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貴州龍里、貴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殺魚節”。這天,人們來到河邊,從河裡叉起一條鮮魚,架起鐵鍋,燒起篝火,用河水煮著鮮魚,喝著米酒,祭天求雨,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關於這天還有一個傳說。
在很久以前,天王爺有個長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爺寵愛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爺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將送來了天宮的仙丹妙藥,採來了崑崙山的靈芝草,挖來了長白山的人參娃,撈來了大海的珍珠。但是這些藥都沒有治好公主的病。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爺急得茶飯不思。後來,天王爺聽說“人間江河裡的百魚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間,從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種魚,熬成湯,端給公主。公主吃了以後,沒幾天病就好啦。為了感謝魚的救命之恩,天王爺下令保護江河湖海里的魚類,不準隨意傷害它們。天王爺還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許給人類一滴。
此時,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憂愁。於是,鄉親們殺豬,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爺仍舊一滴水也不給人類。最後,豬牛都宰殺完了,在三月初九這天,鄉親們從江河湖海里捉來一些鯉魚、鰱魚、鮭魚、鯽魚和娃娃魚,來代替豬牛供品,祭天求雨。誰知,天王爺看到人間為了活地殺死了他的恩魚,想到魚對他女兒的救命之恩,不由傷心地痛哭起來。他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烏雲滾滾,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天王爺的淚水化成了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雨下來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滿了農田,滋潤了草木。
直到現在,九里的平坡,貴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這天,都要到河邊去殺魚。
傳統節日能夠傳承下來一定有著特殊的故事,正如同每年的過年在其中的一個版本就是“年”是一個怪獸一樣,而苗族節日中的殺魚節你知道有什麼傳說故事嗎?
那麼,本期民族故事一起來了解這個節日吧!
還想了解》》孫悟空大鬧水晶宮故事
每年三月初九,是居住在貴州龍里、貴定、福泉等地的苗族人民的“殺魚節”。這天,人們來到河邊,從河裡叉起一條鮮魚,架起鐵鍋,燒起篝火,用河水煮著鮮魚,喝著米酒,祭天求雨,祝願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關於這天還有一個傳說。
在很久以前,天王爺有個長得十分漂亮的公主,她聰明伶俐,才貌超人。天王爺寵愛得像掌上明珠。一天,公主突然得了病,天王爺非常焦急,派天兵天將送來了天宮的仙丹妙藥,採來了崑崙山的靈芝草,挖來了長白山的人參娃,撈來了大海的珍珠。但是這些藥都沒有治好公主的病。
眼看公主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天王爺急得茶飯不思。後來,天王爺聽說“人間江河裡的百魚能治百病”,就立刻派天神下到凡間,從江河湖海里捉去了一百種魚,熬成湯,端給公主。公主吃了以後,沒幾天病就好啦。為了感謝魚的救命之恩,天王爺下令保護江河湖海里的魚類,不準隨意傷害它們。天王爺還下令雨神把雨都下到江河湖海里,不許給人類一滴。
此時,天下大旱,苗家人十分憂愁。於是,鄉親們殺豬,宰牛,祭天求雨。可是,天王爺仍舊一滴水也不給人類。最後,豬牛都宰殺完了,在三月初九這天,鄉親們從江河湖海里捉來一些鯉魚、鰱魚、鮭魚、鯽魚和娃娃魚,來代替豬牛供品,祭天求雨。
誰知,天王爺看到人間為了活地殺死了他的恩魚,想到魚對他女兒的救命之恩,不由傷心地痛哭起來。他這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哭得烏雲滾滾,狂風大作,電閃雷鳴。天王爺的淚水化成了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雨下來三天三夜,遍地流水,灌滿了農田,滋潤了草木。
直到現在,九里的平坡,貴定的光明,福泉新安寨的苗家人民,每年三月初九這天,都要到河邊去殺魚。
