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保安族藝術——美術

保安族藝術——美術

  保安族的美術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的工藝品,遠在清同治年間,保安人從青海同仁遷往大河家,途經循化時就向塔撒坡的工匠學會了打刀技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期的保安刀是為防身用的,式樣簡單。後來經過保安族工匠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改進,保安刀在設計、鍛打、淬火、鑲嵌、砸鉚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並在刀的刀鞘孔裡插一根小巧玲瓏的紫銅鑷子,製造出許多精緻的腰刀。保安腰刀刀刃堅韌、鋒利,工藝精湛,風格獨特,式樣美觀,久負盛譽,遠銷國內外。保安人制作腰刀的工序十分驚人,一把腰刀少則40多道,多則要經過80道工序。

  保安腰刀的品種有二十多種,主要有“什樣錦”、“波日季”、“雅五其”、“雙落”、“滿把”、“扁鞘”、“雙刀”、“細螺”、“哈薩刀”、“蒙古刀”等,其中以“什樣錦”最精巧。

基諾族藝術——美術

  基諾族的美術

  基諾族婦女從小學挑花,常用彩色絲線在胸兜上、筒帕上挑出各種植物、雲彩、江河的圖案。男子喜歡雕刻,常在耳環木上、鐮刀柄上、背東西的背板上、三絃柄上、口弦上雕出各種植物葉子和房屋的形象。他們還善於做篾活,能把蔑削得又薄又滑,編成精美的檳榔盒、煙盒、針線盒、手飾盒、錢盒、酒杯盒等,家庭中用的篾桌也是自己編的。

  孔明印:基諾族的一種刺繡工藝。基諾族喜歡在衣服邊、胸圍、帽尾、綁腿等服飾上刺繡各種裝飾花紋,在筒帕上繡上各種幾何圖案。男子喜穿無領對襟黑白花格小褂的背部,有一塊六寸見方的各色線繡成之花紋,有的象太陽,有的象月亮,有的象獸形,基諾族把這些花紋圖案稱之為“孔明印”。他們認為,孔明是基諾族的祖先,於是,就把基諾族的族源和族稱,以及生活中的許多東西都與孔明連在一起。

保安族藝術——音樂

  保安族的音樂

  保安族人民還擅長吹奏樂器,經常使用的樂器有:笛、簫、嗩吶、四頁瓦、二胡、四弦等。男子喜奏絲竹樂。


保安藝術——舞蹈

  保安族的舞蹈   保安族的舞蹈節奏明快,急促豪放,舞姿輕盈、剛健,既有蒙古族舞蹈的古老傳統,又巧妙地吸收和融合了漢、藏、回、撒拉、土等民族舞蹈的形式,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傳統舞蹈主要有《克依卡哈德》、《保安腰刀》等,表現了保安人的樂觀豪放。 ...

保安主要節日

    保安族因為信仰伊斯蘭教,所以在保安族的節日中宗教節日較多。這些節日除有宗教色彩外,還有群眾性,原來是宗教的重要節日,由於歷史的演變,現在已形成為民族的傳統節日。     保安族的主要節日有:   爾德節。又稱爾開齋節、肉孜節。“爾德”是阿拉伯語的譯音,是迴歸及歡樂節日的意思,來源於宗教,是伊斯蘭教 ...

中華民族:保安

  保安族是由元明時期一支信仰伊斯蘭教的蒙古人在青海同仁一帶駐軍墾牧,同周圍各民族融合而成。分佈:甘肅省保安族自治縣。   語言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通用漢文,以漢文為社會交往的工具。   保安族人主要從事農業,兼營手工業。所制傳統手工藝品腰刀(又稱保安刀)工藝高超,鋒利精製,譽滿甘青。   保安族人民能歌善 ...

保安--簡 介

       保安族,有人口12212人。主要聚居在甘肅省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少數散居於甘肅臨夏回族自治州和青海省循化縣。   保安族地區位於甘肅西南部,東南與臨夏縣接壤,西與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毗鄰,北與青海民和縣隔河相望,東北部與永靖縣以黃河為界。在這巍峨的積石山下,黃河上游之濱,水草肥美, ...

保安的婚嫁及婚戀習俗

  保安族的婚禮一般選在禮拜五(伊斯蘭的主麻日)舉行。   婚禮當天由男方率親朋數十人(內有兩名美女)的迎親隊去迎娶新娘;到女方家裡後,會舉行祝福儀式,阿訇會從視窗向院中撒出一盤紅棗和核桃,由院內年輕人爭搶,表示吉祥如意、早生貴子、夫妻和睦之意,新娘村中的年輕人會向新郎索要羊羔肉,表示你娶走我們村裡的姑娘,是 ...

保安的婚俗

  過去,保安族主張早婚,認為“早生子女早得福”,一般是男17歲,女15歲即可成婚,婚姻多由父母包辦,媒人說合,其主要過程是先由男方請媒人說親,接著是下聘禮、認親、結婚。   首先,由男方請媒人去徵詢女方父母的意見,如果女方父母同意結親,即由男方準備好茯茶一塊、“四色”禮1份、衣料1件,由媒人送到女方家去正 ...

保安喪葬習俗

  保安族實行土葬、速葬。   土葬,墳墓均為南北向,寬三尺、長六尺、深七尺左右,在墳底的兩壁挖一名叫“拉海堤”的偏洞,用以安放屍體(亦稱麥體)。洞口高二尺、深三尺、長六尺五寸。在墳底的北壁做一土枕,屍體面朝西,頭朝西北,腳向東南,以示永向麥加天房。   速葬,為使亡人早日“入土為安”,一般習慣是人無常(死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