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北京古時中秋習俗

北京古時中秋習俗

  釋出人:聖才學習網 釋出日期:2011-08-08 09:26 共157人瀏覽

  北京舊時過八月十五中秋節,有一樣外地沒有,而最招孩子們喜愛的怪東西:“兔兒爺”。這又像是玩具,又像是“神靈”的怪東西,凡在北京度過童年的人是永遠不會忘記的。

  江寧夏仁虎老先生《舊京秋詞》道:

  “銀槍金甲巧裝排,撲朔迷離總費猜,泥塑紙糊兒戲物,西風抬舉上高臺。”詩後自注道:“中秋兒童玩具曰兔兒爺,其雌者曰兔兒奶奶,識者所嗤,然愚民或高供以祈福焉。”

  這是一種什麼玩藝呢?簡單地說,是一種泥人玩具,說的更具體一些,就是一種用模子脫出來的,人身兔面的泥俑玩具。臉上紅白相間,也十分漂亮。說是“兔臉”,也不完全是兔子的樣兒,而是人臉,只是嘴是“兔唇”,畫成一個紅色的三叉形。另外上面有兩根大耳朵,做成一個銀槍金甲紅袍的坐像。兔兒爺有大有小,最大的三尺多高,小的也有四五寸高。有一種嘴唇做成活絡的,空心中有線可拉,拿在手中玩,一拉中間的線,嘴唇就亂動,十分好玩,叫做“刮打嘴兔兒爺”。這個名稱,不要說在外地,恐怕在北京,也很少有人知道了吧。做的最講究的兔兒爺,面部貼泥金,背後插綵綢護旗背,像戲臺上的武將一樣,頗為威風。

  我常常想,歷史上有許多不知名的創造家,都很值得人佩服,是誰別具慧心,創造出這麼好玩的兔兒爺呢?它的來源似難詳考,但在明代就有了。明人紀坤《花王閣?稿》記雲:“京師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紀坤是閱微草堂的先人,這條記載,朱彝尊編《日下舊聞考》並未採入。整補所引還是《帝京景物略》的記載,只有“月光紙”,上面“繢滿月像,趺坐蓮花者,月光偏照菩薩也。華下月輪桂殿,有兔杵而人立搗藥臼中。紙小者,三尺,大者丈,工緻者金碧繽紛”。我想最早創造做泥人兔兒爺的,大概就是照這“月光紙”上的像塑的。這自然會大受孩子大人的歡迎,因而越造越精,越流傳越久,就演變成為歷史風俗。《燕京歲時記》也詳細記載了當時兔兒爺攤子云:

  “每屆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謂之兔兒爺。有衣冠而張蓋者,有甲冑而帶纛旗者,有騎虎者,有默坐者,大者三尺,小者尺餘,其餘匠藝工人無美不備,蓋亦謔而虐矣。”

  最後一句,是針對當時陋俗“相公”說的,現知者寡矣。

  在幾十年前的北京街頭,大約六十多歲以上老北京都還能記得。一過七月十五,兔兒爺攤子就擺出來了。前門五牌樓、後門鼓樓前、西單、東四等處,到處都是兔兒爺攤子,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擺的極為熱鬧。攤前簇擁著孩子們。但是孩子們看著高興,大人們卻不見得高興。端午、中秋、除夕三大節,中秋好過,而還帳卻是艱難的啊!因為當年平時生活日用,都是賒帳,要到節下集中還帳。中秋是大節,一夏天的賬都是要還的。《道光都門紀略》雜詠道:

  “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閒;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

  人們看到滿街擺出兔兒爺攤子,不免都發愁如何還賬了。這首詩是很生動地寫出了當年北京中秋節近的街頭風光的。

  清人都門竹枝詞中說到兔兒爺的也很多,比較早的,為乾隆乙卯,即六十年(一七九五年)楊米人所寫。詩云:

