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仡佬族的習俗

仡佬族的習俗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仡佬族沒有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信仰多神,崇拜祖先。

  仡佬族主要從事農業。手工打鐵業比較發達,因此,史書上把有些地方的仡佬稱為“打鐵仡佬”。

  習俗

  仡佬族生活習俗等方面和當地漢族相似。仡佬族的禁忌有:平時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門口;有分娩或有喪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內;婦女生孩子未滿40天的,不能跨門檻,也不能到井邊挑水。仡佬族熱情好客,親戚朋友相聚,都要以酒為禮,遇到喜慶或節日,酒必不可少。

  婚俗

  男女青年結婚時,男方須請媒人攜帶雞、酒等物送給女家,如禮物被女方接收,就表示婚姻已經締結。居住在道真等地的仡佬族,在娶親嫁女或宴請賓客時還要辦“三麼臺”酒宴進行款待,即按特點順序共分三臺,第一臺稱茶席,喝清茶輔以各種糖果點心和香香(即核桃、板栗、花生、白果、葵花籽等);第二臺稱酒席,渴白酒,拌以各種冷盤及酸、鹹、辣醃菜和香腸、鹽蛋等;第三臺稱正席,上飯菜,菜中有扣肉吃“大菜”,招待客人時,客人不放筷,主人必須陪到底。

  在婚嫁期間,親友要把自家釀製的“爬坡”酒裝壇,貼上紅條,做為禮品,置於門外,內插長粽葉莖一根,男女客人可隨意以莖為管吸吮。

  食俗

  習慣日食三餐,早餐稀飯或酸湯燙飯,中餐和晚餐多為大米乾飯或玉米乾飯。糯米食品,是仡佬族最喜食用的食品之一。糯米一般都用來製作糯米粑,因製作方法不同,各具不同的風味。食用時,常配以蜂蜜、紅糖、白糖、芝麻、蘇子等。

  仡佬族大都喜歡把鮮菜做成酸菜和醃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薑混合醃製的酸辣菜,用香椿芽醃製的醃香椿,不僅可以涼拌,單獨作菜,而且還可用來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肉類主要有豬肉、羊肉和牛肉、馬肉,其中較有代表性的風味菜餚是用豬骨頭、雞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種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時既可單獨做湯,又可與其他菜相配,製成各種風味菜餚。

  仡佬族很喜歡吃辣食,吃法很多,如:將嫩辣椒放在乾鍋內爆成半熟,然後用油炒煳;或將嫩辣椒煮成半熟,曬乾,吃時再用油炸,直接用來下酒。

  仡佬族善釀酒,以“爬坡酒”最富特色,酒用玉米、高梁、毛稗、稻穀等釀製而成,常用作禮品贈送親友。

仡佬族待客習俗與禮儀

  仡佬族是一個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仡佬族對待外來的個人向來是以文明熱情隆重而著稱。在仡佬族文化中,待客之道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仡佬族的待客之道也是仡佬族的特色習俗——三麼臺。三麼臺在仡佬族普遍流行,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第一臺為茶席,叫“接風洗塵”。桌上擺滿了九大盤果品糕點:一是乳白清香的酥食;二是紅、黃、綠糯米、天星米麻餅;三是百花脆皮,這是用各色幹餈粑切成各種花瓣後用熱砂炒泡,再沾成各種顏色花朵,脆皮見水便化,適宜老人小孩食用;四是紅帽子粑,形成錐體,尖端放一小撮紅米,肚裡包有豆腐顆、肉、棗等心子;五是美人痣泡粑,必須趁熱吃才有滋味;六至九分別為核桃、落花生、葵花子、柿花。除此之外,每人還有一碗金黃透亮的都濡大葉茶。

  大家一邊喝茶,一邊吃著糕點,天南海北的聊著天,一個多小時過去,主人已備齊第二臺,便拆去一么臺。

  第二臺為酒席,叫“八仙醉酒”。主人將九盤碟下酒菜端上桌後,要舉行儀式,點香化紙,恭請祖先和各路神仙,坐入香龕下的八仙桌,其意是神仙與凡人同享快樂。敬神三杯酒後,客主各就各位。第二臺酒菜一般為滷菜和冷盤,如香腸、瘦臘肉、滷豬雜、滷雞腳、幹野兔肉、松花皮蛋、鹽蛋、浸地牯牛、蘿蔔絲。

  酒是自家釀的包穀酒,清香醇和。席間,凡端杯者,一定要喝三杯,不飲酒者要以茶代酒。第一杯為敬客酒,由主人發話,說些歡迎和自謙的話,第二杯為祝福酒,由客人代表祝福。第三杯為孝敬酒,由晚輩代表向長輩祝福。三杯過後,善飲者唱“十杯酒”等民歌相勸,客人唱“謝酒歌”回敬,不喝酒者左右捧場。不飲者他人絕不強人所難,善飲者可盡情享用,席間氣氛和諧熱烈而文明。一個多小時後,二么臺拆去,三么臺開始。

  第三臺為正席,叫“四方團圓”,意為大家一年難得相聚。當主婦連著端上第三臺菜時,邊放邊說“家中沒有好菜,請大家慢吃,一定要吃飽”。第三臺菜為大菜,用九個大碗盛菜,一般都用豬肉製成,如豬蹄膀、櫻桃肉、回鍋肉、夾沙肉、臘肉扣、糯米圓子、酸海椒炒幹菌肉片、糖醋魚、灰豆腐酸菜湯。滿滿的、熱氣騰騰的一桌色香味俱佳的好菜,加上熱熱的“金銀飯”,誰都會吃上幾碗的。酒足飯飽,客主離席,三么臺便結束了。

仡佬族喪葬習俗,你知多少?

