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佛山藝術文化上的一朵“奇葩”——粵劇

佛山藝術文化上的一朵“奇葩”——粵劇

  粵劇源自南戲,舊稱“廣府大戲”,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發源於佛山。它繼承了古代代歌舞、百戲、元明南戲、明清傳奇等優秀傳統藝術,經過數百年兼收幷蓄,已成為流傳五大洲的一大劇種,是佛山文化的重要一部分。

  早在漢代,佛山已有歌舞表演。明代正統年間,佛山人以演戲助威,阻止了黃簫養對佛山的進攻。據明代《霍氏族譜》記載,當時戲劇在佛山已相當流行。明萬曆年間,佛山出現了粵劇第一個行業組織瓊花會館。本地班常乘專用船隻赴鄉村演出,稱為紅船班。清咸豐年間,粵劇藝人李文茂在佛山率領粵劇藝人起義反清,在廣西建立大成國。起義失敗後粵劇一度被禁,經鄺新華等人努力,粵劇得以重生,並組成了粵劇同仁的新組織八和會館。

  辛亥革命前,黃魯逸等建立了志士班,對粵劇進行了種種改革,培養粵劇人才,粵劇藝人李文甫等還參加了黃花崗起義。二十年代,省港班的崛起及“薛(覺先)馬(師曾)爭雄”,促進了粵劇的改革和興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粵劇得到繁榮和發展。改革開放以來,粵劇在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和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只益重要的作用。

  行當分類

  戲劇內的角色,在粵劇及中國戲曲中被稱為行當。粵劇的行當原為一末(老生鬚生坐車)、二淨(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醜(男女導角)、六員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貼(二幫花旦)、九夫(老旦)、十雜(手下、龍套之類),合稱十大行當。

  後來被精簡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幫花旦、醜生、武生。這都是根據角色的年紀、性別、性格、外型等特徵來分類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淨”就是性格剛強暴躁的男性角色。“醜”就是滑稽角色。

  唱做念打

  粵劇演員的表演工藝分為四大基本類別——唱、做、念、打。

  唱是指唱功,配合不同的角色有各自不同演唱的方式,包括平喉及子喉。平喉是平常說話的聲調,一般男性角色小生就是採用平喉演出。子喉是比平喉調子高了八度,常常以假音來扮演女性角色。除了以音階來分類,也會以聲音特色來分類。大喉是使用粗獷聲音。同時,粵劇也會吸收不同的地方的獨特唱腔,例如來自福建的廣東南音、木魚、廣東的本地民謠粵謳及板眼。

  做是指做功,又稱身段,即身體表演。當中包括手勢、臺步、走位、關目、做手、身段、水袖、翎子功、須功、水發、抽象表演和傳統功架。念是指唸白,即念出臺詞。用說話交代情節、人物的思想感情。打是指武打,例如:舞水袖、水發、玩扇子、武刀弄槍、耍棍揮棒,舞動旗幟等等。

  粵劇唱腔

  17世紀初(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陽腔及崑山腔傳入廣東。到了太平天國創出粵劇獨特唱腔“馬腔”的馬師曾時期,本地班逐漸出現,但唱腔仍以梆子為主。後來隨著崑曲衰落及受徽班影響,轉為以西皮二黃為基礎唱調。

  公元1911年——1912年初(辛亥革命時期),志士班的改良從演唱語言入手,在將官話變為廣州方言,又稱為新腔。

  抗戰時期,不斷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鑽研粵劇並發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覺先的“薛腔”,瀟灑典雅,韻味醇濃。馬師曾的“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細膩,低迴宛轉,蕩氣迴腸。羅家寶的“蝦腔”則真假嗓結合,清新悅耳,還有以甜、脆、圓、潤、嬌為特色紅線女的“紅腔”、新馬師曾的“新馬腔”、何非凡的“凡腔”、芳豔芬的“芳腔”、陳笑風的“風腔”等等。

  表演身段

  演員透過象徵性的姿態及動作,演繹出劇中人物的性格和感情、時空的改變及劇情的發展。基本身段包括:站相、臺步、七星步、指掌、雲掌、亮相、跑圓臺、開門、拉山(雲手)、上馬及背供。

