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寄死窯”的文化謎團:棄老習俗與傳說

“寄死窯”的文化謎團:棄老習俗與傳說

  對民間傳說的進一步發掘與保護,在我國非遺保護工作中佔有重要位置。棄老傳說已成為形態鮮活、源遠流長、影響深遠、具有重要歷史文化價值和社會教育價值的中國民間口頭文學經典之一,稱得上是一個宏大的民間傳說圈。在1000多年的廣泛傳承中,有力地推進著從棄老向敬老這一重大社會習俗的轉變,完全應該進入中國非遺保護國家名錄之中,受到如同牛郎織女、孟姜女、白蛇傳、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四大傳說同樣的珍愛與保護。特別是在中國和許多國家正跨入老齡社會的今天,這一頌揚老人智慧、倡導孝養老人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在人類文明程序中更顯現出它的價值!

  “寄死窯”的文化謎團

  關於中國古代由“棄老”向“敬老”習俗之變遷,我於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撰寫過3篇文章進行追蹤探索。我將在湖北十堰市採錄的民間傳說《鬥鼠記》和日本流行的《棄老山》故事進行了比較。《鬥鼠記》敘說古代鄂西北一帶的麇國曾有將花甲老人送進“寄死窯”的陋俗,後因一孝子隱藏的老父在國難當頭之際以豐富智慧同敵國鬥鼠取勝,由此國王領悟到“老人是個寶”,從此社會風俗便由“棄老”轉變成“敬老”了。當時我還來不及對

  當地這一習俗本身的實際狀況進行深入研討,只是將《鬥鼠記》和日本的同型故事《棄老山》進行比較之後,初步斷定它們均源於印度佛經中的《棄老國緣》。

  此後我赴鄂西北進行民間學學考察,意外得知當地就有棄老傳說中的寄死窯遺蹟完整存留至今。2001年5月20日,我在湖北省武當山官山鎮西河村的一處半山腰處,對當地居民叫做“寄死窯”的兩個棄老洞進行了一番實地察看,後寫成《走進“寄死窯”》一文。跨入新世紀後,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浪中,對棄老傳說及相關遺蹟的關注,仍是文化熱點之一。但這個巨大的文化謎團至今還遠遠沒有解開:現今在各地最為流行的是關於棄老的種種傳說故事,這些口頭傳說究竟是歷史事項的憶述,還是印度佛經故事的民族異文?怎樣判定相關棄老洞遺蹟如“寄死窯”之類的歷史真實性?怎樣看待含傳說、遺蹟在內的這項重要文化遺產的文化史價值?

  棄老的傳說

  先從有關棄老的傳說故事講起。從《鬥鼠記》的採錄評說開始,在中國各地區發現的同類型傳說文字已達70餘例,它們是:湖北地區有《鬥鼠記》、《八斤貓》、《不殺老人》、《人過花甲》、《家有老是個寶》、《千斤鼠》、《人過六十下地窖》;陝西有《老而有用》、《家有一老,黃金活寶》、《送老人“上山”的傳說》;河北有《六十還倉》、《金毛鼠》、《活埋老人風俗是如何改變的》;苗族有《吃死人的風俗是怎樣改變的》、《子更易俗》;土家族有《兒子要抬老子到廟裡去》……總計已達70餘篇,遍及中國東南西北的各個民族居住地區。

  這些口頭傳說的共同梗概為:

  1.古時曾流行不養六十花甲老人,令其在“寄死窯”等棄老洞內自斃的習俗。

  2.一戶人家的兒子偷養老父,此時恰逢敵國提出種種難題相威脅,正是這位隱藏老人由他兒子出面以豐富智慧化解難題,使王國轉危為安。

  3.國王由此認識到智慧老人是個寶,從此下令將棄老習俗轉變為孝養老人。

  各地口頭流傳的文字大同小異,雖枝葉有別,而情節主幹卻十分一致。因此故事學家將它們歸屬於同一型別,美籍華裔學者丁乃通按國際通用的AT分類法編撰的《中探秘國民間故事型別索引》,將這一故事列為AT981型“隱藏老人智救王國”。臺灣口傳文學學會會長金榮華教授新編《民間故事型別索引》,沿用這一分類法,將它的名稱改訂為“被棄老人智救王國”。