  仡佬族對老人謝世後的喪事非常重視,總要虔誠、隆重地舉辦葬禮,以寄託哀思。其喪葬禮儀紛繁複雜,具有濃厚的民族、宗教、地域文化的特色。在仡佬族文化中,當與自己朝夕相處的老人謝世,活著的人深感哀痛,總要虔誠、隆重地舉辦喪事,以寄託哀思,從而形成具有濃厚民族特色的喪事禮儀及墓葬文化。關於仡佬族的那些喪葬習俗你瞭解多少呢?

  一、報喪祭供

  仡佬族老人去世的報喪儀式,有的地區是放鞭炮報喪;有的則放銃三響,鄉鄰聽到響聲,要來幫忙治喪。黔西仡佬族老人亡故,要請人向死者已出嫁的女兒和女婿報喪,報喪者先不得進入女兒居住的村寨,只能在寨外大聲呼喊,女兒及女婿聞知,立即抬一方桌放於叉路口,桌上置一裝有糧食插上燃香的竹筒,斟酒三杯,並捉雞一隻就地宰殺。然後點香燒紙以生祭示哀。

  祭畢,報喪者隨之進屋,婿家將雞煮熟祭供後,請報喪者食用。隨後,夫婦倆打著傘,帶著蓋布、香紙、火炮、雞、豬、菠蘿飯(宰殺的雞去毛,取出內臟後,腹腔內塞飯一碗)、嗩吶班子趕往孃家參祭。出嫁女兒一進門將菠蘿飯上祭並慟哭。其他至親亦以菠蘿飯獻供。

  二、歌舞踩堂

  這是仡佬族的古老風俗,是其葬禮的重要構成部分,至今盛行於仡佬族的大多數地區。老人去世後,在停靈期間(一般為二三日),由巫師主持舉行隆重的“踩堂”儀式,眾多親友在靈前“擊鼓唱歌,男女圍屍跳躍”。仡佬族巫師和民間歌手在儀式上唱誦喪葬古歌。其內容包含追溯天地初開、兄妹開親、引種稻穀的神話傳說,描述亡者靈魂跟隨雄雞指路、與祖先相聚的情形,以及生者為亡者禱祝、祭祀的內容。

  喪葬古歌有較固定的格式、長度和韻調,描寫風格有的根據現實生活注重寫實,有的帶有強烈的戲劇色彩,如描述亡者靈魂與祖先相會的過程,形象生動,是極具價值的仡佬族文化遺產。20世紀50年代以後,仡佬族喪葬古歌陸續被挖掘整理出來,其中絕大部分古歌以文字資料的形式成為各地博物館、文化館的館藏。每當仡佬族老人辭世之後,便把死者停在堂屋中,然後在靈前翩翩起舞,表示對死者的哀悼和懷念。因系在靈堂前跳舞,靈堂又通常設在堂屋中,故名為踩堂舞。

  舞蹈時,由三四人人分別吹蘆笙、打錢杆、搖鈴、舞絲刀作前導,眾人無論男女,手拉手在後面魚貫而行。另外數位女子,或舉著火把,或提著酒壺,或端著茶盤,盤內放酒碗或酒杯,在佇列旁向舞蹈者敬酒。人們邊舞邊唱輓歌,其歌詞多傳述死者生平事蹟。舞蹈時身體微曲,來回跳躍,舞步右腳落地稍重,成蹉步,不時伴以“呵嗬、呵嗬”地呼喊。舞蹈過程主要靠隊形的變化來完成。舞蹈的時間,一般在1小時以上。

  古代踩堂舞是在墳臺前跳、唱,因受地形限制,才改在堂屋中進行;最初舞蹈時只吹蘆笙和打錢杆,後見漢族人家做“道場”時,巫師常執絲刀、令牌作驅鬼狀,才逐漸學著舞絲刀。儀式上還有一種民間舞蹈是由巫師引仡佬族村寨導舞者跳的“茅草舞”。這種舞蹈是以茅草扎於舞者全身,手執長刀起舞,以驅鬼除魔。

