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上海本土藝術文化:浦東說書

上海本土藝術文化:浦東說書

  上海的本地文化多種多樣,繁冗複雜。眾所周知戲曲是全民性本土性的大眾文化,浦東說書是上海戲曲文化典範之一,不僅傳承了上海戲劇的特點,還展示了自己的特色。那麼,想了解浦東說書的文化起源嗎?就和小編一起看看上海文化吧!

  浦東說書是上海市的漢族說唱藝術。起源於黃浦江以東包括川沙、南匯、奉賢在內的“浦東”。主要分佈於川沙、南匯、奉賢、金山以及松江、青浦等市郊全境;除在上海老城廂演出外,也曾流傳到浙江平湖、嘉興等地。浦東說書又稱滬書、農民書,因單手擊打鈸子又稱鈸子書、唱單片和敲刮子,是上海僅次於“滑稽”的大麴種,為極具鄉土特色的漢族傳統曲藝。

  藝術特色

  浦東說書最初就是與宣傳佛教的因果教義有關,那些生活在浦東的唱導法師手敲小鈸,結合了浦東語言語音語調,自擊自說唱,又吸收了浦東的山歌、田歌、鹽歌、漁歌即興創作的旋律,再結合出於佛教歌曲的蓮花落,逐漸變成擺脫“梵唄”的“因果調”,故浦東說書最原始稱為“說因果”或“因果書”(至今崇明和流傳到浙江平湖、嘉興等地的浦東說書仍稱“因果書”)。

  歷史沿革

  由於封建統治階級一直視浦東說書為粗俗,史志記載極少,文人亦鮮考據,起源沿革少有文字資料,但二十世紀初光緒年間的《圖畫日報》曾載有“說因果畫”,並題打油詩曰:“手敲小鈸說因果,口唱還將手勢做,多人環聽笑迷迷,只為鄉音說得真清楚。”可見浦東說書在當時已十分興盛。另外從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頤安主人所著石印本《滬江商業市景詞》中的記載,“茶寮每有說書人,海市蜃樓幻作真,一扇一甌聊佐講,偷閒爭聽味津津。”可見當時“說書”已經形成一定規模。據1936年版川沙志記載,清乾隆年間,高橋鎮就有浦東說書的書場了。

  創始人為顧秀春

  根據《中國曲藝音樂整合·上海卷》編輯時,老藝人以師承上推,浦東說書當始於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創始人為顧秀春。浦東說書由於歷史原因和資料缺失,現在還不能理順師徒代代相傳的關係。但以老藝人回憶的傳人譜系來看:第二代是高足褚蘭芳,他將“說唱因果”廣傳浦東浦西,在松江領了個徒弟唐振良(第三代)又傳到松江、青浦、金山及浙江省平湖、嘉興等地。褚蘭芳傳傅炎泉(第三代),又傳吳朝榮(第四代),再傳張景山(第五代),第六代是季鳳山等一代,第七代傳至施鳳飛等“四大飛”,傳至解放前已有150多人。

  大團開智社與上海永裕社

  1932年滬書有兩個行會組織:一個叫“大團開智社”,設在南匯縣大團鎮;一個叫“上海永裕社”,設在川沙縣洋涇順風茶園,全稱為上海市永裕說書研究社。那時藝人佔領浦東絕大部分茶園書場,浦西南市老城廂也有演出。抗戰爆發後,組織全部散夥,從此一蹶不振。1949年上海解放,成立了“上海市滬書改進協會”。上海浦東縣建制時,建上海市浦東縣滬書演出隊。1961年浦東縣建制撤銷時劃歸南市區,改名上海市浦江滬書隊。

  “文革”後其他地區也相繼恢復曲藝團體演出滬書,恢復的上海浦江滬書隊改名為上海市春江滬書隊,1987年上海市春江滬書團全體轉業,職業演出團體就不復存在了,至今藝人大多謝世。上海市浦東縣滬書演出隊1959年收6名學員,但1961年因6名學員是農業戶口,所全部解散。1962年浦江滬書隊又培養6名學員,可是“文化的大革命”後,滬書隊解散,他們全部轉業。浦東說書因是地域性漢族民間藝術,往往既有師徒傳承,也是家庭傳承,還有社會傳承,早期浦東廣大農村大部分鄉鎮都可見說書人的蹤跡。人稱“浦東說書末代皇帝”的施春年,自幼隨父施鳳飛學藝,後以季鳳山為師,父子師承一人門下。施春年生前欲將他畢生積累的書目、經驗和史料儲存下來,但隨著他的病逝人去藝絕。

