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人類繁衍生息的一種形式,歷史發展到現在,古時的帝王后宮三千佳麗,以及土財主的一夫多妻制,到現在的一夫一妻制,都是歷史進步的表現。但時至今日,還有一些少數民族還殘留著自己的婚姻文化。你想知道水族的特別婚俗嗎?就跟著小編一起了解水族文化吧!
水族實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水族多“聚族而居”,漢文化傳播輸入之後,才出現姓氏,但同一姓氏並不一定是同血緣關係。因此個別地區雖出現同姓通婚現象,但依然格守“同宗不娶”的原則,即使相距千里之外,相隔數十代之久也依舊不能通婚。違者要受輿論的譴責和習慣法的懲治。
歷史發展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制。但在舊中國,也出現一些富裕之家或無子嗣的男子討小納妾的現象。
姑舅表婚習俗,過去較盛行。姑母的女兒應嫁給舅父的兒子作“回頭親”。如果舅父無兒子或者年齡不相稱,才允許對外開親,但是應自覺地付給舅父一分外甥出嫁資財,叫“外甥錢”。現在這種血表婚習俗巳極少出現,“外甥錢”巳演變為一般的應酬禮物。
寡婦有改嫁的權利,沒有夫家兄弟轉房的習俗。解放前,寡婦改嫁受的約束不少。如出嫁就不能享有原夫家固定產業的繼承權,而由其子或叔伯獨生子繼承;不能嫁到夫家宗族的村寨;出嫁後,要交一分寡嫁金。現在,寡婦享有充分的再婚自由權。
婚姻的締結,基本上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長到十五六歲就訂婚,隨後一、二年即結婚。男女戀愛多利用場期、節慶日或走親訪友的對歌活動進行。戀愛方式較為隱秘,要避女方同宗的父兄,彼此對話要靠男方同宗的女性為媒介傳遞串聯。經過多次接觸瞭解之後,男女方才可單獨見面對話。雙方即使同意組建家庭,也必須透過媒妁途徑婚娶,否則會被認為不合禮規而受到譴責和輕視。
婚姻締結婚姻締結的步驟較繁雜。當男方特色到女方之後,通常先託人給對方父母轉個口信,使其有思想準備,再託人送禮品去提親。女方應允之後,才帶酒肉去定親。此後在恰當時候就抬小豬去吃小酒。接親時要抬大肥豬去吃大酒。這時,男女雙方至少要請族下弟妹或兄姐各二個作為接親、送親的陪伴。出閣時,新娘披掛雅領、戴項圈、手鐲,打著一把特地撕開一條縫的紅紙傘走在最前頭,接送親的陪男、陪女緊隨著。此後就是抬著箱櫃、被蓋和折糯米粑等陪嫁物的長隊伍。是夜,伴娘陪新娘同宿,第二天新娘即回門。待到吉日才把新娘請來,從此開始夫妻生活。婚嫁忌打雷,所以婚期多安排在秋冬季節。
富源水族的婚姻以本民族內異姓通婚為主。男女雙方從相識到成婚共需經歷三個步驟,充分表現了該民族濃郁的婚姻特色。
第一個階段為走寨對歌,亦稱“趕表”。農事空暇,尤其是趕街上場、逢年過節期間,一個村寨的男青年相邀另一個村寨的女青年,或者是同寨的一夥女青年相邀一夥男青年,到林中或管邊僻靜處對歌。他們借物託情、借景抒情,借山、水、林、石、花、鳥即興表達心中的情意。男女之間一旦產生傾慕之情後,彼此對話要先靠男女同宗的女性為媒傳遞訊息,經過多次接觸瞭解後,雙方才能單獨見面。若是兩廂情願,小夥子隨後就會正式請媒人到姑娘家去求婚。第二階段為吃火籠酒,亦為訂婚的過程。
男方家選定日子請善於辭令的媒人去女方家提親。若媒人到女方家受到酒肉款待,說明女方家已有幾分默許,否則就有拒絕之意。男方家根據女方家“口風”,擇吉日請媒人領著小夥子拿著聘禮到女方家,徵求女方父母親友正式贊同。女方若同意,就安排宴請親友、長輩圍轉著火籠飲酒,俗稱“吃火籠酒”。第三階段為舉行大禮。水族把正式婚娶禮儀稱為“行大禮”。娶親那天,男家請嗩吶一班偕同新郎及其邀約的聯郎若干人去迎親。為了考驗新郎,新娘的小姐妹們在寨子外面必經的道路上設下柵欄作路障,用對歌的方式給新郎出難題、提要求,先是禮貌,後是挖苦,再是親密,直到新郎把帶來的“姊妹粑”、“姊妹錢”分給眾組妹,才能進寨。當夜幕降臨時,迎親的小夥子與陪新娘的小姐妹們圍坐火塘,相互對歌,互相表達他們對新郎新娘的祝福。第二天,新娘穿上自己親手紡織縫製的結婚禮服,佩戴銀或銅飾,腳穿繡花鞋。臨出門時要“掛紅”,新郎手上掛兩道,新娘手上掛一道,陪郎陪孃的腰上各掛一道。待到出門時,新娘會流著淚唱“哭嫁歌”,告別家人。