  2005年到2006年夏季,湖北汽車工業學院徐永安副教授在武當山官山鎮、鄖縣鄧灣至老渡口、鄖縣安城3個距離在150公里以上的集中分佈區,選擇其中儲存較為完整的寄死窯遺址的形制進行勘察,並採訪當地老人獲得如下結果:寄死窯遺址在漢水中游的河岸、山地普遍存在,這些遺址系明顯人工開鑿,非自然生成。一些地點還存在多口寄死窯密集分佈的情況,比如官山鎮官亭河岸邊四口,鄖縣老渡口附近的垂直河岸上,高低錯落分佈著十幾口,鄖縣安城一座名字就叫寄死窯的岸邊小山上竟有十幾處遺址。有關寄死窯傳說流傳普遍,遺址與傳說對應關係十分明確。徐永安透過對棄老洞遺址的考察和對當地老年人的訪問,還揭示出“60歲老人自死”是一種依從於內在民俗信仰而選擇的崇高行為,從而寄死窯也成為一個“神聖的空間”。由此顯現出民俗的普遍性特徵具有的對人類社會行為的巨大控制力量。

  廈門華僑大學黃紹堅博士的棄老習俗調查,除鄂西北的“寄死窯”之外還有山東膠樂半島的“模子墳”、山西晉中市昔陽縣的“生藏墓”等。早在1936年,中國著名地民族學家馬長壽先生就曾發表《中國花甲生藏的起源與再現》一文就此作過論考。

  由此可以證明,在中原文明的核心地區也存在過這一棄老習俗。諸多事實告訴我們:彼時的棄老俗,一定有它存在的充分的、合理的理由,而不僅僅是原始民族或人性惡的一種

  註腳。事實上,任何一個民族的敬老傳統,都不可能天然生成,它須經過漫長的進化過程,最終完成從棄老到敬老的質的飛躍。

  棄老傳說脫胎於印度佛經

  在以“禮儀之邦”聞名於世的中國,竟然流行過野蠻的棄老習俗,許多被稱作“寄死窯”“模子墳”“生藏”的遺蹟至今尚存。我在上世紀80年代初關注這一文化事項時曾引述俄羅斯著名學者普列漢諾夫的《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中的一段話予以評說,那些原始民族“遺棄或殺死老人”,並非由於生性殘忍,“而是由於野蠻人不得不為自己生存奮鬥的那些條件”“殺死非生產的成員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合乎道德的責任”。這個貫串歷史唯物主義的論斷,已由大量人類學調查材料所證實,至今仍是我們解開棄老習俗文化之謎的一把鑰匙。

  現在就是怎樣看待中國棄老習俗和口頭傳說的相互關聯及其文化價值了。在那些有“寄死窯”遺址存留的地方,也就會有相關傳說故事普遍流傳,作為對這一實際風物的解說,兩者互相依存,彼此彰顯。這樣的對應關係是顯而易見的,可是深入探究,被命名為“被

  棄老人智救王國”的AT981型故事,是否就是由這些地方的棄老遺址所載負的棄老習俗之歷史憶述所構成的口頭文學呢?我以為還不能這樣說。相關的傳說故事另有來源,源頭就是漢譯《雜寶藏經》中的《棄老國緣》,原故事梗概如下:

  過去更遠,有國名“棄老”,有老人者,皆遠驅棄。

  有一大臣,心所不忍,作一密室,偷養老父。其時天神以八事相難國王:辨二蛇之雌雄,量大白象體重,識兩方檀木木質之頭尾,區分二馬之母子屬性……

  如不能解,國將覆滅。大臣私詢老父,出面悉皆答之。後白國王,臣之應答,盡是父智,非臣之力。國王由是普告天下,不聽棄老,仰令孝養,其有不孝父母,當加大罪。(《大正藏》第4卷本緣部下第449—450頁)

  這部《雜寶藏經》於北魏孝文帝延興二年(公元472年)由吉迦夜按記憶口述故事,曇曜等人以漢語譯出,再由劉孝標執筆寫定。郭煌文書中已有不少《雜寶藏經》的抄

  本殘卷,可見到唐代此經已得到相當廣泛的流傳。在1500多年中伴隨佛教傳播流向中國廣大地區並蛻化在民間口頭文學之中,是毫不足怪的事。

  那麼,現在應予著重申說的是,早在《敦煌雜抄》中就有了《棄老國緣》“蛻化為國有”的完整文字,請看:

  何謂養老乞言?因誰。昔紂時,敬少不敬老。人年八十,並皆煞之。有兄弟二人,慈孝。見父母老,恐被誅戮,造地陰窖,藏父而養。後有北漢匈奴國獻一木,粗細頭尾一種,復以漆之,不辯頭尾。復有草馬,母子兩匹,一種毛色,形模相似。復有黃蛇,一雙,不知雌雄。天子不辯,遂訪國內;若有人能辯木之頭尾,馬之母子,蛇之雌雄,賞金千斤。經數月無人能辯。其子二人,遂私問藏父曰:“具說木及馬蛇等事由狀。”父謂子曰:“此不可足知。凡有人物必有頭尾輕重,其木於水中沒著,是頭者浮,是尾者沉。驅馬渡水,是母者於先,是子者隨後。將一團,遣蛇跳過,是雄者跳出,雌者在於綿中不動。”其子即用父言教,應募而答之。果以具辯木之頭尾,馬之母子,蛇之雌雄,得金千斤。時人云:“養老乞言,辯之具矣。”此事因紂而起。(見梁麗玲《及其故事研究》引述,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版。)

  《雜抄》是唐五代時期普遍流行於瓜沙地區的一種童蒙教育材料。《雜抄》中的這篇故事,從整體情節結構到三個難題設計均顯而易見是借用《棄老國緣》而來。將天神向國王問難的印度故事情節改變成以中國著名古代暴君商紂王時代為背景,並別具匠心地揳入匈奴

  國借問難挑釁威脅國家安全的枝節,讚頌被棄老人智解國難的崇高行為,賦予本篇以儒家“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鮮明內涵。一篇既脫胎於印度佛經,又染有中國歷史文化鮮明色彩的動人故事就這樣融合在中國民間文學寶庫之中了。

  其次,後世從各族民眾口頭採錄得來的幾十篇故事,基本形態均沿襲《敦煌雜抄》而來,從敘事形態學考察,它們均由在棄老習俗下主人公偷養老父,敵國以幾項問難造成國家危難,隱藏老人智解國難,由此將棄老習俗轉變成敬養老人,樹立起智慧老人是個寶的普世價值觀念。一位歐洲故事學家認為:“由幾個情節單元組成為比較複雜的情節,如果不同地區有相同的情形,那就不能不信其為同一則故事在不同地區的流傳。”何況《雜寶藏經》中棄老國故事之傳入中國,以及流傳演變的歷史脈絡均甚清晰,斷定其由佛經故事脫胎而出就更加令人信服了。

  棄老傳說的中國元素

  我們既要看到中國棄老傳說在情節結構上同印度佛經故事的類同性,也要看到它們巧妙融入中國歷史文化元素所形成的變異性。一是將時空背景置換成中國境內,如《敦煌雜抄》中的故事以商紂王時為背景,湖北的《鬥鼠記》以古代鄂西北一帶的“麇國”為背景;二是靈活自由地設定鬥智專案。佛經故事中的三難——辨識木棒之頭尾、馬之母子和蛇之雌雄在中國故事中沿用最多;也有以鬥鼠或尋找水底黃金等難題來考驗國家智力的;三是將孝養老人從家庭倫理提升到智解國難的高度,以體現儒家精神。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中國雖在廣大地區流行過棄老習俗,

  然而和世界其他地方相比較,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尊重智慧老人的優良傳統,正如我在1984年的論文中所寫的:“春秋戰國時期,老人是個寶的觀念就已深入人心。”“諸子百家大都以老人為師,老人的智慧在這一時期大放異彩”。1990年問世的王曉平所著《佛典•志怪•物語》中,在將中日兩國棄老傳說作比較時,也特地指出:“在中國,春秋戰國時期中原地區已擺脫了棄老風俗,《左傳》中的晉文公老年的譎詐,蹇叔的預見,都是對老者智慧的肯定。”

  “說操築於傅巖兮,武丁用而不疑;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屈原《離騷》)傅說、呂望、甯戚都是被作為飽經風霜,終被信用的賢者來歌頌的。作為一種風俗來描寫的棄老現象,在中原地區已失去了現實的基礎,但封建王朝標榜以孝治天下,“孝道”要求對不孝者作出勸誡和警告,又使這一型別的故事有了改編的可能。(王曉平:《佛典•志怪•物語》245頁)由於中國有著尊老愛幼和崇尚治國平天下的賢良智慧老人的深厚傳統,就使得這個頌揚老人智救王國的動人故事在中華大地上有了生存演化的強固根基。

