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劇種:侗戲

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劇種:侗戲

  侗戲是我們國家級的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專案,也是我們中華民族民間的一種戲劇藝術之一。侗戲也是侗族人民在長時間生活實踐當中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那麼,大家對於侗族的東西是否有所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侗戲是我國民間戲曲中的戲種之一,是侗族人民在長期的勞動生活中創造並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它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多流行在貴州省的黎平、從江、榕江,湖南省的通道,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三江、龍勝等縣的侗族村寨。

  侗戲的發展源遠流長,經歷人民群眾集體創作、集體傳播、不斷得到加工、改造,古樸而不單調,抒情而不低劣。民族民間特色鮮明,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並尚在發展之中,其內容豐富多彩,形式清新活潑,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從學術上看,它是有發展前途的民族民間劇種之一。

  侗戲的主要劇目

  侗戲流傳的劇目較多,來源也比較廣。侗族廣為流傳的琵琶歌、民間故事和漢族故事都是改編侗戲的素材。漢族戲曲劇目也經常被改編和移植成侗戲。根據侗族民間傳說故事改編的劇目有《珠朗娘美》、《劉美》、《金俊與娘瑞》等;根據漢族故事改編的劇目有《陳世美》、《梁祝姻緣》等;歷史故事劇有《吳勉王》、《李萬當》等;移植漢族戲曲的劇目有《生死牌》、《十五貫》、《白毛女》等;創作的現代劇目有《團圓》、《二十天》、《一個南瓜》、《楊娃》、《好外孫》等。這些劇目故事情節與其它劇種的劇本大致相同,但基本的結構與格式卻按侗戲的特點編寫。侗戲劇本詞句生動,韻律嚴格,講究尾韻、腰韻、連環韻,一齣戲,也就是一首敘事長詩。與其它劇種比較,侗戲在這方面別具一格。

  通道侗族自治縣侗戲協會成立

  通道侗族自治縣侗戲協會經長期籌劃,精心準備,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於2013年10月31日成立。通道縣是侗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侗族文化遺產儲存最為真實完整的區域之一,境內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縣委、縣政府歷來重視文化遺產的保護,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取得了顯著成績。侗戲協會的成立是侗戲保護、研究、傳承、創新程序中的一件大事、一件好事,更是一件喜事,它的成立必將對侗戲的保護傳承、研究創新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對弘揚侗文化、宣傳侗文化、提升侗文化產生積極影響,有著深遠的現實意義和工作意義。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侗戲劇目已發展到多個。它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波及到了黔、湘、桂、鄂等整個侗族地區,並且十分活躍在民間,茅貢乃至整個侗族地區形成了“少兒學戲,青年唱戲,老人看戲”的濃厚氛圍,引起了國際及國內有關專家學者的關注。

侗族文化:侗戲的藝術特點

  侗族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多姿多彩的特色文化,向人們展現了一個民族勃勃生機的活力,更向世界展現了中華民族文化生生不息,源遠流長。中國戲劇有著很漫長的歷史,在古代就非常興盛,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侗族體會侗族戲劇的藝術特色。

  角色分類

  侗戲角色雖有生、巳之分,但並未形成定型的行當,一般是根據劇中人物的需要來分配演員。只有小丑有些獨特的表演,動作滑稽可笑,以說白為主,蹦蹦跳跳,稱為“跳醜腳”、演員唸白很少,以唱為主。唱腔一般是上下句結構,中間都有過門。侗戲的丑角有比較特殊的表演程式,侗戲中的丑角多扮演各種詼諧或狡猾的人物,在劇中的主要任務是插科打諢、活躍氣氛,沒有本行的當家戲,表演上比較自由和誇張。

  兩大唱腔

  侗戲音樂根據唱腔的結構和形式可分為“戲腔”、“歌腔”兩大類。戲腔以平調為主,包括其變化而成的各種腔調,還包括引進侗戲中的漢族戲曲唱腔和民間曲調。歌腔則是由侗族民歌演變而成的唱腔。侗族民歌非常豐富多彩,有琵琶歌、山歌、牛腿琴歌、笛子歌等。這些民歌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侗戲的唱腔音樂之中。在實際運用中,根據劇情的發展需要,也有將“戲腔”、“歌腔”綜合運用的。

  伴奏形式

  侗戲的樂隊包括管絃樂和打擊樂兩個部分。管絃樂器包括二胡、牛腿琴、侗琵琶、月琴、低胡和揚琴、竹笛、蘆笙。打擊樂器則有小鼓、小鑼、小鈸等,但一般不用於唱腔,只用於開臺和人物的上、下場。傳統侗戲的伴奏樂器一般為二胡、鈴、鑼、鼓和小釵;新侗戲中增加了牛腿琴、琵琶、低胡、揚琴等等。