告別時,親戚還要給新娘“離家錢”,然後新娘一手持新帕子,一手撐陽傘,由兄長扶上路。臨別,新郎和陪郎各人身上帶一隻瓷碗,新娘的胸前則掛著一面鏡子,用於驅邪和避邪。婚禮於天黑以後舉行,在嗩吶與鞭炮聲中,新娘端著喜酒、喜糖、葵花籽,由新郎陪著向賀喜親友一一致謝,俗稱“認親酒”,之後還要“鬧洞房”。新婚第二天一大早,新娘脫去婚禮盛裝,改穿輕便新衣,由新郎帶路,去龍潭水井裡挑回第一擔象徵吉祥的水。至此,婚禮結束。
怒族婚姻習俗不盡相同,有的盛行男子隨妻居,寡婦再嫁也不受歧視,有的歷史上曾盛行族內婚,將女子當成家庭財產和固定勞力保留在家庭的內部。怒族人民非常熱情好客,而且非常講究禮貌,互相團結。那麼,怒族文化是經過怎樣的歷史演變才有今天這樣的多姿多彩呢?
怒族青年男女結婚,一般選擇在屬龍或屬蛇的日子,因為龍和蛇在怒族的觀念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婚禮前幾天,全村寨的各家各戶都派出得力的男子或女子,到男方家幫助料理理結婚的有關事務。女方家也顯得格外奔忙;做嫁衣、買首飾、請陪娘、邀請賓客。
婚筵是所有禮儀中宴請規模最大的筵席。婚前新郎要帶豬肉、米等物去岳父家幫助砍柴和耕地,然後才能舉行婚筵,婚筵時不但酒肉要豐盛,場地也要佈置一新。屆時新郎、新娘要同喝祝婚酒,姑娘們要向他們拋灑麵粉,表示吉祥如意。
婚前,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動比較自由,他們在生產活動或娛樂場所產生愛慕之情後,就互贈手鐲、胸飾等物品作為定情信物。然後男方請一媒人,到女方家中說親,雙方的父母心照不宣,只有順水推舟撮合成親了。
結婚時,男女雙方都要殺豬饋贈,如果女方送一頭給男方,男方要送兩頭給女方。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境內的怒族還盛行送給女方父母及兄長禮物,送給兄長的是一件農具和一頭豬。
迎親是怒族婚禮中最為熱鬧的場面。迎親隊伍中一定要選有一名歌手前往,只有待他將女方擋路的歌手唱敗,方能將新娘接去。
結婚當天,新郎邀約兩個最好的朋友,背一背柴和一背明子,帶著一罐酒和其他禮物,去女方家接新娘。到了女方家,受到熱情的接待,女方家以最好的飯菜招待他們。待太陽爬上山岡,陽光灑滿整個村寨的時候,新郎告別女方家,接上新娘開始上路。
這時候,女方家送親的人們熙熙攘攘,簇擁著新娘走出村寨。走在前面的是揹著一頭大肥豬和一大壇白酒的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後面是背、抬著嫁妝的送親隊伍。新娘身著怒族的盛裝,臉上蓋一塊色彩鮮豔的薄布,由一群女伴陪著,走在人群中間。
當陪送新娘的隊伍進入男方村寨時,早已在旁迎候的男方家的人忙上去給背豬、背白酒和背、抬嫁妝的人們連連敬酒。來到新郎家門口時,新郎的舅舅和舅母要向送親的人們敬一杯竹筒酒,敬完新娘和送親的人們,新郎、新娘才能邁進男方家的門。
新娘和送親的隊伍進了男方家院子後,男方家的人接過女方家帶來的禮物,熱情地招呼女方送親的人們。這時候,新郎要上去牽住新娘的手,把新娘迎進房中。一見新娘進入房中,送親者中一男子即用火藥槍朝天鳴放三槍,以示慶賀。
