衚衕,源於蒙古語gudum。《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衚衕”一詞出現在《三國志》,胡漢同居一巷之意。由於衚衕名稱從元朝開始形成衚衕起,一直都只是靠人們口頭相傳,至於用文字寫在標牌上掛在衚衕口上,只是民國後才有的。
衚衕,源於蒙古語gudum。《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衚衕”一詞出現在《三國志》,胡漢同居一巷之意。由於衚衕名稱從元朝開始形成衚衕起,一直都只是靠人們口頭相傳,至於用文字寫在標牌上掛在衚衕口上,只是民國後才有的。
1、“衚衕”,這兩個字原是蒙古語的譯音。《析津志》載稱“巷通本方言”,是1267年元代建大都沿襲下來的,至今已有700多年曆史。所以,北京胡同是久遠歷史的產物,它反映了北京歷史的面貌,是有豐富內容的。“衚衕”一詞出現在《三國志》,胡漢同居一巷之意。
2、為保護古都風貌,維護傳統特色,北京城區劃定了二十餘條衚衕為歷史文化保護區,像南鑼鼓巷、西四北一條至八條等就被定為四合院平房保護區。
3、自元大都以來形成的老北京胡同成棋盤式格局。衚衕的形成和發展,在其名稱上也留下了歷史變遷的痕跡,並反映出社會風情。
4、每條衚衕一形成,人們自然會給它起個名,這個名稱一旦被大多數人所接受,叫開了,就確確實實地代表了這條衚衕在整個城市中的方位,成為人們交往、通訊等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標誌。這是衚衕名稱的實用指代作用。
5、由於衚衕名稱從元朝開始形成衚衕起,一直都只是靠人們口頭相傳,至於用文字寫在標牌上掛在衚衕口上,只是民國後才有的。
很多人都認為去北京旅遊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夢寐以求的事情實現了之後。一定要導北京著名的景點和歷史人文景觀走一走。不僅僅是為了去看景,更多的是瞭解北京的歷史文化,還有北京的衚衕,本期衚衕文化,一起來了解錢市衚衕名字的由來。
走在前門外大柵欄旁邊的珠寶市街,臨街店鋪售賣的各式各樣旅遊商品叫人目不暇接。在這條喧鬧繁華、遊人如織的街上,隱匿著一條衚衕,號稱京城最窄——錢市衚衕。
清代時的珠寶市街兩側都是當時政府特別批准的專門從事貴金屬熔鑄的作坊,這種作坊被稱為“爐行”。在爐行附近就形成了錢市,專供各大錢莊和商號進行銀兩和制錢之間的兌換。錢市衚衕緊靠前門大柵欄商業街、前門老火車站,商戶雲集、交通便利,而這也正是其名的由來。
在珠寶市街上一家店鋪裡,賣糖葫蘆的師傅正在熬製糖漿。沒有他的指引,北京商報記者一定會錯過這條不起眼的衚衕。錢市衚衕是一條死衚衕,資料顯示衚衕東西長只有55米,平均寬70釐米,最窄的地方只有40釐米。記者走在衚衕最窄處,與迎面而來的居民擦身而過時,需要竭力將身子側一側。試想推著腳踏車在其中穿行也不是很輕鬆的事。抬頭向上望,密佈的電線將本就狹窄的天空分割成不規則的一塊一塊。
如今這裡遍住尋常百姓,只有透過一些建築牆體、窗臺上殘留的西式雕花以及鐵花護欄的樣式,依稀推想當年這最早“金融交易市場”的繁盛景象。透過書籍查閱資料,在《北京古建築地圖》中對錢市衚衕的房屋建築結構有較為詳細的描述:“街南四組建築為三個三合院和一個鋪面,每組佔地僅約80平方米,房屋多為單層;街北四組建築多獨立式2-3層樓房,山牆相貼連成一片。其中三合院採用中國傳統木構形式,樓房則有中、西兩種樣式。”
錢市衚衕在一片狹小的土地中包含了緊湊而多樣的建築空間環境,但論及衚衕為什麼那麼窄,倒也不是為了建築藝術追求刻意為之。只因民國改制後,爐行蕭條,錢市無市,改建為銀號鋪房。當時錢市衚衕兩側的銀號利用法律漏洞,大肆擴建,侵吞公共通道,最終使得錢市衚衕成為今天的形態。
在衚衕的最深處,是一座大約100平方米的建築。上面的木架構天棚看起來十分特別,中間天井升高,上加懸山式屋頂,兩側天窗,罩在整個建築之上。衚衕裡的一個小夥子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據說在清光緒年間,這裡是當年錢市交易最熱鬧的地方。
記者走進棚內,如今這裡被人為分割成小間的住戶,不同樣式的房門上帶著不同樣式的門鎖,過道里晾曬堆放著一些生活雜物,高懸頭頂之上的,則是百年之前的錢市天棚。難以想見彼時棚下聚過多少賈人錢商,又因錢財散過幾家的糾紛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