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中秋記憶+南京中秋習俗

中秋記憶 南京中秋習俗

  在南京的文化記憶中,秦淮河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中秋佳節也不例外。相傳東晉時期某年中秋夜晚,名士謝尚、袁宏在牛渚(今採石磯一帶,漢時即屬秣陵)江面上泛舟攬月,留下了“牛渚玩月”的佳話。中秋賞月,從此從南京流行開來。

  唐代詩仙李白數下金陵,也吟有《秋夜板橋浦泛月獨酌懷謝朓》、《玩月金陵城西孫楚酒樓》等玩月詩篇。

  南唐以後,不少騷人雅士紛紛醉遊秦淮,或放舟盪漾,或臨軒玩月,用飽含深情的詩文詠歎中秋佳節。“內橋南走是長幹,十里平鋪白玉寒。踏盡馬蹄塵不動,半窗明月此中看”,這是明代文人周天球《中秋長干曲(三首)》之一,他還在第二、三首詩中激情詠歎:“花燈百隊走兒童,盡道仙娥降月中。縱是霓裳看不見,白毫光裡度香風”、“玉笙低引紫簫長,不許商音斷客腸。聽到月斜才入破,飛來七十二鴛鴦”,周天球將寫實敘事與浪漫抒情手法相結合,描繪出金陵中秋佳節的歡悅情味。

  “江南月,第一在秦淮。河影直從天上瀉,歌聲渾似碧空來。隨處好擎杯”,清初文人張榮在《望江南·秦淮月》詞中,深情地勾畫出一幅天上月光與人間燈火、歌酒歡樂交相輝映的民俗風情畫卷;乾隆皇帝因為監國方略需要六下江南,曾多次巡幸秦淮河畔,所作《題宋院本金陵圖》意味深長而富有滄桑之感:“幾經富庶幾離亂,富庶歡娛離亂愁。只有秦淮一片月,溶溶無意照千秋”,意象中的秦淮明月更是讓人充滿了無限遐想。

  明代文人潘之恆亦寫有傳世名篇《秦淮看月記》。他以“中秋賞月”為引線逐步深入展開:當時青溪、秦淮兩岸“競傳吳音”,河房河廳中的歌姬,以真情勝者“則元女之珠獻綵女之簫,隨其孤調皆緣雲之音”……笙簫韻動秦淮月,令人賞玩情趣大增。

  至於以南京為主要背景的《紅樓夢》等優秀作品,有關中秋賞月的文學描寫更是不勝列舉。清代文學大家曹雪芹在《詠月》詩中抒懷感嘆:“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

  習俗:

  老南京中秋節期間,通常要吃月餅、葡萄、石榴、柿子、梨子、香藕、熟菱、芋頭、栗子、桂花鴨,飲酒助興,當晚闔家團聚宴飲。

  晚宴之後,南京百姓便於自家庭院、露臺或門前空地上設案,供奉月餅、鮮果,燒斗香(扎香如寶塔、樓閣形,“或剪綵作月宮狀黏之”,上加紙鬥)祭拜月神。也許是嫦娥害羞怕見男子,抑或傳統觀念認為月乃太陰,而女性素來屬陰,故昔有“男不拜月”諺俗。

  傳統食俗中月餅具有“團圓”韻味,相傳早先還與朱元璋組織起義軍反對元朝統治、在餅中暗藏“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有關;石榴象徵“多子多福”,柿子蘊含著“柿(事)柿(事)如意”的口彩……

  城南夫子廟泮池、玩月橋,門西(今中華門西)鳳凰臺,城中雞鳴山,下關朝月樓、江寧東山等處,均為昔人覽月佳地。名聞遐邇的“鳳台秋月”、“東山秋月”勝景,相繼入列明代“金陵八景”和清代“金陵四十八景”。南京城西多佳山,水木清華,環境幽寂迷人,清涼山也是一處賞月佳境。主講惜陰書院的晚清文士薛時雨寓居龍蟠裡“薛廬”,有年中秋夜晚沿著清涼山步月:“薄醉御涼颸,緩步入山麓。月出山蔽之,疏影動林木。須臾升中天,一色淨如沐。清氣通乾坤,好景豁心目……”該詩充分地展現了薛時雨登高賞月的悠然心境。

