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務川的一朵奇葩——仡佬族罵親

務川的一朵奇葩——仡佬族罵親

  仡佬族婚姻習俗可以說是繁瑣複雜,儀式完備,要求嚴格的。從提親到結婚的流程十分複雜,而且還有許多飽含仡佬族文化的婚姻習俗,十分生動趣味。仡佬族的特色婚俗“罵親”是仡佬族文化中的中的一朵奇葩,那麼,你知道什麼是“罵親”嗎?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著許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類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訂婚時,要吃“雞卦酒”,這是殺雞後用雞股骨占卜求吉利。“雞卦”諧音“吉利的卦”,目前已不再按原始的“神判”那種形式去細細講究雞股骨上的紋樣是吉是兇,而是把吃訂婚酒統統稱吃“雞(吉)卦酒”。

  吃“雞卦酒”是在姑娘家舉行的,未來的女婿上未婚妻家認岳父母,向岳父母敬獻“雞卦酒”,第一碗酒必先敬獻給岳母,岳父在吃第二碗酒時也要恭維老伴一番,說“娃娃是她養大的,要由他娘作主。”有人說,這是人類母權制在婚姻上由母親做主的遺風。

  仡佬族有“罵親”習俗,姑娘出嫁吉日,新郎家派兩個後生家和媒人一起來新娘家接親,這時,女家的長輩、兄弟、姐妹和親戚便異口同聲大罵媒人,俗稱“罵親”,罵了媒人既提高了新娘的身份,據說還吉利,所以當母親的便把媒人罵得狗血淋頭。此時的媒人只好作啞裝聾,任由對罵個痛快。

  仡佬族女人出嫁時要自動打掉上顎大齒1-2顆,說是怕女人傷害夫家而產生的習俗。夫家視處女為一種可畏的東西,需打掉牙然後才敢與之成婚,箇中古遠民俗遺風意味深長。

  還有“把門枋”、“追姑娘”和“打溼親”習俗,在仡佬族婚俗裡也很有特色。“把門枋”是新娘離家出嫁時,要雙手緊緊地拉著門枋表示不肯離去。這時候,媒人就要過來強行拉開新娘的雙手,牽著新娘離開孃家。

  “追姑娘”是姑娘出嫁前要放聲號哭,唱“哭嫁歌”。出嫁前還要乘人“不備”而“逃跑”,讓嫁家嬸孃嫂子等女親戚把她找回來。離孃家出嫁前要拜別孃家祖宗,姑娘的父親要解開她衣領邊的扣袢,表示出嫁了的閨女已不是本家氏族的成員而加入夫家氏族中去了。

  “打溼親”則是在新娘娶進夫家之時,一跨進屋,就要用夫家準備好的清水灑向接親的人。傳說這樣可讓清水淋去邪魔求個吉利。

  仡佬族的婚嫁習俗根植於仡佬族的整個社群,是每一個仡佬族人生活中都要經歷的重要的禮儀活動,婚嫁習俗從“提親”到“嫁娶”,程式繁多,禮儀完備,具有嚴格的禮制規範性。同時,講究嚴格的禁忌性,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忌諱的內容,尤其是梳頭、鋪床、發燭等環節,半點出錯不得。

務川仡佬族景點

  九天母石景區、慄園草場旅遊度假區、羅峰書院、九天母石寨、洪渡河等。

  1、九天母石景區:位於大坪鎮洪渡河岸邊小塘地域,距務川縣城11公里。主要由仡佬山寨、百合臺、天主坳、九天母石等人文自然景點組成。每年清明節前後,仡佬族族裔都會聚集至此,舉行“祭天朝祖祭祀大典”,感恩祈福。

  2、慄園草場旅遊度假區:距務川縣城約40公里,面積10萬餘畝,有梅古洞飛瀑、槐溪河、響水泉、大巖門、小巖門、青坪水庫等景點。

  3、羅峰書院:是務川縣的一座標誌性古建築,始建於清雍正十一年,初名“敷文書院”,光緒八年知縣羅慶春擴建,更名為“羅峰書院”。

  4、九天母石寨:是世界仡佬之源,位於務川自治縣大坪鎮。主要由仡佬山寨、百合臺、天主坳、九天母石等人文自然景點組成,風光旖旎,文化厚重,是體驗古樸神秘仡佬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節點。

  5、洪渡河:系烏江一級支流,發源於正安縣謝壩仡佬族苗族鄉,流經湄潭、正安、鳳岡、務川、德江、沿河等縣,在沿河縣洪渡鎮匯入烏江。幹流全長205公里,積水面積3739平方公里。洪渡河經鳳岡縣冉渡灘在務川縣豐樂鎮新田村大灘口入境,流經我縣豐樂、都濡、大坪、柏村、蕉壩、紅絲等鄉鎮,在紅絲鄉兩河口出境。境內幹流全長125公里,流域積水面積2150平方公里,佔洪渡河全流域的58%。

