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藤野先生選自什麼書

藤野先生選自什麼書

  1、藤野先生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2、作者介紹:1902年4月,魯迅22歲,他懷著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學,在東京的弘文學院補習日文。1904年9月,轉赴仙台,進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畢業於愛知縣立醫學校(現名古屋大學)的藤野先生,在魯迅入學的兩個月前,升格為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解剖學教授。魯迅在此認識了這位日本學者,並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在日本軍國主義影響下,當時的日本人對中國人民抱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但藤野先生並不如此,他對來自弱國的魯迅毫不歧視,倍加愛護,並以自己的高尚品質給魯迅以極大的影響。這篇散文寫於1926年10月12日,當時作者魯迅正遭受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從北京南下,來到廈門大學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懷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發表於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後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選自什麼書

  1、藤野先生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2、作者介紹:1902年4月,魯迅22歲,他懷著尋求救國救民真理的理想,去日本留學,在東京的弘文學院補習日文。1904年9月,轉赴仙台,進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學醫。畢業於愛知縣立醫學校(現名古屋大學)的藤野先生,在魯迅入學的兩個月前,升格為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的解剖學教授。魯迅在此認識了這位日本學者,並且同他建立了深厚的師生友誼。在日本軍國主義影響下,當時的日本人對中國人民抱有狹隘的民族偏見。但藤野先生並不如此,他對來自弱國的魯迅毫不歧視,倍加愛護,並以自己的高尚品質給魯迅以極大的影響。這篇散文寫於1926年10月12日,當時作者魯迅正遭受北洋軍閥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從北京南下,來到廈門大學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懷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發表於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後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藤野先生選自魯迅的哪篇文集

  《藤野先生》是現代文學家魯迅於1926年在廈門大學時所寫的一篇回憶性散文。這篇散文作者透過對留學日本生活時的回憶,以深切懷念之情,熱烈讚頌藤野先生辛勤治學、誨人不倦的精神及其嚴謹踏實的作風,特別是他對中國人民的誠摯的友誼;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同帝國主義勢力鬥爭的戰鬥精神。收錄於《朝花夕拾》。


先生讀書筆記

  1、感悟賞析:最近,我學習了魯迅先生在廈門是寫作的回憶性散文《藤野先生》,這篇文章給我帶來了深刻的啟發和感觸。我們對於日本人是有民族抗拒情節的,而在魯迅先生的文章中,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日本人,不論國家之間有著怎樣的衝突,但也還是有一些國際友人是保持著無私無畏之心的,藤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2、藤野先 ...

先生是個怎樣的人

  1、藤野先生是一位辛勤治學、具有誨人不倦的精神的老師,他正直、熱忱、高尚,沒有民族偏見。   2、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 ...

魯迅為什麼要寫先生

  因為藤野先生是他的好老師,他沒有民族偏見,執學嚴謹,教學認真。表達了作者對藤野先生的思念與懷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品德對“我”的激勵和鞭策。   《藤野先生》是魯迅的一篇回憶散文,記敘了作者從東京到仙台學醫的幾個生活片斷。其中有東京“清國留學生”的生活情況,由東京到仙台的旅途回憶,有在仙台的食住情況, ...

先生好詞好句

  1、好詞:物以希為貴、無非、何嘗、 詰責、託辭、寒顫顫、無從說起、杳無訊息。   2、好句: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望去確也象緋紅的輕雲,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鑑 ...

朝花夕拾先生概括

  1、《藤野先生》回憶作者在仙台留學時期的生活,記敘了作者與藤野先生的相識、相處,離別的過程和對他的懷念。   2、魯迅初到東京時,看到的是清國留學生在飽含中國人的恥辱的上野公園的櫻花樹下的身影,聽到的是留學生們傍晚學跳舞的喧鬧。   3、這讓魯迅甚為厭惡,也正是這樣,他去了仙台,在那與藤野先生相識。藤野先 ...

朝花夕拾先生好詞好句

  1、好詞:   青海青山、奇山秀水、清逸奇麗、寸草不生、裝瘋賣傻、矯揉造作、裝模裝樣、不動聲色、舞刀弄棍、甕中捉鱉、胸有成竹、千山一碧、萬山叢中、千姿百態、山石壯膽、山淨水秀、山高樹茂、巍然矗立、山勢宏偉、群山簇立、尖聲尖氣、比手劃腳、油嘴滑舌、東跑西顛、愛不釋手、忍俊不禁、愣頭愣腦、遊玩嬉戲、千山萬嶺、 ...

先生中的經典語錄

  “這樣一直繼續到教完了他所擔任的功課:骨學、血管學、神經學。”   他們也何嘗不酒醉似的喝采。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   “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