  在自家門前或院落中賞月的同時,傾聽老人講述“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神話故事,更是孩童們最感興味的難忘時光。城南月牙巷旁臥佛寺中所傳說的“中秋月牙”奇觀,早已遺留在人們的美好遐想中。

  中秋之際正值天高氣爽,滿城盡飄桂花香。當晚南京民眾還有“走月”(即外出遊逛)習俗,期盼身體健康,街頭巷尾別有一番熱鬧情景。其中“小家婦女結伴外出,謂之‘走橋’”。聚寶門(今中華門)外窯灣街一帶有座澗子橋(在今上碼頭53號處),祈盼生子的人家是日常常前往這裡,站在橋頭往下扔瓦罐,相傳此舉將來可以得子,該橋後來也被訛傳為“見子橋”。民國《中華全國風俗志·南京採風記》還述:“是晚望子者,至夫子廟遊後,過橋一行,謂可卜夢(得子)罷雲”。由於過去人們還有陰陽生殖崇拜習尚,這天晚上還有“摸秋”習俗,有的婦女前去觸控一下門東(今中華門東)信府河旁玄帝廟門前的鐵老鸛杆、或鐘山書院門前的鐵錨,期盼早生貴子。也有的則前往茉莉園,“以得瓜、豆為宜男”。

中秋互贈銅鏡習俗由來已久 多刻有玉兔嫦娥紋飾

  

  雙鵲月宮盤龍鏡 上海泓盛拍賣供圖

  中秋賞月已是大眾習俗,而秋夜賞鏡,知之者不多。但凡知曉者,從見它的第一眼起,便會漸漸迷戀上滲透著亙古的氣息的、如月光般明亮的銅鏡。

  相耀生輝的明月與銅鏡淵源始於盛唐時期,每到丹桂飄香的季節,鑄鏡師的當務之急便為鑄造 “雙秋”鏡——千秋鏡、中秋鏡,以供佳節之用。

  在中秋題材的若干個銅鏡品類中,無論是雙鸞瑞獸花鳥鏡、雙鵲月宮盤龍鏡亦或是唐皇夜遊月宮鏡,都具有寓意深刻的人文歷史意味,凝結了時代的審美趣味和工藝智慧,而這些銅鏡,也將成為後代永遠追慕的珍品。

  中秋互贈銅鏡習俗由來已久

  相傳中秋節的前身是“千秋節”,據《舊唐書·玄宗本紀》記載,開元十七年八月葵亥,唐玄宗應百官表請,將自己的生日設定為“千秋節”,舉國歡慶的節日,群臣百官可向皇上敬獻美鏡珍寶,皇上亦會在揚州定製銅鏡頒發給四品以上的官員,將之命名為“千秋鏡”,由此形成了每年大臣向皇帝進獻銅鏡和皇帝向大臣賞賜銅鏡的慣例。

  唐玄宗作詩 《千秋節賜群臣鏡》以紀之:“鑄得千秋鏡,光生百鍊金。分將賜群臣,遇象見清心。臺上冰華澈,窗中月影臨。更銜長綬帶,留意感人深。”亦有臣子張說的五律《奉和聖制賜王公千秋鏡應制》:“寶鏡頒神節,凝規寫聖情。千秋題作字,長壽帶為名。月向天邊下,花從日裡生。不承懸象意,誰辨照心明。 ”

  逐漸數年,千秋節便演化為互贈銅鏡的節日,也被稱為千秋金鑑節。這一時期的千秋鏡可分為賜鏡和獻鏡兩類,其中凡帶“千秋”銘的都屬賜鏡,裝點龍或銜綬鸞鳥,華貴大氣。孔祥星先生所編著的《中國銅鏡圖典》雙鸞瑞獸花鳥鏡,鈕左右立一鸞,振翅翹尾起舞。鈕上一賓士的瑞獸,鈕下一株葡萄枝蔓果實,一鸚鵡展翅立於葡萄串上。邊緣為兩兩相對稱的四種紋飾,一為盛開的葵花中各有一“千”“秋”字,二為如意雲頭紋,三為二葉一苞折枝花,四為方勝。千秋鏡的鑄造與流行充分反映了開元至天寶初年大唐盛世下人們祈求玄宗福壽願望和渴望太平長久的心理。