  棄老傳說與“寄死窯”無直接關係

  我在湖北武當山地區西河村的那座“寄死窯”考察時,隨意走進一戶農民家中,那位80多歲的老奶奶隨口給我們講起《鬥鼠記》的故事,最後還以樂觀開朗的心態笑著說:“老人還是有點用!”這些棄老遺址給口頭傳說提供了充分有力的歷史可信性和藝術感染力,但並未提供當地口頭傳說和棄老習俗遺蹟之間的直接關聯。我在考察時詢問地方幹部,他們也只能含糊地回答,這裡將老人送進“寄死窯”大約是唐朝以前的事,從唐朝武則天將中宗李顯流放到房州(今湖北房縣),使這一帶的社會文明大步邁進之後,棄老習俗就廢止了。

  可見棄老傳說故事的構成與流傳早已有之,它同各個地方的棄老習俗遺址的對應關聯是後來的事。民間傳說的生成,大多是先實後虛,先有人、事、風物等等作依憑核心再生出虛構故事,但在某些地方,也有將早已流傳口頭的現成故事附會貼上到本地風光之上的,梁

  山伯與祝英臺有多處“故里”就是人所熟知的例項。

  由於傳說同民眾見聞所及的實有之物相關聯,使傳奇性和可信性相結合,再加上中國自古以來就有著智慧老人治國平天下的歷史功績傳聞於世,宛如一朵盛開不敗的鮮花。從而使得這個歌頌智慧老人的故事為廣大民眾所喜聞樂見,千餘年來一直傳誦不息。故事雖是以使人哀痛的棄老習俗為背景,但它著力宣揚的卻是老人智解國難,由此樹立起“老人是個寶”,應孝養老人的普世觀念和習俗,由此標誌著社會文明的一大躍進。

  (文\劉守華 作者系華中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民間文藝學年鑑》主編,現正從事佛經故事與中國民間故事的比較工作。 《文化月刊•遺產》)

武當山後山官山鎮發現傳說中的寄死窯

  丹江口市官山鎮西河村,位於武當山後山,在村裡一座小山的半山腰間,有兩眼形狀規整的窯洞,隱約留有人工痕跡,相距約百米,皆掩藏於灌木草叢之中。其中大一些的高約80公分,寬50公分,深2米左右,窯中潮溼無物,開鑿年代不詳。

  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劉守華,對這一民俗遺址進行了實地考察,爬進洞裡一看,只見洞口開鑿得方方正正,洞內平平整整。裡面剛好可容一人,可以躺下也可以蹲著。另一口寄死窯洞口大小相同,只是明顯要長一些。

  此前,據湖北汽車工業學院考察的學生說,當時他們曾經在洞中躺下測量,剛好有一個大個子的身材那麼長。

  據當地村民介紹這兩口窯洞一個給男人用,一個給女人用。西河村胡書記介紹說:類似的寄死窯,在該村及鄰近的“民歌村”呂家河村共有二十多處,整個官山鎮發現了大約四十多眼古時遺留下來的“寄死窯”。

  人過六十便送入窯中

  關於這些窯洞的具體年代當地村民也都一時說不上來,他們都稱該石洞為“寄死窯”,說是古時候讓老人們告別人世的地方。兩眼窯洞為“一對”,當地的老百姓都知道這些窯洞及其與窯洞有關的故事,也曉得它們是做什麼用的。

  胡書記說,一些關於寄死窯的傳說,這裡的人家喻戶曉。大人小孩都聽過《鬥鼠記》的故事,所以都懂得要孝敬老人。在隨便走進一戶村民的家裡,一位已經84歲的老太婆,提起寄死窯,便興致勃勃地講起“鬥鼠”的故事來,最後說:“可見老人還有一點用!”說到有關風俗,她說:進窯的老人,家裡只送三天飯就不管了。等老人死去再將屍體弄出來安葬。所以在“寄死窯”中不像其他墓地可以發現遺骨遺骸。在回答這些窯洞是什麼時候挖掘的事時,她說這是很古很古的事了,但自從有了“鬥鼠”的故事就不興這樣了。胡書記插話,“聽說這是唐朝以前的風俗。”當被問到她的生活過得怎麼樣時,她說:“過得很好,兒孫們很講孝心。”可見故事的流傳,對教育村民敬老養老起了積極的作用。