  “團員果共枕頭瓜,香蠟庭前敬月華。月餅高堆尖寶塔,家家都供兔兒爺。”

  詩中說的十分明確,其時去《紅樓夢》時代不遠,而《紅樓夢》中卻未寫到供兔兒爺的趣事,不免有些遺憾了。

  創造這個怪玩具的是誰,我雖然不知道,但我總感到它是嚴格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藝術傑作。真是的,那金盔金甲,騎著老虎、大長耳朵、白麵紅唇、背後插著纛旗雄踞街頭的兔兒爺,配上盛開的雞冠花,多麼招人喜愛呢!孩子們有時卻唱到:

  “我看你嘴又豁,眼又斜,好象八月十五的大兔爺……”

  兔兒爺好玩,但人像兔兒爺則可厭了。前引夏仁虎先生的《舊京秋詞》,寫於抗戰那年秋天。所謂“兒戲物”、“上高臺”、詩人微旨,是對當時漢奸上臺的辛辣諷刺。

老北京的中秋習俗

  八月十三日至十五日為中秋節,俗呼為八月節。街市繁盛,果攤泥兔攤所在皆是。十五月圓時設月光馬於庭,供以瓜果、月餅、毛豆枝、雞冠花、蘿蔔、藕、西瓜等品,唯供月時男子多不叩拜,諺雲:“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供月畢,家人團坐,飲酒賞月,謂之“團圓節”。又將祭月之月餅按人數切塊分食,謂之“團圓餅”。

  老北京,中秋要放三天假。十三到十五日,學生也不上課。而所謂“泥兔攤”,就是賣兔兒爺的。前十年,北京中秋還有兔爺賣。現在很少見了。似乎只在春節廟會上見過。中秋節祭的就是這隻月亮裡的兔子。兔爺是泥做的,兔首人身,披甲冑,插護背旗,臉貼金泥,身施彩繪,或坐或立,或搗杵或騎獸,豎著兩隻大耳朵,亦謔亦諧。有曲為?quot;莫提舊債萬愁刪,忘卻時光心自閒。瞥眼忽驚佳節近,滿街掙擺兔兒山"。過中秋,家裡擺個兔爺像,確實很有氣氛。

  中秋節,正值秋果上市,特別豐富。《春明採風志》裡有“中秋臨節,街市遍設果攤,雅爾梨(原文)、沙果、白梨、水梨、蘋果、海棠、歐李、鮮棗、葡萄、晚桃,又有帶枝毛豆、果藕、西瓜。”過去的果子市在前門東,八月十三、四兩日燈火如晝。並有吆喝:“今兒是幾來?十三四來,您不買我這沙果蘋果聞香的果來,哎!二百的四十來”現在,這些秋果街上都買得到。而且相形下,今年的水果多又便宜,正是由猴子變成的人的最美時刻。美中不足的是蘿蔔有點貴。

  現在講究廣式月餅,過去“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它初不足食也。供月月餅大者尺餘,上繪月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謂之團圓餅”。能放半年的,肯定不會是廣式月餅。 月餅源自民間祭祀,同樣,北京人常吃的點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於民間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從製作工藝上說,油炸、蜜餞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連餃子,也是春節供後的食品。

  月餅源自民間祭祀,同樣,北京人常吃的點心如果求根溯源百分之七、八十也都出自於民間祭祀或宗教上的供品。從製作工藝上說,油炸、蜜餞和烘烤,都是最好的防腐措施。就連餃子,也是春節供後的食品。

  其實,不僅僅吃食是這樣,延順這個思路推廣開來,藝術的誕生(謹慎的人在這裡會用某些藝術門類這個概念)一樣離不開民間祭祀的。還記得上學時曾對這個問題發生興趣,翻看一些河南、山東地區的考古資料,至今仍能刺激自己頭腦的是一柄出土于山東日照的玉斧,當然真的玉斧無緣得見,但是單單就那圖畫已經足以讓人驚訝了。那斧薄得能夠透過光線而上面精緻的一條夔紋是很難讓人簡單地以“活靈活現”這個詞將就形容的,在石斧的時代,它的存在又能夠說明什麼?

