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鍛造工藝失傳的保安族折花刀文化

鍛造工藝失傳的保安族折花刀文化

  折花刀是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民刀之一,它也是保安族的腰刀,它的出現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保安族獨有的民族工藝品。折花刀的做工精細,也是保安族腰刀中最經典的工藝之一。想更瞭解保安族的折刀文化嗎?下面的保安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

  傳說一

  保安腰刀是 保安族人民所特有的一種民族工藝品,習慣掛在腰間, 就稱其保安腰刀了。 據說在 成吉思汗佔領各國的時候,曾在 兵器上大大的佔了上風。當時各個部落在打拼的時候,有的刀因硬度高,和敵方大刀碰撞後折斷;有的因硬度低,經不起敵方大刀的猛砍。據說目前聚居在甘肅省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中保安三莊的保安族,是從前成吉思汗部下打製兵器鐵匠的後代,專為成吉思汗打製兵器,他們接到成吉思汗的令後,開始制刀。

  因特殊的製作工藝,打出來的刀剛柔相濟,在戰場上大派用場。成吉思汗又令他們打製更為上乘的刀,要千錘百煉的。他們在以前精湛的制刀技藝上研究出折花刀。因為此刀將刀的硬度與韌性,結合到極點,與敵軍 戰刀碰撞時,對方的不是被砍折,就是被砍的捲刃,而此刀既不折,又不捲刃,成為了當時成吉思汗部下將士的至愛,因為此刀製作過程複雜,工期漫長,所產數量少之又少,所以只有軍官級的才有資格佩戴。

  成吉思汗統一當時的中國後,這些刀匠與蒙古族、藏族等居住在一起,因保安族信仰 伊斯蘭教,為穆斯林,與藏族的習俗有諸多的差異,當時那裡是藏民的天下,便將保安族人等追殺,逃至積石峽上方,居住地與附近大山只有兩裡地,就是為了防止藏民追殺到這裡便容易脫身。

  傳說二

  很早以前,保安族中出了一位技藝十分高超的腰刀匠人,他製作的腰刀聞名於世,人見人愛。可他一身正氣,鐵骨錚錚,只給好人打鐵,不給壞人做刀。有一年,他家鄉的縣官為了巴結上司,限這位鐵匠在三十天之內做出一百把刀來,否則就要砍去他的手。結果三十天過去了,鐵匠沒有給縣官做出一把刀。

  縣官再次以刀砍手相逼 鐵匠,又被鐵匠拒絕,縣官惱羞成怒,下令砍掉了鐵匠的手…… 這位鐵匠後來再也沒有辦法制作腰刀了,但後輩保安族鐵匠為了紀念這位英雄前輩,就在自己製作的最精美最珍貴的腰刀刀面上刻下了一個五指併攏的右手的圖案。這個圖案,叫做“一把手”,一把手,就是保安族的刀神。

保安族製作的刀叫什麼

  保安族製作的刀叫保安刀,保安族是以制刀為主的民族,他們的工藝品腰刀“保安刀”又稱“保安族刀”,刀把上刻有十分別致的花紋或繪有色彩絢麗的圖畫,保安族的保安刀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一個帶刀的民族:保安族文化

  在保安族眾多的文化中,佩帶腰刀也成為了他們的特色之一,保安族的腰刀具有非常濃重的伊斯蘭文化的影響。從保安族腰刀上的紋飾可以看出他們是一個充滿智慧的民族,對於保安族的腰刀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保安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

  保安腰刀與藏刀,蒙古刀齊名,是保安族人民的傳統工藝品。它不僅是生活用具,也是別緻的裝飾品和饋親贈友的上乘禮品。因此,深受西北各族人民的歡迎,在阿拉伯國家也頗有名氣。

  保安族居住在甘肅省臨夏境內的積石山縣大河家。現有人口11000多人,信仰伊斯蘭教。這裡水草肥美、林木蔥鬱,泉水潺潺。據說是大禹治水的源頭。生產保安腰刀,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期腰刀是沒有鞘的木頭把子,後來發展成牛角把子,但是。造型、刀口、式樣仍然不夠理想。

  隨著社會的發展,能工巧匠們帶著各自的“絕招”,在一起不斷切磋打刀技藝,對於造腰刀的複雜工藝過程,像設汁、鍛打、粹火、鋃嵌、砸鉚等等,都有了新的突破。特別是近幾年來,市場開放,給保安腰刀打開了銷路,商業、外貿部門不斷訂貨,把保安人忙得更是應接不暇。

