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重慶節日風俗介紹

重慶節日風俗介紹

  重慶節日風俗介紹:

  重慶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俗,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大同小異。

  但由於重慶有五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兩個既熱情又傳統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節日。

  心靈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擁有非凡的天賦。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祈禱、喜慶活動。男女老少穿起節日的盛裝,跳起歡快而熱烈的擺手舞。一時間,滿耳喧天鼓樂,滿眼婆娑舞影。

  驍勇善戰的苗族人,則對唱歌情有獨鍾。一年一度的“趕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傳統節日。青年男女還可以在“趕秋”節上,借歌聲互表衷情。

重慶節日風俗

  重慶節日風俗介紹:

  重慶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俗,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大同小異。但由於重慶有五個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這兩個既熱情又傳統的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民俗節日。心靈手巧的土家族人,在舞蹈上擁有非凡的天賦。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土家族人都要舉行盛大的祭祀、祈禱、喜慶活動。男女老少穿起節日的盛裝,跳起歡快而熱烈的擺手舞。一時間,滿耳喧天鼓樂,滿眼婆娑舞影。驍勇善戰的苗族人,則對唱歌情有獨鍾。一年一度的“趕秋”,是苗族人大展歌喉的傳統節日。青年男女還可以在“趕秋”節上,借歌聲互表衷情。

  祭祀、祈禱、喜慶活動

  黔江地區的土家族,在每年正月初三至十五有大型祭祀、祈禱、喜慶活動,其間要跳擺手舞。盛會時,熱鬧非凡,方圓數百里的土家人,男披西蘭卡普,女著豔麗盛裝,結隊而來。擺手堂前,張燈結綵,巫師頭戴鳳冠高帽,腰繫八幅羅裙,手搖銅鈴司刀,手舞足蹈地進行指揮。三聲炮響,鼓樂齊鳴,頓時歌聲大作,男女相攜,翩躚起舞,通宵達旦。“紅燈萬盞人千疊,一片纏綿擺手歌”。擺手舞源於古代的巴渝舞,動作有單擺、雙擺、迴旋擺,表現禮節儀式,勞動場景或戰鬥動作,節奏明快,舞姿優美,原始氣息震懾人心。

  苗族“趕秋”

  苗家人能歌善舞,苗家的歌或高亢激昂,或清越婉轉,人不見面歌見面,人人會歌,以歌問候,用歌敘事,憑歌寄情。歌,是苗族人寸步不離的影子,還是青年男女傳情達意、互通心聲的大媒人。婚禮時,更離不了歌,主人要對客人唱謝客歌,對媒人唱謝媒歌,大家要對新婚夫婦唱祝福歌,親朋好友要相互賽歌、對歌、盤歌,連唱三天三夜。

  “趕秋”是苗族人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立秋這天,山寨的苗家人,換上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湧向秋場,場上鑼鼓喧天、歌聲縈繞,打鞦韆、上刀梯、舞獅子、玩龍燈、跳猴兒鼓舞、歌臺賽歌,熱鬧異常。青年男女利用“趕秋”物色情侶,歌郎歌娘大展歌喉。

  此外,苗族的節日,還有“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過苗節”和“羊馬節”等。

節日風俗介紹

  1、除夕:吃團圓飯、祭祀、熬夜守歲等。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都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2、春節:吃年糕、餃子、湯圓等。放鞭炮、給壓歲錢、拜年、走親戚、送年禮、上祖墳、逛花市、鬧社火等眾多活動。

  3、元宵節:看燈、吃元宵、踩高蹺、猜燈謎等。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其中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

  4、寒食節:起火燒飯、吃冷食禁菸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

  5、清明節:掃墓、踏青、吃青團等。

  6、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帶花線、做香包、門上插艾等。

  7、中秋節:賞月、吃月餅、祭月、走月等,有一些地方在中秋節還有玩花燈、燃燈、觀潮的習俗。


開齋節的節日風俗有哪些 開齋節的民風民俗介紹

  開齋節的節日風俗有哪些   開齋節的習俗是在開齋節前一個月要進行齋戒,凡符合條件的穆斯林男女,在這個月內都要進行齋戒活動。開齋節當天,各家都早早起來,打掃室內外衛生,給人以清潔、舒適、愉快的感覺。成年回族穆斯林都要洗大淨,沐浴淨身,男女老少都換上自己喜愛的衣服,然後到清真寺參加會禮。   開齋節的民風民俗 ...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蒙古族的民族文化介紹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風俗   蒙古族的傳統節日有白節、成吉思汗紀念節、那達慕大會、敖包節、麥德爾節、馬奶節等。蒙古族人過各種節日的時候都會穿上傳統的民族服裝,戴上各種裝飾品,或載歌載舞,或比賽騎馬、射箭、摔跤,還會製作各種美食,如手把肉、烤全羊、包餃子、烙餅,還有奶幹、乳酪、奶豆腐等各種奶製品。   蒙古族年 ...

客家"崇九"風俗介紹

  客家話"九"與"久"同音,故客家人把"九",視為"吉祥"的象徵,有"崇九"風俗。   客家人建新房子,通常要挑選與九相關的日子,如初九、十八等。所建樓房的層數和房間數也是九的倍數,認為這樣可以長久同居共處。"九" ...

安徽的人文風俗之———節日風俗

  農曆   又稱陰曆、夏曆或古歷。相傳中國的歷法始創於夏朝,《尚書·大傳》稱“夏以十三月為正”,即每年定l2個月,至第13個月時轉為新一年的正月,至漢代時統一使用這種曆法,因而稱之為“夏曆”。夏曆極為重視一年四季二十四節氣與農業、作物生產與生長的關係,故其別稱為“農曆”。夏曆主要是對照月亮(太陰)繞地球環行 ...

人日節日風俗

  人日,在每年正月初七,又叫“人勝日”“人慶”等,民間傳說,女媧造人時,前六天分別造出了雞狗羊豬牛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漢民族認為,正月初七是人的生日。   人日節的主要習俗有:   戴人勝   人日節時,漢族女子用彩紙、絲帛、軟金銀等材料製成小人的形狀,戴於頭上。也貼於屏風等處。   贈花勝   是日 ...

北京節日風俗

  每年農曆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舊時北京民間的三大節日,尤其春節最為隆重熱鬧。在眾多大小節日中,流傳著豐富多樣的習俗風情。如農曆臘月三十日晚(大年三十),全家人歡聚一堂,吃“更歲餃子”,“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辭舊迎新”,“拜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財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 ...

普寧歷史節日風俗

  “人節”食“七樣菜”:農曆正月初七,俗稱“人日”,也叫“人節”。這一天,普寧家家戶戶有吃“七樣菜”的習俗。   初九天地生:農曆正月初九俗稱天地生,家家戶戶清早點燈籠在門前,備辦果品拜“天公”。這一天城鄉不宰生畜,不除穢物,鹹感天地好生之德。   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日,叫上元節。這天晚上叫元宵。元宵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