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茅以升建造過哪些橋

茅以升建造過哪些橋

  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主持修建我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兼用的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他採用射水法、沉箱法、浮遠法等,解決了建橋中的一個個技術難題。從此,茅以升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橋一起留在祖國各地。經過5年的努力,茅以升終於將現代化的錢塘江大橋建成。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又任武漢長江大橋技術顧問委員會主任委員,他又接受修建武漢長江大橋的任務。1955年9月,大橋正式開工,到1957年9月25日建成,比原計劃提前兩年。1957年10月15日,武漢長江大橋舉行落成典禮。茅以升設計這座大橋,是鐵路公路兩用的雙層鋼桁梁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寬18米;下層為鐵路橋,寬18米。正橋長1155.5米,連同兩端公路引橋,總長1670.4米。大橋將京漢鐵路和粵漢鐵路銜接起來,成為我國貫穿南北的交通大動脈,並把武漢三鎮聯成一體,確保了我國南北地區鐵路和公路網聯成一體。

茅以升有哪些精神

  茅以升精神是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著的革命精神。其實質和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人民的事業無私奉獻,它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精神文明的同義語、先進文化的表徵。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樑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教授的代表性著作有哪些

  《中國橋樑史》、《中國的古橋和新橋》。

  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樑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茅以升1916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1917年獲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學位,1919年獲美國卡耐基理工學院(先卡耐基梅隆大學)博士學位 ,1955年選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茅以升主持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工作30餘年,為鐵道科學技術進步作出了卓越的貢獻。積極倡導土力學學科在工程中應用的開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中國人自己設計並建造的第一座現代化大型橋樑--錢塘江大橋,成為中國鐵路橋樑史上的一塊里程碑;新中國成立後,他又參與設計了武漢長江大橋。晚年,他編寫了《中國橋樑史》、《中國的古橋和新橋》等。1989年11月12日病逝於北京,享年93歲 。


為什麼炸

  茅以升炸橋原因:為阻攔日寇的侵略。   淞滬會戰結束,上海陷落,杭州危在旦夕,城裡所有人都在向南逃命,錢塘江大橋成為老百姓離開杭州的最佳通道,但也成為日本侵略軍一路南下的捷徑,茅以升接到命令,如果杭州不保,要炸燬錢塘江大橋,雖然內心痛苦非常,但仍然將錢塘江大橋所有的致命點標示出,用一個通宵完成100多個引 ...

的故事寫了的幾件事

  茅以升的故事主要寫了茅以升的三件事。故事說茅以升小時候在橋上看龍舟賽時,橋塌了,死傷了好多人,他就立志要為大家建造一座堅固的橋。他已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後來又出國留學,回國後建造了著名的錢塘江大橋,成為了一名偉大的橋樑專家。   《中國橋魂:茅以升的故事(典藏版)》介紹了茅以升獨立思考、敢於懷疑、勇於創 ...

是什麼之父

  中國橋樑之父。   茅以升(1896、1、9-1989、11、12)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樑專家、工程教育家。1926年應劉仙洲校長之邀,到北洋大學任教,1928年至1930年任北洋工學院院長。任職期間,以嚴治校、率先垂範。上世紀30年代,他主持設計並組織修建了錢塘江公路鐵路兩用大橋,成為中 ...

如何修建錢塘江大橋

  1933年至1937年,茅以升任錢塘江大橋工程處處長,主持修建我國第一座公路鐵路兼用的現代化大橋———“錢塘江大橋”。他採用“射水法”、“沉箱法”、“浮遠法”等,解決了建橋中的一個個技術難題。從此,茅以升的足跡遍佈大江南北,他的名字和新建的大橋一起留在祖國各地。經過5年的努力,茅以升終於將現代化的錢塘江大 ...

簡介

  1、茅以升(1896年1月9日—1989年11月12日),字唐臣,江蘇鎮江人。土木工程學家、橋樑專家、工程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2、茅以升1916年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時稱交通部唐山工業專門學校英文名稱Tangshan Engineering College),19 ...

綸演哪些電視劇

  1、演的電視劇有《私立蜀山學園》、《九千米的愛情》和《初戀了那麼多年》、《半是蜜糖半是傷》、《我與你的光年距離Ⅱ》等電視劇。   2、王以綸,1996年3月18日出生於中國臺灣,加拿大籍華裔男演員、流行樂歌手。2012年,參加溫哥華時尚模特先生的選拔獲得亞軍。2013年,參加新絲路北美模特選拔成為Alum ...

科學名言

  科學屬於全人類,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只有共同掌握了科學知識,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動社會前進。   困難只能嚇倒懦夫懶漢,而勝利永遠屬於敢於攀登科學高峰的人。   對搞科學的人來說,勤奮就是成功之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