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陽泉平定縣飲食

陽泉平定縣飲食

  【飲食】家常飯食本縣自古以來以小米玉米麵為主食,兼食雜糧早飯慣吃玉米麵糊糊,俗稱“饊”;多以小米米湯沸時撒玉米麵其中,邊撒邊攪,熬熟成粥狀。也有把老倭瓜一同熬入者,舊時貧民還有摻谷面、糠面、高梁面者。中午多吃玉茭面抿圪蚪,和麵時摻加榆皮面、粘杆面或白麵、豆麵等,間吃“糊拙”,窩頭、餺爛、玉米麵吃圪瘩、條、餅等。晚飯多吃小米粥,俗稱“米湯”;或吃湯麵、和子飯,加食玉米麵窩頭、玉米麵餅等。豆葉菜、酸菜,為家常便菜,喜吃醃蘿蔔、芥根、俗稱“老鹹菜”。新中國成立前,很少吃白麵,逢年過節時吃黃米麵棗糕、油糕、豆沙糕,麵食一般為白麵摻玉茭面,俗稱“攪拌麵”。各地鄉俗間有區別,娘子關一帶喜吃玉米麵加柿子面鍋貼餅;槐樹鋪一帶愛吃米麵大鏊煎餅;東回、馬山、柏井、古貝等鄉多吃玉米和黃豆攪在一起磨成的黑雜麵刀切條,俗名“石條面”;西郊、石門口、巖會一帶慣吃兩摻面河撈。解放後,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後,城鄉人民生活逐步“以細代粗”,飯菜花樣隨之增多,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檔次傳統飯菜,如綠豆麵漂抿曲、肉炸醬抿圪蚪、拉麵、火燒、盤酥燒餅、煎餅、烙餅、糖包、雞絲卷、涼拌黃瓜幹、葷素火鍋等,都進入錄常百姓之家。宴席飯菜本縣解放前,富豪人家為婚娶、喪葬、做滿月、祝壽、喬遷等辦的宴席,講究色、香、味、形俱佳。酒席名稱按主菜取名或以菜餚道數命名。在逐步演變、提煉、組合過程中,形成本縣地方特色的傳統宴席有:四套席、二套席、三八席、十大件、一品鍋宴席、拼盤大碗席、春餅火鍋席等。 套席不僅反映上菜道數,而且又指上菜要搭配成套。其特點有三:一是變盤菜而為大、小碗套菜,菜餚相配,葷素相間,乾鮮交錯;二是餐具考究;三是每套席之間有休息時間,便於客人自由活動。一席甜、鹹食之間,還要撤桌、上水、以便涮筷漱口。 三八席多用於謝婚,一般先上四葷四素計八碟壓桌菜。四肉為滷雞、片肉、燜子、腱子;四素是洋粉、瓜幹、海蜇、蓮菜;附紅白酒、公筷公勺。依次上大碗紅燒海參,跟點心稍麥;小碗米粉肉跟饅頭;大碗洋粉肉絲跟點心雞絲卷;小碗珍珠丸溜雞片;大碗喇嘛肉跟點心梅花包;小碗燴仙米、燴蟹幹;大碗八寶飯,跟點心澄沙包;小碗銀耳百合、高麗澄沙。隨之再上四大碗氽丸、清蒸雞、蝦乾白菜湯、漂糕湯,後跟大米飯兩碗。最後一道菜多為肉丸甜丸之類,寓意“完滿”席終。 解放後,傳統宴席曾有中斷,70年代後期又興,且火鍋、涮羊肉、雞魚、猴頭、蘑菇等山珍海味宴席也相繼增多,外來菜譜不斷引入,宴席倍加豐盛。煎、炒、烹、炸技藝花樣翻新,民間飲食文化進一步發展。

