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夏丏尊的對聯:上聯:不役世俗之樂;下聯:惟求我心所安;夏丏尊,名鑄,字勉旃,1912年改字丏尊,號悶庵。文學家,語文學家。浙江紹興上虞人。1886年6月15日出生。 夏丏尊自幼從塾師讀經書,清光緒二十七年考中秀才。次年到上海中西書院讀書,後改入紹興府學堂學習,都因為家貧未能讀到畢業。光緒三十一年他借款東渡日本留學,先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畢業前考進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但因申請不到官費,於光緒三十三年輟學回國。
主要作品:平屋雜文,文章講話,國文百八課,文心。
出自夏丏尊的對聯:上聯:不役世俗之樂;下聯:惟求我心所安;夏丏尊,名鑄,字勉旃,1912年改字丏尊,號悶庵。文學家,語文學家。浙江紹興上虞人。1886年6月15日出生。 夏丏尊自幼從塾師讀經書,清光緒二十七年考中秀才。次年到上海中西書院讀書,後改入紹興府學堂學習,都因為家貧未能讀到畢業。光緒三十一年他借款東渡日本留學,先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畢業前考進東京高等工業學校,但因申請不到官費,於光緒三十三年輟學回國。
主要作品:平屋雜文,文章講話,國文百八課,文心。
但患不讀書,不患讀書無所用。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年少從他愛梨粟,長成須讀五車書。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讀書欲精不欲博,用心欲專不欲雜。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中新網梅州9月3日電 題:粵東不“安分”農民 樂當客家民俗“破爛王”
作者 楊草原 唐林珍 吳增賢
粵東梅縣鬆口鎮56歲的張炳輝在當地人的眼中是一位不“安分”的農民,只有小學文化的他,不好好種田,卻痴迷跟農民不搭邊的客家民俗文化,26年來堅持收藏客家民俗物品及歷史文物,併為此耗盡家財,足跡遍及閩粵贛三省客家地區,收集回來的是5萬多件當地農民眼中的“破爛”。
記者近日特地前往探訪這位客家農民。
走進張家,猶如走進一間客家民俗博物館。兩層高的樓房,樓上樓下大廳、房間的牆上掛滿了舊時的字畫、壁掛、服飾等,地上則堆滿了古傢俱、瓷器、銅器等。這些藏品中不乏精品,如唐代水車窯瓷器、光緒元年光緒皇帝賜給客家地區名人的牌匾、聖旨等。因時間久遠,這些物品顏色大都暗舊,有些甚至斑駁、殘缺。“在很多農民的眼中,它們實際上就是破爛,但在我眼中就是寶貝疙瘩。”張炳輝笑著說。
張炳輝迷上客家民俗收藏源於他母親的去世。1986年,張炳輝的母親病逝,按照客家人的傳統,老人去世後,家人就要把她生前用過的大部分物件如床、傢俱等燒掉或丟掉。看到母親生前用過的東西,彷彿看到母親影子,沉浸在悲痛當中的張炳輝不顧大家的勸阻,堅決留下了母親所有的遺物。
從那時開始,張炳輝萌生了“把客家地區的民俗生活用品收集起來”想法。“我雖然沒什麼文化,但我知道,每一件從先人手上流傳下來的用品,都有客家人在遠古時代生活的影子,很珍貴。”張炳輝說。
20多年來,為了這些“破爛”,張炳輝像著了魔一樣,農活也不幹了,還把家中大部分收入砸了進去。“一聽說誰家又有老祖宗留下的物品,他就馬上跑過去不惜一切買到手,沒錢就借錢。”張炳輝的妻子盧小芬說。
張炳輝和妻子平時靠種地和種果樹,一年的收入有近萬元人民幣,基本上花在收藏上,前幾年因收藏量越來越大,他常常向別人借錢。對於他這種瘋狂的做法,家裡人不理解,想盡辦法勸他放棄,但最終還是拗不過他。“看到他這麼投入,花費這麼多心血,也不忍阻攔他了。”盧小芬說。
最初,張炳輝只是在周邊的村莊、鄉鎮收集客家民俗生活用品,後來發展到其他城市,再後來發展到周邊省份福建、江西等地。20多年的漫漫收藏路,陪伴他的交通工具是一輛摩托車。“騎著摩托車到農村去比較方便,也省錢。”張炳輝說,他最遠的路程是騎著摩托車一天跑了200多公里。
最近,張炳輝的收藏事蹟慢慢地在梅州收藏界傳了開來,很多收藏家都被他這種精神所感動。梅縣博物館有意為他騰出一個展館,展出他所收藏的客家民俗精品。“張炳輝的收藏精神很難得,而他所收藏的東西對於傳承客家文化也有一定意義。”梅縣客家博物館館長朱迪光說。
張炳輝的行為得到了認可,為此他感到很欣慰,“我現在最大的心願是希望透過展出自己所收藏的客家民俗物品,讓客家的子孫後代以及更多人瞭解客家文化,熱愛客家文化。”張炳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