  小生的臺步是丁字步,要表現氣宇軒昂。花旦的臺步是撇步,要表現輕盈。為了作猶豫不決、考慮如何應對等心理狀態或搜尋物件、覓路等情節時,演員便會運用“水波浪”程式來表達。

  例如武行的跳大架(南派)、馬蕩子、起霸(北派)和各種拳劍刀槍等。跳大架是由一連串的身段動作組成,包括演員上場、拉山(雲手)、掛單腳、亮相、七星步、撮步(錯步)、俏步、雲步、小跳、踢腿、踢甲(踢袍甲)、車身、洗面、順風旗、走圓臺等一連串的動作。其中須功是武生行當的一項專科,早期的須功表演樣式繁多,有用手指拋、彈、撥、攪、拈、掙、捧、揉、吹、震等十種手法,來表達悠閒、高興、深思、意外、驚訝、震怒等表情。

青海文化的一朵奇葩:青海結婚習俗

  青海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所以青海文化存在多元化的特徵,許多傳統的習俗在青海都有完全不同的表現形式。那麼在青海文化中,婚嫁習俗又與其他地區有什麼不同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

  在青海,西寧附近的漢族婚禮中,融合了很多漢族傳統的古禮和當地藏、蒙、回、土等各少數民族的婚俗習慣,整個婚禮從開始的求媒、說媒、回門、認親等等有幾十道程式要走。其中,最熱鬧的是迎到婆家後的一系列程式。

  傳統的青海式鬧洞房:有用棍子打新郎,用針扎新娘的,有故意刁難的,有“很黃很暴力”的遊戲的等等……這些貌似低俗、粗魯的背後,卻有著一定的合理性。曾經,在舊時的青海,男女雙方成親的年齡都很小,而且雙方都是在洞房的時候才知道對方的模樣。

  於是,為了對兩個新人進行一些成人教育,還有就是為了讓雙方加速去了解對方,避免日後長時間的尷尬,人們才使用了一些極端的方式,來強迫新娘和新郎做一些帶顏色的小遊戲。最瘋狂的時候,還用用手鉗子、針、棍子等體罰行為。但幾百年時間證明,這是一個成功的、有效的方式。如今,隨著時代開發,很多年輕人都是自由戀愛,但鬧洞房的形式還是保留了下來,只是比過去少了很多很黃很暴力的方式,更多的也只是圖個熱鬧。

  在青海人婚宴上,給什麼樣的客人上什麼菜?上菜的順序如何?筷子下幾雙?方向又如何?座次怎麼安排?等等有著一系列嚴格的講究。

  無論婚喪嫁娶,因為招待的客人很多,所以青海人習慣搭建一個簡易的臨時火槽來煮茶、煮肉等,並有專人照看。一般客人較多的人家火槽能長達十來米。

  青海人持酒的習慣,敬酒的人必須是雙手端著一個小碟子,裡面放有4-8個小酒杯來敬客人。喝酒的人必須先像少數民族那樣,先用手指沾頭兩杯或者一盤的酒向空中點三下,以示敬天地人(也有說是佛法僧),然後再雙手各持一杯而飲。也有的是在喝酒之前,將頭兩杯酒向盤子中稍微倒點,以示敬天地,然後再雙手各持一杯飲酒。

  青海婚喪嫁娶等各種民間宴席上,負責跑堂的都是親朋好友或者是隔壁鄰居,他們端給客人的木盤子中,菜、餐具等各種擺放也有一定的講究和說道。

  婚宴的賬房一般是村裡德高望重的人物來記錄。在青海的宴席中,上方和炕上的席桌永遠是長輩和尊貴的客人。婚宴上,這是專門為孃家人留的。

  必須上給孃家人的頭道菜叫“全盤”,實際上也就是一個冷盤拼盤。裡面是涼拌三絲,外面用豬肝、火腿、肥膘肉、豆乾等覆蓋著,周邊再以橘子、櫻桃、香菜等點綴。這道菜象徵著以後生活中的事情五花八門,但不管怎麼樣,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任何事情都要以家庭齊全和睦為主。

