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長角苗跳花坡習俗

長角苗跳花坡習俗

  朵有(長角苗未婚男子)一般12-13歲開始跳花坡。箐苗十二寨,每個寨子都有一個固定的山頭。朵村(長角苗未婚女子)只能在自己寨子的山頭,跑到別個寨子的山頭就要捱打。只有朵有想到哪個山頭玩就到哪個山頭玩。

  每年臘月二十六、七,幾個幾個的朵有就邀邀約約鬥了煤放在一家(一個寨子分成若干幫),集中在一起邊燒火 邊打草鞋,打好草鞋等跳花坡時好得穿。只有有辦法的人家用麻布做鞋幫,牛皮做鞋底,鞋底用若干顆小毛釘釘了又用大鐵釘釘,一隻鞋一般要釘9根到11根鐵釘。這種釘子鞋既防滑又紮實,就是在石板上走路容易“到栽蔥”。所以還是草鞋穿起把穩,多打幾雙帶在身上,既可以自己穿,還可拿送給鞋穿爛了的朵村。朵村們從大年三十到正月十六,也是七、八個或十幾個的壯舉了煤,燒烯火,圍成一火籠。從正月初四開始到正月十四的十天是跳花坡。朵有和朵村們每天穿上盛裝,上午十一點鐘左右吃完早飯就上山了。大家背起蘆笙和傘,拿起口琴和三眼簫。十二個寨子的十二個山頭,一個一個的都象一朵朵花一樣。老遠聽去木葉是木葉叫,蘆笙是蘆笙歡,紅火得很嘞。

  巖上扯花巖下栽,巖下滴水養花苔。

  只要你心和我意,扯支鮮花別處栽。

  天上毛雨滿天飛,毛雨飛到竹林腳步。

  爹媽捨不得金子銀子過,心上的朋友歸別個。

  跳花坡

  十天的跳花坡,又唱歌來又跳舞,朵有朵村們心頭的火焰漲到了最高潮。十天的跳花坡,十天的歌舞,十天的激情,十天的狂歡,是朵村們熱情大膽、朵有們豪情奔放的世界。朵村們想找哪個找哪個,找到了心上人,心裡笑笑的回到家中,朵有們趕到她們家門口;朵村們故意圍著大門不準進,要對歌,對不贏就叫他們舔舂辣椒的鹽橋棒,背馬鞍子。唱啊笑啊鬧啊,朵村們輸了就退回裡層裡去,朵有們就趁機闖進了家門。

  朵有們進家後,朵村們就去收飯來大家一起吃。吃完飯,一火籠人邊烤火邊講笑話,直到夜深人靜,朵村們退回閨房睡覺,朵有們就在堂屋頭滾草窩。第二天早上,朵村們熱好水,抬水請朵有們洗臉。洗完臉,又圍著火籠打扮起來。打扮好以後,朵有請朵村熱甜酒來唱,朵村叫朵有唱酒歌,唱了酒歌才唱甜酒。直到吃完早飯,一小排一小排的“化”又上山了。每天都要跳到下午五、六點鐘才下山回家。如果遇上趕場天,有的朵有和朵村們會上街打一趟。只見一個朵有,幾個朵村就會帶他們到鞋攤上逛,趁朵有不注意,朵村們一個人提起一雙草鞋就跑,讓那個朵有癟烏癟烏(無可奈何)史好掏腰包,遠去的朵村們,回頭看看,花花朵朵地笑。

  正月初十跳花節,是整個跳花坡活動的高峰。朵村們在節日前後都隨時閃著水靈靈的大眼睛,放肆地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一旦找到了就會不顧一切地衝上去抓著對方的手臂,任憑周圍的人怎麼笑也不肯鬆手。哪個朵有若有遲緩,這個朵村會使個眼色,讓同伴一擁而上,將對方從人堆裡“搶”出來拉起走。雙方若是有意了,便教起應口(教好點子),等到天有點黑的時候,朵有便吹起三眼簫或口絃琴邀朵村出來曬月亮。

長角苗梳頭習俗

  梳頭是箐苗(又叫長角苗)青年男女談婚論嫁之前展示自身形象的手段,也展示了箐苗希望與激情的傳統。

  朵有(男娃娃)梳頭一般在十六、十七歲,也就是火爆爆的青春季節。梳頭沒有哪樣輩份的高矮,寨子頭誰梳得好就請誰來梳。如果幾個朵有功夫差不多,就你給我梳,我給你梳。這樣時間一長,摸不清頭路的人請人指點,箐苗12寨中,每個寨子都有幾個梳頭的高手。

