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代乞巧節的風俗

古代乞巧節的風俗

  1、七夕觀星。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傳統習俗,在七夕夜晚,年輕的姑娘、婦女們要擺上事先準備好的時令水果,對著皎皎明月,朝天祭拜。

  2、聽悄悄話。七夕夜會有許多少女,偷偷躲在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待夜深人靜之時如果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待嫁的少女日後能得到千年不渝的愛情。

  3、淨水視影。取淨水一碗於陽光下曝曬,並露天過夜。即撿細草棒浮於水中,視其影來定驗巧拙。也有許多年青女子採用小針看水底針影來應驗智愚的。其他地區的漢族也多采用這種方式來應驗巧拙智愚。

古代乞巧節是什麼節 乞巧節又叫什麼節

  古代乞巧節是什麼節 乞巧節又叫什麼節

  乞巧節也叫作七夕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七夕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認為是“中國情人節”。

  相傳,在每年農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織女與牛郎在鵲橋相會之時。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仙女,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也少不了向她求賜美滿姻緣,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稱為乞巧節。

  人們傳說在七夕的夜晚,抬頭可以看到牛郎織女的銀河相會,或在瓜果架下可偷聽到兩人在天上相會時的脈脈情話。

  七夕夜乞巧

  (1)驗瓜果上有無蜘蛛網。七夕之夜,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次日,如果瓜果上有蜘蛛網,就是乞得巧孔否則就是沒有乞到巧。杜甫曾在《牽牛織女》詩中寫道:“蛛絲小人態,曲綴瓜果中。”就是在歌詠這種民俗。

  有的地方,女子將瓜削成花瓣狀,放在盤中,再在瓜上放一針,然後,在庭院中舉盤望拜河漢,默祝織女賜巧,然後將瓜盤放在庭院中的桌子上。過了一會兒,去看上面有無蜘蛛網,以驗是否乞到巧。

  (2)驗瓜果盤上的蜘蛛網是否成“萬”字的繁體字形,為是否乞到巧之驗。

  (3)驗蜘蛛網的疏密。七夕之夜,姑娘們捉蜘蛛,放在一個小盒子裡。第二天,開盒觀察,以蜘蛛網的疏與密,驗證得巧的少與多。此俗自唐至明,歷代有之。

  (4)驗所結蜘蛛網是否圓整。將蜘蛛放在小盒子裡,次日驗看盒內蜘蛛網是否圓整。圓整,說明乞到了巧,不圓整則說明沒有乞到巧。此俗宋代南方北方都有。

  有的地方,又有男孩子在七夕之夜將蜘蛛放在盒內,明日驗蜘蛛網以乞文之俗。乞文就是乞求擅寫文章,寫好文章的技巧。此俗乃是由女子將蜘蛛放在盒裡驗絲乞巧而來。

  七夕餅

  七夕餅也說“七娘餅”,大小和形狀像棋子一樣,故又名“棋子餅”。據《廣州歲時記》記載,過去廣州少女相聚“拜仙”常用的供品,主要是棋子餅,此外還有連環餅、厚切餅、通心酥等。地處亞熱帶的廣州人對漫長盛夏的酷熱似乎有更深刻的體驗,是故,曝曬、食餅的古老習俗也保持得最為長久。只是,在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興起並滲透進七夕節之後,習而久之,節日的本原反而為人們所遺忘。為何要吃餅?隨便問一位上了年紀的老婆婆,答案無一不是纏綿排惻的愛情糾葛,並總能自圓其說。不追問,是懶得去問,更是不願意也。

古代乞巧節有什麼活動

  1、據西晉葛洪《西京雜記》記載,乞巧最早起源於漢高祖劉邦的後宮,方式最開始是穿針,“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習之”。

  2、接著,人們在穿針乞巧時會陳列一些瓜果。在南朝時,七夕乞巧的流程還特別提到了以蜘蛛能否在所陳列的瓜果上結網來作為女子是否乞巧成功的標誌。到唐代,乞巧儀式綜合了穿針、陳列瓜果、蜘蛛結網等因素,已經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流程。