  孃家人來到婆家的第一件事情叫“抬針線”。一來是認識、打點婆家人,拜託婆家人以後多多照顧自己的女兒;二來是在各位親友面前展示孃家的嫁妝,同時顯擺下女兒的女紅。

  “抬針線”第一個要抬的是婚宴的主廚(一般都是民間自學成才的廚師,他們不以此為業,只是在婚喪嫁娶的宴席上去顯身手)。先給主廚掛紅(綢緞被面),然後敬酒,最後獻上新娘的女紅(以前一般是新娘繡的枕頭皮或者枕巾,現在很多女孩都不會繡制,所以多是買來的。)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大師傅吧菜的味道做好點,讓孃家人和婆家人在親友面前有面子。

  “抬針線”第二個,是要感謝媒人撮合了這段姻緣。其實,在青海的婚禮中,媒人依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即使你們是自由戀愛,但在婚禮中必須要請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做媒人。有時還要請媒公、媒婆兩個。

  謝過媒人後,要按照婆家人輩分的大小,依次往下給七大姑八大姨敬酒、送女紅。待到公婆的時候,一些鄰居、親友會事先準備好一些道具,當然還有菜油+鍋底灰。在給公婆敬酒的時候給他們圖個大花臉,有的甚至把公婆綁在柱子上,讓新娘用冰水混合物給二老洗腳。這樣一來是圖個熱鬧,二來是給公婆一個下馬威,以後要對自己的兒媳婦好點。

  婆婆的帽子上寫的“老牛角”,是想說婆婆這個人脾氣牛,但很吃得苦,也寓意以後的日子越過越牛。

  公公的帽子上寫的“越燒越旺”,衣服裡還插著幾個燒火棍,其中寓意我想大家也能明白。

  在所有人中,抬針線送的東西一般是根據血緣遠近來送不同的東西,但一般也是枕巾、皮鞋之類的生活用品。唯獨對小姑子,抬的必須是手工製作的花布鞋、花鞋墊、花圍巾或襪子。因為一般而言,嫂子和小姑子之間的關係是最不好相處的關係之一,這也是為了討好小姑子,在以後大家和和氣氣的生活。

布依族藝術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布依族儺戲

  布依族文化博大精深,最有特色的布依族儺戲堪稱藝術界的一朵奇葩。神秘奇特的儺戲在布依族已經傳承了上百年的歷史,它是布依族人民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淳樸善良的布依族人民情感的表達。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看看布依族儺戲吧。

  布依族儺戲起源可追溯到原始社會的“儺祭”、“儺舞”,即先民們戴著神和猛獸的面具舞蹈,旨在驅邪酬神、消災祈神於這種祭祀歌舞儀式的綜合藝術。

  “儺”源於古老的儺祭,是一種準宗教行為,“儺戲”孕育於宗教文化的土壤之中,直接脫胎於儺祭儀式,形成於唐宋,是多種宗教文化相互滲透、混合的產物。

  我國儺戲分佈較為廣泛,各民族都有差異,各有特色,被譽為“中國戲劇的活化石”。荔波儺戲主要有漢儺和布依儺兩種,其中以布依儺最為盛行且獨具特色。

  貴州布依儺戲源於明代“調北征南”時期,大批軍隊和移民進入貴州帶來了中原和江南等地流傳的儺戲,爾後,儺戲與貴州地域文化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布依儺戲。

  荔波堯古“儺戲”最早用於布依“做橋”“燒香”“還願”等“儺壇祭祀”,流傳至今已有半個世紀。後“儺戲”取材於中國古代征戰故事,揉進神話傳奇,雜以鄉間吉語,集話劇、歌劇、舞劇為一體。

  劇中人物有“將軍、先鋒、文官、武官、副將、婦孺”等形象。儺面具均用木質雕刻成型,造型奇特、色彩神秘、栩栩如生,服裝更是瑰麗多彩,其舞姿粗獷,娛人娛神,獨具特色。

  荔波布依儺戲的形式主要分為正戲和副戲兩種,正戲以反映自然和神靈為特徵;副戲則以反映歷史人物和典故為特徵。傳入並發展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