仡佬族敬酒歌歌詞,聽一遍就忘不了

  仡佬族是五十六個民族之一,民族總是有自己的特色,民族服飾,民族飾品,還有民歌……仡佬族的民歌是有關於人民社會生活的,音樂形式簡單樸實,之間聯絡著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當然也包括飲酒了。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帶你去了解仡佬族敬酒歌歌詞。

  民歌分類

  仡佬族民歌按題材可分為號子、打鬧歌、山歌、情歌、酒歌、哭嫁歌、儀式歌、孝歌。曲調不同,各有特點。古老的民歌以三言、四言以至十餘言不等的長短句組成。近二三百年間,受漢族詩歌體裁的影響,多用七言絕句或古風體,並多借用漢語詞句。

  仡佬族民歌概述

  民歌和人民的社會生活有著最緊密的聯絡,音樂形式簡單樸實、平易見人、生的靈活,經過廣泛的群眾性的即興編制、口頭傳唱而成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民歌直接聯絡著人們生活的各方面,人們無時無刻不在唱,它是無數人集體智慧的結晶。仡佬族民歌中的題材較為廣泛,雖然在歷史上沒有自己的文字,但作為口頭文學形式的傳唱卻為生活帶來了無比的樂趣,同時也傳承了自身民族文化。

  山歌唱腔

  仡佬族山歌的唱腔,有高腔(假聲)山歌、平腔山歌、低腔山歌。酒歌曲調明快,氣氛熱烈。古歌、祭祀歌在節日慶典、祭祖時唱,曲調莊嚴肅穆。喪葬歌曲調低沉憂鬱;有些唱詞曲調如同唸經。哭嫁歌如泣如訴,曲調悲慼。打鬧歌屬有伴奏的勞動號子,其音樂與當地山歌、花燈、高臺戲、板凳戲、民間小調有密切關係。打鬧歌按勞動時間分齊田號(有說板、唱號,用於早晨開工之時,唱號有快慢鬆散之分)、催鬧號(用於早飯後的勞動)、花花鬧(用於吃“晌午”後,有獨唱、齊唱、對唱、重唱、領唱、合唱等)和放鬧號(用於晚飯前的勞動中)。其曲調、節奏歡快、鮮明。

  仡佬族民歌有《八月十五走坡來》、《我家住在龍潭邊》、《仡家幸福花》、《仡佬族敬酒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等歌曲,其中《仡家幸福花》2011年入選貴州省紅歌。

  仡佬族敬酒歌

  一呀杯酒來滿滿斟啦

  請問那客人從哪裡來呀

  客呀請坐下我呀敬酒啊

  杯中的酒啊請一呀口燜啦

  客呀客啦呀哈喂

  杯中的酒啊請一呀口燜啦

  二呀杯酒來滿滿斟啦

  讓我來表達仡佬人的心啦

  若呀是看得上兄弟這個人啦

  頭杯喝下二杯又來呀

  客呀客啦呀哈喂

  頭杯喝下二杯又來呀

  客呀客啦呀哈喂

  頭杯喝下二杯又來呀

  三呀杯酒來也滿滿斟啦

  客呀聽我來把話呀說明啦

  有呀緣遇著客這樣的人啦

  千杯萬杯都喝呀不醉啦

  客呀客啦呀哈喂

  弟兄的友誼萬年啦長啊

  客呀客啦呀哈喂

  弟兄的友誼萬年啦長啊


油茶,務川獨特的美食

  油茶是一種風味獨特而且對人體十分健康有益的飲品,它不僅能夠提神醒腦,還有充飢解渴的功用。我過許多地方都有喝茶的習慣,但是所喝的茶大都不相同,而在仡佬族,人們尤其喜歡油茶。你瞭解仡佬族油茶嗎?下面的文章帶你去仡佬族文化中好好品味一番。   仡家人喜食油茶,飲油茶是仡佬民族傳統的飲食習俗,同時也是仡佬族“三么 ...

中華民族: -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仡佬族沒 ...

--簡介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 ...

的習俗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仡佬族沒 ...

貴州令人膽寒的婚俗 出嫁新娘要主動敲掉門牙

  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自稱“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魏普後稱僚人,宋代朱鋪的《溪蠻叢笑》中稱為“仡佬”,到了明帶資本就定下來了,田汝成的《行邊紀聞》中明確的說:“仡佬”一曰“僚”。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夜郎”解體後,僚人大量外遷。和漢、苗民族雜居,經濟有了很大發 ...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仡佬族沒 ...

:九天天主後代的傳說

  仡佬族自稱“仡佬”,一個意思為“人”,另一個意思是“竹”。仡佬族是從西南古老的農耕民濮人的一支發展而來的,至今,貴州的彝族仍稱仡佬族為“濮”。史書記載他們“以竹為姓”,以竹為民族圖騰,其族稱就依此而來。大約2000多年前,仡佬族先民建立了“夜郎國”。從魏晉南北朝以至隋唐的漢文典籍中,都把“仡佬”記為“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