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具有濃郁宗教色彩的赫哲族薩滿舞

具有濃郁宗教色彩的赫哲族薩滿舞

  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赫哲族的薩滿舞影響極為廣泛。薩滿是北方民族原始文化的核心,起源極早、流傳久遠。薩滿世界,萬物有靈,天人合一。薩滿舞中的文化內涵很有特色。在赫哲族文化中,跟小編一起了解下赫哲族薩滿舞的獨特魅力。

  赫哲族只有自己民族的語言,沒有自己民族的文字。這種特殊性,決定了這個民族舞蹈藝術的發達,舞蹈就成了一種動態的文字。以民族崇拜偶像薩滿神為藝術淵源,形成了以薩滿舞為主幹的舞蹈藝術。薩滿是世界性的文化現象,曾經廣佈歐、亞、美三大洲北部,其基本特徵是溝通人神。中國黑龍江流域是薩滿文化的發源地,蘊藏著豐富絢麗的薩滿文化資源。赫哲薩滿,服飾華彩、繪畫詭奇、史詩雄渾、圖騰獰麗、音樂激昂、舞蹈飄揚。堪稱“東北絕唱”。

  薩滿跳神時全副神裝,胸前背後掛著銅鏡,腰繫腰鈴,脖子上掛著布克春、薩日卡、額其和三種神,“愛米”供在西炕上。薩滿手拿神鼓以通神。還有神刀、神杖、龍頭杖等神具和祭具,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尤其在夜間神鼓神咒的聲音,容易將人引入幻境。跳神時除薩滿外,還有“二神”也是其助手。治病時“二神”在病人背後,兩手扶病人的肩上,薩滿請神邊敲鼓邊唱邊說,依次猜測是什麼鬼作祟,據說猜中了,“二神”便發覺病人的雙肩抖動,告訴薩滿請神驅鬼。

  薩滿於春、秋時節“跳鹿神”亦稱跳太平神。意思是求神驅鬼消災求福,保護全村人丁興旺,祈求漁獵豐收,有群眾集體參加,是很隆重的宗教儀式。具體時間由薩滿確定,預先通知大家,如有還願者準備祭品。“跳鹿神”之日,薩滿全副神裝,請年輕力壯者手執鳩神杆、鷹神、神偶、神刀擊鼓,從薩滿家中邊跳邊唱鳩神歌而出。在屯中跳,到其他人屋內跳,所去人家早有安排,其戶數為單數,甚至有的去幾十裡以外的村屯跳,據說可趕走藏在各村屯裡的鬼怪和病魔,以保護人口平安。原來患病許願而病癒,求子許願得子者,都在跳太平神時還願,顯得更加熱鬧。

  薩滿舞是薩滿信仰最為典型的表現形式,為巫師在祭祀、請神、治病等活動中所做的的舞蹈表演。薩滿舞在禱詞、咒語、吟唱和鼓聲中進行,主要舞段在表現神靈附體時跳出,這時鼓聲急促,舞蹈激烈,充滿神秘色彩。薩滿舞在舞蹈語言、舞蹈道具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反映出漁獵社會發展階段的狀態、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

  赫哲族的先祖所居之地屬於薩滿文化區。在他們的神話世界中,動植物、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以及祖先等,凡是在人們的經驗範圍中出現過的事物都有其自己的神靈,人們透過相應的儀式來祭祀它們,以祈求它們或者幫助人類,或者不要給人類帶來危險、災難等。

  按照赫哲族傳統信仰,小孩一生下來就有“魂鳥”(赫哲族語言稱之為“哈念初坎”),一切疾病的發生都是由鬼怪攝走人的靈魂造成的。因此,他們篤信薩滿才能治療百病,有了病便找薩滿跳神。薩滿舞因此成為赫哲族求神佑護、驅鬼辟邪、免除災難,讓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重要儀式,表現出赫哲族挑戰自然災害、疾病、惡勢力,並與之抗爭的勇氣和意志。

  如今,隨著赫哲人的科學知識的普及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已經很少有人找薩滿跳神,就連薩滿也幾乎找不到了,但薩滿舞作為赫哲族民間藝術流傳至今。赫哲族薩滿舞作為薩滿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宗教功能在現代社會中因理性精神和現代社會制度而逐漸喪失,但其作為民族傳統和藝術的積澱卻在現代社會中透過教育、文藝創作、表演、文化遺產的保護等形式而獲得發展。

  你可能會喜歡:

  獨具民族特色的東鄉族語言

  越南京族習俗,越南京族節日習俗大全

  仡佬族儺文化,你知道多少?