  亞洲流傳著老人是“寶”的故事

  那位84歲的老太婆所說的《鬥鼠記》是與這些寄死窯遺址有關的一個故事,傳說大意是說在古時,麇國有個規矩,“老人無用”,凡是上了60歲的老人,都要被送到偏遠的“寄死窯”裡去,家人送飯三天後便不得再管,最終讓其凍餓而死,誰也不能違抗這個規矩。

  一年,某外國使臣攜一碩大如黃牛的“犀鼠”欲同麇國鬥鼠,敗者向對方稱臣納貢。王公嘗試了所有的辦法,放出兇猛的老虎亦不敵挑戰者,舉國上下不安。一位農民不忍心送年邁的父親去寄死窯裡受罪,偷偷將老人養在家裡。說及鬥鼠事,老人告訴兒子:“鼠懼貓,如將一貓養至十三斤半,放出即可擊敗犀鼠。”此農民聽後立刻報告王公,照此辦理,果然無敵獲勝。這個農民受嘉獎時說出是自己年過六十的父親獻的計策,國王聽後認識到“老人是個寶”,於是下令廢除了棄老於寄死窯的規矩。

  從80年代初就追蹤研究這一傳說的劉守華說,這個關於老人以智慧化解國家難題,從而使尊敬孝養老人的習俗得以確立和普及的型別故事,不僅廣泛流傳於我國很多地區,印度、日本、朝鮮、印尼等亞洲國家也均有同類傳說。由印度流傳到我國的漢譯佛經《雜寶藏經》中有《棄老國緣》的故事,在日本有《棄老山》、《年高智不衰》的傳說。這些故事的情節雖是虛構的,故事中的“難題”也並不一樣,但是由老人用智慧化解難題,從而使舉國上下認識到“老人有用”,並將“棄老於野”的野蠻習俗轉變為“敬老養老”風尚的主題卻是一致的。而首次在湖北發現的寄死窯遺址,不僅使這個至今仍有道德倫理教化作用的故事獲得了“傳說核”,也為研究人類社會風尚和喪葬習俗的演進提供了有重要價值的實證材料。

  “棄老”的習俗確曾存在

  如果說《鬥鼠記》的型別故事是儲存在口頭文學中對於過去社會歷史的一種記憶,那麼,至今尚存的寄死窯遺址恰與口頭傳說相印證,有力地證實了“棄老”習俗的存在是一個不容置疑的歷史事實。華中師範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的專家認為,《鬥鼠記》的故事在我國漢族地區迄今發現了十多種異文版本,它的廣泛流傳和寄死窯遺址的大量發現,說明“棄老”的野蠻習俗在中國古代確實流行過。它的存在是由古代極低下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原始社會的人們為求生存需作極艱苦的努力,維持自身生存才能保證族群延續,為此,人們往往“顧生不顧死”,不得不把喪失謀生能力的長者“棄老於野”,或送進“寄死窯”令其自斃。這當然是很殘酷野蠻的習俗,但比起更早的野蠻時代的“食人之風”來,應當說是人類文明的一種進步。而且,這種習俗在當時不僅不悖情理,在食物匱乏、生存條件極端惡劣的原始社會,“殺死非生產的成員對社會來說是一種合乎道德的責任。”(普列漢諾夫《論藝術•沒有地址的信》)

  棄老的主要原因

  根據有關資料推斷,造成棄老習俗的原因大概有三:在漁獵和採集時代,首先由於生產水平低下、食物缺乏是對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沒有剩餘產品養活精疲力竭的老人;其次當時社會處於矇昧狀態,人類積累的知識經驗很少,老人喪失向大自然索取現成食物的健康體魄後便成了集體的累贅;同時當時人類以氏族為單位,群居野外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供養老人的困難。“問題不在於野蠻人的心理,而在於他們的經濟”。當時人們處於那種特殊條件下,並不把這種習俗作為殘忍行為來看待。人類學調查資料表明,在原始部落的生存條件十分艱難的情況下,“老人藉口衰老了,自己堅持要別人把他殺死”,“這時候死於親近的人的手中,在他們看來是所有碰到的災難中最小的災難”。

