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素養分為三大類:
1、學習與創新素養。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與協作能力、創造與革新能力。
2、數字化素養。包括資訊素養、媒體素養、資訊與通訊技術素養。
3、職業和生活技能。包括靈活性與適應能力、主動性與自我導向、社交與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產力、責任感、領導力等。
培養方法:
1、培養孩子學習方式,特別是學習動機。
2、改變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
3、培養孩子的實踐動手能力。
21世紀素養分為三大類:
1、學習與創新素養。包括批判性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與協作能力、創造與革新能力。
2、數字化素養。包括資訊素養、媒體素養、資訊與通訊技術素養。
3、職業和生活技能。包括靈活性與適應能力、主動性與自我導向、社交與跨文化交流能力、高效的生產力、責任感、領導力等。
培養方法:
1、培養孩子學習方式,特別是學習動機。
2、改變老師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思維。
3、培養孩子的實踐動手能力。
核心素養主要指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培養語文核心素養:
1、語文教學要確立“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語文是人類“詩意地棲居”的精神家園。於漪說:“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而民族語言負載民族文化,是根之根。”“漢語言文字負載著中華民族數千年的古老文化,它不是沒有生命的符號,而是蘊含著中華民族獨特性格的精靈”。
語文教學除了讓學生學習祖國語言及其各種表現形態(口頭語、書面語等),學習利用語言進行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學習祖國語言,繼承民族精神和人類遺產,提高文化修養,培養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塑造高尚的靈魂。
語文教學應當高揚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傳播先進文化,為學生的發展打下“精神的底子”。這裡的先進文化不能單純地理解為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包括世界各民族的優秀文化,以及富有時代氣息的現代文化。
2、語文教學要貫徹終身教育思想,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放到重要地位。語文是一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人們正是透過聽、說、讀、寫,與外部世界(自然、他人、社會)進行交流,不斷地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內心世界,開拓精神的自由空間,開發自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未來的資訊社會,知識更新速度加快,社會發展加速,人們的職業、地位以及所扮演的角色,呈現出多變性和多樣化的特點,終身學習是每個公民的基本素養。因此,語文教學要從以知識積累為取向,轉向以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為取向,立足於促進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
教學中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養成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最基本的學習方法,使學生喜歡語文,學會學習語文,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3、語文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語文教學必須改變學生被動聽講、機械操練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提倡自主閱讀、自主寫作,提倡啟發式教學、會話式教學,提倡研究性學習和合作學習。
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鼓勵學生採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重視學生個性發展,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允許每個學生髮展的不同,要求對不同的學生作不同的評價。
4、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強調語文學習的整體性和實踐性。一些新的語言學理論,尤其是文化語言學和應用語言學在語文教學界得到廣泛認同,語文教學要重視傳統語文教學的成功經驗,體現漢語教育的基本規律。突出體現在,閱讀教學要重視對文章的整體感知,加強綜合,突出重點;
要重視誦讀、感悟和積累,重視語文運用能力和語感的培養,淡化語言知識教學要求,減少單項的、機械重複的練習,避免煩瑣分析和形式主義。作文教學要聯絡學生生活,重觀察、重思考、重真情實感;淡化文體,強化體驗,鼓勵想象和幻想,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改變教育觀念,需要培養全面的人就必須要重視課程改革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每個學校、每位老師都必須把握正確的價值導向。老師的心中要裝著學生,要清楚每一位學生適應未來發展應該具備的素養,改變過去"以知識為中心、教材為本位"的教學格局。學習不僅與考試掛鉤,還要將課堂教材與學生的素養聯絡在一起,體現了學科能力,更重要的是體現了態度、價值觀等綜合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