  3、據《開元天寶遺事》,每到七月七日夜,唐玄宗與楊貴妃讓宮女們在庭中擺上瓜果、酒食,祭祀牽牛織女二星,又各捉蜘蛛關在小盒中,第二日將盒子開啟,看蛛網的疏密程度。蜘蛛網密的被認為巧多,稀的巧少,民間也紛紛效仿。

  4、到了明清時期,穿針乞巧的習俗變為丟巧針乞巧,乞巧的時間也由夜晚變為正午。女子用碗將水裝滿,放在正午的日光下,然後將繡花針放在碗裡。針浮影落,如果針影如花似雲,或呈鳥獸形,就會被認為“乞得巧”;如果針影似槌,或彎曲不成形,就會被認為“乞得拙”。


古代姑娘們會做什麼樣的慶祝節日

  1、女孩子們紛紛拿出自己做得最出色的針線活,依次燒香叩拜,便是“乞巧”了。她們穿新衣,拜雙星,並乞巧。   2、婦女們會望著月亮穿針,也有的把蜘蛛放進早早準備的木匣裡,到了第二天開啟盒子看看誰的蜘蛛結的網是端正的,稱為“得巧”,是一年的好兆頭。   3、乞巧,中國歲時風俗,是七姐誕(七月七)的一項習俗。農 ...

古代最初指的是什麼

  1、最初乞巧是比巧,就是透過一些方式像織女祈求今年讓自己手巧一點,因為古代女子提倡在家相夫教子、做女紅,女子出嫁的嫁衣基本都是自己做,女子中意一個男子也會贈送自己做的香囊等物件,這也間接體現這個女子是否心靈手巧。   2、最初都是根據蛛網的形狀,後來是用碗盛水往水面扔針看針在水中的投影形狀或者看針是否沉入 ...

風俗有哪些 的民間習俗

  乞巧節的風俗有哪些 乞巧節的民間習俗   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   拜織女   “拜織女”純是少女、少婦們的事。她們大都是預先和自己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多至十來人,聯合舉辦。舉行的儀式是,在月光下襬一張桌子,桌子 ...

風俗 有什麼風俗活動

  乞巧節的風俗   乞巧節(七夕節)風俗有很多,比如:香橋會、接露水、拜七姐、鬥巧、乞求姻緣、遊七姐水、儲七夕水、為牛慶生、七巧貢案、拜牛郎、染指甲、七夕觀星、聽悄悄話、淨水視影、結紅頭繩、姑娘洗髮、曬書曬衣、結紮巧姑、玩磨喝樂等。下面就具體來看看這些風俗吧。   1、穿針乞巧   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 ...

的來歷和風俗 的由來傳說

  乞巧節的來歷和風俗 乞巧節的由來傳說   據說,牛郎是南陽城牛家莊的一個不幸孤兒,依哥嫂過活。嫂子馬氏為人刻薄,經常虐待他,他被迫分家出來,靠一條老牛自耕自食。這條老牛很通靈性,有一天,織女和諸仙下凡遊戲,在銀河洗澡,老牛勸牛郎去取織女的衣裳,織女便做了牛郎的妻子。婚後,他們男耕女織,生了一兒一女,生活十 ...

風俗 有什麼風俗活動

  乞巧節的風俗   七夕節習俗有很多,比如:香橋會、接露水、拜七姐、鬥巧、乞求姻緣、遊七姐水、儲七夕水、為牛慶生、七巧貢案、拜牛郎、染指甲、七夕觀星、聽悄悄話、淨水視影、結紅頭繩、姑娘洗髮、曬書曬衣、結紮巧姑、玩磨喝樂等。   乞巧節有什麼風俗活動   一,乞巧活動。   乞巧活動是七夕節最傳統的民俗活動。 ...

風俗

  乞巧節的風俗有:穿針乞巧、對月穿針、喜蛛應巧、投針驗巧、蘭夜鬥巧、種生求子、為牛慶生、曬書曬衣、供奉磨喝樂、拜織女、拜魁星、吃巧果。   一、穿針乞巧穿針乞巧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於漢,流於後世。西京雜記說: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具習之。   穿針乞巧也叫賽巧,即女子比賽穿針,她們結綵線,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