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秋節拜“月娘”

中秋節拜“月娘”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大(春節、端陽節、中秋節)之一,除了吃月餅,還有一箇中秋節拜“月娘”的習俗。在鄂西北十堰山區,有這樣幾種拜“月娘”習俗:

  慶團圓:就是中秋節這天晚飯後不久,圓月初升,婦女們設桌於門前或大埕中,有聯戶合拜的,有自家自拜的。她們用紅紙剪出各式各樣吉祥圖案,一一貼在糕餅、水果上面,點上紅燭,焚上高香。拜月娘時,青年女子求配好夫婿;新婚婦女求早得貴子、丈夫寵愛;中老年婦女祈求家庭和睦、老少安康。大家往往拜到月上中天才結束。

  拜健康:傳說中,月神是兒童的守護神。所以,每年在這個時候,有小孩的家裡在中秋節都會準備供品來祭祀月神。祈求月神保佑孩子身體健康、平安快樂!而祭祀月神的供品都要是圓形的。供品祭祀完畢後,再依照家中人數等比例分吃,不可以零零落落、忽大忽小,這是象徵“全家團圓”的意思。

  吃月餅、石榴、紅棗、葡萄、板栗。中秋節前後正是這些水果的盛產期。月餅和石榴可說是中秋節最喜愛的食物。月餅的種類繁多,各地的口味也不盡相同。有蛋黃酥、綠豆凸、冰糖、等,因皮薄、餡多、口味變化多端,加上餅面上有漂亮的浮印圖騰,十分氣派,是多數人送禮的選擇。

汕頭中秋節拜月娘的東西 汕頭為何中秋拜月娘呢

  潮汕人民大多數都是宗教信徒,因此在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會有祭祀祭祖的習俗,並且一定都是大辦特辦,他們特別喜歡熱鬧,也很注重家族團結,所以中秋節也是潮汕人民很重要的節日之一。那麼汕頭中秋節拜月娘的東西有什麼呢?汕頭為何中秋拜月娘?

  汕頭中秋節拜月娘的東西

  潮汕人多稱拜月為拜月娘,因為月屬陰,叫太陰娘,民間管叫月娘。俗話有句男不祭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拜月的主體主要為婦女和小孩,成年男子多不進行叩拜。

  拜月的貢品主要有柚、柿、楊桃、石榴、油甘、菠蘿、林檎、芋頭等果蔬以及月餅、糕點、煎堆、油餅等。在農村,婦女常常在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藝,如用糯米飯、米飯條砌塔山,用剪紙貼柚,用帶枝葉的油甘紮成孔雀等。

  除了這些,還有形式多樣的紙貢品,裡面除了平時拜神都會用到的大金和可以折成元寶的皇金,還有印有八仙過海圖案的案頭簾、像桶一樣的貢,以及做成蓮花、菠蘿、仙桃等形狀的花籃。

  拜月娘的供桌上不能少的就是芋頭。傳說是百姓為了不忘胡人統治之苦,就取芋頭與胡頭諧音,且芋頭形似人頭,以此來祭奠祖先,歷代相傳,至今猶存。

  汕頭為何中秋拜月娘

  潮汕人謂拜月為拜月娘。拜月一般都在露天場所,城市居民,在陽臺天台或自家庭院進行;鄉村百姓拜月,大都集中到村裡的大埕祭拜。

  晚飯後,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婦女們沐浴更新衣後,忙著在能望見月娘的天井、門樓、廳前擺起桌子,把洗乾淨的水果、雲片糕、月餅、芋頭等供品擺上桌。

  潮汕人拜月,供品除月餅,芋頭和其他果品、水果外,最具特色的還有化妝品和文具。化妝品美其名曰是為月娘梳妝打扮的,實際上則是年輕的女孩祈求自己能變得越來越漂亮;

  拜文具是祈求讀書的小孩能更加的聰明伶俐學習進步。這些習俗由來已久,寄託的都是人們的美好願望。

  汕頭中秋還有什麼習俗

  盪鞦韆

  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當銀盤樣的月亮(俗稱月娘)升上中天,穿著節日盛裝的少男少女便紛紛聚集到鞦韆前。