  與其說玉斧是斧,倒不如稱之為一種語言,描述著艱難的砍砸者同上天對話。或者稱之為精靈,這是一個屏棄了功利取捨的精神的精靈。於是由了它,藝術方才出現。更於是人才徹底地脫落成為人。

  中秋節真好,好在又一次讓我想到了這些已經好久不想的問題。當然節日本來就是人們精神的節日,與此時偶爾察覺月餅與烙餅的差異,也並不奇怪。你瞧,人不就是這個樣子麼。給自己做吃的,為了填飽肚子沒一個認真。饅頭包子幾百上千年從不變化,但凡加上點精神追求,就能花樣翻新。

  看來糕點如此,藝術作品和其他許多事情,確實也都是這個樣子。

老北京中秋習俗:祭月拜月自制月餅

  “八月十五中秋節,水果月餅擺滿碟。”這句名諺道出了老北京隆重、喜慶的過節情景。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古人把月圓視為團圓的象徵,所以又稱“團圓節”。每年“七月十五”剛過,來自京郊、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水果開始陸續上市,市肆的果攤櫛比擺設,鋪在水果下的青蒿和上面的鮮果散發出陣陣清香。八月初一,油鹽店的菜床子上添賣豐碩鮮豔的雞冠子花和綴滿豆莢的毛豆枝子。乾貨店裡,增添了價錢不菲的早花西瓜。兔兒爺攤琳琅滿目,糕點鋪的月餅開始出爐。整個京城一派節日景象。

  中秋節與月息息相關,人們對月的崇拜由來已久。秋分祭月始於周代,中秋賞月始於魏晉盛於唐,宋代正式把八月十五定為中秋節。北宋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成為千古絕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家喻戶曉。直到上世紀40年代末,老北京還有祭月、拜月的習俗。另外,自古以來就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傳統,在南京還把中秋節稱為“女兒節”。少女拜月,還有另一層含義,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每逢中秋節的黃昏,一輪明月升起之時,每家每戶的女眷會在庭院的東南設一香案,供上“月光馬兒”,案上至少有三盤月餅、三盤水果,案前放上毛豆枝子、雞冠子花、切成蓮花瓣形的蓮瓣西瓜和九節藕。女人一一向月而拜。祭畢,一家人圍桌而坐,飲團圓酒,分吃團圓月餅,其樂融融。這就是祭月的古俗。

  月光馬兒(又稱月亮馬兒)是月神的神像,在長者七八尺或短者二三尺的紙屏上,用金碧輝煌的藻彩畫出菩薩般的太陰星君,下面還有月宮桂樹和搗藥的長耳定光仙——玉兔,玉兔的形象是人立執杵。這是由明清以前道教色彩為主的嫦娥和月宮圖景,演變為佛道交融的月光菩薩與搗藥玉兔並存的世俗形象。

  兔兒爺起源於明末,起始是仿照“月光馬兒”上玉兔的形象。到了清代,祭月並不一定放兔兒爺,以至後來成為一種玩具。於是兔兒爺任由民間藝術家的想象,發展為戲劇化、風俗化、人物化的藝術品。兔兒爺大的三尺,小的三四寸,一般戲裝,其坐騎花樣繁多,或獅或虎,或象或鹿,或鳳或鶴,或牛或馬,或孔雀或麒麟等。過去的兔兒爺是一年一棄,所以有句歇後語:“隔年的兔兒爺——老陳人兒。”

