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佛經故事:袁母往生

佛經故事:袁母往生

  世界上有非常多的宗教,各個宗教百花齊放,教義也是非常的不同,而佛經作為東方的主要宗教之一,是非常重要的,教義也是善惡因果與修行和非常多的方面,是一個學問非常深的宗教,你知道袁母往生的故事嗎?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說。

  靈巖山,遇一位陳太太者,湖北人也。近年皈依本寺妙公和尚,現住上海,因厭家居繁雜,有礙修行,常來山上靜居唸佛。一日聽然所說唸佛功德不可思議,許多愚夫愚婦,一字不識者,平常看他只會唸佛,別無所能,到了臨終,他之所能,都現出來。

  平常許多能文能說者,到了臨終,皆不及他所能也。按此理由,豈是阿彌陀佛愛有偏乎。但不過愚夫愚婦,能念念死心,步步蹋實,專歸一門。如龍入海,漸入漸深,得佛氣分自然無能而能。識得此理,正好唸佛也。

  彼聽此說已,翌日持四照片,對然說雲,此我義母袁老太太之玉照也。第一張,我母康健唸佛時所攝也。第二張,我母示疾於床時所攝也。第三張,我母將欲西歸,預知時至,沐浴更衣,落髮受戒之後,右脅而臥時所攝也。第四張,我母臨命終時,巍然端坐,口稱佛號,見佛來迎,奄然示寂時所攝也。

  弟子昨日聞師所說唸佛功德不可思議等語者,正與我母種種事實相合也。故今持此照片,特來奉告,請師證明。茲將我母生沒各種事實,恭對師前,略陳如下。

  我義母袁門姜氏,法名常靜,家住湖北漢口。求皈依於清德法師座下,受五戒於漢口圓照寺中。長齋唸佛三十三年,至六十九歲生西。平常修行精進,任其寒暑無間。每早刻定四點鐘起床唸佛,日間專常拜佛。縱遇三伏汗溼,即以海青數件易之。此乃我母平常修行精進如是也。

  若見苦人身無衣服,登門乞化者,寧將自身所著而脫與之。或遇貧人無法度歲,故來母家盜物者,母一面令盜取物,一面向廚盛飯,與盜食飽而去。此乃我母平常給施飢貧如是也。有次在歸元寺,設千僧齋供眾時,應供者,約千餘人。聞鍋內所辦,不足贍食,市上小菜,早已收完,無法再辦。母曰,請向鍋內再添三擔水,後眾食之,美味透鮮。此乃我母平常供養僧寶如是也。

  至民國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正月,母略示微恙。偶然哭曰,漢口有大災難。家人詢之,我們怕不怕乎。母曰,我們不甚要緊,人民痛苦難堪。至四月初十後,將欲西歸,親見西方三聖來迎,母知西歸時至。囑曰,汝等速去佛堂燒香,佛來迎我,我要去了。家人云,老太太,既歸西方去,須請阿彌陀佛,擇一好日期。今天日子平常,不必去也。母曰,我知道。越數日,母曰,汝等害了我,這幾天,阿彌陀佛不來也。

  家人云,老太太,心莫急,到了西歸時至,佛必再來迎接也。至次日,母曰,我願要坐缸,缸內要放燈草松香,趕快與我一一辦好。彼時恰被日兵擾亂,百行罷工,市上獨有一口劣貨缸,雖已買好,抬未至家,母曰,汝等快接缸。家人云,缸未至。母曰,云何與我買此劣貨缸。少頃,數物皆至,家人視之,果然劣貨。母又曰,云何與我買此碎燈草。家人云,是整一捆。母曰,汝不信,拆開看。家人拆開,果是碎者。

  此乃我母將終心靈格物如是也。至十七早,母曰,我願要落髮,汝等速去歸元寺,請首座和尚來,與我說戒。又曰,汝等速燒檀香水來,為我沐浴。至沐浴更衣畢,首座和尚至,為母落髮,授沙彌尼戒。母受戒已,即右脅而臥。此乃我母將終身奉戒律如是也。

  至二十早,母曰,我今日要歸西方去了,汝等速去歸元寺,請首座和尚領諸師來,助我歸西。至八點鐘,首座和尚領諸師至,母命扶端坐椅上,雙足跏趺,胸佩戒牒,手持數珠。母曰,將布枕來,墊在背面。復因眾人遮路,母面帶憂容。眾雲,我等中間讓開。母喜曰,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早已來了,汝等勿哭,與我念佛。說畢,自稱佛號數聲,眾同稱佛號。至十點鐘,母奄然示寂,如入禪定。此乃我母末後安然歸西如是也。

  至翌日,十點鐘,裝缸時,端然如故。火化之日,送葬唸佛者,約千餘人,莫不嘆為希有也。收靈骨時,骨帶金黃色,得淡白色舍利,大小共七粒。最希有者,母裝缸時,身穿海青灰色。至化身後,拾出海青角四條,變成青色,邊上線珠累累,雪白分明,人人兩手對拉,則不斷也。