  東鄉族的信仰是什麼?

充滿神秘色彩的赫哲族民間舞蹈:薩滿舞

  本期赫哲族文化帶來的是充滿神秘色彩的赫哲族民間舞蹈:薩滿舞,薩滿跳神時全副神裝,胸前背後掛著銅鏡,腰繫腰鈴,脖子上掛著布克春、薩日卡、額其和三種神,“愛米”供在西炕上。薩滿手拿神鼓以通神。繼續來了解薩滿舞吧!

  一、薩滿舞簡介

  所屬地區:黑龍江—雙鴨山

  文化遺產名稱:赫哲族薩滿舞

  遺產編號:Ⅳ—5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雙鴨山市

  薩滿跳神時全副神裝,胸前背後掛著銅鏡,腰繫腰鈴,脖子上掛著布克春、薩日卡、額其和三種神,“愛米”供在西炕上。薩滿手拿神鼓以通神。還有神刀、神杖、龍頭杖等神具和祭具,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尤其在夜間神鼓神咒的聲音,容易將人引入幻境。跳神時除薩滿外,還有“二神”也是其助手。治病時“二神”在病人背後,兩手扶病人的肩上,薩滿請神邊敲鼓邊唱邊說,依次猜測是什麼鬼作祟,據說猜中了,“二神”便發覺病人的雙肩抖動,告訴薩滿請神驅鬼。

  薩滿於春、秋時節“跳鹿神”亦稱跳太平神。意思是求神驅鬼消災求福,保護全村人丁興旺,祈求漁獵豐收,有群眾集體參加,是很隆重的宗教儀式。具體時間由薩滿確定,預先通知大家,如有還願者準備祭品。“跳鹿神”之日,薩滿全副神裝,請年輕力壯者手執鳩神杆、鷹神、神偶、神刀擊鼓,從薩滿家中邊跳邊唱鳩神歌而出。在屯中跳,到其他人屋內跳,所去人家早有安排,其戶數為單數,甚至有的去幾十裡以外的村屯跳,據說可趕走藏在各村屯裡的鬼怪和病魔,以保護人口平安。原來患病許願而病癒,求子許願得子者,都在跳太平神時還願,顯得更加熱鬧。

  薩滿舞是薩滿信仰最為典型的表現形式,為巫師在祭祀、請神、治病等活動中所做的的舞蹈表演。薩滿舞在禱詞、咒語、吟唱和鼓聲中進行,主要舞段在表現神靈附體時跳出,這時鼓聲急促,舞蹈激烈,充滿神秘色彩。薩滿舞在舞蹈語言、舞蹈道具等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遺產,反映出漁獵社會發展階段的狀態、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

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布依族轉場舞

  能歌善舞的布依族人民,創造出多姿多彩的布依族文化。布依族人民無論是在田間勞作還是日常生活都喜歡唱歌跳舞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布依族有個很重要的舞蹈那就是轉場舞。

  轉場舞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而且文化底蘊也是不可估量的,那麼,大家就隨小編一起看看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布依族轉場舞吧。

  布依族轉場舞,布依語稱“勒嗚”,是流傳於貴州省冊亨縣布依族聚居村寨的傳統舞蹈。每年從正月十三到十五,布依族村寨男女老少都會身著盛裝聚集在村寨曬壩場跳轉場舞。從其傳統的表演程式看,包括祭祀、開場請師、情景表演、跳轉場四個方面的內容。轉場舞流傳至今有八式傳統動作。

  相傳清康熙年間,冊亨威旁大寨的王包賽寨主帶領村民擊退入侵者成為首領後,常欺壓老百姓,讓大家無法度日。康熙48年隆冬,大家含恨一把火將寨主家化為灰燼。心裡非常高興,都圍著大火手拉著手盡情的唱歌跳舞。後來,每次都要先祭祀王包賽後才開始跳轉場舞,在300多年的衍進中,不知從何時起,轉場舞慢慢流傳到冊亨各布依族村寨。

  轉場舞是在土司制度下布依族村寨內部發生鬥爭而產生的一種舞蹈。這種舞蹈熱烈奔放,張弛有度,表演性強。布依人在春耕即將來臨的時節跳轉場舞向神靈行吉禮祈福,以求一年農事順利,五穀豐登。透過跳轉場舞,布依族人在愉悅中可以瞭解到一些本民族的歷史文化、風俗習慣,接受感恩、尊重、團結等的教育。

