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溫克使鹿文化+原始的野性
鄂溫克使鹿文化 原始的野性
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鄉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根河市大興安嶺北部林區。這個人跡罕至的中國極冷之地一年當中有6個月的冰凍期,最低溫度可達零下五十多度。在敖魯古雅密林深處有一個以狩獵為生的鄂溫克族使鹿部落。這個部落的鄂溫克族同胞擁有獨特的使鹿文化,至今仍然保持著傳統的生活生產方式。
300年前從列納河流域遷至額爾古納河右岸,居住在森林深處的敖魯古雅使鹿部落同胞,以飼養馴鹿和狩獵為生,每年隨著鹿群的覓食而不斷遷徙。由於歷史的發展和變遷,馴鹿在北方民族中已先後消失,唯獨在敖魯古雅使鹿部落中得以延續。
馴鹿是一種中型鹿,以森林中的苔蘚為主要食物。從地理分佈上來看,它屬於北極圈生物。在漫長的歲月裡,鄂溫克族與馴鹿為鄰為伴,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應大興安嶺生態氣候的放養馴鹿的方法。馴鹿也是他們主要的交通工具和經濟來源。夏天騎馴鹿出行,冬天則使用馴鹿拉雪橇。馴鹿的鹿茸和鹿皮可以使用,鹿肉可以食用。
鄂溫克使鹿部落在冬春季節每兩三天就遷徙一次,夏秋在一個地方最多也只待20天。他們不斷搬遷是因為馴鹿如果長期在一個地方居住,就會吃光附近的苔蘚,對生態造成破壞,所以只能透過不斷遷徙使土地得到休養。長年的遊獵生涯,使鹿鄂溫克族同胞逐漸養成了樂於搬家的習慣,遷徙也就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他們生活在大興安嶺中最壯麗的篇章。
鄂溫克使鹿部落擁有自己的語言卻沒有文字,但他們創造的文化與習俗,靠著祖祖輩輩的口口相傳,沿襲至今。他們的傳統住宅“撮羅子”是亞洲北方狩獵民族別具一格的簡易建築,一種用小杆和樺樹皮做成的房屋,呈圓錐形屋架,高3米左右,底部直徑約4米,在外面圍上樺樹皮或獸皮即可居住,頂部留出通煙口。“撮羅子”易搭易拆易搬,冬天蓋上防寒保溫的狍、鹿皮,就可以過冬。
大興安嶺目前分散保留了使鹿部落的七個獵民部落,飼養著中國僅存的1200頭馴鹿種群。一部分敖魯古雅鄂溫克族人至今仍在大山中與食野生菌類、飲林間甘泉的馴鹿為伴,過著半定居半遊獵的生活。
漠河鄂溫克馴鹿部落旅遊注意事項
漠河鄂溫克馴鹿部落旅遊注意事項:
1、建議在出發之前一定要聯絡好漠河旅遊包車師傅,聯絡正規有合法資質的漠河旅遊公司,為安全、快樂出遊多一份保證。
2、漠河冬季溫度真的很低,如果在室外逗留時間長(長時間等車姿勢也許只需要10多分鐘),會感覺到從裡涼到外,感覺再厚的衣服此時也感覺不到溫暖。
3、漠河冬季旅遊裝備必須要準備齊全,方可出遊,比如:羽絨服、毛衣、棉褲、棉鞋、帽子、圍巾、手套任何一個都不能少。想在戶外打雪仗、堆雪人、滑雪、看冬捕、坐馬拉雪橇。
4、如果提前沒有聯絡好漠河旅遊公司,那麼在漠河火車站臨時攬客,沒有任何旅遊資質的人員,一定好仔細辨別,避免造成後續的財產損失、浪費了快樂的旅行。 建議及時提前聯絡正規的旅遊公司,到漠河後也可以透過網路選擇正規、有信譽的公司出遊。
5、遊玩中要準備不怕涼的食物:不要飢餓和疲勞在寒冷的野外中旅行,因為疲勞飢餓時身體就會變得衰弱,這時候最容易發生全身凍傷。
獨具魅力的鄂溫克族服飾文化
夜,靜極了,玉盤似的滿月在雲中穿行,淡淡的月光灑向大地,一眼望去,那遼闊的大草原,美麗的鄂溫克族人民,衣著他們獨特的服飾,為天邊的月亮增添了色彩,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鄂溫克族文化服飾。
鄂溫克族衣服的特點是肥大、寬鬆、斜大襟、束長腰帶。清末以前,鄂溫克人只以獸皮製衣;清末以後,才開始用布料製衣。他們的衣著處處離不開皮子,這與其主要從事畜牧業,因為所在地區氣候寒冷不無關係。冬天一般用長毛、厚毛皮做衣服;春秋用小毛皮,夏天也有用去了毛的光板皮做衣服的,在皮製的衣著中以羊皮為最多,皮製衣服種類很多,依據穿、戴、鋪、蓋等不同用途而形式各異。其中皮被子頗有特點。
由七八張羊皮做成、皮板朝外、異常結實的大毛長衣是鄂溫克人最經常、最普遍的勞動服。男子大衣下邊有開岔和不開岔的,女子的大服不開岔。袖口有“馬蹄袖”、“誇袖”。短皮衣,是結婚時男女雙方送親、迎親的代表都必須穿的一種禮服;縫製精細的羔皮襖是在作客、會親和過年過節時才穿的禮服。此外,還有皮褲,皮套褲,皮襪子、皮靴、皮帽子,皮手套、皮褥子、氈褥子、氈褥子等。薩滿的法衣一定得用鹿皮製做,其它皮子都不行。法衣只有在跳神時才穿。
鄂溫克男子人人都扎腰帶,女子平時不束腰,只是為勞動方便才臨時扎一下,但習慣上,當女兒出嫁時,要陪送一條好的腰帶。腰帶有用皮子做成,有用毛、布、綢子做成,顏色一般為淺綠色。
