、方桌、富櫃、太師椅等。至於一般農家也就無所謂擺設,室內有一、二條板凳供人坐也就不錯了。多數農戶進門就上炕,盤腿而坐。吃飯有一小炕桌在中,置放碗、盤和筷子。至於一些貧困人家,鍋頭連的炕,生火就冒煙,筷子用的芨芨棍,半碗糠菜半碗糧的情景,也數見不鮮。一些農家鋪-不起席子,就在炕上鋪一層沙子,冬天炕燒暖,一家人蓋一件破爛皮襖過夜。真可謂“溼柴難著,窮人難活”。

臨澤禮儀習俗

  臨澤人民歷來好客,以忠厚淳樸著稱。敬長輩禮儀先行,重親友禮尚往來。禮儀習俗多而繁瑣,但又有“禮多人不怪”之說。婚喪嫁娶,年頭節下,都以行“跪拜禮”和“作揖”禮為主,30年代開始,才有“鞠躬禮”,但也只限於青年學生。解放以前民間沒有“握手禮”,尤其男女握手,那一定被視為男女“授受不清”。舊時行“叩頭作揖”禮,晚輩見長輩叩頭,平輩行作揖禮。尤其婚喪嫁娶可以說是災難性的,男人結婚,不知要磕多少頭,婚結過,褲子磨爛了,膝蓋皮也磨破了,數見不鮮。遇喪葬事更是叫苦不迭。但處於杜會的壓力,個人又無法改變。

  至今農村舊習雖已有很大改觀,但上墳紀念祖先,遇喪葬事,磕頭禮儀仍在沿襲。

  農村中普遍地存在著“吃飯了沒有”的問話,這是30年代(尤其是民國22年農村遭大災),人們處於飢餓死亡線上掙扎的時候,為關心他人而發出的問話,這在當時是禮儀的,也是對人尊敬、熱忱、友好的表示。這一習俗直到現在農村中仍在沿用。人與人飯後見了面問一聲“吃飯了沒有?”,實在顯得多餘。因為現在的問題不是人們“吃飯了沒有”,而是吃好了沒有?吃肉了沒有?喝酒了沒有?也許是“禮多人不怪”的原故,問話人也實在是處於關心,自然不置可否。現在農村中個別農民生活上也還有許多困難,但有困難大家幫助一把,也不存在吃不上飯的問題。

臨澤飲食習俗

  解放前,人民生活水平低下,“食不著腹,衣不蔽體”者比比皆是。本縣雖盛產稻米、小麥,但許多農家受官差、徭役、賦稅、地租、高利貸等種種盤削,辛苦一年,到頭來所剩無幾。俗有“停了磙子,賣了芠子”之說。“中農”以上家庭一日三餐,其中,一天能吃一頓麵條飯就算不錯了。中餐、晚餐一般能吃到小米飯、zhen子飯(青棵碾去皮,用石磨磨成的碎粒),能填飽肚皮,也算是享了清福。春荒死月,一天兩頓小米湯或zhen子湯,中午能吃上點洋芋、胡蘿蔔,有的農家挖野菜(苣苣菜、苜蓿等充飢,能渡過春荒就算萬幸。逃荒要飯甚或餓死人的事也常有發生。本縣人民的肉食主要以豬、羊肉為主,雞、兔次之;一般家庭“春節”宰豬,“端陽”殺雞,其它時間很少吃肉。許多農戶養豬、養雞主要是為了賣錢,收入主要用於添置牲畜、農具或買布做新衣服之用。一年之中,不吃一次肉的農家也數見不鮮。至於要飯吃的叫花子(乞丐到處可見。有些大戶人家成群養狗,有時把乞丐的衣服扯爛,腿腳咬傷,養狗主家不予理睬,乞丐只好鮮血淋瀝而去。

  解放前,本縣農民種菜較少,吃菜也不多。許多農家種一、二分地的萊,主要有茄子、辣子、芹菜、白菜、白蘿蔔、胡蘿蔔、葫蘆等,大多數農家種點洋芋下飯,如洋芋米湯、胡蘿蔔zhen子飯等,秋季午餐多用洋芋、胡蘿蔔蒸熟當“腰食”吃,可節省點糧食。本縣盛產水果主要是梨、桃、杏等,瓜類有西瓜、甜瓜、黃瓜等,農民自己食用很少,以賣錢所得收入用於家庭用度。

  舊時農村婦女都會做粉皮面筋,方法是:先將面和好,用清水淘洗,沉澱粉子製成粉皮,切條晾乾即成。所得面精再加白麵製成蒸麵筋或烙麵筋,曬乾捆把,調湯、下飯或做“盤飯”,味美可口。親戚或貴客上門,能有“盤飯”招待,即所謂“餅盤下飯”,就算很可以了。其次是“端陽” 包粽子,做米糕,採摘當地葦葉,用糯米、紅棗包制,風味獨特。本縣各地都產大麻,將大麻籽碾如點豆腐一樣點成麻腐,炮製成餡,加佐料,做成麻腐包子或水餃,或用蕎麵做成麻腐角角食用,別有地方風味。農村一般農戶家裡來客人或親戚,大多以“長面”(灰面或拉條面)招待,有的農戶也掛點掛麵,加上少量肉食和蔬菜,就算很“體面”了。貧困之家,親戚來了有頓白麵條飯,調上一點油潑蔥花,就算過得去了。