  中秋節吃月餅由來已久,據說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北宋蘇東坡有詩為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過去老北京吃的月餅主要有三種:自來紅、自來白、提漿月餅(即團圓餅),後來才有“翻毛”、“癩皮”和廣東月餅。過節時,老北京還喜歡自制月餅。沈榜在《宛署雜記》中,記述了明代北京中秋製作月餅的盛況:坊民皆“造麵餅相遺,大小不等,呼為月餅”。很可惜,這種習俗已不復存在。老北京的月餅以前門外“致美齋”所製為第一,尤其是它還現做現賣熱月餅。

  中秋佳節,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不也是社會安定、民族團結的一種標誌嗎。


北京的中秋節習俗 北京人是怎麼過中秋

  老北京的中秋節習俗 北京人是怎麼過中秋的   中秋之夜,千家萬戶於庭院中對月設下香案,擺滿了時鮮瓜果,諸如西瓜、蘋果、葡萄、棗、梨、栗子等,還有熟食毛豆、五香花生、芋頭之類。全家人還在香爐上插一枝生毛豆,代表月中的桂樹。一切佈置停當之後,全家人輪流向月亮朝拜。所謂祭月,是向月宮裡的嫦娥遙拜。嫦娥是女性,月 ...

你沒見過的七種中秋習俗

  婺源舞草龍燈和堆寶塔的習俗由來已久,每年中秋婺源人都會堅守這些習俗,今年也不例外。想去婺源過中秋,記住這些有傳統舞草龍燈的旅遊村:汪口、江嶺、慶源、理坑、嚴田古樟、上嚴田、靈巖洞、清華鎮、思溪延村、李坑等。   婺源的中秋,空氣中散發著八月桂花的香氣,偶爾還有點點蛙叫片片蟲鳴,初秋的天氣似涼非涼,樹葉正是 ...

上海中秋習俗

  農曆八月十五日,上海人很重視這個秋節。由於這一天正好處於秋季當中,所以叫中秋節,又叫仲秋,團圓節、八月節等。   中秋賞月吃月餅,是上海人風俗中很有傳統意義的食俗之一。蘇東坡有詩句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說明北宋時候已經出現這種圓形似月、內含美餡的食品。相傳元朝末年,人民無法忍受統治者的殘酷剝削 ...

泉州中秋習俗

  泉州中秋佳節和其他傳統節曰一樣,充滿鄉土氣息的民俗活動豐富多彩。   拜月娘媽   拜月一般是婦女的活動。泉州人將月亮稱為“月娘媽”,表示對月亮十分崇拜。舊時到了中秋之夜,民間婦女有拜月習俗。幾乎家家戶戶擺香案於庭院天井中,陳列時令瓜果和月餅,虔誠祭拜月娘媽,焚香祈祝,祈求稱心如願。   賞月   賞月是 ...

中秋記憶 南京中秋習俗

  在南京的文化記憶中,秦淮河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中秋佳節也不例外。相傳東晉時期某年中秋夜晚,名士謝尚、袁宏在牛渚(今採石磯一帶,漢時即屬秣陵)江面上泛舟攬月,留下了“牛渚玩月”的佳話。中秋賞月,從此從南京流行開來。   唐代詩仙李白數下金陵,也吟有《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等玩月 ...

杭州中秋習俗:爭睹錢江潮

  浙江省山區流行“搶瓜”習俗。青年和孩子們分別在白天或晚上舉行搶瓜比賽,看誰最先搶到瓜。勝者,意味幸福吉祥,還可得到獎勵。   杭州的蓴菜鱸魚燴之所以成為中秋家宴上的菜餚,不僅僅是因為這一時節的蓴菜、鱸魚好吃,更是因為晉代張翰借思鄉的“蓴菜、鱸魚”,棄官返回故里的故事,使蓴菜成為思鄉的象徵。   蓴菜是中秋 ...

中秋習俗知多少

  中國地緣廣大,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過法也是多種多樣,並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海南和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主要是婦女和小孩,有“男不圓月,女不祭灶”的俗諺。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陽臺上設案當空禱拜。銀燭高燃,香菸繚繞,桌上還擺滿佳果和餅食作為祭禮。   中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