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南宋陸游的書憤

陸游書憤的寫作背景是什麼

  創作背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一,這分明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只能賦閒在鄉,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書憤者,抒發胸中鬱憤之情也。

  《書憤》為陸游在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所寫,此時他已是61歲的老人。從淳熙七年起,他罷官在家鄉山陰賦閒了5年,直到這一年春天,又被起用,任命為朝奉大夫、權知嚴州軍州事,這首七律即寫於此時。

陸游書憤的內容是什麼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這詩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二,這是時不待我的年齡,詩人被黜,只能賦閒在鄉,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報國欲死無戰場,感於世事多艱,小人誤國而書生無地效孤忠,於是,詩人鬱憤之情便噴薄而出。書憤者,抒發胸中鬱憤之情也。國仇未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當英雄無用武之地時,他會回到鐵馬金戈的記憶裡去的。想當年,詩人北望中原,收復失地

陸游書憤的主旨是什麼

  作品主旨由兩個側面組成:一方面是他渴望萬里從戎、以身報國的豪壯理想,另一方面則是他壯志難酬、無路請纓的悲憤心情。這兩者相互激揚:愈是悲憤,他對理想愈是執著;對理想愈是執著,他的悲憤也愈是強烈。

  《書憤》寫於淳熙十三年,是南宋前期的作品,此時南宋政權建立已有六十年的歷史。南宋文臣武將中的主戰派們仍然懷有收復中原、迴歸故土的強烈願望。然而南宋皇帝主張妥協退讓,投降派在朝廷中佔上風,從國勢和兵力看,南宋沒有收復中原的絕對優勢。在這樣的歷史大背景下,南宋有志之士們的內心世界都相當壓抑和激憤,作為愛國詩人的陸游,他的內心自然是十分壓抑和激憤的,《書憤》一詩便是這種壓抑和激憤的產物。


南宋

  陸游的《書憤》共五篇。   1、《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2、《書憤》山河自古有乖分,京洛腥羶實未聞。劇盜曾從宗父命,遺民猶望岳家軍。上天悔禍終平虜,公道何人肯散群。白首自知疏報國,尚憑精意 ...

巢勤學故事

  南宋詩人陸游他從小就刻苦勤奮、敏而好學。   他的房子裡,桌子上擺的是書,櫃中裝的是書,床上堆的也是書,被稱作書巢。他勤於寫作,在詩詞、散文、歷史、訓詁諸方都有極高成就,他一生留下了九千多首詩,成為我國曆史上一位傑出的大文學家。他之所以能夠取得如許成就,是與他飽讀萬卷書密不可分。 ...

及寫作背景

  《書憤》原文為: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寫作背景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陸游居家鄉山陰時所作。陸游時年六十有一,這已是時不待我的年齡,然而詩人被黜,罷官已六年,掛著一個空銜在故鄉蟄居。想那山 ...

頸聯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

  頸聯從回憶到現實,詩意轉為悲涼,一"空"一"已"互為映襯,有著無限沉痛與悲憤。“塞上長城”句,詩人用典明志。南朝時劉宋名將檀道濟曾自稱為“萬里長城”.皇帝要殺他,他說:“自毀汝萬里長城”。陸游以此自許,可見其少時之磅礴大氣,捍衛國家,揚威邊地,捨我其誰?然而,如今呢?詩人壯 ...

的中心思想感情

  陸游的《書憤》中心思想感情:書憤表達了詩人對祖國大好山河的熱愛以及自己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書憤》是南宋詩人陸游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緊扣住一“憤”字,可分為兩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壯年時期的豪情壯志和戰鬥生活情景,其中頷聯擷取了兩個最能體現“氣如山”的畫面來表現,不用一個動詞,卻境界全出,飽含 ...

頸聯哪兩個字用的好為啥

  陸游《書憤》頸聯中“空”和“已”字用得好,因為它們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的心情。自許為“塞上長城”卻不得重用,使得這種自許成為空想,而照照鏡子,自己已經兩鬢斑白,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無情更是讓詩人感到想要實現夢想難上加難原文: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塞上長城空 ...

巢和陋室銘書屋不同點

  陸游築書巢和陋室銘書屋不同點:築書巢映射出作者清曠淡遠的田園風味,並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陋室銘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或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不與權貴同流合汙”的品德和精神追求。   《陸游築書巢》和《陋室銘》兩篇文章都透過對住所的環境描寫表現出住所主人的性格特點。《陋室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