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案類別:戲劇
主要特色與價值:人偶同臺,別具一格,歷史悠久,影響深廣。
臨高人偶劇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也是非常獨特的劇種之一,據載它是南宋時期由內地傳入。臨高人偶劇的最大特點是人偶同臺,演員與木偶同扮一個角色,表演有時以偶為主,有時以人為主,演員的唱做念打饒有風趣。臨高人偶劇用臨高方言演唱,重比興對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臨高人偶劇演出過幾百個劇目,內容十分豐富。
專案類別:戲劇
主要特色與價值:人偶同臺,別具一格,歷史悠久,影響深廣。
臨高人偶劇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也是非常獨特的劇種之一,據載它是南宋時期由內地傳入。臨高人偶劇的最大特點是人偶同臺,演員與木偶同扮一個角色,表演有時以偶為主,有時以人為主,演員的唱做念打饒有風趣。臨高人偶劇用臨高方言演唱,重比興對偶,通俗易懂,生動形象。臨高人偶劇演出過幾百個劇目,內容十分豐富。
中國戲曲是人民喜聞樂見的娛樂手段,由此也誕生了各地方特色的不同劇種。遠在海南臨高,就誕生了一種稀有劇種“人偶戲”。以臨高方言演唱,極具海南文化風格,加上人偶同演的地方特色和鮮明藝術個性,成為海南城市文化獨有的一朵奇葩。
臨高人偶戲(又稱佛子戲)是我國人偶同演的稀有劇種,歷史悠久,藝術獨特,它以臨高方言演唱,人偶同演一個角色,唱腔以“呵羅哈”、“浪嘆”為主,伴奏以嗩吶為主的樂器,至今已演了三百多個傳統劇目。在“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海南臨高,以“人偶同演”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藝術個性,成為我國曲藝百花園裡的一朵奇葩,海南獨有。
源於宗教祭祀
據傳,臨高人偶戲系從民間用佛像祭祀的宗教活動演變而來。清康熙修《臨高縣誌》記載“臨俗多信奉神道,不信醫藥,每於節例,端木偶於肩膊,男女巫唱答為戲,曰驅魔妖,習以為常。”
《海南省志》對清康熙年間臨高人偶戲的盛行也有記載:“清康熙年間,土劇班子最盛行,浸淫全島,婦孺老少,幾無不識土劇。”
在臨城鎮文瀾江邊有一座文廟,裡邊儲存著由民間老藝人陳和成捐獻的幾個木偶,其頭像造型生動、雕刻細緻,有4個木偶的腦後還刻有“康熙”字樣。這也佐證了臨高人偶戲曾存在於清康熙年代,至今至少已有三百多年。
人偶同臺表演
早期的偶像,奪取神、佛之形,大小如拳頭,故又稱“佛子戲”,之後偶像逐漸增大並人形化。其表演最大的特點是人偶同臺。
一般的人偶劇在表演時,舞臺四周圍著圍布,觀眾只看到木偶看不到演員。而臨高人偶戲則人偶共同扮演一個角色,舞臺不設帷布,演員以自己的喜怒哀樂等來補充木偶表情的不足,人偶交叉表演,自成一派,是我國木偶藝術園地稀有的劇種。
今天的人偶戲依然是臨高群眾所喜聞樂見的重要文化載體,逢年過節和遇喜事,臨高人都喜歡唱幾晚人偶戲增添喜氣。
臨高人偶戲以本地民歌調“阿羅哈”和“朗嘆”為主要唱腔,伴奏以雙嗩吶為主,另備有三絃(或秦琴)、椰胡、低音竹笛,打擊樂器有中鼓、鑔、鑼等,地方特色濃郁。
1962年,戲劇大師田漢曾到臨高視察,觀看人偶戲的演出後,稱讚人偶戲為稀有品種,不同凡響,並賦詩云:“椰子林邊幾曲歌,文瀾江水嫋新波,此間亦有劉三妹,唱的臨高生產多。”
百姓喜聞樂見
“文革”期間,臨高人偶戲曾被禁止演出。1978年,當臨高縣人偶劇團恢復演出時,出現了萬人空巷爭看人偶劇的盛況。之後,臨高各地的業餘劇團尤如雨後春筍,越辦越多。1981年和1992年,臨高木偶劇團還曾兩次進京,分別演出劇目《海花》、《鬧鐘爺爺》和《蓮花仙女》,均有獲獎。
張掖的木偶戲,清末傳入,由皮影戲發展而來。原盛行於農村,尤以上寨子最為盛行。
木偶戲的操作線有幾根,主杆置於偶人後背中部,掌握身的前後仰俯;側杆兩根,分置於兩臂,掌握兩臂及手的動態。演員表演時,以左手中指、無名指及小指掌主杆,操作木偶人的軀幹;又以拇指,食指捻動左側杆操作偶人左臂;右手掌右側杆,操作偶人右手。如果一名演員同時操作兩個木偶,則一手掌一偶人,拇指和食指兼顧左右手動作,這要求有傭熟的技巧方能勝任。 木偶人的頭部以泥土雕塑,幹後彩繪成生、淨、醜、旦 等各類角色,頸部用鐵絲與偶身相連,偶人軀幹四肢以木刻制,偶頭和偶身可以相互搭配,便為不同的角色。
木偶表演動作豐富,尤其手的動態,可細膩地表演出人物的各種情態,能表演開合扇子、撐傘、拿書、寫字、斟酒、 燒香點燭、射箭、舞劍等。它的唱腔、劇目、服裝、表演等 方面均與秦腔程式相同。因此,能演木偶戲的人也能登臺演秦腔,尤其生、旦、醜的表演,仍保留著秦腔的古老動作方。
木偶戲在張掖的農村、城鎮經常演出,是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藝術形式。它既保持和發揚了民間樸實熱情洋溢的風格,又突出了濃郁的地方色彩。上寨子的木偶流傳了近6代人,解放後已成為當地群眾歡慶佳節,慶祝豐收的自樂性戲劇。1957年參加全省業餘文藝會演後,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張掖城市,建舞臺設戲園,發揮了邵家班子木偶戲的獨特的藝術風格,為張掖增添了光彩。可是時停時演, 目前已不成為新鮮戲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