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茶馬古道在內地和邊疆地區進行茶馬貿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線,分川藏、滇藏兩路。茶馬古道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是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線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東非紅海海岸。
3、茶馬古道是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的古代商道,歷經漢、晉、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西部國際貿易古通道之一。2013年3月5日,茶馬古道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在,新的交通要道正不斷增強著西藏和內地的經濟、社會、文化聯絡,這種緊密的聯絡改變著西藏偏遠地區農牧民的思想觀念,促進著西藏和內地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的共同發展。
雲南的茶馬古道地址:1、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好來屋糕點附近。
2、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海縣勐海鄉。
3、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梅園路33號。
4、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龍蟠鄉宏文村。
5、雲南省昆明市嵩明縣萬年花城商業街與079鄉道交叉口西南100米。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和西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其源於古代西南邊疆和西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蒙山,自古便與青城、峨眉並稱為蜀中三大名山,以茶而聞名於天下。蒙山茶從唐玄宗天寶元年入貢皇室,直至清末,貢茶歷史達1169年。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真茶性冷,唯雅州蒙山出者溫而主祛疾。”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曾有“琴裡知聞唯淥水,茶中故舊是蒙山”的佳句。
蒙頂山脈年降雨量2200毫米,全年日照僅100多天,多雨、多雲、多霧、空氣清新,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為雅安成為世界“茶”的故鄉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傳說2000多年前,有位叫吳理真的道士在蒙山種下七株茶樹,取甘露井水熬煮,創造了“茶”這個流芳百世的飲品。
《史記·周本紀》載,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紂,“南(四川)八部族貢武王荼(茶)”。《西藏政教鑑附錄》:“茶葉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產龍團、鳳餅茶,貢奉朝廷後作和蕃禮品帶進藏區)之後,雅安藏茶源源不斷輸入西藏,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唐宋時期,雅州出產的茶葉源源不斷地透過西南邊陲運往西藏,形成初具規模的“南路邊茶”。當時的政府曾用茶來換取西藏的戰馬,這就是著名的“茶馬互市”。由於朝廷對茶葉的生產和貿易實行高度壟斷,在茶馬古道上有朝廷設立的“茶馬司”、“買馬場”、“驗茶關”等機構,目前雅安境內遺留的古茶馬司遺址就有六個。
宋朝在“榷茶制”、“茶馬互市”和“以茶治邊”等茶政的實施上,達到了我國古代歷史上的最高水平。官榷茶葉不僅為了買到更多的馬,更重要的是透過對茶葉的壟斷,達到“以茶治邊”的目的。據《天全縣誌》載:宋朝熙寧年間,天全茶馬比價為一匹馬換茶一馱。崇寧年間一匹四尺四寸大馬,換茶120斤。到了明代,改為上等馬一匹易茶百斤,中等馬一匹易茶80斤,下等馬一匹易茶60斤。隨著互市規模不斷擴大,朝廷換得馬匹增多,雅安輸入藏區的茶葉數量也逐漸增多。唐代時大約為幾十萬斤,宋代已達到近200萬斤,明代增至400萬斤以上。
由於歷朝歷代的茶馬互市,就產生了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線路主要有兩條:一條是川藏道,由四川的雅安出發,經瀘定、康定、馬塘、昌都至拉薩,再經日喀則出境到尼泊爾、緬甸、印度,史稱“川藏茶馬古道”;另一條路線從雲南省普洱茶原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至拉薩。所謂“茶馬古道”,實際上就是一條地道的馬幫背夫之路。
“茶馬古道”沿途,同時也是轉經朝聖道路的必經之路,一些民間藝術家們於過去漫長的時日中,在路邊的岩石、瑪尼堆上繪製和雕刻了無數的經文咒語、佛陀、菩薩和許多高僧的形象,還有一些神靈的動物形象,如魚、蛇、貓、海螺,那些造像為古道那漫長的旅途增添了一份神聖和尊嚴,也為那遙遠的地平線增添了幾許神秘……
藏茶自有記錄以來,就是藏族同胞的主要生活飲品,按歷史時期和各地風俗不同又稱為大茶、馬茶、烏茶、黑茶、粗茶、南路邊茶、磚茶、條茶、緊壓茶、團茶、邊茶等。千百年來,藏茶早已成為了生活在青藏高原藏區各族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古集市寺登街
“茶馬古道——跨越時空的穿越”採訪團日前去到了被譽為“茶馬古道上唯一倖存的古集市”的劍川縣沙溪鎮寺登街。走入寺登街,就彷彿走進了那段茶馬古道上馬幫興盛、商貿繁榮的歷史。寺登街距劍川縣城34公里。據史料記載,沙溪寺登街形成於元末明初,明即已初具規模,清末至民國是它的鼎盛時期,其崛起與雲南 ...
在西藏,弦子舞是芒康惟一特有的民族舞。芒康弦子舞歷史悠久,據考證唐朝時期芒康就有跳弦子舞的歷史,但那時的弦子舞是以單一的拉唱為主,家庭形式的小型歌舞。唐朝時期“茶馬古道”的開發,給芒康弦子舞注入了創新和發展的生機,聰明的芒康人民在與其他民族和周邊地區的交往中不斷地吸收其他地區、民族的文化,不斷地增色滋補, ...
1、一條小河,從西流向東,流到了我的心頭;一隊馬幫,從古走到今,走過了時光隧道。梅山峒的山民們喲,祖祖輩輩就在這條古道上奔波,夢想,希望,都凝聚在這蜿蜒的小路上。古道邊的川巖江,穿石透壑,奔流不息!堅強,剛毅,象徵著山裡人百折不饒的性格。
2、幾千年來,在中國內地與青藏高原的群山之間,只有人類和他們的 ...
1、茶馬古道是一條政治、經濟紐帶。促進了西藏與祖國的統一和藏漢人民唇齒相依、不可分離的親密關係。透過這條古道,不僅使藏區人民獲得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茶和其他內地出產的物品,彌補了藏區所缺,滿足了藏區人民所需。而且讓長期處於比較封閉環境的藏區打開了門戶,將藏區的各種土特產介紹給內地。形成了一種持久地互補互利經 ...
1、我國曆史上的茶馬古道位於中國西南地區。
2、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
3、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 ...
茶馬古道有2條是因為一條是陝甘茶馬古道:是中國內地西行並換回馬匹的主道。唐朝時發展成為絲綢之路的主要幹線之一。第二條是陝康藏茶馬古道,主要是陝西人開闢。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通行地區為陝、甘、川、藏,由陝西商人與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形成。 ...
1、麗江古城的拉市海附近、大理州劍川縣的沙溪古鎮、祥雲縣的雲南驛、普洱市的那柯里是儲存較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
2、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區,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