  舊時臨澤宴席種類繁多,遇有婚喪嫁娶、喜慶壽誕,家家都要設宴招待賓客。其種類有五魁、九牙花、十全、十二樓、十三太保、十六花拼碟以及雞肘、海參席等。大多以豬肉為主,羊、雞次之,配以各種幹、鮮蔬果,加大餅、花捲、大米飯即為全席。平常多為九牙花、十全、十二樓、十六花等,海參席極少見到,招待人用酒,多為當地“燒房”用高粱、青稞製作的散裝白酒。抽菸多為水煙,用煙瓶、煙鍋,點火吸食。羊腿骨做的煙鍋也叫“狗淘氣”(因骨頭煙鍋有時保管不慎會叫狗叼走)。旱菸,用長杆煙鍋吸食。紙菸、捲菸,只有有錢家的人吸食。有的老人吸鼻菸,鼻菸葫蘆很講究,多為玉石製做,煙末子從鼻子吸進,據說對眼睛有益。

  舊時,農家燒飯用的燃料,多用樹枝、木柴、畜糞、秸稈等,大戶家庭用炭(多為南山炭)。冬季取暖,富戶家庭用大煤或煤磚,一般家庭冬季多睡熱炕、板炕,炕上用火盆,燃料均為柴草、畜糞之類,很少用鐵爐取暖。

  舊時照明多用香油(葫麻油),一般農家用鐵、銅燈碗,用木頭或泥巴做燈柱。40年代一些農戶開始用煤油照明。貧窮家庭,用泥碗作燈,在牆壁上鑿一個窩窩置放,因而有“土炕斷牆頭,燈油壁上流”的狀況。有的農戶買不起點燈油,只好即昏便息。一年之中很少用燈。


臨澤喜慶習俗

  舊時農村喜慶習俗較多,擇其主要記述一、二。   賀壽:俗稱“過生日”。一般人活六十、七十、八十為“大賀壽”,其他年份“小賀壽”。親友賀壽送壽匾、壽幛、壽禮(現錢)、壽衣、壽桃、壽麵等。富者設宴席,招待親友,貧者以長面待客。小孩子過生日煎雞蛋食之,一家人也隨之改善伙食。有“大人生日一盤面,小孩生日兩個蛋”之 ...

臨澤喪葬習俗

  舊時,富豪之家喪葬習俗繁瑣,但貧窮之家則又簡單了事。   人死稱“正寢”,又稱“白事”。棺木稱“壽房”,一般為楊木製做,富者用松柏。喪禮習俗依家庭經濟狀況定繁簡。   死者斷氣後,由家人請戶族長者“落草”,將死者抬到上房地下鋪的穀草上。家人要為死者洗臉、梳頭、更衣,在大門外燒紙謂之“斷路紙”,死者面部覆黃 ...

臨澤祭祀習俗

  舊時臨澤祭祀習俗主要有祭神、祭祖先、祭孔子等幾種。   祭神。每年農曆三月“清明節”,蓼泉、沙河、板橋等地舉行“城隍爺”出府遊行的祭祀活動。其意是城隍出府視察人間善惡,活動由當地會首每年輪流主辦,請道士吹打唸經,用八抬大轎將廟內的木頭城隍(偶像)抬出,前護後擁,鳴鑼開道。蓼泉將偶像送城西行宮,沙河送城東門 ...

古代寒食節的習俗

  寒食節習俗,有上墳、效遊、鬥雞子、盪鞦韆、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有墳必有墓祭,後來因與三月上已招魂續魄之俗相融合,便逐漸定在寒食上祭了。《唐書》記雲:“開元二十年敕,寒食上墓,《禮經》無文。近代相傳,浸以成俗,宜許上墓同拜掃禮。”宋莊季裕《雞肋篇》捲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紙 ...

我國端午節習俗

  各地的端午節習俗   河北省端午節習俗   北平忌端午節打井水,往往於節前預汲,據說是為了避井毒。市井小販也於端午節兜售櫻桃桑椹,據說端午節吃了櫻桃桑椹,可全年不誤食蒼蠅。各爐食鋪出售“五毒餅”,即以五種毒蟲花紋為飾的餅。灤縣已許聘的男女親家鹹於端午節互相饋贈禮品。趙縣端午,地方官府會至城南舉行聚會,邀請 ...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佩飾   健人,舊時江浙一帶端五時婦女的一種飾物。一般用金銀絲或銅絲金箔做成,形狀為小人騎虎,亦有另加鍾、鈴、纓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婦女髮髻,也用以饋送。《清嘉錄》雲:“(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銀絲製為繁纓、鍾、鈴諸狀,騎人於虎,極精細,綴小釵,貫為串,或有用銅絲金箔者,供婦女插鬢。又互相獻賚,名曰健 ...

中秋節習俗---中秋祭月

  中秋祭月,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