極具特色的湖南民間傳統藝術文化:白倉高蹺

  踩高蹺的藝術在很久以前就有,它是一種深受人民群眾喜愛的漢族傳統娛樂專案。白倉高蹺也被稱為踩高蹺,它的主要表現形式就是在舞蹈者腳上綁上長長的木蹺進行表演。還想更加了解白倉高蹺嗎?下面的湖南文化帶你更加深入的瞭解白倉高蹺,一起來看看吧。

  踩高蹺俗稱“踩高腳”,又稱“耍高蹺”。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末期,魏晉時期已相當成熟,明清時,流傳大江南北。在白倉,有這樣一批人,他們把踩2米多高的高蹺當成一種傳統,一種藝術,流傳至今。關於白倉高蹺的起源,己無從考究,但文字記載己有203年的歷史。據《邵陽縣誌》載,咸豐十一年(公元1806年)六月十九日,白倉賽神會、踩高蹺、扎故事,復衍百戲。“白倉高蹺”的突出特色是高、奇、險。

  “高”是指白倉高蹺的高度,一般離地五六尺,最高可達一丈二。表演藝人踩在這樣異乎尋常的高蹺上,以奇險的動作表演諧趣的情節,遠遠超出了現實生活中的形象,成為人民心中的神靈巨人。“奇”是指白倉高蹺的造型奇特。人物角色多來自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以戲劇人物造型為主,化妝用色誇張古拙,形象力求生動有趣。高蹺藝人們動用他們紮實的技巧,在高蹺上把表演者的真腳”扎”起來,假腿動起來,真臀坐起來,假臀蹺起來,以栩栩如生的奇巧技藝給人以藝術享受。

  “險”是指白倉高蹺的表演難度大。高蹺藝人必須具有紮實的腿腳功力和武術基礎,要經過無數次的摔爬跌倒,才能練成靈巧的表演技藝和團結協作的精神,才能在高蹺上表演出耍龍舞獅、前翻後滾、騰躍盤旋等高難特技而腿不軟、心不亂、隊伍不散。才能讓觀眾驚心動魄,耳目一新。白倉高蹺有文、武之分。文高蹺以表演戲劇角色為主,扮相滑稽,表演風趣。武高蹺以展示特技和功力為主,動作驚險,表演激烈。清代鄉土詩人高雄有詩讚曰:“高蹺秧歌誇捷足,群兒聯臂欲昇天”。

  白倉高蹺內容豐富,場面宏大,每次表演猶如一條無形的紐帶,將十里八鄉的鄉親父老吸聚到白倉,形成“紅男綠女,填街塞巷”的場景,呈現出一派節日歡樂景象。

  2007年,“白倉高蹺”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專案。

獨特的山東藝術文化:五音戲

  五音戲是山東地區的獨有漢族戲曲的劇種,已經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文化,它源自於山東省的章丘一代。五音戲是以唱腔優美動聽、語言生動風趣的姓氏流傳著。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特別瞭解這種山東的五音戲文化。

  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了解一下五音戲吧!

  五音戲的藝術特色

  五音戲表演時一般是先吐字,後行腔,曲調口語化,腔調旋律變化較多。其演唱用本嗓,女腔尾音旋律延長,後尾用假嗓翻高,稱為“雲遮月”,曲調優美質樸,適於抒發多種感情。五音戲的劇詞,生活氣息、鄉土色彩濃厚,群眾詞彙豐富,具有民間口頭文學的特點。最初,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後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

  五音戲的傳統劇目頗為豐富,據統計有160餘出,主要有《王小二趕腳》、《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綵樓記》、《王定保借當》、《牆頭記》、《趙美蓉觀燈》、《王林休妻》、《鄉里媽媽》、《王婆說媒》、《張四姐落凡》、《松林會》、《親家頂嘴》、《安安送米》等。由於表現的多是當地農村婦女的形象和生活狀態,故生活氣息強烈,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常用民間諺語和形象比喻,言簡意賅,深得一方百姓喜愛。其中,《王小趕腳》在戲迷中頗具名氣,但大多數人知道的是呂劇《王小趕腳》,這部戲甚至被認為是呂劇的開山之作。殊不知,《王小趕腳》原是五音戲的經典劇目,後被呂劇、評劇、豫劇等諸多戲種改編。

