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具有宗教色彩的藏族唐卡是什麼東西

具有宗教色彩的藏族唐卡是什麼東西

  藏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也是有著非常久的歷史。藏族算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個民族,在不少的樂團以及春晚節目上都有著藏族人民的表演,更有著一些獨特的民族特產。

  那麼,本期藏族文化一起了解一下藏族唐卡。

  唐卡是藏語音譯,意為布畫。它是傳統藏族繪畫藝術的一種形式。其分類方法較多,按大小和張掛方式,可以分畫片唐卡和卷軸唐卡;按色澤可分為彩(色)唐,金(色)唐,黑(色)唐,紅(色)唐,淡(色)唐,淺(色)唐六種;按製作方法又可分為繪畫唐卡、堆繡唐卡、刺繡唐卡、印刷唐卡、織錦唐卡、和緙絲唐卡6類。

  但總的來說,卷軸唐卡類的彩色繪畫唐卡數量居多。卷軸唐卡上有天杆、下有地軸,地軸兩端有軸頭,與中國內地傳統軸畫類似。唐卡畫芯一般都用綵緞裝裱,畫面上多用大小相同的絲帛覆蓋,絲帛上端連於天杆,懸掛唐卡時將其掀起。絲帛蓋面在捲起唐卡時,能有效保護畫芯不被磨損。

  唐卡,也叫唐嘎,系藏文音譯,是用綵緞織物裝裱成的卷軸畫。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個畫種。“唐卡”的畫芯和裝裱都離不開棉、麻、絲、帛這些農業文明的成果。“唐卡”畫源於寺院,它的傳承歷史與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剛學院傳授有直接聯絡,屬純宗教事務類的師徒相傳。

  唐卡起始的準確年代,至今尚無定論,但它源於壁畫是毋庸置疑的。有學者認為:最早的唐卡是繪製在獸皮之上的,它應起源於牧業文明的雅礱文化時期。但我們認為它至多是唐卡藝術的萌芽。真正意義上的唐卡,畫芯和裝裱都離不開棉、麻、絲、帛這些農業文明的成果。所以唐卡的起源應是在松贊干布從雅礱遷都邏些(拉薩)之後。

  因為在這之後,西藏藏族地區,才真正進入農業文明時期。五世達賴所著的《大昭寺目錄》記載,松贊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繪畫了一副白拉姆女神像。這個故事的真實性已無從稽考,然而唐卡藝術在此時興起則是完全可信的。因為松贊干布定都拉薩,一方面農業文明為唐卡的創作準備了基本的物質材料。

  再有文成公主進藏,帶來了先進的中原文化,布、帛、絲、麻也大量湧入藏區;尺尊公主進藏,則帶來異域文化。總之,西藏與外界的交流大大加強。在西藏長期發展的苯教文化和摩崖石刻藝術,也為唐卡的誕生奠定堅實基礎。松贊干布將佛教引入西藏,並對之大力扶持和發展,宗教生活的需要,也催生和發展了唐卡這種繪畫藝術。

  “唐卡”畫具有鮮明的民族特點、濃郁的宗教色彩和獨特的藝術風格。對研究藏民族民間和宗教藝術均有一定的社會價值和學術價值,同時具有可供世人觀賞和收藏的價值。

  “唐卡”畫源於寺院,它的傳承歷史與甘南拉卜楞寺院喜金剛學院傳授有直接聯絡,屬純宗教事務類的師徒相傳。甘南“唐卡”多在純棉布上繪製,也有在羊皮上繪製而成的,有絲繡和綢貼絲縫的或版印的單色唐卡,用各色綢緞鑲邊,面上罩有薄綢和裝飾飄帶,下端有黃銅和白銀裝飾的木軸,以便卷展。畫幅大小不一,大者幾十平方米,小者不足零點一平方米。它的繪畫顏料多為曠物質和金銀等。

  【結束語】文成公主進藏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塊不可磨滅的里程碑,它代表著我們文化的進步。在之後的歷史長河中藏族的文化不斷被內陸吸收學習,藏族唐卡也是非常有收藏價值的。

具有宗教色彩的臺灣媽祖文化

  媽祖作為一種民間信仰文化,在我國南部臨海十分受到推崇。媽祖在民間被認為是海上的神靈,能保佑出海平安。而在臺灣,由於特殊的條件形成的媽祖信仰文化既具有中國民間信仰文化的特點,也具有其特殊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臺灣文化,看看具有宗教色彩的臺灣媽祖文化吧。

  媽祖是臺灣的主要民間信仰之一。清康熙五十九年臺灣縣誌關於媽祖的記載有四條:一為大媽祖廟,即寧靖王故宮改建的媽祖廟;二是小媽祖廟,建於清康熙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間,位於西定坊水仔尾;三為鹿耳門媽祖廟,建於清康熙五十八年,前殿祀媽祖,後殿祀觀音;四是澎湖的媽祖廟,那時這一地區各港口幾乎都建有媽祖廟。