  但是各地經濟、文化的發展不平衡,棄老的習俗在各地廢除的時間也是不同的,而且某種社會習俗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一經形成,便有了相對穩定性,在賴以形成這種社會習俗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變化之後,它不會立即自動消亡,還會有某些代表人物出來以種種努力來維持這些陳規陋俗,須經過一場嚴重的鬥爭方能移風易俗。

  “寄死窯”遺址還需進一步考證

  劉守華先生說,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社會有了供養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的足夠食物,人們產生了尊敬孝養父母的觀念,驅棄老人便日益顯出其野蠻殘酷的性質了。同時,由於人類文明的發展,知識和經驗逐漸彙集在老人身上,體力衰竭、喪失了勞動能力的老人能以其豐富智慧和經驗積累在社會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於是出現了由“老人無用”的舊觀念到“家有老,是個寶”的社會意識的轉變。大量寄死窯後來被廢棄而成為遺蹟,便是社會習俗大變革的實證寫照和人類文明進步的真實反映。

  世界輿論指出,亞洲是一個“自古以來就有敬老傳統的地區”,在整個亞洲的大家庭中,有著“久負盛名的敬養老人的傳統”。在我國,周朝就開始於每年秋分日祭拜“老人星”即壽星;春秋戰國時期,老人的智慧在國家政治、軍事鬥爭中大放異彩;漢代由國家出面,給年滿70歲的老人贈“鳩杖”以祝其長壽。可見敬老風尚早已確立。但這種習俗並非從來如此,劉先生說,它是隨著人類文明的進展,經過一場移風易俗的嚴重鬥爭才樹立起來的。至於這種對待老人習俗的大轉變發生在什麼年代,學術界至今說法不一。

  武當山地區現存的這些寄死窯究竟開鑿於何年代?它們是否曾被啟用過?又於何年代將其廢棄?仍有待於做專門考證。劉先生說,如果能破解這些文化遺蹟之謎,或可是研究我國乃至亞洲敬老習俗確立和喪葬習俗演進課題的一把重要鑰匙。

詳解:武漢喪葬習俗與禮儀

  人的一生無論有多輝煌,過程經歷是多麼的波瀾壯闊,最終都躲不過死神的召喚,這是生命的迴圈,沒有人可以躲避。人們出於對死者的尊重,無論民間還是官方都有自己的喪葬習俗,今天就要透過武漢文化了解這一地區的喪葬習俗。

  1、武漢喪事風俗:老年人走的時候要有子女在旁,才方便說下最後遺囑之類的話。

  2、佈置靈堂,靈堂設在堂屋中,靈堂前壁上佈置個“奠”字,“奠”字下面是供桌,供桌上面放魚、肉、饅頭水果之類的。

  3、靈床,用長木板架在兩個板登上,木板上鋪張送靈布,靈布上放置經整容後的靈體,靈體上蓋上靈被。靈床前置香案以及長明燈,香案主要是用於來祭奠的人朝拜燒香用的,長明燈則表示可以照亮死者走的路吧,還可能表示香火不斷的意思吧。

  4、通知親朋好友來辦理喪事,現在有喪事一條龍服務,如送葬車的安排、遺像以及火化證都可以交給這些專業班子去辦,主人只要提供死者的身份證以及醫院死亡證明就可以了,這樣主人才可以去張羅其它事,把親戚朋友都通知到。

  5、停靈時間一般為三天。也就是兩個足整天,第三天則是出喪日。停靈期間,晚上要有親戚守靈,還有不時有哭靈的,哭靈的一般是死者的女兒或是至親。

  6、第三天出喪,一般是在該日的六點多就要作好各種準備,這天所有的親戚都一般要到場,從靈堂起靈時,由發喪人員把用菜油點在碗裡的燈吹熄,然後摔破此碗,再出靈。

  7、發喪人員一般為8-10人,一般都是由當地人組成,主要是抬靈,每個發喪人員由喪主派一份禮,包括一包香菸,一雙布鞋,一條毛巾,一塊香皂。

  8、停靈期間,喪主的家人一般都不要去別人家裡玩。免得給別人家帶去黴氣。如果真的有事去的話,也要把孝布拿掉,放在衣袋裡,不要被人看到。停靈期間,有送喪的人來都要放一掛鞭,當然是小鞭,以示感謝。

