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藏族飲食禁忌

藏族飲食禁忌

  藏族飲食禁忌有:在食肉方面,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絕不吃馬、驢、騾、狗肉,有人連雞肉、豬肉和雞蛋也不吃。同時藏族人對吃大蒜有較多的禁忌,平常作為調味品時可食用,若要去轉經拜佛朝拜神聖之地則絕不能食蒜。

  大部分藏族日食三餐,但在農忙或勞動強度較大時有日食四餐、五餐、六餐的習慣,絕大部分藏族以糌粑為主食,即把青稞炒熟磨成細粉。

  在藏族民間,無論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當作必須的飲料,此外也飲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製。

  藏族的典型食品除糌粑、青稞酒、酥油茶外,還有很多,例如:足瑪米飯,藏族傳統宴席食品——用足瑪、大米、酥油等煮制而成。

蒙藏族的飲食禁忌

  1、蒙、藏同屬遊牧民族,佳宴有手抓羊肉和牛肉。忌諱吃狗肉,狗是對蒙藏人民來說是人的朋友,看家護院是狗的任務。

  2、我國的青藏高原和蒙古高原有很多產魚的湖、河,由於原始信仰的關係魚,所以忌諱吃蝦等海味類。

  3、忌諱帶抓子動物類肉,例如:野雞、鳥類。

各個民族林卡節習俗和飲食禁忌

  西藏農村過林卡節

  歡歌跳舞,暢飲青稞酒,騎馬射箭擲骰子,是過去西藏農村過節日最典型的寫照。但今年日喀則地區傳統的“林卡(郊外遊玩)節”,呈現的已不僅僅是這些傳統的場面。

  每年6月1日起的第一週,是日喀則地區的公共假期。城鄉家庭幾乎傾巢而出,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到草木蔥蘢、陽光明媚的園林或郊野遊玩,俗稱“過林卡”。“林卡節”裡,看到除了這些傳統風俗外的新氣象。

  年楚河畔白朗縣巴扎鄉彭倉村,十多名藏族群眾正在內地援藏農業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忙著為一座座塑膠溫室通風、澆水。熱氣蒸騰的溫室裡,西瓜已長至碗口大,西紅柿、黃瓜和辣椒青翠欲滴。

  “以前光會種糧食,撒下種子,然後一段時間可以不管。現在種蔬菜,天天都要迎著陽光拉開溫室頂上的棉被,裡面溫度高了要通風、散熱,還要經常移苗、澆水,所以‘過林卡’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全家出動,必須要有人留下來值班。”41歲的拉巴扎西說。

  彭倉村26戶人家,種菜歷史不過三四年,但在當地政府、內地援藏省市和金融部門的幫助下,已建成了70多個40米長、8米寬的塑膠溫室,佔全村土地面積的近一半,平均每家擁有2-4座溫室。實行果菜輪作,每年可收穫2-3茬,一座溫室一年純收入超過6000元人民幣。

  28歲的丹增告訴記者,過去“過林卡”,都要吃油炸面果、喝青稞酒,因為平時的主食只有糌粑和土豆。現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自家產的新鮮細菜,開著拖拉機進城賣菜時,還經常進飯館消費一番。他說:“在吃上,現在天天都好象在‘過林卡’。”

  在彭倉村東面十餘公里的洛江鎮彭果村,記者也沒有看到“過林卡”。在“女能人”曲珍開設的家庭工廠裡,40多名婦女正用傳統的木製紡機編織氆氌(毛呢)和卡墊(毛織墊毯)。在這裡,學徒工一天可以掙15元,熟練工一天25元。

  雖然沒有“過林卡”,但家庭工廠裡傳出一陣陣歡歌笑語。她們的產品從紡線到編織,全部手工操作,染色使用的是天然礦物,極受尼泊爾、印度等外商歡迎,產品全部外銷。

  37歲的曲珍說:“節日雖好,但只有學會勞動技能,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才能真正改善生活。”在曲珍的工廠,夏秋季節碰到活少時,平均半個月就要組織女工們遊玩一次,“過林卡”正在常態化。

