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第一中第十三則。
意思是說,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感到十分為難而沒立刻答應。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為什麼不可以呢?後面的賊寇已經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之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安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於是就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諾必誠,始終如一。華歆在危難之時仍遵守承諾,而王朗只能交好於平時,在
出自《世說新語》德行第一中第十三則。
意思是說,華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難,有一個人想搭乘他們的船,華歆感到十分為難而沒立刻答應。王朗卻說:幸好船還寬敞,為什麼不可以呢?後面的賊寇已經追上來了,王朗想拋棄剛才搭船的人。華歆說:剛才我之所以猶豫,正是這個原因。既然已經接納了他來船上安身,哪裡能因為情況危急就丟下他呢?於是就繼續帶著他趕路。世人也由此判定華王二人的優劣。
這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言必信、信必行、行必果、已諾必誠,始終如一。華歆在危難之時仍遵守承諾,而王朗只能交好於平時,在
華歆:割席分坐。管寧和華歆原本是好友。剛開始,兩人一起在園中鋤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寧依舊揮鋤,就像看到瓦石一樣。華歆卻揀起來,瞥見管寧的臉色,於是又扔了金子離開。倆人還曾坐在一張席上讀書,有人乘華車經過門前,管寧像往常一樣讀書,華歆卻丟下書,出去觀望。管寧就把席子割開,和華歆分席而坐,並對華歆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
王朗:未可折而折。曹操曾經請王朗赴宴,席上嘲諷他說:“不能學你當年在會稽丟了好飯碗(指王朗任會稽太守時兵敗於孫策之事)。王朗仰頭嘆息:“言行舉止要表現得恰如其分真是太
《乘船》帶給讀者的啟示:一個人要對自己說的話負責任,答應別人的請求就要負責到底,不能失信於人。
《乘船》選自《世說新語·德行》。原文:華歆、王朗俱乘船避難,有一人慾依附,歆輒難之。朗曰:“幸尚寬,何為不可?”後賊追至,王欲舍所攜人。歆曰:“本所以疑,正為此耳。既已納其自託,寧可以急相棄邪?”遂攜拯如初。世以此定華、王之優劣。
譯文:華歆、王朗一起乘船逃難。途中有一個人想要搭船,華歆當即感到很為難。王朗說:“船裡恰好還很寬鬆,為什麼不同意?”後來作亂的賊兵追上來了,王朗想要拋棄所攜帶的那個人。華歆說:“先前之所以猶豫不決,正因為考慮到這種情況了。既然已經接納他了,難道可以因為情況緊急就拋棄他嗎?”於是華歆還像當初一樣救助這個人。世人透過這件事來評定華歆、王朗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