陽泉平定縣宅居

  【宅居】本縣民居自古有土窯、石窯、磚窯、瓦房等,後發展到水泥鋼筋結構的樓房。至今尚存的舊宅居,多為清末民初所建。 窯洞農村最為普及。最初選向陽土壠挖洞,以石灰抹牆,設門窗,有的還有石料或磚掛前牆,窯內靠牆盤一火炕,俗名“土窯”或“靠山窯”。後發展為石料或磚碹拱窯,分縱橫兩種:縱窯於洞口安門窗,並有一明一暗或一明兩暗的套窯;橫窯於一側做門窗。石窯前牆,用錘鏨鑿以雨點、風披等紋理,大方美觀。窯洞天窗頂上留一孔,以對流空氣;門坎下也留一孔,俗稱“貓道”。窯洞冬暖夏涼,堅固樸實。 瓦房為城內及縣城附近居民主要建築。民居瓦房通以礎石砌明根,前面明柱兩排,上有立臥欄杆。簷下有簷臺,通常除正面隔扇門窗外,山牆後牆均臥磚到頂,裡貼土坯。屋頂鋪平瓦蓋筒瓦,砌有中脊與邊脊計五條。富裕人家脊端按獸或吻,俗稱“五脊六獸”。據傳,本縣瓦房上的獸頭為明洪武年間由皇帝賜準配飾。做正房、主房者多築五間,俗稱“戚位”。 平房房頂用石灰、爐渣拌合夯制,略有前坡,便於流水;牆壁分“條盤型”、清水牆多種。 火炕不論是窯洞還是瓦房,室外內均盤火炕,冬季取暖、秋季炕糧缺煤炭的地方還能兼用炕火做飯。農村火炕都築有通天煙囪或半牆灶洞,煤氣外冒,安全科學。 宅院舊時傳統的宅院格局多為四合頭院。官宦、富豪家住穿心院、過庭院、偏正套院。院開正門者,進院迎面立一影壁;開偏門者,多以配房山牆代影壁。一般農戶宅院不配套,有主配房各三間的“三三”院或主配房三合頭院。多數貧苦農民及山莊窩鋪的住戶皆因地挖窯,依山築房,或有舍無院,或依土壠成院,或以石牆圍院,用荊草編籬入門,一家幾代廝居一舍者也不少見。 新中國成立後至70年代,提供建設集體化新農村,多以排窯上築排房的土樓為主,講究整齊劃一。80年代初,城鎮農村多建正房三至五間,配東西房二至三間,自成一院,且從石碹窯洞發展到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平房。80年代後期民用小樓興起,且日趨考究,客廳、臥室、庫房、灶房、盥洗室、衛生間均設計在內;室內以床代炕,冬季取暖為火爐或暖氣,也有使用電褥及空調器者。 新中國成立前,富戶大族講究並追求“四世同堂”、“五世濟康”,故院落居址多有三合頭院、四合頭院、偏正套院以及“一門數進”院的群體建築。本縣解放後特別是80年代,民間建房安宅講究採溝通風、堅固適用、舒適大方,故喜建正房。間數以單為吉,正偏配套,門窄牆高,影壁掩院,嚴謹封閉的習俗仍舊保留。

陽泉平定縣喪葬習俗

  【喪葬】裝裹人斷氣後,換裝三、五、七件,停放門板上,置口含錢兩枚,用紅布蒙臉,隨後放炮三響,即向村鄰報喪,左鄰右舍始上門幫辦治喪。 入殮前,孝子及死者親友拜祭,行入棺儀式。遺體入棺時,兒女要給鋪褥子,近親晚輩要給蓋覆面,並放歲數錢於棺內。 裝裹死者後,因事主家境及當時氣候條件不同,續儀有別。有繼則入棺、入殮者,亦有繼則設靈堂討孝、祭奠者。凡靈堂多設於正堂、主房,佈置花圈挽帳、紙草仙鶴、金山銀山、大紙大香、雪柳花束、供菜靈牌,豬頭三牲等;香燭煙火不斷,孝子輪番於靈柩前日夜跪守,停柩末日,多行“上飯”大供禮。舊社會禮節繁縟,多則守靈四十九日至一百天,多則三、五、七天不等,皆因事主家況而定。新中國成立後,一般停靈三五日即葬。 入殮俗稱合蓋。先由死者親屬及生前友好瞻仰遺容,繼而子女用新棉花沾酒為死者淨臉,再死者生前最喜愛之小物件殮入棺內,徵求眾親友意見後即行合棺。合棺前孝子不哭,意在不使亡靈招淚(累)而去。釘斧響,孝子大哭,示決別大哀。 出殯俗稱“發喪”、“埋人”。擒材出喪房至門外起喪,縣城附近是棺材小頭朝前,別處有大頭朝前者。窮人四人抬棺,更窮者二人抬一薄棺,俗謂“二人抬材一根杆”。至於席片卷屍、入土為葬者也不罕見。富戶出殯,則松柏棺木油漆彩繪,並扎制金銀鬥、童男女、仙鶴、宅院、戲樓、紙幡等鋪陳懸掛,請僧道動樂,唪經誦懺,超度亡靈。午後出殯,由懷殯人指揮,鼓樂開道,神主引轎前行;閤家孝眷披麻戴孝、拄孝棒拉靈;後隨親友簇擁龍頭棺罩送殯。抬棺者或24人或32人不等,所經街巷、路口,間有親友設供路祭,沿途哭聲、炮聲不斷,直至送靈出村。確是“沒錢的埋人,有錢的埋錢”。靈柩進墳,再行葬禮。當晚,富豪人家行虞祭禮,上四套供、三八供不等,一般人家供菜次多,但均將桌裙、蠟燭換為紅色。 服三、做七、做週年出殯後三日上墳祭奠,謂“服三”。從死者去世起每七天為一七,逢七上墳祭奠一次,謂“做七”。“七七”終了叫“盡七”。是日,亡人親友同去墳墓燒紙供奉,中午由主家宴請。週年至,親友再上墳祭悼,謂做週年。北部鄉村在三週年時,還要請吹鼓手坐門哀奏。送紙樓上墳,禮儀之重,不次於出殯。 <新中國建立後,喪葬舊習時有改進,又屢有反覆。70年代曾平墳為地,80年代又築墓為丘。 民間殯儀時興臂戴黑紗,胸佩白花,送花圈輓聯,開追悼會。誦經絕跡,但一度廢除的殯喪迷信習俗和奢辦之風時有起伏,喪禮鼓樂時有時無。 【葬法】本縣自古通行土葬深埋,80年代後倡導火葬,但全縣仍盛行土葬。一般以家族採墳,個別鄉村有氏族公墳。 土葬掘土七尺,挖洞成“冥堂”;也有的要“碹葬”,即用磚石將土洞砌碹。棺木入土後,大頭朝裡,將刻有死者姓名、生卒年月的祭磚置於棺木小頭前,用磚石壘封“冥堂”,俗稱“壘埡門”。然後合土起丘,或立碑於墓丘,或置一大石於墓頭。這種葬法,有寄埋、進正穴與合葬之分。 槐樹鋪鄉固驛鋪村子柏井鄉柏木井村有“李氏公文”,相傳為唐代袁天罡、李春風采定,俗稱“綿羊墳”,意為子繁孫衍,家業興旺。該村凡李氏家族之死者,都在公墳掘坑埋葬,墓丘排列不分長幼,不論輩數。“文化大革命”期間,村中其他姓氏者也埋入此墳。今仍襲舊俗。 公墳在縣城西沙坡、城北河下等地,曾有雜姓公墳(亂葬墳),舊時異地士兵、商賈或乞丐死後皆葬於此。“文化大革命”期間,巨城、岔口一帶建有集體公墓。馬山、王家莊等地曾實行廢棺葬俗:全村備置公用插底棺材一頂,出殯時殮屍抬棺出村,至公墓,抽其底,棺底隨屍入葬,鄉人稱之為“無底棺材”。 除土葬外,本縣個別邊遠之土瘠山村,有將棺木置於山崖半空之天然罅縫、石洞者,謂“崖葬”或“懸葬”。