  日喀則的林卡節

  逛林卡,是西藏人的特別愛好,而將逛林卡作為一個節日放假休息,則是日喀則地區的發明,獨一無二。

  日喀則人過林卡節,是每年公曆6月1日開始,一般5—7天,每當林卡節到來前的三五天裡,城裡人家家戶戶都來到市郊的貢覺林卡、新宮林卡、達熱瓦林卡早已搭好了的帳篷。帳篷大都是白色的,繡著藍色的吉祥圖案,樸素而美觀。還有的人家就用帳闈圍出一個小小的環境,帳闈顏色很鮮豔,五顏六色,美不勝收。人們在帳篷或帳闈裡,架起爐灶,安置桌椅,鋪上藏墊,擺出各種點心、菜餚、飲料,夜以繼日地歌唱、跳舞、打藏牌、講故事、玩遊戲、請客歡宴,有時還觀看電影、文藝演出和藏戲,進行傳統體育、射擊、競技比賽。近年來,林卡節活動更為豐富,彩色電視機、錄影機、卡拉OK、電子遊戲機也搬進了帳篷,傳統文化與現代娛樂在這裡相處融洽。

  起初,日喀則的人們過林卡節並不是每年的公曆6月1日,而是在藏曆的4月中旬,因這時春播已經結束,田間管理的季節還沒有到來,農村處於短暫的農閒季節。這時又是春夏之交的時刻,可謂是一年內最佳的季節。

  後來林卡節改到了公曆的6月1日,是因為這個時間和藏曆年的4月中旬剛好接近,主要原因是每年的6月1日,日喀則城內各小學的學生們,要到林卡內遊園並要表演歌舞,一些大人便隨著孩子們一道到林卡玩,後來,林卡節慢慢地演變成了每年公曆6月1日,和“六一”兒童節趕在一天。

  關於日喀則的林卡節的來歷,還有許多古老的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個春暖花開的日子,日喀則城裡的男人們一早騎著毛驢到遠郊朝見“蓮花佛”,婦孺則帶上食品聚集近郊,迎接觀神得福的親人歸來,然後彙集於路旁的林卡之中,這樣便形成了最早的逛林卡活動。後來,這一活動加進了比試坐騎毛驢及射箭等比賽內容。不過,這些活動在今天的林卡節裡已見不到了。

  6月1日這天,日喀則各學校的小學生在教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也要到這裡度過美好的一天,城裡的孩子們要在這裡舉行加入少先隊組織的莊嚴儀式,表演自編的節目;地區文工團的專業文藝工作者也前來獻藝。由於林卡節深受人們的喜愛,每年的林卡節已經成為日喀則人民法定的節日。

  但是,解放以前,到林卡消暑度假的,只是三大領主及生活較富裕的中上層人士。平叛改革前,在林卡里穿著豔麗服裝的有錢人,搭起的帳篷一個比一個高大,一連三五天、七八天野營露宿在林卡里,狂歡極樂。而在帳篷周圍,總有一群群衣衫襤褸的“幫古”(乞丐)和賣唱的流浪藝人眼巴巴地等待著達官貴人的施捨。

  解放後,百萬農奴翻身做主人,生活逐漸富裕。現在逛林卡已經成為西藏人民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內容。

  藏族傳統節日與宗教節日林卡節

  林卡節,藏語稱“孜木林吉桑”,意為“世界歡樂日”。也有人稱之為“郊宴”。是西藏自治區拉薩、日喀則、昌都等地藏族人民的傳統娛樂日。每年藏曆五月一日左右舉行,節期不定,有些地方長達十多天。屆時,藏族群眾扶老攜幼,帶上食品、青稞酒、酥油茶、卡墊、帳篷,以及各種娛樂用具和樂器,來到幽雅恬靜的“林卡”(藏語音譯,意為園林、花園,其中多植柳樹,所以民間又把逛林卡稱之為“耍柳林子”)。在草坪上、古樹下支起白色的帳篷,圍上幾塊床單或塑膠布,鋪上卡墊,一邊彈六絃琴,一邊喝酥油茶或青稞酒,歡聚野宴。有的打撲克,有的下棋、玩球或聊天談笑,還有的在綠草地上歡歌漫舞。此外,節日期間,還要舉行一些宗教儀式和賽馬、射箭等民族體育娛樂活動。