  梳頭用的材料是長角(一般1.5-2尺長,最寬處3寸左右)上的梳子(長角中間挨頭最近的地方有成梳子的齒齒),捆束髮髻(有的是假髮)與長角的粗白麻線和蠟。有些粗白麻線用毛藤巔巔以後的三四節做成。春夏之交,正是毛藤長勢正旺的季節,哪個坡頭長毛藤,朵有們會爭相前去扯來,從能用手指掰斷的節道處取下,嫩的幾節毛藤被朵有們撕成兩半邊,放在清水裡泡杆把煙時候,然後撈出水用一片小竹子慢慢刮,刮出白碌碌的一層來,放在太陽壩頭曬,幹了就像漂過的火麻一樣一片片的。朵有們白天不得閒,就利用晚上何處時間拿在搖搖擺擺的油燈下搓,一般搓成一丈二尺長一根,要百數根合攏來才有大手拇指那麼粗,這就夠了。有的套在手腕上搓,需要好長搓好長。把這些白花花的粗線放成一綹,繞在髮髻套著的長角上綰巴實,男的角上綰成兩路豎的,四路橫的;女的就綰成癟的“網”字形。

  朵有梳頭比朵村(女娃娃)更花時間,因為朵有梳頭要一束一束的慢慚綰繞,往往是一束壓一束的轉,耳朵頭上要轉出兩個角來。中間用蠟把頭髮根凝固成兩匝將其他頭髮支高蓬起,然後再用髮髻與長角固定在頭上,直到滿意了才算成功。

  朵有梳這種頭一次要管三四天,跳花坡時吃飯不能用碗,是用木瓢舀來伸長脖子吃,一頓只吃兩、三瓢,生怕弄壞了頭飾。朵村梳頭可以一大把一大把的梳,用蠟捏的匝也只捏一個,整好的頭飾成岔角形。頭飾輕的四、五斤,最重的有十二斤。就是朵村每次梳理盤頭,穿戴完畢也要用兩三個鐘頭。從前男女不分,都帶頭飾。今天朵有已經不戴頭飾,只有到了跳花坡或其他節日慶典的時候才戴了。平時,只有朵村戴角,朵有不戴,假髮都梳理好存放在家中。

  未嫁人的姑娘通常會在髮飾後戴花來告訴男孩兒們自己仍“名花無主,” 以鼓勵男孩兒們示好。姑娘們大都會戴銅項圈以做裝飾,戴的銅項圈越多,證明戴項圈的女孩兒家境越好,然後用一塊小方帕將戴的銅項圈們從前面扎住。姑娘們會在小方帕上繡上最精心的刺繡,用以向男孩兒們展示自己的刺繡功底。

  女人的服飾前有一快半圓的羊氈圍腰。這塊圍腰在很久以前是用以遮羞,但到如今, 婦女們不僅用它來保暖,裝飾,它還是婦女們在懷孕時的重要保護工具。另外,婦女們還拿它做可以隨身攜帶,隨時使用的做針線用的小桌子。圍腰也從最開始的樹皮變成了獸皮,最終演變為羊氈。年輕姑娘們還會在圍腰上拴上兩塊帕子,以便在有心儀的男孩兒送東西時當作信物回送給男孩兒。

長角苗提親習俗

  朵有(長角苗未婚男子)一旦看上哪家小朵村(長角苗未婚女子)以後,就提上一瓶酒抱上一隻公雞去請媒人。與媒人商量好殺雞吃了過後,就看雞卦,然後把雞卦色在荷包頭,朵有便和媒人一起到朵村家。媒人一到,就跪下去,接著跟小朵村爹講:“我來講你家小姑娘去背水給他老爹唱,舂米去給他老媽吃……”

  第一次去,只提一瓶酒,雞卦揣起不聲不響。向小姑娘的爹講了一遍又一遍,一直跪在地上不答應不起來。這時小姑娘的爹會講:“快起來,明天的事明天再講。”