陽泉平定縣婚俗

  【婚俗】境內民間舊有婚俗,一般是男子16歲、女子14歲時,便可由家長提議婚事,婚姻完全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定,並講究門當戶對及屬相生辰相配等。境內各地婚俗不盡相同,民間有“十里鄉俗不一般”之說。婚禮一般遵循議婚、下貼、下彩禮、請期(擇定婚期)、迎親、謝婚六禮進行,繁文縟節甚多。本境從抗日戰爭時期始, ...

陽泉平定縣生育習俗

  【生育】喜慶習俗境內喜慶習俗特色鮮明。民間凡遇生育、壽誕、喬遷之喜事,都按一定規程予以慶賀。生育:境內民眾凡生育第一胎嬰兒後,女婿均要到岳父母家報喜,俗稱報“布喜”。報喜時,女婿攜禮品燒餅20個,或女婿臂夾披紅公雞一隻,手提盛酒的銅壺,俗稱“酒秫”。如生男則雞頭、壺口朝前,生女則相反,使人觀其狀便知男女。 ...

陽泉平定縣喬遷習俗

  【喬遷】境內城鄉民眾凡新建宅院者,多有供祭謝土之俗。新宅落成,主家擇吉日將其清掃一新,貼上紅對聯。屆時,被邀請的親朋好友攜賀禮而至,以慶喬遷之喜。主家鳴放爆竹,將眾賀客請入新房內,設盛宴款待,暢飲歡娛盡興而散,俗稱“暖房”。“文化大革命”期間,此俗曾廢,70年代後期又興,至今不衰。 ...

祭灶的飲食

  祭灶節,民間講究吃餃子,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山區多吃糕和蕎麵。晉東南地區,流行吃炒玉米的習俗,民諺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鍋倒”的說法。人們喜歡將炒玉米用麥芽糖粘結起來,冰凍成大塊,吃起來酥脆香甜。 祭灶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燒也是很有特色的節令食品。每到臘月二十三祭灶這天,城市中的燒餅攤點生意非 ...

驚蟄節氣的飲食習俗--24節氣之驚蟄

  驚蟄天氣明顯變暖,飲食應清溫平淡,多食用一些新鮮蔬菜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春筍、菠菜、芹菜、雞、蛋、牛奶等,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驚蟄時節,乍暖還寒,氣候比較乾燥,很容易使人口乾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潤肺止咳、滋陰清熱的功效,民間素有驚蟄吃梨的習俗。梨的吃法很多,比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 ...

驚蟄後的養生及飲食--24節氣之驚蟄

  今年3月5號是二十四節氣的“驚蟄”,也是春季的第三個節氣。它從每年3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45°時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萬物出於震,震為雷,故為驚蟄。”驚蟄是指立春以後天氣轉暖,春雷初響,驚醒蟄伏在泥土中冬眠昆蟲的時候,這時已經進入了仲春。   按照一般的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天氣已開始轉暖,並漸 ...

春天的飲食調理--24節氣之驚蟄

  從中醫角度來說,春天的飲食是歷代養生家都非常重視的事情。因為這個季節陽氣生髮、生機盎然,但也是各種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復甦的季節,疾病很容易流行,合理的飲食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預防疾病發生。   多甘少酸是飲食原則   唐代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指出,春天飲食應“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指春天要少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