  惟“詩”“鏡”佐證千秋之景

  唐玄宗誕辰之後的農曆八月十五日,唐朝百姓迎來普天同慶的中秋節,這同樣也是銅鏡的節日,鑄鏡師將不同的中秋傳說熔於銅鏡的鑄造,誕生了不少具有鮮明特色的作品。

  如圖所示 “雙鵲月宮盤龍鏡”,雙鵲夾鈕銜綬,展翅飛翔,月中有一株桂樹,兩側有月兔搗藥與蟾蜍紋,鈕下一蟠龍飛於海上,間隙飾四朵祥雲,葵花瓣緣與月餅形似。月宮鏡,鏡背紋飾主要刻畫有蟾蜍、玉兔搗藥、嫦娥、桂樹。蟾蜍因其冬眠週期與月亮盈缺相似而被先民視作月宮代稱;晉代傅玄《擬天問》有“月中何有,白兔搗藥”的故事流傳,可見玉兔亦甚早成為古人對月宮的遐想代表;戰國時期成書的《歸藏》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六朝之後,嫦娥的地位逐漸升高,美麗婀娜得嫦娥超越玉兔蟾蜍,成為月宮中最吸引人的仙子,描繪嫦娥的銅鏡也將其美麗的形象刻畫得。

  表現於銅鏡之上。相傳唐玄宗與申天師及道士鴻都中秋望月,突然興起遊月宮之念,於是天師作法,三人乘雲漫遊月宮,並得聽仙樂,使唐玄宗終得《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亂後,唐代國勢轉衰,盛世千秋之景不復存在,回觀歷史,曾經的起伏波逐淹沒於時光的長流之中,如今,惟遺“詩”“鏡”佐證。

寧波中秋過十六的原因 寧波中秋不一樣的習俗

  中秋佳節倍思親,可以知曉的是中秋節在中國人的眼裡是不一樣的節日,而且不管在哪個朝代中秋都是大節,但所有人都知道中秋節在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可在浙江的寧波市就要和別人不一樣,他們過得是八月十六。那麼寧波中秋過十六的原因是什麼?寧波中秋不一樣的習俗有哪些?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寧波中秋過十六的原因

  寧波中秋過十六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南宋史浩說法,一種則是越王勾踐說法。

  史浩說

  史浩侍母至孝,傳說他母親的生日是八月十六,母親愛看龍舟,於是,每年到她生日,史家要在月湖賽龍舟,以博老母的歡心,附近居民、遠道親友,紛紛前來觀賽,史家必備飯菜招待。而每年過中秋史浩只能向皇帝請一天假,若陪皇帝過中秋就不能再給母親祝壽。

  於是史浩想了個辦法,把明州的中秋推遲一天,這樣,既陪皇帝過中秋,又能轉天從臨安(杭州)返回老家孝敬父母,忠孝兩全,百姓以明州出了丞相為榮。

  百善孝為先,善良樸實的寧波百姓,紛紛效仿史家的做法,改在八月十六那天過中秋節。從此,寧波八月十六過中秋的習俗就流傳了下來。

  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傳說,不過這些傳說,經過多少代人的口口相傳,孰真孰偽,已無從考證,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美麗的傳說增添了寧波人品味中秋的文化底蘊。