  十分有趣的是,有些並非宗教的節慶,在雪域、在信奉藏傳佛教的群眾中,也都加進了祈福攘災的宗教內容。拿藏民族傳統的藏曆新年來說,這個歲次更迭、永珍更新的節日到來前夜,成千上萬的藏族群眾按照習俗,舉著火把走上街頭,舉行驅“鬼”儀式,祈求消災免禍,除舊迎新。記者多窮、何自力於一九九一年二月十四日在題為《百萬藏胞喜迎新年》的新聞中報道。“晚八時許,用麥稈編制的火把照亮了拉薩的大街小巷,鞭炮聲此起彼伏……”。其實,除了燃火驅邪外,藏族家庭還在灶房正中牆上和大門上貼畫備種吉祥符號和圖案。

  大年初一,要將長滿青苗的長方形小盒匣擺在佛龕前,祈願五穀豐登、人畜興旺水清晨,家中主婦要早早起來去井邊或河邊背水、以示吉祥。然後煨(火桑)以清香的煙霧娛神,使神保佑全家幸福。有些人們還將五彩的布條系在羊身上,並向羊身上灑奶茶,祝願牧業豐收……

  流傳於藏族民間的這些傳統的,多姿多彩的宗教節日,究其根源都是與生息在雪域的藏民族的生產活動、文化生活、宗教信仰密切相關的。這些節日世代相沿,已成為藏族人民生活中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內容了。

    林卡節飲食與禁忌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較多。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絕不吃馬、驢、騾、狗肉,有的人連雞肉、豬肉和雞蛋也不食用。魚、蝦、蛇、鱔以及海鮮類食品,除部分城鎮居民(大多為青年)少量食用外,廣大農區和特區的群眾一般不食。兔子肉部分地方可食,但孕婦不得食用,據說違禁食用生下的孩子會成豁嘴。即使是吃牛羊肉,也不能吃當天宰殺的鮮肉,必須要過一天才食。當天宰殺的肉稱為“寧夏”(意為“日肉”nyin--sha),人們認為牲畜雖已宰殺,但其靈魂尚存,必須過一天後靈魂才會離開軀體。對鳥類、山雞藏族從不捕食,尤其如“拉恰貢姆”這樣的雪山雞藏族人視之為神鳥,忌諱捕獵。

  在肉食禁忌中,忌食魚肉的情況較為複雜,忌食與否與地域密切相關。在藏東地區,人們幾乎不食魚,也不能觸控蛇、蛙等動物,認為魚、蛙這些水生動物是龍神的寵物,若傷害或觸控會染上疾病。人們一般認為藏族不食魚是受佛教不殺生觀念的影響所致,而藏東地區不食魚卻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古老的傳統。昌都卡若遺址靠近瀾滄江,至今物產豐富,卻未在遺址中發現釣鉤、魚標、網墜等漁獵工具,也未發現魚骨。這一現象是耐人尋味的。因此,考古專家們推測,卡若居民們(即藏東藏族的遠古先民們)當時就有以魚作為“禁忌食物”的習慣,不食魚的觀念和習俗在佛教傳入後進一步得到強化,以致藏東居民至今普遍不食魚。