  曲調和唱詞

  侗戲的唱詞十分講究音韻,其尾韻統一,腰韻嚴謹,主要曲調有“平板”、“哀調”。另外,侗戲的唱詞在韻律方面有其獨特的要求。每段唱詞不僅要求尾韻統一,而且嚴格規定要壓腰韻、連環韻。侗族人平時說話很講音韻,侗話中的音又比漢話多;音多壓韻比較容易,韻多則音樂性強,加上有趣的比喻,劇本顯得流暢、生動活潑,這便形成了侗戲唱詞音韻結構的特點。

  表現手法

  侗戲舞臺一般長、寬約為丈餘,不用佈景,僅掛一塊底幕和兩塊花色門簾。臺上除了幾張桌、臺之外沒有其他道具。臉譜以黑白二色為基礎。服裝以侗族豔裝為主,也有專門的戲裝。在劇本結構與表現手法方面,侗戲有著鮮明的特點。劇本一般是以劇中主要人物的名字來命名。侗戲劇中人物很多,劇本篇幅長,每出整本戲幾天才能演完。侗戲的劇本一般以二人對唱為主,道白很少。這是因為,侗戲劇本多由侗族琵琶歌改編,而琵琶歌本身就具有故事長、人物多、情節不連貫的特點。因此,侗戲中有明顯的說唱藝術的痕跡。

  您可能還會喜歡:

  具有侗族民族文化內涵的傳統名菜

  吃新節,侗族的傳統節日

  侗族豐富多樣的節慶、飲食習俗

  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侗族日常食俗

沙縣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肩膀戲簡介

  肩膀戲,又稱肩頭坪,是福建省沙縣的漢族戲曲劇種之一,是一種小孩子站在大人肩膀上表演的戲曲,與我國其它劇種有較大區別。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到三明文化中具體去了解關於肩膀戲的內容都有哪些。

  “第一好玩人疊人,第二好玩打死人,第三好玩迎大神。”這是流傳在夏茂的一首歌謠。長期以來,人們對第一句多有費解,以致誤解,乃至曲解為淫穢之事。具考證,這是夏茂人到沙縣城關遊玩後,回夏茂與人訴說的感受。

  “人疊人”是說肩膀戲,它跟第二句的舞獅子,第三句的迎佛是構成並列關係的,都是講沙縣明間文化娛樂活動。至於打死人,怎麼理解為舞獅子,或是真指某一次的打死人,還需要進一步的考證。

  肩膀戲是翻譯後的普通話,沙縣原話是肩子頭棚。肩子頭,就是肩膀,棚就是平臺,此指戲臺。那麼肩子頭棚就是以肩膀為戲臺的戲。意譯成普通話就是肩膀戲了。

  肩膀戲也確實是好玩的,它與其他戲種迥然不同,在全國其他地方也沒有,這是獨樹一幟的戲。我看過演雙簧,兩個演員同騎在一條凳子上,一前一後,一個做動作,一個發聲音,合二而一,配合默契,引人發笑。

  肩膀戲不同於木偶戲和傀儡戲,更不同於雙簧,上下演員都是真人。一個在上,一個在下;一個出上半身,一個出下半身。出上半身的是小學低年段年齡的兒童,他站在出下半身的大人演員的肩膀上。兩隻小腿緊緊夾住大演員的頭頸,而大演員也舉起雙手,向後握住小演員的兩條腿脖子,以做固定。

  小演員則可任意演唱表演,指手而不畫腳。大演員則在下隨戲走臺,或左或右,或前或後,或高或低。上下配合得當,令人稱奇,非常動人。過去小演員都是男童,表演女角也是男拌女裝。封建觀念已經破除,移風易俗,女童也可站在男人的肩膀上,不以為衰。

  肩膀戲演唱的都是《南詞曲》和《西皮臺》等沙縣漢族民間打擊樂。《南詞曲》有南詞頭、正韻、北調、南詞等調;《西皮臺》更豐富,有上小樓、新八板、謝水仙、新金中漢、延平板、老金中漢、露臺串、老八板、西皮串。

  演的故事有《花子過關》、《補缸》、《姑嫂打漁》。樂師們演奏的樂譜,不是簡譜,更不是五線譜,而是古老的起源於隋唐的工尺譜。工尺譜的“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分別記寫七聲,常用板眼“、”、“×”、“□”“·”、“○”、“┕”、“△”記號表示。

  它的調號以上字調(降B)、尺字調(C)、小工調(D)、凡字調(降E)、六字調(F)、五字調(正宮調G)、乙字調(A)等為標記,其中以小工調、正宮調、尺字調、乙字調最常用。每臺戲都有三四組到五六組的演員,再配上鼓樂隊,和備用的替換大演員,隊伍有一定的規模,非常熱鬧。