  勾踐孝母說

  傳說越王勾踐十分孝順母親,為了給母親生日(八月十六)祝壽,下令將中秋節改為八月十六。這樣,就將母親生日和團圓節合而為一。

  當年,越王勾踐的母親長居句章城,每到八月十六,越王都會陪母親過生日,當天越王母親會對兒子的過失先進行教誨,之後母子一同賞月。

  此事一經傳開,民間爭相仿效,把八月十六作為聆聽父母教誨、陪同長輩賞月的日子,迄今已近兩千年了。當地縣誌記載:越王母以八月十六生,故四明以十六日為中秋。

  寧波中秋不一樣的習俗

  吃水溻糕

  寧波老話鴨肉骨頭水溻糕,八月十六等勿到。水溻糕用新米水磨經發酵後蒸出的一種米軟糕,是寧波人過中秋的節令食品。

  水溻糕出鍋時大如鍋蓋一寸厚,形如白色滿月,然後切成菱形小塊,俗稱為碎月,食之口中香糯軟滑,既可蘸糖甜食,亦可浸肉汁鹹食。

  中秋賽龍舟

  中秋賽龍舟和端午賽龍舟從內涵上說也有很大區別。端午賽龍舟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全國各地都有這樣的習俗,而中秋賽龍舟卻並不多見,其寓意在民國《鄞縣通志》有詳細記載:各鄉祠廟為會祀神,以龍舟競渡,謂之報賽,與各處端午競渡不同。

  所謂報賽,即謝月神。寧波民間中秋祭祀的神為土地神,秋日莊稼收穫,用新谷薦神。


紹興中秋節吃什麼 紹興中秋傳統拜月習俗

  中秋最主要的主角就是月亮,古人因對月亮的崇拜之情,常會有拜月的習俗,而中秋這一天正是月亮一年中最圓的時候,因此也是祭祀拜月最主要的日子。人們透過月餅、賞月等習俗來突出團圓的美好願望。而在中國紹興中秋節吃什麼呢?紹興中秋傳統拜月習俗是什麼?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紹興中秋節吃什麼 ...

漳州中秋節吃什麼 福建中秋佳節的獨特習俗

  福建省一個比較獨特的身份,在宗教和習俗上面極其講究,而且中秋除了是閤家團圓的節日之外,也是祭祀的大節日,所以在福建也會有中秋拜月的習俗,並且福建每個地區也會有不同的講究。那麼在漳州中秋節吃什麼?福建中秋佳節的獨特習俗?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漳州中秋節吃什麼   吃芋頭燒鴨    ...

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的由來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導語:在中秋節的時候,民間會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舞草龍、砌寶塔等一系列活動。有些朋友想了解中秋吃月餅的相關內容,那麼,大家知道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是怎麼來的?中秋節吃月餅習俗的由來是什麼?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是怎麼來的   相傳,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 ...

哪一年中秋國慶同一天 中秋國慶同一天幾年一次

  哪一年中秋國慶同一天 中秋國慶同一天幾年一次   1944年、1963年、1982年、2001年、2020年、2031年等。   中秋國慶同一天幾年一次   大約19年就會出現一次,下一次是2020年,再下一次是2031年,而上一次是2001年,再上一次是1982年。   中秋國慶為什麼會在同一天   天 ...

中秋傳說故事 中秋佳節的傳說故事七個

  中秋節傳說故事一:嫦娥奔月   遠古時候天上有十日同時出現,曬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后羿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

準新人必讀:南京訂婚習俗

  許多人在還沒有25的時候就被家裡人催婚也是十分的無奈,覺得太早,又不想快點結婚的時候訂婚就是最好的選擇,也可以讓家裡人多放心一些,不再那麼催。本期小編就帶你去南京文化了解南京訂婚習俗。   一、上門提親的風俗習慣   菸酒茶糖是不能少的,還有糕,是說要糕來糕去。兩條魚,兩掛肉,還有些水果。   1、菸酒是 ...

南京冬至習俗與傳統過法

  冬至節氣既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的習俗各個地方差異很大,北方吃餛飩,西北一帶多吃餃子,江浙一帶則吃湯圓和麻餈。我國南京冬至的習俗有很多,在南京民俗中,有著吃“大蔥燉豆腐”“青菜豆腐”保平安的習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南京文化中冬至都有一些什麼習俗吧。   一、祭祖   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