  各種史料記載,清康熙五十年以後的臺灣媽祖廟多分佈在水路要道,尤其是在各個港口比較普遍。日據時期,儘管日本侵略者控制較嚴,但媽祖信仰早已深入民間。

  20世紀50年代以後,媽祖信仰在臺灣持續發展。從臺灣媽祖廟的分佈來看,由南向北中心點分別為臺南市的大天后宮、雲林縣的北港朝天宮、彰化市的南瑤宮、臺中縣的大甲鎮瀾宮等,構成了一條媽祖信仰的中心線。從媽祖信仰在臺灣的發展歷史來看,臺灣民眾中信仰媽祖的人越來越多,祭奉儀式也愈來愈繁雜;媽祖廟的規模不一,有民間的小寺小廟,也有頗為壯觀的宮院;媽祖被譽為“天上聖母”,又被視為“東方的維納斯”。

  臺灣各地媽祖廟宇名稱不一,主要有天妃宮、天后宮、媽祖廟、天后寺、聖母壇、文元堂、朝天宮、天后祠、安瀾廳、雙慈亭、紛麗殿等名稱,又因各地祭奉的媽祖神像來自大陸的不同地方而有不同的稱謂。例如,來自湄洲的稱“湄洲媽”,來自泉州的稱“溫陵媽”,來自同安的稱“銀同媽”。

  臺灣媽祖信仰熱潮在清代福建移民大量入臺後就逐漸形成,此後呈日益增長的趨勢。在近百年的間裡間裡,僅臺灣大甲一地的進香團便從數十人發展到5萬多人。臺灣人類學家李亦園先生指出,媽祖信仰隨閩粵漢族移民入臺後,以若干源始的廟宇為中心形成很多信仰圈與祭祀圈,並且因而盛行進香,割香的儀式活動,至今仍是臺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現象。

  古時候人們在不能掌握自身命運的情況下常求神靈保佑。在海上或海邊生活的人們面對的是反覆無常、威力無比的異己力量,因而,他們特別希望冥冥之中有力量更為強大的神靈在危險之際來拯救自己、保佑自己。險惡的自然環境及這種環境背景下的人們心理狀態為媽祖信仰的形成提供了土壤,而歷代封建統治階級和文人儒士對媽祖的褒封頌揚使之更為神化,又助長了媽祖信仰文化的形成與播行。

  總的看來,臺灣媽祖信仰文化的形成是複雜多變的自然環境與特殊社會環境合力作用的產物。

具有濃郁宗教色彩的赫哲族薩滿舞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赫哲族的薩滿舞影響極為廣泛。薩滿是北方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起源極早、流傳久遠。薩滿世界,萬物有靈,天人合一。薩滿舞中的文化內涵很有特色。在赫哲族文化中,跟小編一起了解下赫哲族薩滿舞的獨特魅力。

  赫哲族只有自己民族的語言,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字。這種特殊性,決定了這個民族舞蹈藝術的發達,舞蹈就成了一種動態的文字。以民族崇拜偶像薩滿神為藝術淵源,形成了以薩滿舞為主幹的舞蹈藝術。薩滿是世界性的文化現象,曾經廣佈歐、亞、美三大洲北部,其基本特徵是溝通人神。中國黑龍江流域是薩滿文化的發源地,蘊藏著豐富絢麗的薩滿文化資源。赫哲薩滿,服飾華彩、繪畫詭奇、史詩雄渾、圖騰獰麗、音樂激昂、舞蹈飄揚。堪稱“東北絕唱”。

  薩滿跳神時全副神裝,胸前背後掛著銅鏡,腰繫腰鈴,脖子上掛著布克春、薩日卡、額其和三種神,“愛米”供在西炕上。薩滿手拿神鼓以通神。還有神刀、神杖、龍頭杖等神具和祭具,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尤其在夜間神鼓神咒的聲音,容易將人引入幻境。跳神時除薩滿外,還有“二神”也是其助手。治病時“二神”在病人背後,兩手扶病人的肩上,薩滿請神邊敲鼓邊唱邊說,依次猜測是什麼鬼作祟,據說猜中了,“二神”便發覺病人的雙肩抖動,告訴薩滿請神驅鬼。

  薩滿於春、秋時節“跳鹿神”亦稱跳太平神。意思是求神驅鬼消災求福,保護全村人丁興旺,祈求漁獵豐收,有群眾集體參加,是很隆重的宗教儀式。具體時間由薩滿確定,預先通知大家,如有還願者準備祭品。“跳鹿神”之日,薩滿全副神裝,請年輕力壯者手執鳩神杆、鷹神、神偶、神刀擊鼓,從薩滿家中邊跳邊唱鳩神歌而出。在屯中跳,到其他人屋內跳,所去人家早有安排,其戶數為單數,甚至有的去幾十裡以外的村屯跳,據說可趕走藏在各村屯裡的鬼怪和病魔,以保護人口平安。原來患病許願而病癒,求子許願得子者,都在跳太平神時還願,顯得更加熱鬧。

  薩滿舞是薩滿信仰最為典型的表現形式,為巫師在祭祀、請神、治病等活動中所做的的舞蹈表演。薩滿舞在禱詞、咒語、吟唱和鼓聲中進行,主要舞段在表現神靈附體時跳出,這時鼓聲急促,舞蹈激烈,充滿神秘色彩。薩滿舞在舞蹈語言、舞蹈道具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反映出漁獵社會發展階段的狀態、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

