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處理乾淨的豆角切成小粒,放鹽和麵粉拌勻,讓每個豆角粒上面都沾上薄薄一層乾麵粉,沒有多餘的乾麵粉而且不會感覺粘手為正好;
2、把蒸鍋燒開後再鋪入拌好的豆角,大火蒸20分鐘,出鍋,攤開降溫;
3、大蒜做成蒜泥,加少許香油拌勻,再把蒜泥倒入蒸好的豆角里拌勻即可。
1、把處理乾淨的豆角切成小粒,放鹽和麵粉拌勻,讓每個豆角粒上面都沾上薄薄一層乾麵粉,沒有多餘的乾麵粉而且不會感覺粘手為正好;
2、把蒸鍋燒開後再鋪入拌好的豆角,大火蒸20分鐘,出鍋,攤開降溫;
3、大蒜做成蒜泥,加少許香油拌勻,再把蒜泥倒入蒸好的豆角里拌勻即可。
飛簷鬥角是中國建築民族風格的重要表現之一,在功能意義上講,透過簷部上的這種特殊處理和創造,不但擴大了採光面,而且有利於排洩雨水。在審美意義上講,飛簷鬥角增添了建築物向上的動感,建築群中層層疊疊的飛簷更是營造出壯觀的氣勢和中國古建築特有的飛動輕快的韻味。飛簷鬥角是中國傳統建築簷部形式之一,多指屋簷特別是屋角的簷部向上翹起,若飛舉之勢,常用在亭、臺、樓、閣、宮殿、廟宇等建築的屋頂轉角處,四角翹伸,形如飛鳥展翅,輕盈活潑,所以也常被稱為飛簷翹角。
牛耕時代在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歷史,牛是一種勤勞,任勞任怨的家禽,在水族文化中,牛的地位頗為重要,水族人民對牛的感情非常的深厚,水族人民為了表達對牛的歌頌之情,便有了鬥角舞,牛不僅是水族人民忠實的朋友,更是水族人民善良淳樸的體現。
我們知道,牛是農耕勞動的重要生產工具。因此,千古以來,農耕民族都喜愛牛並透過各種藝術形式歌頌牛,表達愛牛的心情,寄託人們對農業豐收的祈願。其中,一些民族還有與牛有關的風俗和節日,比如水族“鬥角舞”。
“鬥角舞”在水族過節、喪葬、祭祀等活動中都可以跳,尤其是秧苗拔節抽穗後,由舞隊有威望的頭人摘一稻穗在蘆笙上,表示“蘆笙吹漲了穀穗”,用舞蹈迎接豐收年。鬥角舞對耕牛嬉戲、打鬧的形象化表達正是表現了水族人對牛的感情,實際也是一種耕作文明的體現。
關於鬥角舞的起源有書籍記載。水族祖先看到毗鄰的苗族同胞在過節、祭祀的時候,既有歡快的蘆笙舞,又有熱鬧的鬥牛場面,很是羨慕。但當時,水族祖先從外地遷來,沒有牛或者捨不得用牛來打鬥,於是用竹子、木條做成了牛頭,帶上頭頂儼然就是“牛”的形象,安在斗笠頂端兩側,做成牛頭,兩人各拿一個,模仿牛相鬥的架式,跳起了“鬥角舞”。
“鬥角舞”的道具最先是在斗笠上裝置一對特製的牛角,舞者雙手執斗笠而舞。後來,又鑲嵌上兩面小鏡子作牛的眼晴,鬥鬥笠下端綴著飾以自雞毛的花布條,後面釘上一塊長綢布遮蓋舞者的背部,使道具更加美觀。
表演時,舞者抖動道具,陽光下“牛眼”閃爍發光、雞毛花布條翻飛搖曳,如瞪起雙目、兇猛待斗的牯牛。樂聲一起,另一條“牯牛”一躍而起,飛奔而來,兩角嘎地一聲相碰,然後,或抵或拉,忽高忽低,又閃、又轉,鬥得難解難分。
三都境內的怎雷水寨一到過年、過節,水族將一起跳鬥角舞。鬥角舞一般由五把蘆笙,五支莽筒伴奏。吹蘆笙者邊奏邊舞。由最小的一把蘆笙領舞。舞蹈的唯一道具是竹篾製作的“牛頭”,前部拴上雞毛裙,後部披彩色綢布。
兩個拿“牛頭”道具的舞者半蹲著身子,隨著蘆笙的曲調聲旋轉起舞,另有五個男扮女的“姑娘”,頭上戴著用三根白雞毛、一根野雞毛和竹篾編成的帽子,腰裡拴著有白雞毛的花裙子伴舞。舞蹈動作幅度大,顯示了水族人民粗獷奔放的性格。
2010年,在三都列出的《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鬥角舞、角鼓舞等都位列其中。相信,在民族文化越來越受關注的今天,不管是生活中的傳承還是舞臺上的演繹,水族舞蹈一定能頑強地生存下去。
您可能還會喜歡:
歷史悠久的傣族十大傳統治療方法
傣族獨樹一幟民族藝術:傣劇
傣族傳統民族習俗:潑水節
著名的臺灣旅遊景點:九族文化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