  五音戲的著名演員

  在五音戲的發展歷史中,早期的著名演員有鐵笛、荀興旺、曹然生、高桂芳(藝名“半碗蜜”)、李德興(藝名“跟柱子”)、王煥奎(藝名“自來喜”)等。之後,藝名“鮮櫻桃”的鄧洪山成為“五音戲”表演的集大成者。他的唱腔樸實簡約、柔和婉轉,被百姓形象地比喻為“一嘟嚕一穗兒,喜的人掉淚兒”。鄧洪山的表演細膩傳神,其“飄眉”、“送目”、“飛老鴰”等技巧堪稱戲曲表演一絕。20世紀30年代,鄧洪山到上海百代公司灌製唱片,因其唱腔優美動聽,唱片公司贈送他“五音泰斗”的錦旗,“五音戲”也由此定名。

  五音戲源於漢族民間,植根於漢族民間,早已成為流傳地區百姓節假婚慶、自娛自樂不可缺少的藝術形式。社會、經濟、山東文化等方面的急劇變革給五音戲帶來極大的影響和衝擊,加之保護措施滯後和資金不足,這一劇種正面臨失傳的危險。2006年5月20日,五音戲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7年6月8日,山東省淄博市五音戲劇院獲得國家文化部頒佈的首屆文化遺產日獎。


飲食文化上海冬至吃什麼?

  冬至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習俗。在我國各個地方都會過冬至,但形式各不相同,就例如蘇州,廣東,一些地方的冬至很具特色。其實上海大家也很熟悉,他們的冬至一樣也是吃湯圓,但也很有特色。今天就讓小編帶大家走進上海,看一看上海是怎樣過冬至的吧。   湯圓   吃湯圓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 ...

高甲戲文化高甲戲表演藝術

  高甲戲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最初是流行於閩南農村的一種化裝遊行,由於戲班陣容限制,行當也有較大限制。但發展至今已有了很大的突破與發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表演藝術吧。   過去,由於戲班陣容的限制,一個行當未能配備幾個腳色,故在行當分工上須兼扮。如武老生兼扮紅北, ...

弄堂文化上海弄堂八大“最”

  上海弄堂是近代上海城市最重要的建築特色,大大小小的弄堂是千萬上海人的回憶。其中,上海弄堂有八大“最”,都有獨特的吸引力。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弄堂文化中一起去了解看看都有哪些“最”。   1、最經典:淮海中路弄堂   淮海中路1857弄坐落在以繁華的淮海中路上,低調而神秘,可能在不經意間,你已經錯過 ...

侗族文化侗戲的藝術特點

  侗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向人們展現了一個民族勃勃生機的活力,更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源遠流長。中國戲劇有著很漫長的歷史,在古代就非常興盛,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侗族體會侗族戲劇的藝術特色。   角色分類   侗戲角色雖有生、巳之分,但並未形成定型的行當,一般是根 ...

領略白族文化藝術薰陶白族扎染文化

  白族文化是一種山地文化,千百年來,白族人民勇於探索,把白族居住的山川萬物,融合到生活的各個角落。白族精湛的扎染就是來源於白族人民對自然的啟發創造出來的。當你看到樸實而不失典雅的白族扎染工藝,你會大吃一驚,那麼,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扎染古稱“絞纈”,是我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技藝,大理叫它為疙瘩花布 ...

鑼鼓文化漢族曲藝的優秀代表

  鑼鼓書也被我們稱為“太保書”,是上海地區一個比較流傳的漢族民間曲藝之一,因為演出時演員們自擊鑼鼓延長故事,民間也稱為“堂鼓書”。那麼,大家對於這種漢族曲藝的優秀代表,鑼鼓書文化,我們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鑼鼓書的藝術特色   鑼鼓書的基本演出形式是演 ...

南寧藝術文化典範板鞋舞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瑰寶為我們留下了那一幅幅壯麗的景觀,每一刻我們不再享受著這一份美好,人生如夢,一眨眼就過去了,剩下的只是那些歷史為文化與文物了,下面就請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一看南寧文化藝術典範:板鞋舞。   板鞋舞: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板鞋舞”。板鞋競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