  赫哲族的先祖所居之地屬於薩滿文化區。在他們的神話世界中,動植物、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以及祖先等,凡是在人們的經驗範圍中出現過的事物都有其自己的神靈,人們透過相應的儀式來祭祀它們,以祈求它們或者幫助人類,或者不要給人類帶來危險、災難等。

  按照赫哲族傳統信仰,小孩一生下來就有“魂鳥”(赫哲族語言稱之為“哈念初坎”),一切疾病的發生都是由鬼怪攝走人的靈魂造成的。因此,他們篤信薩滿才能治療百病,有了病便找薩滿跳神。薩滿舞因此成為赫哲族求神佑護、驅鬼辟邪、免除災難,讓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重要儀式,表現出赫哲族挑戰自然災害、疾病、惡勢力,並與之抗爭的勇氣和意志。

  如今,隨著赫哲人的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經很少有人找薩滿跳神,就連薩滿也幾乎找不到了,但薩滿舞作為赫哲族民間藝術流傳至今。赫哲族薩滿舞作為薩滿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宗教功能在現代社會中因理性精神和現代社會制度而逐漸喪失,但其作為民族傳統和藝術的積澱卻在現代社會中透過教育、文藝創作、表演、文化遺產的保護等形式而獲得發展。

  你可能會喜歡:

  獨具民族特色的東鄉族語言

  越南京族習俗,越南京族節日習俗大全

  仡佬族儺文化,你知道多少?

  東鄉族的信仰是什麼?


帶有宗教色彩的騎士是什麼,他們的地位

  騎士一直都是作為守護者的存在,在西方童話中公主之類的人物都有著騎士的保護,代表著地位也代表著個人。騎士也是屬於宗教中的一種人物,你知道他的地位是什麼嗎?本期宗教文化一起了解吧!   騎士是歐洲中世紀時受過正式的軍事訓練的騎兵,後來演變為一種榮譽稱號用於表示一個社會階層。騎士的身份往往並不是繼承而來的,騎士 ...

維吾爾族結婚習俗,充滿宗教色彩

  俗話說“十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而處在我國西北的維吾爾自治區的維吾爾族同胞們,又有什麼不同的習俗呢?想要更加了解維吾爾族文化,就讓小編來為大家介紹我國西北地區同胞的文化習俗吧!   維吾爾族的婚俗大體上由提親、定親、議婚、完婚等四個階段構成。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一個階段的具體步驟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 ...

具有濃重色彩的水族酒文化

  水族文化中最重要的就是酒文化。酒在水族是不可缺少的飲品。水族姑娘熱情好客,迎接客人都是用敬酒來表達喜悅之情。不喝酒的人去了水族,既是一種痛苦,又是一種遺憾。   所以從這可以看出,酒在水族的重要地位。那麼,就讓小編帶大家看看具有濃重色彩的水族酒文化吧。   水族自稱“雖”,漢語譯稱“水”,是全國少數民族之 ...

藏族服飾色彩含義解析,崇尚自然與宗教

  我們都知道我們平時所穿的漂亮衣服都是靠五顏六色的顏色來裝飾的,每件衣服上的顏色搭配都有它的道理在。那麼,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藏族服飾瞭解瞭解藏族服飾色彩含義解析,到底他們的衣服顏色隱藏著怎樣的含義呢?   藏族服飾大膽地運用紅與綠、黑與白、紅與藍、黃與紫等強烈對比的色彩組合,並且巧妙地運用複色、金銀線的搭配, ...

藏族各大宗教節日

    1、雪頓節   雪頓節,是西藏藏族人民的重要節日之一,每年藏慶七月一日舉行,為期四、五天。雪頓是藏語譯者,意思是“酸奶宴”,於是雪頓節便被解釋為喝酸奶子的節日。後來逐漸演變成以演藏戲為主,又稱“藏戲節”。按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的規定,每年藏曆六月十五至七月三十日為禁期,大小寺廟的喇嘛不許外出,以免踩 ...

趣味測試:你具有哪種玄幻色彩(圖)

        你具有哪種玄幻色彩   獨家撰稿: 心理測試徵稿啟事   人的機體是一個頗為神秘的構成,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刻,將選擇什麼,或者恍惚間一個毫無刻意的動作,將在往後的日子裡如何影響你的人世歲月。而你也不會知道,你緣何對某人、某事如此執著,或者你原本執著的一切,又如何不再看重? ...

藏族古老的宗教習俗——煨桑

  煨桑,藏族民間性宗教習俗之一。“桑”是藏語,其本意為“清洗、消除、驅除”等淨化之意,“煨桑”在藏語中是燔祭戰神的意思。藏人有天葬的習俗,天葬臺上點桑煙是為了招鷹前來食屍,煨桑也有祭神的意味,意即給神靈以美味,使死者的精神得以解脫。   煨桑的程式   在藏區,凡是有人煙的地方就有寺院,有寺院就燃桑煙。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