  至三十三年(一九四四年)冬,國軍將復,果然漢口遍地皆炸,人民房屋將盡,獨我母家,安然無殃。回思我母預言,纖毫無差。正炸之時,有人看見三彈,落我母房。其人撫掌嘆曰,可惜陳太太一個好人,這也完了。後探詢之,始知分落傍屋焉。識者莫不嘆雲,皆由袁老太太昔日道行所感,佛力所加,此乃我母身後靈感護持如是也。然欣聞之下,不勝欽佩。

  敬按袁太夫人,身後得白色舍利七粒者,即表生平戒行清潔,道心堅固也。火化之後,得海青角四條不壞者,即表生平道行精進,勤苦修持也。病中瓦缸燈草,自未親見,尚能分明瞭了者,足證心如清水,有物皆現也。昔日添水代齋,美味透鮮者,此乃誠心所感,願力所成也。將終落髮,虔受沙彌尼戒法者,正合《十六觀經》,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也。按此各種表現之瑞相,末法時代,堪稱希有。

  況值時局,正當紊亂,人心惶惶,驚恐不安。臨命終時,尚能端坐唸佛,見佛來迎,安詳西歸者,愈為難得之難得也。彼以智人自命,譏誚愚人唸佛者,觀此而寧不愧死耶。然本非讀書文人,從不與人錄傳記,此亦非陳太太有意請然所錄也。因觀彼照片,現出實憑確據,恰與陳太太所述各種事實相符,毋容纖毫擬議。令人不覺自然感動,羨慕不已。較之許多虛言裝飾者,彼此天淵相隔也。況陳太太,常來山上唸佛,一住數月,人人知其道心真切,語無虛妄。即此種種實事,亦從未對人說過。

  因日前聽然所說,恰與彼母種種事實相合,心即感動,故特來相告。然思此來因,希奇罕有。想必由袁老太太冥中所加,道力所使,假借因緣湊合,成斯往生傳記。故此援筆敬錄陳太太所述各種事實,與袁太夫人臨終唸佛坐脫攝影,一併登於《弘化月刊》,以公同志。俾見聞者,作增上緣。願諸同倫,讀是錄者,留神觀察,深注意焉。

佛經故事:鬼子母的傳說

  孔子曾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其實佛家在這方面也是一樣的,畢竟做人要有同理心,不能因為一己之私而去傷害他人,以故事來感化民眾是佛教的一個重要手段,你有沒有聽說過鬼子母的故事?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說。

  鬼子母是老鬼神王般闍迦的妻子。

  她有一萬個兒子,個個都身強體壯,力大無比,最小的兒子名叫嬪伽羅,聰明活潑,鬼子母最喜愛他。

  這個鬼子母性情兇殘,脾氣狠暴,最喜歡的食物就是小孩子,所以她常到人間抓小孩子,活生生地當食物吃。

  四面八方的人們,實在受不了這種痛苦,紛紛向佛求救。

  佛聽說這種情況後,就把嬪伽羅抓來,扣在要飯用的缽下。

  鬼子母發現心愛的小兒子不見了,非常著急。她上天入地,到處尋找,整整找了七天。在這七天當中,她飯不吃、茶不思、覺不睡,成天哭哭啼啼,發了瘋似地四處亂竄,卻連孩子的影子也沒發現。後來,聽人說:“佛是世界上最聰明的,無所不知,無所不曉。”便來到佛居住的地方,向佛打聽自己的小兒子到底在什麼地方。

  佛對焦急萬分的鬼子母說:“你有一萬個兒子,才丟了一個,你就這樣傷心難過,四處尋找;那人間百姓有的有兩三個兒子,有的只有獨子,卻被你吃了。你想想人家的心情,是不是比你更痛苦十倍?”

  鬼子母慚愧地說:“我錯了!只要這次老天爺讓我找到嬪伽羅,我再也不吃別人的孩子了。”

  佛就抓起缽,把嬪伽羅還給鬼子母。

  鬼子母經過這番變故,果然改邪歸正,再也不傷害兒童了。

佛經故事:前生的善惡緣形象今生

  “前生的善惡緣形象今生”前因後果,也有著前世的恩怨今生來回報。我們今生所遭遇的各種磨難都是前世種下的惡果,貪念也是今生會留下惡果的原因。

  那麼,本期瞭解佛經故事前生的善惡緣形象今生。

  還想了解》》一切皆宿世因緣有關

  從前有一對好友,兩人都常常一塊出外做生意,一個是賣絲棉的,一個是賣黃金的。有一天他們來到一個鄉村,村裡有人慾買黃金,可是不知道這黃金是真或是假。俗說:‘真金不怕火試’,買金的人就要求用火來試一試才肯買。於是馬上架起木柴,燃上火,把金塊放在火焰裡燒,欲溶解金子以木柴的火力須一段時間,賣金和買金的人都等了很久。