  轉場舞蘊藏著布依族人的信仰、社交禮儀、生活態度、道德觀念、教育方式等諸多要素,對於布依民族歷史文化、民俗、民族、舞蹈等學科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保護傳承好轉場舞對於樹立當地布依族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及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現今,布依族轉場舞已逐漸由儀式性舞蹈向布依族民間喜聞樂見的審美娛樂舞蹈轉化,布依族轉場舞在縣屬16箇中小學進行傳承保護,並已透過組織“萬人布依轉場舞”創“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紀錄”,在布依族地區影響很大。但是,現由於大環境的影響,正面臨後繼乏人瀕臨消亡的危險。

  您可能還會喜歡:

  解析:布依族圖騰的象徵意義

  有聲的文化,布依族銅鼓文化

  達斡爾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簡介

  優美的朝鮮族舞蹈文化


達斡爾族的滿

  達斡爾族過去主要信仰薩滿教,主持薩滿教儀式的人叫“薩滿”,達斡爾語為“雅達幹”。薩滿男女皆有,平日仍參加勞動。其職能主要是維護本民族的安全和興旺,如為患者跳神看病、祈求生產豐收(達斡爾族昔日有用水相潑以求雨的風俗)、為死者送魂以及為沒有生育過的婦女求子等。薩滿舞是薩滿進行跳神活動時手執抓鼓邊敲邊跳的舞蹈。 ...

滿的種類

  薩滿舞的種類有:維吾爾族薩滿舞、虎的薩滿舞和鄂溫克薩滿舞。薩滿舞俗稱“跳神”,屬於圖騰崇拜、萬物有靈宗教觀念的原始舞蹈。薩滿一詞原意即為因興奮而狂舞者,後衍為薩滿教巫師的稱謂。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非生物等當做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他們有一種超自然力,會保護自己,並且 ...

別具特色的鄂溫克族滿

  薩滿教是一種流傳於中國的民族信仰宗教,“薩滿”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因興奮而狂舞的人們,鄂溫克族也是信仰薩滿教的,薩滿舞更是他們的民族特色。本期鄂溫克族文化一起了解薩滿舞。   “薩滿”一詞源於滿—通古斯族語言,原意為“因興奮而狂舞的人”。後即成為對薩滿教巫師的通稱。薩滿舞是我國原始薩滿教一種祭祀性的舞蹈,作 ...

具有濃郁民族色彩的侗族日常食俗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具有悠久的民族歷史。民族文化也各有其獨特性。民族飲食習俗就有濃厚的文化底蘊,這些飲食習俗都是從古代就流傳至今的。今天帶大家走進侗族文化,讓大家品嚐不一樣的人間美食,吃貨們準備好了嗎,趕緊過來吧。   侗族食俗-基本簡介   侗族分佈在中國南部貴州、湖南、廣西三省(區)毗鄰處。侗族種 ...

具有濃郁地方色彩——莆仙戲

  古代的一些富家小姐或者是婦人每天吃喝玩包括後院的內鬥也是十分無趣的,在古代沒有網路沒有電視的時候也會有一些有名的演員,他們就是戲子,上演一些有趣的戲劇。本期小編帶你去莆田文化了解莆田有名的莆仙戲。   莆仙戲,因形成於興化地區(今莆田、仙遊),用興化方言演唱,故俗稱“興化戲”。1952年經福建省文化局批准 ...

滿宗教的起源

  薩滿宗教的起源與發展:   薩滿宗教起源於十二世紀的中國蒙古地區,為蒙古族上層階級的宗教信仰;薩滿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礎上逐漸豐富與發達起來的一種民間信仰活動,它曾經長期盛行於中國北方各民族;薩滿教起於原始漁獵時代,直到各種外來宗教先後傳入之前,薩滿教幾乎獨佔了我國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壇,在我國北方古代各民族中 ...

具有宗教色彩的藏族唐卡是什麼東西

  藏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也是有著非常久的歷史。藏族算是我們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個民族,在不少的樂團以及春晚節目上都有著藏族人民的表演,更有著一些獨特的民族特產。   那麼,本期藏族文化一起了解一下藏族唐卡。   唐卡是藏語音譯,意為布畫。它是傳統藏族繪畫藝術的一種形式。其分類方法較多,按大小和張掛方式,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