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族的音樂
保安族人民還擅長吹奏樂器,經常使用的樂器有:笛、簫、嗩吶、四頁瓦、二胡、四弦等。男子喜奏絲竹樂。
保安族的音樂
保安族人民還擅長吹奏樂器,經常使用的樂器有:笛、簫、嗩吶、四頁瓦、二胡、四弦等。男子喜奏絲竹樂。
基諾族的音樂基諾族音樂主要是民間歌曲、歌舞曲等。
民間歌曲:有山歌、風俗歌、獵歌、兒歌、催眠歌,以及宗教歌曲等。
山歌:音樂具有抒情性質,內容廣泛,多為獨唱;情歌中有對唱。山歌的節奏較自由、曲調依字行腔,一曲多詞。反覆演唱時,詞曲略有變化,句尾常運用顫音唱法。常用五聲音階徵調式,調式支柱音為上方大二度和純五度。
風俗歌:包括過年調、賀新房調、婚禮調、喪事調等。演唱形式有獨唱(只限於喪事調)、齊唱、領唱加伴唱(常伴隨一平行四度曲調)3種。
獵歌:基諾族喜愛狩獵,獵獲後唱歌以示慶賀。演唱時多敲擊具有不同音高的竹筒為伴奏,又稱“竹筒調”。曲調有:走路調,在狩獵歸途中唱;回家調,在回到家中邀請鄰居共享野味時唱。
兒歌:曲調活潑,節奏鮮明。多為齊唱,載歌載舞。
催眠歌:除用以哄慰孩子入睡時唱外,多為父母遠出時囑咐在家孩子時唱。
民間樂器:基諾族的打擊樂器還有大鼓、鋩、釵,絃樂有三絃、二胡,管樂有竹笛、口弦、簫竽。
敲竹筒:基諾族的敲竹筒,是用長短不等的青竹七筒,一頭就竹節做底,另一頭削麵斜口,在筒身的一側開一條約五釐米的小槽。槽靠近筒底音高,離得遠音低,竹筒越短音越高,越長音越低。不削皮的音高,削皮後音低。七個竹筒能敲出三種調子。第一個敲得最急,其它根據調子的不同而依次緩之。
敲竹筒這一風俗的歷史可以追索到很遠的古代,它跟先民們的狩獵有密切關係,當時,打到野豬、馬鹿等大野獸,敲直徑大的一套竹筒;打到麂子等小野獸,敲直徑小的一套竹筒,打到野牛兩套一起敲。所以人們能從竹筒聲中,分辨出是打到了什麼樣的野獸。
底特:彈撥樂器,木製,圓鼓形音箱,蒙以蛇皮、蛤蟆皮,或竹筍外皮,張二絃,用以伴奏歌唱。
畢吐嚕:吹奏樂器,竹製,管開2孔 ,直吹。此外還有口簧、大鼓、竹筒等。
保安族的美術
保安腰刀,是保安族的工藝品,遠在清同治年間,保安人從青海同仁遷往大河家,途經循化時就向塔撒坡的工匠學會了打刀技術,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期的保安刀是為防身用的,式樣簡單。後來經過保安族工匠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改進,保安刀在設計、鍛打、淬火、鑲嵌、砸鉚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發展,並在刀的刀鞘孔裡插一根小巧玲瓏的紫銅鑷子,製造出許多精緻的腰刀。保安腰刀刀刃堅韌、鋒利,工藝精湛,風格獨特,式樣美觀,久負盛譽,遠銷國內外。保安人制作腰刀的工序十分驚人,一把腰刀少則40多道,多則要經過80道工序。
保安腰刀的品種有二十多種,主要有“什樣錦”、“波日季”、“雅五其”、“雙落”、“滿把”、“扁鞘”、“雙刀”、“細螺”、“哈薩刀”、“蒙古刀”等,其中以“什樣錦”最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