  保安腰刀種類繁多,各具特色,比較著名的腰刀有:“什樣錦”、“什樣錦雙刀”、“雅王其”、“波日季”、“一刀線”、“雙落”、“滿把”、“扁鞘”、“蒙古刀”、“哈薩克刀”、“魚刀”等等。刀面上,分別鐫刻著手、龍、梅花等各種圖案,這是區別腰刀的不同風格、不同式樣的主要標誌。其中,最漂亮的還數“什樣錦”。

  這種腰刀造型優美,線條明快,裝璜考究,工藝精湛。最引人注目的是腰刀的把子。五光十色的把子,多彩瑰麗,用鮮豔的什樣錦鑲嵌而成。金黃、翠綠、湛藍、澄紫、黛黑、銀白、桃紅……五彩繽紛,並夾有朵朵梅花。銀白色的刀鞘,包著三道棗紅色的銅箍,分外璀璨奪目。刀鞘上端,有個小孔,插著一把錚亮別緻的紫銅環子,拔刀出鞘,刀鋒閃閃發亮,寒光逼人。

  刷、刷、刷幾下子,可把鐵棒削得火星閃爍,鐵屑飛濺。而刀口不缺,刀刃不卷,仍舊鋒利無比,這大概就是古人所說的“削鐵如泥”吧!保安腰刀還有一個特點,如果試刀鋒,可從頭上鋝下幾根頭髮來,把其中一根頭髮橫放在刀刃上,只要輕輕一吹,頭髮立刻斷了;接著又吹第二根、第三根……每根都是瞬即斷為兩截。這種腰刀還可以用作宰牲和餐具,削吃羊肉,更是方便、衛生。


保安主要節日

    保安族因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保安族的節日中宗教節日較多。這些節日除有宗教色彩外,還有群眾性,原來是宗教的重要節日,由於歷史的演變,現在已形成為民族的傳統節日。     保安族的主要節日有:   爾德節。又稱爾開齋節、肉孜節。“爾德”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迴歸及歡樂節日的意思,來源於宗教,是伊斯蘭教 ...

中華民族:保安

  保安族是由元明時期一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帶駐軍墾牧,同周圍各民族融合而成。分佈:甘肅省保安族自治縣。   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通用漢文,以漢文為社會交往的工具。   保安族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手工業。所制傳統手工藝品腰刀(又稱保安刀)工藝高超,鋒利精製,譽滿甘青。   保安族人民能歌善 ...

保安--簡 介

       保安族,有人口12212人。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   保安族地區位於甘肅西南部,東南與臨夏縣接壤,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青海民和縣隔河相望,東北部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在這巍峨的積石山下,黃河上游之濱,水草肥美, ...

保安的婚嫁及婚戀習俗

  保安族的婚禮一般選在禮拜五(伊斯蘭的主麻日)舉行。   婚禮當天由男方率親朋數十人(內有兩名美女)的迎親隊去迎娶新娘;到女方家裡後,會舉行祝福儀式,阿訇會從視窗向院中撒出一盤紅棗和核桃,由院內年輕人爭搶,表示吉祥如意、早生貴子、夫妻和睦之意,新娘村中的年輕人會向新郎索要羊羔肉,表示你娶走我們村裡的姑娘,是 ...

保安的婚俗

  過去,保安族主張早婚,認為“早生子女早得福”,一般是男17歲,女15歲即可成婚,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媒人說合,其主要過程是先由男方請媒人說親,接著是下聘禮、認親、結婚。   首先,由男方請媒人去徵詢女方父母的意見,如果女方父母同意結親,即由男方準備好茯茶一塊、“四色”禮1份、衣料1件,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去正 ...

保安喪葬習俗

  保安族實行土葬、速葬。   土葬,墳墓均為南北向,寬三尺、長六尺、深七尺左右,在墳底的兩壁挖一名叫“拉海堤”的偏洞,用以安放屍體(亦稱麥體)。洞口高二尺、深三尺、長六尺五寸。在墳底的北壁做一土枕,屍體面朝西,頭朝西北,腳向東南,以示永向麥加天房。   速葬,為使亡人早日“入土為安”,一般習慣是人無常(死亡 ...

保安的節日

  保安族的節日   保安族因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保安族的節日中宗教節日較多。這些節日除有宗教色彩外,還有群眾性,原來是宗教的重要節日,由於歷史的演變,現在已形成為民族的傳統節日。   保安族的主要節日有:   爾德節。又稱爾開齋節、肉孜節。“爾德”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迴歸及歡樂節日的意思,來源於宗教,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