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即名分教化,也就是古代的禮樂制度和道德規範,也可以把它看成儒教的權威思想。“自然”則是佛學和道家中常提及的事物都有它本身的發展規律,即應順應天時自然行事;
2、以道家觀點來說,則名教屬有為,自然屬無為,兩者是對立的。名教與自然的關係,實際上就是綱常禮法與自然無為的關係;
3、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不亞於春秋戰國的亂世,思想動盪不安變幻複雜。思想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統治武器。魏晉的名士們,就推崇老莊,尤其是莊子的無為思想。如嵇康、阮籍,更是個中代表,這時候主張無為而治就不只是個人的修養問題,更代表著處事原則和政治立場。
嵇康、阮籍與山濤都是竹林七賢之一。
嵇康,字叔夜,漢族,譙國銍縣人今安徽省濉溪縣人。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嵇康為曹魏宗室的女婿,娶曹操曾孫女長樂亭主為妻。官至中散大夫,世稱嵇中散。後隱居不仕,屢拒為官。因得罪鍾會,遭其構陷而被司馬昭處死,時年四十歲。
阮籍,字嗣宗,陳留人今屬河南尉氏人。三國時期魏詩人,竹林七賢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崇奉老莊之學,政治上則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
山濤,字巨源,河內郡懷縣人今河南武陟西人。三
1、“非湯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非在此處就是貶低議論的意思,薄和它是一樣的用法。湯武是指商朝的開國君王商湯和周朝的開國君王周武王。周孔是指周朝的大賢人大忠臣周公旦和偉大的孔子。名教就是指儒教(儒家)。
2、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這個人)鄙薄(儒家推崇的)商湯、周武王這樣的賢德的君王和周公、孔子這樣的賢人忠臣,鄙視、不理會儒教的規矩和思想,而是任意而為,隨心所欲。
嵇康和阮籍都是漢末晉初時代的人,並列於竹林七賢之中。那個時代玄學大熱,人們尚清談,講究放達,文學創作上可能比較清湯寡水,但是行為舉止上可以說是行為藝術的黃金時代。在這個年代,竹林七賢可謂是名士中最炙手可熱的人物,自然是符合了這個時代的品評標準——放達。後人推崇嵇康和阮籍,這絕對是原因之一。當然,因為行為舉 ...
相同點:
1、反對司馬氏的篡權;
2、誹毀禮法,放浪形骸;
3、文風上:師心遣論、使氣命才。
相異點:
1、處世態度:阮籍敷衍世事,應變順和;嵇康卻峻切激烈,往而不返;
2、文章風格:阮籍的散文富於文采,但總的說來,在指斥現實、介入政治鬥爭方面隱而不顯;嵇康的散文觀點鮮明,詞鋒犀利 ...
酒狂
曹魏末期,在司馬氏的恐怖統治下,名人學士很難保全自己。“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嘆“道之不行,與時不合”,只好“託興於酒”,藉以掩飾自己。傳說《酒狂》是他的作品。
傳說阮籍為人正直,號稱“青白眼”,對勢利之人,投以白眼;對志同道合的人,報以青眼。據說統治者司馬昭派人向阮籍的兒子求婚,阮籍曾一連六 ...
阮籍
炎光延萬里,洪川蕩瑞瀨。彎弓掛扶桑,長劍倚天外。
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視彼莊周子,榮枯何足賴。
捐身棄中野,烏鳶作患害。豈若雄傑士,功名從此大。
這首《詠懷詩》其三十八對了解詩人阮籍的思想與為人關係很大,非常值得注意。
在一般的印象裡,阮籍大約總是一副放誕不羈、往往喝得爛醉 ...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國魏國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字嗣宗,陳留尉氏人。曾任步兵校尉,故時人稱其為阮步兵。為"竹林七賢"之一,與嵇康齊名。生年肖虎,陰陽五行為"金虎"。
阮籍志氣宏大,胸懷豁達,博覽群書,才華橫溢。嗜酒成性,鄙視禮法,嘯傲山林,放蕩開骸。年輕時 ...
四大名教是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社會科學認為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
1、佛教:起源於兩千五百多年前,是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子喬達摩·悉達多所創,人們又稱他為釋迦牟尼。佛,意思是“覺者”。佛又稱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 ...
1、壯志何慷慨,志欲威八方。
2、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3、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
4、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5、泰山成砥礪,黃河為裳帶。
6、願為雙飛鳥,比翼共翱翔。
7、不知而自以為知,百禍之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