  荔波布依族儺戲的正戲戲目主要有:“酬神還願”、“拜三界公爺”、“祭三光(日、月、星)”、“祭神樹”、“祭泉井”、“祭五穀”等十餘個,成為了荔波文化旅遊專案傳演最為廣泛的民間地方戲之一。

  儺文化是遠古文化遺存,不僅是文化人類學的中國文字,也是民族、民俗、歷史、戲劇等諸多領域研究的範本。它以神秘奇特、粗獷豪放、樸實無華的形式表現出原生性、神秘性、奇特性、粗獷性、和諧性、獨特性等顯著特點,顯示了它是具有巨大吸引力的旅遊資源,具有極其重要和非常突出的旅遊功能。

  您可能還會喜歡:

  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壯族三月三歌節

  壯族特有的壯族馬骨胡音樂文化

  淺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紙馬舞文化

  壯族民間藝術奇葩“壯劇起源”


瑤族新年,瑤族文化中的奇葩

  你的新年是怎麼過的?想知道瑤族文化中的新年是怎樣的嗎?其實瑤族和漢族一樣,也過春節,但瑤族獨特的過年方式和漢族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新年對於瑤族人民來說,非常的重要,新年的活動也是豐富多彩,別有一番風味。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瑤族的新年。   瑤家和漢人一樣,也過除夕和春節,他們統稱為過新年, ...

蒙古舞蹈文化的又奇葩”-安代舞

  我們常常說,蒙古族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民族,安代舞是一種原生態的草原舞蹈,也是蒙古族民間流傳的一種舞種。安代舞在古時候也是人們用來祈求神明庇護的一種舞蹈形式。那麼,大家對於安代舞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蒙古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吧!   安代舞的簡介   安代舞是一種在明末清初發祥於科 ...

湖南藝術奇葩“桂陽瑤歌”

  桂陽瑤歌是湖南眾多傳統文化中的一種,桂陽瑤歌在經過了數百年的不斷錘鍊和流傳,形成了獨具一格而多姿多彩的藝術魅力。桂陽瑤歌是瑤族鄉人民在生產勞作及男女婚戀時歌唱的。你對桂陽瑤歌瞭解多呢?下面的湖南文化和小編一起更深入的瞭解桂陽瑤歌吧。   桂陽過山瑤地處縣偏遠的西北方的華山、楊柳瑤族鄉一帶,分別與新田、常寧 ...

就怕流氓有文化句是啥

  就怕流氓有文化上一句是流氓不可怕。意思是:一個流氓本身是不可怕的,他的影響很小,但是如果有了文化,就會在社會上有很大影響。這是一句具有經典幽默哲理的語句。   流氓的釋義:   1、指無固定工作、經常尋釁鬧事的人。   例如:流氓團伙,陳白塵等《烏鴉與麻雀》第四章六:“流氓甲揮手,乙、丙二人便衝進後客堂。 ...

務川的奇葩——仡佬族罵親

  仡佬族婚姻習俗可以說是繁瑣複雜,儀式完備,要求嚴格的。從提親到結婚的流程十分複雜,而且還有許多飽含仡佬族文化的婚姻習俗,十分生動趣味。仡佬族的特色婚俗“罵親”是仡佬族文化中的中的一朵奇葩,那麼,你知道什麼是“罵親”嗎?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類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訂婚時, ...

藏族文化瑰麗的花:藏族民歌

  藏族民歌是藏族文化中一朵瑰麗的花,反映出了西藏的歷史變遷和風土人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那麼,藏族民歌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西藏素有“歌舞海洋”之稱。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節假日,不論你走到什麼地方,都可以看到青年男女、老人小孩,拉起手、踢起腿、翩翩起舞。 ...

河南藝苑中的奇葩“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是河南漢族當地的一種曲種之一,河洛大鼓是擁有一定的文化市場以及相當的數量同種,上至宮廷殿堂,下至鄉間田野,都是很喜歡聆聽這種曲種來消遣時間以及欣賞這種文化藝術。那麼,大家對於河南的河洛大鼓有多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城市文化的角度一起來了解一下這種藝術文化吧!   河洛大鼓的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