用皮子做成的被子,出於防寒的需要,縫成筒形,睡時兩腳插入,也有做成長方形的平面皮被,一般4至6張羊皮可做一床。布匹多了以後,又有了布面的皮被,棉被是解放後才盛行的。
當然,隨著與其他民族交往的加深,傳入布、綢等衣料,也就還有布、綢等衣料做的襯衣、坎肩、長衫、夾大襖、棉袍等。
鄂溫克人縫衣用的線有自己的特點。早期用獸骨磨成針,或用飛禽的硬翎削成針,不過得先用錐子扎眼後再穿針引線。也有用鋼針的。線的原料早期為牲畜的毛、尾、鬃和筋,多用手捻制而成,結實耐用。棉線是縫製一般布衣、綢衣所用。衣釦曾用過銅釦、杏木扣、骨扣、銀扣等,富裕人家也有用翡翠、瑪瑙、珊瑚及各種花紋光潤的小石頭做釦子的。佈扣和線繩釦是近幾十年才有的。
解放後,鄂溫克人民的物質生活有了顯著改善,普遍穿上了各種布衣,毛衣、料子衣服,式樣也多種多樣。過去束腰的皮條都換成彩色的綢緞,皮鞋、高統皮靴、球鞋、膠鞋幾乎家家都有。
至於裝飾,鄂溫克人喜歡在衣服、靴、帽上進行裝飾。不論男女的衣服和領子都鑲邊,婦女喜鑲綠邊,也有用黑布鑲邊的。在靴子、套褲膝蓋、菸袋、衣襟、開岔上都飾以各種花紋。
此外,鄂溫克人愛圍頭巾,男的多用白色,女的多為藍、白、青、綠等色。裝飾品有耳環、耳墜子、戒指、鐲子。婦女都戴耳環。有的家長有意給自己的男孩子戴一隻耳環,說是為了好養活。耳墜子是已婚婦女所戴的裝飾品,它是用銀鏈分別串上珊瑚、松石、瑪瑙等物而成,一耳戴三個。戒指由骨、銅、鐵、銀和金子做成,婦女習慣上要戴兩個。手鐲是婦女戴的,有銅的、銀的。結婚婦女最少要有一副。也有少數男子戴紅銅鐲子,其用意如同男孩子戴耳環,認為男扮女裝能平安無恙。
... 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 ... 。接待北朝,契丹使臣亦賜茶, ... 雖然也飲茶,與文化幾乎是不沾邊的 ... 則相借措動使,獻遺茶湯,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
馴鹿和神像——鄂溫克族婚俗
鄂溫克族男女定親時,要由媒人帶一瓶酒到女方家,先說明來意,然後給女方父親敬酒,如果女方父親將酒喝了,這事就算成了。反之就不成。一般來說,女方都是同意的,只是有時故意不喝,要媒人多費一點口舌,將小夥子的優點反覆介紹,才肯將久喝下去。
訂婚後,男方要送給女方一些馴鹿和酒作為彩禮。到了要結婚時,男方會搬家, ...
感受原始文化 領略民族奇俗
農曆六月十七日至二十五日,一年一度的“六月會”在青海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開幕。“六月會”習俗已有400多年曆史,場面恢宏,充滿原始文化的神秘與歡樂。此時,也是當地最佳季節,景色如畫,天氣涼爽,為天然避暑勝地。同仁,藏語稱“熱貢”,意為金色的谷地,位於青海東南部,地處九曲黃河第一彎,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 ...
企業文化對企業有什麼作用?使職工得到精神文化薰陶
企業文化具有導向作用。企業文化的發展是有方向性,其既要遵循企業戰略發展的方向,又要承襲企業發展的“成功因子”,需要兼顧短期利益和長期規劃,優秀的企業文化建設離不開“發展方向”的指引。
企業文化具有凝聚作用。先進的企業文化能把企業職工凝聚在一起。擁有先進企業文化的企業,會向職工們提供一種共同的、先進的價 ...
鹿的文化象徵
鹿在古代還被視為神物,認為鹿能給人們帶來吉祥幸福和長壽,那些長壽神都騎著梅花鹿,在商代鹿骨用作占卜,殷虛還發現鹿角刻辭。東周時期,楚墓中流行使用本雕鎮墓鳥獸神怪,它們的頭上都安裝真實的鹿角,形成楚文化的特點。作為美的象徵,鹿與藝術有著不解之緣,歷代壁畫、繪畫、雕塑中都有鹿。如漢代的騎士射鹿圖,佛座上的臥鹿 ...
孤島驚魂原始殺戮在哪裡發現鹿
1、水源附近。白鹿基本喜歡靠近水源,在部落(原生點)附近的湖泊和河流就有鹿,在鹿的狩獵區附近開獵人視覺,尋找到空中遺留的氣味。
2、鹿的聚集區。鹿的聚集區位於北方雪地和南方綠地之間的地帶,地圖上是顯示的地表顏色為黃土。
3、稀有白鹿。狩獵稀有白鹿,可以獲取稀有白鹿皮稀有動物和普通動物是在同一個狩獵 ...
山西有哪些原始農耕時代的文化遺址
山西原始農耕時代的文化遺址只有山西柳林高紅商代遺址。該遺址在高紅村南的一座山樑上,這座山樑被東西橫貫柳林的三川河三面環繞,北鄰307國道。整個山樑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東、南部坡度較緩,西、北部陡峭。從上至下均發現有陶片。離河岸不遠有戰國、漢代陶片和灰坑一類的遺蹟;在高處的緩坡上採集到的陶片屬商晚期。山樑頂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