  按這裡的風俗,女的不能盪鞦韆只能觀看。能大顯身手的,就是小夥子們了。他們爭著盪鞦韆,比賽誰蕩得高,轉得快。

  在圍觀者的歡聲笑語中,單座和雙座鞦韆向月娘丟擲一道道彩虹,十字鞦韆騰空飛旋箍著一個個花環。蕩得最高轉得最快的便是少女心目中的英雄好漢,從而獲得她們的愛情。

中秋節拜月的風俗是怎麼來的

  傳說遠古時代英雄后羿,從王母娘娘那裡求得一包“不死藥”,一人吃了可以昇天,兩人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后羿有個叫蓬蒙的徒弟是個奸詐小人,在八月十五趁后羿出獵之際,威逼后羿的妻子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危急之時當機立斷,拿出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藥,身不由己地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後,氣得捶胸頓足,悲痛欲絕,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當晚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進三步,無論怎樣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無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裡,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裡眷戀著自己的嫦娥。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訊息後,紛紛在月下襬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中秋節是什麼意思

  在中國民間,有中秋拜月的習俗,拜月習俗興盛於上古之時,源於先民對月亮的自然崇拜和神化。周代以後,對日月的隨意性跪拜演變為固定時間場所和程式化的祭祀制度,併成為皇權象徵。南北朝之後,尤其是隋唐以後,國力昌盛、經濟繁榮,為節日遊樂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形成於唐朝初年的中秋節,將皇家壟斷的拜月活動,發展為千家萬 ...

宿遷七夕活動都有哪些 古代七夕怎麼

  一提起七夕節都認為是一個浪漫的情人節,雖然七夕確實有這樣的浪漫色彩,但是七夕的含義並非只有這個,在古代七夕也是女子的節日,是婦女祭拜月娘的一個節日,因為在以前刺繡都是由女子來做的,所以七夕也會由穿針鬥巧的環節。而像宿遷七夕活動有哪些?古代七夕怎麼拜月娘?   宿遷七夕活動有哪些   染指甲   七夕既然是 ...

揚州中秋節的寓意 揚州需要準備什麼

  揚州中秋節拜月的寓意?揚州拜月需要準備什麼?揚州在很多詩詞歌賦中都留有名字,可見文化底蘊之深厚,並且揚州因為絕美的景色也令無數人流連忘返。而這個美麗的城市,在浪漫的中秋節會有自己怎樣習俗特色呢?   揚州中秋節拜月的寓意   秋拜月是揚州的一項傳統的民間風俗儀式。早在唐代,揚州以其深厚的文化氛圍,吸引了眾 ...

中秋節寓意著什麼

  中秋節拜月寓意著團聚、康樂、幸福。拜月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源自我國一些地方的古人對“月神”的崇拜活動,祭月是中秋節重要的祭禮之一,從古代逐漸演化為民間的賞月、頌月活動,成為現代人渴望團聚、寄託對生活美好願望的形式。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八月十五又稱為“團 ...

中秋節習俗---民間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 ...

中秋節少數民族的祭習俗

  在少數民族中同樣盛行這祭月、拜月的風習。雲南傣族在中秋之夜,盛行“拜月”風俗。傣族傳說,月亮是天皇第三個兒子巖尖變的。巖尖是個英勇剛強的青年,他曾率領傣族人民打敗過敵人,贏得了傣族鄉親的愛戴。後來,他不幸死後,變成了月亮,升向天空,繼續發出柔和的月光,在黑暗中給傣族人民帶來光明。每逢中秋節這天,小夥子一清 ...

老北京中秋節習俗:主食吃團圓餅 男人不能

  中新網北京9月12日電(張中江) 9月12日是傳統的中秋節。京味兒作家崔岱遠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老北京在中秋這一天有“拜月”的習俗,一家人的主食要吃“團圓餅”,月餅只是飯後的茶點。不過“拜月”是女人、小孩兒的事,男人不能參加。   中秋節來歷:團圓節日,男不拜月   崔岱遠介紹說,中秋首先是個團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