  三、繞棺祭奠

  大多數的仡佬族地區都有為亡人繞棺祭奠、開路送魂的禮儀習俗。黔西北仡佬族老人病危彌留之際,不能平躺於床,須由其子扶坐床上落氣。老人死後,於亡人的腰間纏黑布一圈,再移屍於灶邊臨時鋪就的墊板上或裝殮於木棺內,由本族巫師主持繞棺(也稱繞屍)祭奠儀式,即兒孫們各捧香數炷,女婿們捧著獻祭和靈牌,列隊隨巫師的誦經聲自左至右連續繞棺3圈。

  然後為老人獻上雄雞1只、小雞3只、小豬1頭等供品,巫師念祝詞,做法事(即“做齋”),以示由幽靈攜去陰間享用。然後,殺雄雞,再繞棺一週,丟雞於門外,發喪上山安葬。繞棺儀式上多以蘆笙等樂器伴奏。有的地區在繞棺禮畢,用松枝在屋外平地上搭一座高丈餘的靈房,稱之為“戛房”。繞棺後將棺移入戛房,舉行開路送魂儀式,也是由本族巫師主持。

  開路時,巫師提公雞一隻爬上屋頂,屋內人舉梭鏢刺穿屋頂,巫師用公雞猛砸梭鏢,致死後丟之門外。然後,巫師端坐棺側唸誦開路祭詞(亦稱指路經)。其具體內容是送魂起程,並一站一站地送亡魂到祖宗居處,與祖先相聚。開路送魂儀式完畢,即出殯送葬。葬後,有的地方將牛角掛長竹竿上插於墳前。

  四、葬式獨特

  早期不葬地面而葬於巖穴內。巖穴一般系天然洞穴,少數為人工鑿成,且多選擇於水濱懸崖之上。無巖穴處,則將棺置於巖阡上。有的還在巖穴內壘土為墳。近現代正安、石阡等地仡佬族仍有用巖穴葬者。古代仡佬族還普遍以薄石板鑲成石棺,置屍其中,或用厚石板砌為槨,槨內陳放木棺。前者稱為石棺墳,後者叫作石板墓。石板墓常是數函並列,各函之間內壁有方孔相通聯。

  黔北地區仡佬族至今仍盛行一種“生基”墳。墳以厚石板鑲就,外壘土成圓形,前立花草鳥類等石刻的戴帽墓碑。因這類墳是在墓主生前修建,備死後埋葬用,故名“生基”,實際上是石板墓的發展。埋葬的方法亦有殊異。許多石板古墓不順山勢,而是頭朝山麓,腳向山頂,與一般順埋相反,故民間有“橫苗倒仡佬”之說。甚至有頭頂天腳立地的豎埋方式。清代中葉以後,大部份地區的墓葬漸取土葬。壘土為墳,與漢族葬式相同。


盤點:節日節日大全及習俗

  因地理區域的不同,每個民族都有著屬於他們的傳統節日與習俗。作為少數民族之一的仡佬族也有著他們的獨特節日與風俗。除了和漢族一樣的端午節、清明節與春節,他們還有著其他特別的節日,例如:吃新節、仡佬節、敬雀節等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接下來,一起來看看仡佬族文化中不同節日的習俗與風情吧!   仡佬族在貴州分佈廣 ...

原始的習俗:送子之俗

  眾所周知,在古代如果久不懷孕,古代的婦女都會去寺廟求“送子娘娘”,祈求賜予子嗣。而大家所不知道的是,在仡佬族,人們並不去寺廟求“送子娘娘”。在仡佬族有個習俗“送子俗”,人們用“送瓜瓜”、“送龍寶”、“送菩薩”,來祈求子嗣。這一習俗,在仡佬族文化中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仡佬族的“送子俗”是怎麼個 ...

中華民族: -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仡佬族沒 ...

--簡介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 ...

貴州令人膽寒的婚俗 出嫁新娘要主動敲掉門牙

  仡佬族是貴州最古老的少數民族之一,自稱“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魏普後稱僚人,宋代朱鋪的《溪蠻叢笑》中稱為“仡佬”,到了明帶資本就定下來了,田汝成的《行邊紀聞》中明確的說:“仡佬”一曰“僚”。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夜郎”解體後,僚人大量外遷。和漢、苗民族雜居,經濟有了很大發 ...

  散居在貴州省西部的織金、黔西、六枝、關嶺等20多個縣,少數分佈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隆林各族自治縣和雲南省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的廣南、文山、富寧、馬關等縣。   仡佬族有自已的語言,但各地仡佬語差別很大。如今,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還會仡佬話,漢語已成仡佬人的交際工具。一部分人還會講苗語、彝語或布依語等。仡佬族沒 ...

:九天天主後代的傳說

  仡佬族自稱“仡佬”,一個意思為“人”,另一個意思是“竹”。仡佬族是從西南古老的農耕民濮人的一支發展而來的,至今,貴州的彝族仍稱仡佬族為“濮”。史書記載他們“以竹為姓”,以竹為民族圖騰,其族稱就依此而來。大約2000多年前,仡佬族先民建立了“夜郎國”。從魏晉南北朝以至隋唐的漢文典籍中,都把“仡佬”記為“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