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三塊糖的故事出自哪本書
陶行知三塊糖的故事出自哪本書
陶行知,生於1891年,逝世於1946年,徽州歙縣人,原名文浚,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大學期間推崇明代哲學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取名“知行”,後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又改名為行知,畢業於金陵大學文學系,陶行知開創中國近代教育的典範,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核心,曾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務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總幹事,先後創辦曉莊學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學團、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著作有:《中國教育改造》、《古廟敲鐘錄》、《齋夫自由談》、《行知書信》、《行知詩歌集》。
三隻小豬出自哪本書
《安徒生童話》是丹麥作家安徒生創作的童話集。三隻小豬是著名的英國童話。以會說話的動物為主角,出版時間可能是18世紀或更早,由於1933年5月27日迪士尼所製作的三隻小豬長篇動畫,目前三隻小豬已是全球兒童所熟知的童話之一。影片講述了三隻小豬建房子的故事。三隻小豬是兄弟,為抵抗大野狼而有不同的遭遇,大哥蓋草屋,二哥蓋木屋,三弟蓋了磚屋,最後只有不嫌麻煩的三弟的屋子沒有被大野狼弄垮,還把大野狼給煮來吃了。三隻小豬誰也不想搬出去住,更不想自己動手蓋房子,又不能不聽媽媽的話。老三摘了一個大蘋果丟下去,蘋果順著
盤古開天地故事出自哪本書
“盤古開天”最早見於三國時徐整著的《三五曆紀》。題為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梁任昉撰的《述異記》稱盤古身體化為天地各物。《五運歷年紀》《古小說鉤沉》輯的《玄中記》亦有類似記載。
《廣博物志》卷九行《五運歷年紀》這樣記載:“盤古之君,龍首蛇身,噓為風雨,吹為雷電,開目為晝,閉目為夜。死後骨節為山林,體為江海,血為淮瀆,毛髮為草木”。
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自哪本書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一個成語,出自《左傳·鄭伯克段於鄢》:“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意思是壞事幹多了,一定會自取滅亡。不義:違反正義的事。斃:撲倒,倒下去。
《左傳》,相傳為左丘明著,原名為《左氏春秋》,漢代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是中國古代一部敘事完備的編年體史書,更是先秦散文著作的代表, ...
七縱七擒這個故事出自哪本書
七縱七擒這個故事出自《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縱使更戰,七縱七擒,而亮猶遣獲。”
七縱七擒的故事是指三國時,諸葛亮出兵南方,將當地酋長孟獲捉住七次,放了七次,使他真正服輸,不再為敵。 ...
葉聖陶三塊糖教育學生的故事
葉聖陶做小學教員時,有一次在校園內行走,無意間看到一個男孩舉起一塊大磚頭,正想向另一個男孩砸過去。葉聖陶趕緊上前制止了他,並請舉磚頭的孩子到辦公室去一下。
當葉聖陶來到辦公室時發現該生已站在那裡等他,葉聖陶溫和地遞過去一塊糖果,並說:“你來的比我準時,這說明你很守時,獎勵你的。”
之後又拿出第二顆 ...
陶行知的故事
1、陶行知先生的四塊糖果
陶行知先生當校長的時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磚頭砸同學,便將其制止並叫他到校長辦公室去。當陶校長回到辦公室時,男孩已經等在那裡了。陶行知掏出一顆糖給這位同學:“這是獎勵你的,因為你比我先到辦公室。”
接著他又掏出一顆糖,說:“這也是給你的,我不讓你打同學,你立即住手了,說 ...
陶行知的學前教育思想有什麼特點
陶行知的學前教育思想的特點:
感悟和提升,陶行知遵循 “ 生活即教育” “ 社會即學校”的主張, 對課程資源認識的視野極為廣闊;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新課程既要解放學生、生活與教育緊密結合;生活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以往人們把課程、教本當做世界, 現在要把世界當做課程和教本;為生活的 ...
陶行知的歲寒三友含義
松、竹、梅被世人合稱為“歲寒三友”,一方面取其玉潔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一方面也將其視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徵。而歲寒三友也逐漸演變成為雅俗共賞的吉祥圖案,流傳至今松“四季常青”;梅“傲雪挺立”;竹“寧折不屈”。
南宋時畫家馬遠所繪的松竹梅圖稱為“歲寒三友圖”。冬季是萬木皆凋落時節,而松、竹、 ...
陶行知簡介
1、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縣人,中國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偉大的民主主義戰士,愛國者,中國人民救國會和中國民主同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
2、1908年十七歲時他考入了杭州廣濟醫學堂。1915年入讀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師從約翰·杜威、攻讀教育學博士。1917年秋回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