  賣金的人到廁所小便,買金的人到屋裡去喝水,就在這個時候,賣棉的人趁機從火裡的金,急急忙忙的塞入他的絲棉之中,賣金的人出來,賣棉的人若無其事的欲趁機溜走,可是金子從火裡取出來已經燒紅了,不消片刻就燃燒起來了。賣棉的人終於被逮住了,不但沒有偷到金反而絲棉也被燒掉了,世間往往都是利慾搞昏了頭,做出愚蠢的事情。

  佛法譬如金,外道不知佛法的修行方法也不依法修行守戒,只是從佛法的名詞攝取過來而改一改,或從儀式偷過來就以真道自居。用在他們道場上不但格格不入實則不倫也不類。只是裝裝門面而已。不知佛法之寶貴在那裡,也損失了自己的立場,豈不是如賣棉偷金嗎?

  人類每個人內心都隱藏著,貪嗔痴等惡習氣,有的人輕,有的人比較重而已。遇著因緣則把它引發出來。有的人能自重自愛而克服自己不法的情慾,而有的不能,孔夫子在世時有人問他說:‘假使窮困煎迫,黃金千兩,深山窮谷美女一人,試問夫子動也不動?’夫子說:‘動、動、動’一連說了幾個動字。夫子系中國的大聖人,當然不致於偷,或非禮之事。但也不敢說心裡不會動。舉心動念即作善作惡的根源。

  可見貪心是人類的天性。這天性從那裡來呢?是不是天生自然的?天把有些人生為良善,有些人把它生為兇惡,而且有些輕有些重,未免太不公平罷?佛法說,善性惡性由各人無始以來所積習而來的,有人積輕,有人積重的關係而已。

  已然每一個人都有貪念,有人遇到惡緣而作惡,有人不會遇惡緣。而且有人遇善緣,惡性也變成作善,有人遇惡緣善性也變成作惡,這又是何故?有些是前生的善惡緣的關係,影響今生的善惡緣,有些是今生才開始遇善惡緣的,是故學佛親近善知識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佛經故事能忍得自在

  所謂“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不用總是怨天尤人,其實哪裡都有不愉快的事情,但是如果覺得不適合確實是應該適當的改變,而在本期的佛經故事能忍的自在的故事中,就講述了這樣的一個道理。   佛經上述:我們此世界叫做娑婆世界。娑婆譯為“堪忍”就是說此世界的人堪忍受種種的痛苦的意思,堪忍 ...

佛經故事韓愈墮餓鬼道的緣由

  我國是一個源遠流長的國度,有非常多的歷史故事,都是非常的傳奇有趣,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非常多的前輩留下了足跡,唐宋八大家中的韓愈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的,而你知道韓愈墮餓鬼道的緣由嗎?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說。   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世界如何變要看大眾是什麼想法。於是我們恍然大悟,影響別人思 ...

佛經故事修善積福得昇天

  佛教一直認為輪迴轉世是跟前世的積善積德有關,如果作惡下輩子的命運就會特別悲慘,在地獄也是不得安生,積善到一定的程度甚至可以昇天,佛教是一個以故事來感化民眾的宗教,你有聽說過修善積福得昇天的故事嗎?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說。   過去,忉利天王帝釋與大梵天王親近友好。一日,大梵天王至忉利天宮,發現帝釋憂愁不樂, ...

佛經故事石頭向佛問情五則

  在生活中,雖然佛教是提倡六根清淨的,無慾無求,但是在一些感情方面的事情,還是可以給你一些指點的。大家都直達: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而在佛教的故事中,石頭像佛問情的故事你知道嗎?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說。   篇一   石頭問:我究竟該找個我愛的人做我的妻子呢?還是該找個愛我的人做我的妻子呢?   佛笑 ...

佛經故事沒有十全十美

  人世間是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的,完美的事物總是稀有而又脆弱,追求完美只是讓自己更加的沒有缺點而已,而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然有非常多博大精深的道理,佛家透過故事來讓人悟出道理,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說沒有十全十美的人。   世間沒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麗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是十全十美就變成了天仙仙女了。心裡 ...

佛經故事木匠和畫家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有沒有多的宗教文化,佛教作為我國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感化眾人大部分是透過講故事的方式,也因此流傳下來非常多的故事,你對佛教中木匠和畫家的故事有多少了解嗎?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析。   從前,北天竺有個木匠,手藝極其精巧。他用木頭做了一個機器人,穿上衣服,嚴然就是一個美女,容貌豔麗, ...

佛經故事佛陀對難陀的開示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為自己所遇到的疑惑糾結不已,這時候其實就需要他人的幫助和解惑了,而在佛教中就非常多這樣的例子,佛教的哲學是非常的具有道理的,想要明白其中的智慧,也是需要自己去動腦思考的,本期佛經故事為你解說。   難陀是舍衛國城裡一位富翁的獨生子,富翁擁有無數的財產。難陀聰穎絕倫的智慧,躺在床上聽人講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