鼓藏節12年舉辦一次,每次持續達4年之久,現在改為持續3年。各支族祭祖的年份也不盡相同,且各地殺牲祭祖的日子也不盡相同。 鼓藏節的儀式由鼓社組織的領導"鼓藏頭"操辦,"鼓藏頭"經由群眾選舉產生。從殺豬或牛祭祖到節日活動的系列程式均由"鼓藏頭"組織安排,人們必須服從。鼓藏節的活動以跳蘆笙舞為主,一般5~9天,也要單數。 鼓藏節第一年二月申日舉辦"招龍"儀式。全鼓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龍場的楓香神樹腳,由"鼓藏頭"在五彩寶輦下主持"招龍"儀式。第一年的七月寅日舉辦"醒鼓"儀式。第二年十月卯日舉辦"迎鼓"儀式。第三年的四月吉日,舉辦"審牛"儀式。第四年十月丑日,舉行殺豬祭鼓儀式,稱為"白鼓節",是"鼓藏節"的結束儀式。 1、招龍 招龍儀式是雷山苗族祭祀本宗支祖宗神靈的大典,各種禮數講究都有相應的規定。殺的豬必須是閹割後的公豬,而且豬的毛旋渦必須周正,殺豬的時候,豬的頭要朝著東方。而殺死豬後,要先將豬心窩上的一塊肉割下祭祖。而豬的四大腿要砍下來留著,待女婿、姑爺、舅舅和至親送禮時做回敬,自家吃的只是肚腹和胸腔部分。 在苗族世代相傳的古歌《楓木歌》中說,最早這個世界上有著12頭水龍,12條旱龍,12條水龍是由水牛來主管,而旱龍由人來主管。苗家人主要以養殖農耕為主,因此苗家人招龍,主要是招"水牛龍"。希望招回水龍後,人畜興旺、五穀豐登。因此,招龍既是一種習俗,更是苗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在鬼師的引領下,寨子裡各家各戶選出的代表,扛著銅鼓,揹著祭品沿著本寨的最高山脈而來。雨越下越大,而這絲毫也沒有阻攔招龍的隊伍行進的節奏。不管是男人還是婦女,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好像人人都懷揣著祈禱,肩扛著希望。 到了高高的山頂,鬼師和寨子的長老們擺好了祭桌。鬼師開始莊重的拋撒"招龍米"並開始念祭語。 鬼師唸完招龍詞,開始了回家的歸途,一路上,鬼師拋撒著招龍米,每過一個山頭,還插上一個招龍的白紙錢。當招龍的隊伍來到了"迎龍坪"時,寨上的男女老少早已在此等候了,供桌上擺好了祭品,鬼師將各家各戶聚集的招龍米和村民們在附近的龍脈上挖來的龍土,連同豬肉一起分發給寨子裡的各家各戶,表明已經將龍引進了各家各戶,得到了龍的護佑。
廣西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高文村傳統的“燒魚節”,四鄉八寨眾多村民匯聚集會地,在開展蘆笙踩堂、撥河等文體活動後,點燃一堆堆篝火,烤田鯉吃野餐,盡享豐收喜悅。據說,廣西融水群眾習慣在插田時放養田鯉,水稻收割季節也是田鯉肥壯之時。
燒魚是苗族的一種傳統活動,是慶祝豐收的重要方式之一。燒魚活動已漸發展成為包括 ...
嘎苗族跳花節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十,這一天是六枝特區梭嘎鄉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跳花節。
梭嘎苗寨是亞洲第一座露天生態博物館,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民族習俗、民族歌舞、民族服飾、民族工藝、民族建築等,內容豐富多彩,風情古樸濃郁,是研究中國民族文化的活標本。
長角苗苗胞的跳花節是巳沿襲數年,開展 ...
打背節流行於境內富寧縣的部分地區,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三到十五這幾天舉行,是苗族男女青年的節日。節日中,男女青年歡聚在風景優美的山坡上,當打背開始時,男的蜂擁而出,衝到自己選中的姑娘面前,一手挽住姑娘的脖子,一手矇住姑娘的眼睛,其他小夥子去打她的背。姑娘也不甘示弱,一邊大笑,一邊掙扎。掙脫時,捉住小夥子,以其 ...
祭尤節是苗族人民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流傳在丹寨縣長青鄉的臘堯、揚頌,揚武鄉的幹改、幹河,排調鎮的孔慶、雙堯,龍泉鎮的新塘、烏堯、野蒿,興仁鎮的巖英、烏里、烏佐以及凱里市舟溪鎮,麻江縣宣威鎮等龍姓苗寨。
“祭尤節”苗語叫“農尤”,“農”意為吃或祭,“尤”為人名,族名。其意為祭一位叫尤的先祖。據臘堯寨祖傳 ...
節日時段
正月
節日來源
阿昌族會街節是戶撒和臘撒地區的傳統節日。過去多在農曆九月中旬舉行,一般持續5天左右,現在已改在國慶節前後的三天舉行。農曆正月初二至初七,是雲南屏邊、蒙自、河口等地苗族人民一年一度的“踩花山”節。每到這個時候,來自各村各寨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從四面八方湧向幾個苗村寨之間 ...
牯髒節是居住在貴州香爐山附近的苗族人最古老、最盛大的節日。香爐山位於貴州省東南地區的凱里城西15公里處,是苗嶺有名的山峰,海拔120O餘米,方圓 15公里,四周石崖嶄絕,迭壘三層,頂平腰束,形如香爐,故名香爐山。
“吃牯髒”,也稱“吃牯藏”、“刺牛”、“鼓社祭”、“翻鼓節”、“踩鼓節”,是貴州苗族最隆 ...
苗族至今留存著豐富、獨特的民族習俗,尤以在臺江的表現最為集中。其最高禮儀為祭鼓,即祭祀祖宗。因而最能表現苗族宗教文化特性的活動,也就當數祭鼓節了。
祭鼓節又稱“吃鼓藏”,一般隔十三年舉辦一次,是苗民以“姜略”(社或盟)血緣氏族為單位,共同祭祀祖宗的大典。旨在不忘祖宗當年創業之艱辛,希冀祖宗顯靈,賦予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