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鑼的歷史是怎樣的?

鑼的歷史是怎樣的?

  遠在春秋時期,中國西南的百濮人和江南的百越人,就以金屬冶煉而著稱。鑼是古代濮族人民和壯族先民駱越部族最早使用的樂器之一。雲南是中國古代銅鼓的發祥地,在晉寧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銅鼓中,有的鼓面正中受擊處呈半球形隆起,和現今的十分相像,這是一種原始形制的鑼,鑼面上有舞蹈圖,邊沿有一銅環。在廣西寧明花山崖壁畫中,也儲存著許多駱越人集合鳴鑼的珍貴形象資料。

  鑼

  1978年,從廣西貴縣(秦漢時稱布山縣)羅泊 灣一號 墓,還曾出土了一面西漢初期的百越銅鑼,該鑼近圓形,鑼面橫徑32.1釐米 、縱徑33.4釐米,鑼臍直徑22釐米,鑼邊鑄有拱線紋一道,拱弦上繫了三個等距的活環,鑼面上刻銘文“布”字。這是中國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銅鑼實物。可見,鑼在 我國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 秦漢以後,隨著民族間的交往,銅鑼逐漸向內地流傳,公元6世紀前期方至中原,但見於記 載較晚。《舊唐書·音樂志》在“銅拔”條中有:“銅拔、亦謂之銅盤,出西戌及南蠻。… …南蠻國大者圓數尺,……”這圓之數尺的“銅盤”,是鑼見之於文字的最早記載。北宋陳在《樂書》中提及銅鑼在中原出現時說:“後魏自宣武以後,始好胡音。洎於遷都,…… 打沙鑼。”時當公元515年之後,將敲擊一種小鑼稱作打沙鑼。古代,鑼常用於禮儀和戰爭 ,曾稱為“金”。故有“鳴鑼開道”和“鳴金收兵”之說。到了宋代,鑼在民間音樂形式“ 鼓板”中被應用。

  元代,除各少數民族的迎賽神社常常鳴鑼外,它還是雜劇的主要伴奏樂器。《蘭採和雜劇》中就有:“持著些……鑼、板和鼓……”之句。在《元史·禮樂志》中開始載有云(即今之雲鑼),並記述了其形制和演奏方法,它除在宮廷宴樂使用外,也在民間流行,充分說明 當時鑼的製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元代以後,隨著戲曲藝術的發展,為鑼的運用開闢 了廣闊的天地。明、清以來,各種形制的鑼廣泛用於戲曲音樂、舞蹈音樂和傳統鼓吹樂、吹 打樂、鑼鼓樂中。

  鑼在崑曲伴奏中佔有重要地位,據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載,當時戲曲 歌舞中就用 到了雲鑼、小鑼、湯鑼和大鑼等。我國的大鑼還西傳歐洲,在1791年,法國作曲家戈賽克開 始將大鑼用於管絃樂作品中。在中國廣大城鄉,鑼還曾是肩擔貿易小販和耍猴者沿街招攬生 意的工具,以鑼的特有音調代替叫賣、稱之為“喚頭”。20世紀以來,鑼已被各少數民族和 漢族廣泛用於民間娛樂、節慶活動、地方戲曲和民間音樂中,參加各種樂隊演奏。

元旦的發展歷史

  元旦元旦,也被稱為“新年”,是指公曆的1月1日。但在古代,“元旦”即是今天的“春節”,也就是農曆新年。

  元旦是很多國家的法定假日;在中國大陸、臺灣、香港和澳門,元旦均為法定假日;中國大陸及臺灣均作為法定假日休假三天。習俗方面,“元旦”主要以各種方式互相祝福,賀年卡是其中主要形式。

  漢語“元旦”含義:“元”是開始、第一的意思;“旦”即早晨天明的時間,也通常包含一天之意。因此“元旦”就是一年的開始、一年的第一天。民國以前,元旦即現在的春節。

  歷史上,中國各個朝代對“元旦”說法不一致

  夏代為正月初一(夏曆1月1日)

  商代為十二月初一(12月1日)

  周代為十一月初一(11月1日)

  秦王朝時期為十月初一(10月1日)

  (參見農曆、夏曆、殷歷和周曆的分別的記載)

  漢朝漢武帝太初元年時,鄧平等人創立了“太初曆”,定正月初一為元旦,此後一直沿用至辛亥革命,

  中華民國成立後,孫中山為了“行夏正,所以順農時;從公曆,所以便統計”,定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而以公曆1月1日為新年。