  然後,雅魯藏布江流域同藏東三江流域的情況卻大為不同。雅魯藏布江最大支流拉薩河流域的曲貢新石器時代遺址發現了民們從事漁獵生產的網墜,還有魚骨。雅魯藏布江的又一支流尼洋河流域與雅魯藏布江交匯處的居木遺址、雲星遺址、紅光和加拉馬等遺址和採集點均發現了捕魚的網墜,如居木遺址採集到網墜3件。網墜“皆用扁平礫石加工而成。分兩式,一式將扁平礫石側打成兩缺口;另一式將扁平礫石四周打成四個缺口。”這一現象說明,西藏腹心地區雅魯藏布江流域廣闊範圍內的藏族先民曾從事漁獵生產活動,普遍存在食魚習俗。


玉樹藏族民俗禁忌

  玉樹藏族和其它地區的藏族一樣禁忌範圍十分廣泛,內容涉入生活的各個方面,這些禁忌已成為日常的生活習俗,同時已成為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因此作為外地遊客很有必要了解藏族的民俗禁忌,使自己的旅行活動更有意義。下面重點列幾個禁忌習俗:   (1)自然和動物禁忌。禁止在神山和寺廟周圍亂砍亂挖樹木、花草、藥材和捕殺動物 ...

秦皇島藏族風俗禁忌

  生活在世界屋脊上的藏族人民,有獨特的風俗禁忌。 接待客人時,無論是行坐還是言談,總是讓客人或長者為先,並使用敬語,如在名字後面加個"啦"字,以示尊敬和親切,忌諱直呼其名...... ...

三伏天注意哪些事項 三伏天要注意哪些飲食禁忌

  三伏天注意哪些事項   防曬防中暑   三伏天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溫度特別高,尤其是中午的時候,預防中暑是重中之重。營養學專家提醒:當最高氣溫超過30°了,人就要減少運動量,不要長時間在烈日下暴曬,並保持充足的飲水。   上午十點到下午三四點,紫外線指數最高,容易中暑,大家最好在此期間減少戶外活動。要外出的話 ...

中伏天飲食禁忌 中伏飲食要注意什麼

  中伏天飲食禁忌   1、忌過量吃冷食   三伏天時氣溫高、氣壓低、溼度大、風速小。人體散熱受阻,體溫調節受限,容易導致中暑,出現發熱、頭暈、口渴、噁心等症狀。所以很多人為了涼爽,大量貪食冰冷食物。實際上,伏天時貪涼很容易造成腹痛、腹瀉,甚則身體寒氣堆積,脾胃伏寒既影響氣血生化又影響肺氣宣發,容易造成消化系 ...

三伏天需警惕飲食陷阱 三伏天飲食禁忌

  三伏天需警惕飲食陷阱   1、忌辛辣油膩   三伏天暑溼之氣最重,尤其體質偏熱的人群,過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易致脾胃溼熱蘊結,好發痤瘡粉刺,或者食慾不振,頭暈泛惡等。故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如豆角,黃瓜,木耳,清燉雞鴨等。也可適量吃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菜等以解熱祛暑、健脾開胃,體質虛寒者應少食苦。   ...

立夏養生飲食禁忌 立夏之後9大飲食忌宜須知

  立夏養生飲食禁忌 立夏之後9大飲食忌宜須知   1、忌過食生冷   夏天炎熱,人們特別喜歡吃冷的食品,但往往忽視了冷飲涼食的衛生容易引起腸胃疾病。老人、小兒、應該特別注意膳食的合理搭配,最好適當。吃些易消化的冷食。夏天蔬菜生吃是很多人的最佳食譜,但不能只圖一時嘴饞而多吃,否則容易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腸功能 ...

春分後養生飲食禁忌 春分時期養生飲食四原則

  春分後養生飲食禁忌   1、忌大熱大寒,力求中和。   如吃寒性食物,則佐以溼熱之品,如服益陽之品,則配以滋陰之物,以求達到陰陽平衡。   2、忌過鹹之物。   鹹魚、鹹肉、榨菜等醃製類食品都屬於過鹹之物,這類食物可使體內水鈉瀦留,高血壓病患者會加重症狀。   3、忌生冷瓜果。   冰淇淋、冰凍飲料等這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