  當天晚上,小朵有就與媒人一起睡在小朵村家。等到第二天早上,如果早早的主人家就起來做菜,媒人和小朵有便悄悄起來拿起腳跑了。因為主人家是整菜給你吃飯打發你走,不拿小姑娘嫁給小朵有了。如果答應,就慢慢的起來熱水請你洗臉,小姑娘的爹就講:“不答應是兩家,答應是一家,茲回慢慢的商量。”之後,就抓一隻五、六斤的大公雞來給媒人殺,誰也不幫忙,連線雞血的也由媒人自己去找碗來裝(意在考驗媒人到底有好大的爐火)。雞殺好後,主人就請家族和朋友來陪媒人坐,勒價(進價錢)說:既然他家要來講小姑娘去背水給他爹唱,來講小姑娘去舂米給他媽吃,看給好多錢,或者給一頭牛、一匹馬加好多錢,明講,明人不做暗事,老虎不打螞蚱蟻。或50塊大板和一頭牛(舊社會)或500塊錢……。

  價錢講好後,主人家請來說話的精人就與媒人一起各吃一砣雞卦的肉(雞卦:雞腿的上頭一節)然後就看雞卦的籌數是好是壞,兩隻雞腿四個雞卦,如果籌數是6到8,當然最好,而且當場就講。不好的就悄悄把雞卦包起,不講,兩個八家不相符。


苗族的

     跳花節是古代苗族傳統習俗,流傳地域廣泛,文化內涵深厚,一般在農曆二月十五舉行。內容主要有:跳日跳月,祭天祭地,跳鼓跳笙,拜祖拜師,跳花和絕技,它是苗族青年男女進行社會娛樂和對歌求偶的節日。   男女老幼著盛裝赴節,在場上比服飾、比工藝、比歌舞,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嬉笑打鬧,搶“花背”、討信物。盛大的節 ...

中國古人的習俗

     鮮花,餐風飲露,汲日月精華,除觀賞之外,還是大自然饋贈給人類的珍饈佳餚。自古以來,食用鮮花的記載史不絕書,代不乏人。   以花為美食,在我國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屈原《離騷》中“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詩句,在說明詩人品性高潔之外,也間接反映戰國末期已見食用花卉的端倪。漢武帝時,宮中每 ...

嘎苗族

     嘎苗族跳花節   每年的農曆正月初十,這一天是六枝特區梭嘎鄉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跳花節。   梭嘎苗寨是亞洲第一座露天生態博物館,至今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民族習俗、民族歌舞、民族服飾、民族工藝、民族建築等,內容豐富多彩,風情古樸濃郁,是研究中國民族文化的活標本。   長角苗苗胞的跳花節是巳沿襲數年,開展 ...

苗族頭飾的由來

  在貴州的崇山峻嶺中,有一群不同尋常的女人。她們有長髮,但不披肩;她們頂著繁重的頭飾,但活動自如。長角形的頭飾就像長了眼睛,即使人們彼此擦肩而過,長角也不會互相碰撞。這個古老而神秘的苗族支系,因頭頂彎起的長角頭飾而被稱為“長角苗”。      ▲▲長角頭飾從何而來   長角苗的正式叫法是“箐苗”。他們主要聚 ...

畢節民俗逛

  年輕的苗族姑娘們圍聚在附近的山坡上,各自展示自己的手工藝品,將山坡妝扮成色彩斑瀾的“花坡”,互相欣賞觀摩,唱歌喧鬧。男青年則三五成群地趕到“花坡”,用歌聲與姑娘們打俏,繼而攜手翩翩起舞,盡情歡跳,以此選擇自己的意中人。 ...

水城南開苗族

  位於市中心區以北50KM水城縣南開鄉三口塘村,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是當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慶的傳統日子-“跳花坡”,這天,四面八方的數萬名苗族同胞,不辭辛苦,揹著乾糧,穿上最心愛的盛裝,聚集南開鄉三口塘,參加這盛大的節日,屆時,苗族男女青年吹著蘆笙,跳起熱烈、狂放的蘆笙舞,充分表現了苗族同胞的熱情、豪 ...

維吾爾族與習俗

  新疆的維吾爾族是一個愛花的民族,他們把花看作是幸福和吉祥的象徵。花,維吾爾語稱“古麗”。愛花、戴花、養花成為他們的一種習俗,春天,無論男女老少,都喜歡摘一朵花拿在手上,有的則插在鬢邊,有的還把花柄銜在嘴邊。有趣的是連開汽車的駕駛員也喜歡把花擺在駕駛室裡。同時,他們還喜歡三人一群,五人一起地唱起那古老的《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