其餘送親的人則跳起怒族的足踏舞,以有節奏的舞步跟著進入房中,並在房中的火塘邊跳滿一圈。接著,由一德高望重的老人向新郎新娘祝婚,祝福新人婚後幸福吉祥、子孫滿堂等。之後,男方家的人熱情地向送親的人們連連敬酒,喝得送親者一個個面紅耳赤,情緒高漲。
怒族的婚禮是歌舞的盛會,青年人彈奏起琵琶調,吹起口弦曲,跳起琵琶舞和鍋莊舞,盡情歡歌。老年人邊向新婚夫婦祝福,邊唱《婚禮歌》,一派喜悅之情溢滿庭院。
宴新婚3天內,新郎新娘分別由男女儐相陪宿,女儐相每天還要代新娘背水、煮飯。回去時,主家贈以禮物表示感謝。回門俗與傈僳族相同,即3天后回門,經過回門迴歸夫家後,才算正式步入他們的家庭新生活。
水族婚俗保留較濃的傳統色彩,講究明媒正娶。
婚前,男女青年可以利用節日及趕集時的對歌活動交遊相戀。即使自由戀愛定的情,也得明媒正娶,否則不合禮俗,要受歧視。青年男女相愛之後,先託人告訴雙方家長。若家長表示願意,男方才請媒人去女家送禮定親,並擇定吉日,派人抬著豬仔去女家“吃小酒”。
正式迎親時,再抬 ...
對於每一種戲劇來說,都有其特有的特色,無論是表現在音樂還是語言,亦或是服裝,都有其特點讓人們記住。下面,要介紹的是關於二人臺文化,二人臺的戲曲音樂特色。那麼,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1、音樂
二人臺的音樂是以當地山曲民歌“社火玩藝”中的的秧歌小調和道情戲中的部分樂曲基礎,又吸收了內蒙民間小曲 ...
服裝是我們每個人的必需品,服裝的種類很多,因為每個人對服裝的需求都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喜歡小清晰,有的人喜歡性感類的,還有的人喜歡保守一點的等等。那麼,我們來德昂族文化了解德昂族服飾特點吧!
德昂族的服飾十分富有自己的特色,紅德昂和花德昂支系的婦女剃光頭後又用黑布包裹,喜戴大耳環,銀項圈,穿藍、黑色對襟 ...
水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酒文化。酒在水族是不可缺少的飲品。水族姑娘熱情好客,迎接客人都是用敬酒來表達喜悅之情。不喝酒的人去了水族,既是一種痛苦,又是一種遺憾。
所以從這可以看出,酒在水族的重要地位。那麼,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具有濃重色彩的水族酒文化吧。
水族自稱“雖”,漢語譯稱“水”,是全國少數民族之 ...
過年對所有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個重要的日子,只不過隨著科技生活水平的越來越高,現在的過年反而沒有以前的過年那麼的純粹了,下面就讓我們從北京文化的角度來,探索首都過去是怎麼過年的吧。
老北京過年習俗
糖瓜祭灶,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兒要一頂新氈帽!老北京人過年,一般從臘八開始,一直延續到元宵 ...
香港繼承了中國古代的傳統習慣以及地方的風俗,以信仰道教、佛教為主,由於長期受英國的統治,又受到基督教的影響,其文化一直處於變動狀態之中。結婚儀式,其豪華程度,以至於其衣食住行都體現了香港特色。 中華民俗節慶網
送嫁
婚禮的前夜,新娘的女朋友們就集中在新娘的家裡,組成姐妹團,通宵達旦地熱鬧,叫做送嫁 ...
塔塔爾族的婚俗別具一格,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然後再“娶”回來。
婚姻過程是,經媒人三番五次登門求親,女方家長若允諾,男方再向女方下聘禮,稱為“庫拉克綏雲切”,即給新娘從頭到腳的整套服裝。下過聘禮,即算訂婚。
按塔塔爾人的傳統習慣,婚禮在新娘家舉行,即先把新郎“嫁”出去。結婚前幾天,男方要把為新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