  9、靈體火化,一般是由親人一起送去火化,送靈火化時,由孫子抱遺像,火化後,同兒子抱骨灰盒,孫子抱遺像,回家在門前再設一次供案,由親朋舊友再祭拜,

  10、骨灰上山安埋,走路途近的,兒子端骨灰盒,孩子抱遺像,葬人舉著花圈,一路上要放鞭不斷。

  11、送葬回來後,喪者家門口還有燒一堆火,送葬的人都要從這堆火上垮過,可能表示火燒掉一切的黴氣吧。


... 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 ... 揀茶》詩云“曾思殿東金 ... 庭堅見二首》雲“大芽春 ... 階前,主司舉人對拜,此 ... ,雖然也飲茶,文化幾乎是不沾邊的 ... ,小說《水滸》中有多處 ... 五《民俗》記載“或有從外新 ...

     宋朝一建立,便在宮廷興起飲茶的風尚。從宋太祖起歷代皇帝皆有嗜茶之好,以致宋徽宗還親自作《大觀茶論》。這時茶文化已成為整個宮廷文化的組成部分,飲茶成為宮廷日常生活內容,考慮全國大事的皇帝、官員,很自然地將之用於朝儀,因此,茶在國家禮儀中被納入規範。至於祭神靈,宗廟,更為必備之物。黃庭堅《謝送壑源揀茶》 ...

制瓷工藝中的珍品文化

  提起陶瓷一詞,無數的人都能想起景德鎮的青花瓷,而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色彩的邢窯不是內行人那麼熟悉。邢窯是唐代的七大名窯之一,因地名為邢州所以稱為邢窯。本期跟小編一起去邢臺文化領略一下邢窯的魅力吧!   邢窯,漢族傳統制瓷工藝中的珍品,唐代著名的瓷窯,五代(公元907-960年)時仍燒造。窯址位於河北邢臺 ...

生肖猴的文化含義望猴生義

  “猴”本來就是“候”也同“侯”    “候”的原義為“伺望,觀察”,是猴性機靈聰明的一種表現。古人說,猴,候也;見人設食伏機,則憑高四望,善於候者也。也就是說,猿猴生性聰明警覺,善於識別獵手的誘餌,發現食物並不輕易去取,觀望探察甚久,感到確實沒有埋伏方才行動。    “侯”,是對美猴的稱讚,引申為一種美。 ...

文化觀察明天的“花兒”在哪裡

  寧夏海原縣花兒藝術團的兩名演員在練唱。   新華社記者 劉海峰攝   7月27日,農曆六月六,青海“花兒”似乎比往年開得更紅。   六月初四中午,青海省西寧市在淅瀝的雨中,拉開了西北五省區“花兒”演唱會的序幕。“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同日也啟動了老爺山“花兒”文化旅遊節。六月六,湟中縣有4 ...

文化大觀園徽派建築

  徽州文化是歷史上的徽州(前稱新安郡)人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無論在器物文化層面,制度文化層面,還是在精神文化層面,都有深厚的底蘊和傑出的創造。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       文化是一種歷史現象。徽州文化亦然。東漢、西晉、唐末、北宋四次北方強宗大族的 ...

健康飲茶文化喝茶對腎有影響嗎?

  人參是個好東西,但是過量的食用反而會內火過旺,導致流鼻血的現象。什麼東西都要學會適可而止,茶葉雖是傳統的好飲品,但是飲用過量也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那麼,本期飲茶文化了解喝茶對腎有影響嗎?   可能感興趣》》過量飲茶的危害   喝茶對腎是有利的影響,不管是哪種型別的茶,鞣酸、茶多芬、維生素對調節血脂、尿 ...

飲茶文化喝茶過敏的症狀都有哪些

  過敏的症狀其實並不少見,金屬過敏、花粉過敏、食物過敏等等這些都是很常見的過敏現象。除此之外同樣還有著很多其它的過敏症狀,你知道喝茶過敏的症狀都有哪些嗎?   那麼,本期飲茶文化一起解析吧!   還想了解》》各地茶文化大不同   任何一種東西,都可以導致某些人的過敏。最好的辦法,是遠離過敏源,因為過敏症狀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