  肩膀戲是流動的舞臺,到處都可以走動。小時候,在正月裡看肩膀戲,從直巷頭看到廟門,又從廟門看到南門,再到府前,然後到西門兜。每演一場,都有新鮮感,都有新的收穫,並無重複之嫌,那是從出發到結束,整夜地看到底的。

  即便在路上,也是鼓樂喧天,鞭炮齊鳴,並不感到乏味。小演員這時則叉開雙腿騎坐在大演員的肩膀上,抱頭休息,大演員則從胸前抓住小演員的雙腿,悠哉悠哉,任意交談。我們卻魚貫地尾隨在黑壓壓的隊伍後面,自然成為拉拉隊,成為基本觀眾。

  肩膀戲是活動的廣場文化,它不須事先搭臺,也沒有戲臺的朝向。四圍的觀眾都可以觀看,不存在背向問題,都可一覽無餘。肩膀戲也是放大了的高蹺,觀眾即使在遠處,小演員也不會被前面的觀眾遮住,照樣地在高高的汽燈下看戲聽戲。


世界少見的稀有劇種臨高人偶

  中國戲曲是人民喜聞樂見的娛樂手段,由此也誕生了各地方特色的不同劇種。遠在海南臨高,就誕生了一種稀有劇種“人偶戲”。以臨高方言演唱,極具海南文化風格,加上人偶同演的地方特色和鮮明藝術個性,成為海南城市文化獨有的一朵奇葩。   臨高人偶戲(又稱佛子戲)是我國人偶同演的稀有劇種,歷史悠久,藝術獨特,它以臨高方言 ...

常德地方大戲劇種之一武陵

  常德,是座千年的歷史文化古城,被稱為“川黔咽喉,雲貴門戶”。常德文化各有特色,別有一番風味,武陵戲源於常德,是湖南地方大戲之一。那麼武陵戲有什麼特色呢?一起跟著小編來常德文化中看看。   武陵戲原名常德漢劇,是湖南的地方大戲劇種之一,以常德為中心,流行於湘西北、鄂西南並遠及黔東。武陵戲起源於明代,20世紀 ...

傣族的民族節日採花節和潑水節

  採花節   ??每逢傣歷"潑水節"前〈公曆四月中旬〉景谷勐戛的傣族都要到山上採來嬌嫩欲滴的鮮花到緬寺敬獻給佛,祈佛多多降福給百姓。這一傳統的活動當地人稱之為"採花節"。   ??採花節前,人們要沐浴淨身,換上最漂亮的衣裳。節日一大早,男女老幼成群結隊來到寨子外的青山上、小河 ...

  侗戲相傳在一百多年前,由侗族歌師吳文彩創制而成,他在侗族長篇說唱敘事歌的基礎上,以漢族傳書《二度梅》為藍本,編出了第一部侗戲《梅良玉》。   侗戲是受漢族戲曲的啟發而產生的,並在其發展過程中接受了一些如桂戲、祁陽戲、貴州花燈戲等地方戲的影響。   主要伴奏樂器有二胡、牛腿琴、琵琶等。傳統劇目約有五十種以上 ...

民族失憶症1942

     電影《1942》海報   這是一個幾乎被遺忘的故事。   1942年,河南大旱,轉眼下一年,緊接著又是一場特大的蝗災,連番的自然災害導致了一場幾乎遍及整個河南的大饑荒。飢餓如魔咒一般降臨到3000萬人身上,吞噬了至少300萬人的生命,迫使300萬人流落他鄉。   一批批面黃肌瘦的人們,或數十口成群結 ...

侗鄉文化一精品――

  侗戲是侗族的唯一劇種。通道侗戲是從廣西三江流傳進來的,主要流傳在境內的西南部。侗戲以侗語演唱,戲師們用生動的、有韻律的侗族語言進行加工提高編排成戲,因此侗戲中的所有道白都帶有韻律,念起來順口,聽起來動聽。侗戲表演藝術來自三個方面,一是侗族歌舞,如“哆耶舞”等;二是從生活和勞動中抽煉,如男女   角的臺步、 ...

黑龍江民族風情杜爾伯特的“那達慕”

  八月的黑龍江杜爾伯特草原,金風秋爽,牛羊肥壯,牧民們喜慶豐收的季節到了。這時候他們便開始釀製馬奶酒, 屠宰牛羊,縫製新衣,準備各種美味的食品,舉辦 不同規模的“那達慕”(蒙古語“娛樂”、“遊藝” 的意思),進行被稱為“男兒三藝”的射箭、摔跤、 賽馬等傳統體育比賽。   “那達慕”,一般進行五至七天。每逢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