  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透過使用“公元紀年法”,將公曆1月1日正式定名為“元旦”,自此我國的每年1月1日就成我們家喻戶曉的新年“元旦”節日。

數九相關歷史記載

  勞動人民經歷了千百年與風雪嚴寒的搏鬥,根據長期的實踐經驗,創造出許多記敘數九期間寒暖變化規律的“九九歌”。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謠:

  未從數九先數九,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顧祿《清嘉錄》上記載有一首“數九歌”,十分風趣地描寫了古代人們過冬的情形:

  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手都因怕冷而縮在面袍裡);三九二十七,籬頭吹 篥(寒風颳在籬笆頭上,像吹 篥一般);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睡在被窩裡像睡在野地裡一樣);五九四十五,窮漢街頭舞。不要舞,不要舞,還有春寒四十五(窮人衣薄,起舞取暖);六九五十四,蒼蠅垛屋 (透露出一點暖意了);七九六十三,布袖兩肩攤(天暖,厚衣服可以披在肩上了);八九七十二,貓狗躺涼地;九九八十一,窮漢受罪畢,剛要伸腳眠,蚊蟲跳蚤出。

  在古代社會里,窮人過冬尤其受罪。


中華民族的歷史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遙遠的古代起,中華各民族人民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我們祖國的土地上,共同為中華文明和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而貢獻自己的才智。   祖國廣闊、富饒的土地,是中華各族人民共同開發的。從夏、商、周至秦漢時期,當漢族的先民華夏族開發黃河流域的時候,各少數民族先民也同時開發了周圍的廣大地 ...

花朝節歷史

  花朝節,簡稱花朝,俗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   在我國古代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民間傳統節日。節期因地而異,中原和西南地區以夏曆二月初二為花朝;江南和東北地區以二月十五為花朝,據說這是與八月十五中秋節相應,稱"花朝"對"月夕"。此外,還有一些地區以二月十二或十 ...

依飯節起源和歷史

  仫佬族是廣西特有的少數民族,依飯節是仫佬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   依飯節被國務院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使仫佬山鄉人民這一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和傳承。依飯節是羅城仫佬山鄉人民群眾的一個最為獨特、隆重而又富於神秘色彩和鮮明個性的傳統節日。   “依飯節”又稱“依飯公爺”和“喜樂願”,是 ...

牯藏節歷史傳說和規模

      傳說一   這種古老的祭祖禮儀在苗族的創世歌裡有所記錄,因為苗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再加上苗族人能歌善舞,所以歌便成了苗人最好的記錄方式。歌詞敘述說楓樹是萬物的生命樹,這生命樹在上古被女神妞香砍倒後,樹根變成泥鰍,樹幹變成銅鼓,樹枝變做鵲鴿,樹心裡生出了蝴蝶,蝴蝶生下了十二個蛋,成為十二個蛋的媽媽。 ...

木版年畫歷史沿革

  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形式,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年畫中門神的歷史最為悠久,早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守門將軍”的門神雛形。唐代以來佛經版畫的發展和雕版技術的成熟、宋代市民文化的發展都大大促進了木版年畫的繁榮,北宋時期出現了專門售賣年畫的“畫市”,當時稱為“畫紙兒”。宋金時期,已經出現了“四美圖” ...

筷子節來歷和歷史

  據說有位叫本田總一郎的學者,為感謝筷子一日三餐辛勤地為人們效勞,建議將每年的8月4日定為“筷子節”。這位學者的倡議,立即得到人們的熱烈響應。1980年8月4日,“保衛日本的節日之會”分別在東京赤坂的日枝神社和新瀉縣三條市的八幡神社舉辦了供奉筷子的儀式。這一天,人們載歌載舞地慶祝這一莊嚴神聖的節日。從此,日 ...

臘祭歷史祭祀活動

  臘八節起源於古代的“臘祭”,到南北朝時期才成為固定的節日。 臘”是古代的一種祭祀儀式,“臘祭”早在先秦以前便已存在,那時的人們在一年的最後一個月去。野外獵取各種野獸,用於祭祀百神,以祈求來年五穀豐登,家人平安、吉祥,稱之為“臘祭”。   由於“臘祭”常在十二月舉行,故秦漢以後這個月被稱為臘月。但當時“臘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