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傳統糖食。糖畫藝人的攤子,一般由兩張較矮的方形木桌作架子,上放一張光滑的方形石板,用以鑄糖畫:右邊放一個熬糖的小火爐兒,左邊有轉盤,旁邊再立一個插有各式糖畫的稻草捆兒,以招攬顧客。糖畫藝人根據顧客需要,用勺子盛少許由紅塘熬製的糖汁,在石板上澆成鳥獸、花草、人物等形象,再沾上一根竹籤,以便持取。顧客付酬後用手撥動一下糖畫攤子轉盤上的指標。轉盤分為若干格,每格里畫有不同圖案,或為鳥獸、或為果蔬。指標最後停在哪一格,顧客即獲得與該格圖案相同的糖畫。
成都傳統糖食。糖畫藝人的攤子,一般由兩張較矮的方形木桌作架子,上放一張光滑的方形石板,用以鑄糖畫:右邊放一個熬糖的小火爐兒,左邊有轉盤,旁邊再立一個插有各式糖畫的稻草捆兒,以招攬顧客。糖畫藝人根據顧客需要,用勺子盛少許由紅塘熬製的糖汁,在石板上澆成鳥獸、花草、人物等形象,再沾上一根竹籤,以便持取。顧客付酬後用手撥動一下糖畫攤子轉盤上的指標。轉盤分為若干格,每格里畫有不同圖案,或為鳥獸、或為果蔬。指標最後停在哪一格,顧客即獲得與該格圖案相同的糖畫。
1、糖畫起源於明代的“糖丞相”。清代小說家褚人獲的《堅瓠補集》裡載,明俗每新祀神,“熔就糖”,印鑄成各種動物及人物作為祀品,所鑄人物“袍笏軒昂”,儼然文臣武將,故時戲稱為“糖丞相”。
2、到了清代,糖畫更加流行,製作技藝日趨精妙,題材也更加廣泛,多為龍、鳳、魚、猴等普通大眾喜聞樂見的吉祥圖案。《堅瓠補集》中有一首詩,真實記錄了糖畫盛行的情況:“熔就糖霜丞相呼,賓筵排列勢非孤;蘇秦錄我言甘也,林甫為人口蜜腹。黴雨還潮幾屈膝,香風送暖得全膚;紙糊閣老尋常事,糖丞來年亦紙糊,逐漸演變發展成為今日的糖畫藝術。
1、食材:白糖150克、麥芽糖170克、油20毫升。
2、首先在不粘鍋裡倒入油,放入150克白糖開小火熬,等到白糖融化將麥芽糖放入鍋中。
3、接下來我們繼續使用小火熬製糖漿,熬製的過程中需要順著一個方向,不停地攪拌。
4、然後我們將糖漿熬到用筷子沾糖漿液有拉絲的樣子,那麼糖漿就熬製好了。
5、拿出一個盤子抹上一層油,用小勺挖出一些糖漿液,用澆灌的形式畫出自己喜歡的圖形後,用牙籤沾容在糖畫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