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古老的民間文藝

古老的民間文藝

  薅草鑼鼓。又名“鑼鼓草”,在薅包穀(玉米)草時由上下歌郎擊鼓鳴包鑼演唱。薅草鑼鼓是巴人留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文藝。它的功能似“巴渝舞”為集體勞動時的“戰地歌舞”。歌郎擊鑼鼓歌唱,參加集體勞作者評鑼鼓節奏起“舞”達到以齊功力,調動勞作節奏,提高勞動效率之目的。歌郎演唱的內容豐富,從“金雞開口”到“收工放鼓”再唱到“金雞閉口”都有歌可唱。

阿壩縣民間文藝活動

  世世代代生活於遼闊草原,廣袤土地上的藏族人民,寬廣的草原給了他們像草原一樣寬廣的胸襟,巍峨的雪山鑄就了他們堅強而粗獷的性格。因此,藏族從來就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更是一個熱情大方、好客的民族,每當閒暇或節假日,他們都要舉行這樣、那樣的民間文藝活動,或唱山歌,或跳鍋莊,用歌聲和舞蹈來消除一天的疲勞。因此,川西北高原還是一個處處充滿歌聲,到處揚溢著歡樂的世界。所以節日,自然就成了高原人歡樂愉快的最佳表現形式。節日來臨,他們身著盛裝,三五成群從四面八方湧向節日的場所,既可以看一場源遠流長的藏戲,欣賞一臺精彩紛呈的歌舞表演,聆聽一曲悠揚的扎念彈唱,還可以領略到粗獷豪放、驚險剌激、充滿濃郁民族色彩的體育專案競賽,還會感受到場面宏大、程度規範、計策而深刻的佛事活動。

  “扎崇節”是阿壩縣藏民們自己獨有的傳統節日。“扎”在藏語裡是陶器的意思,“崇”是市場之意。因此,“扎崇節”就是阿壩縣一個以商品貿易活動為主要內容的民間傳統節日。過去的“扎崇節”期間,阿壩縣境內筘部落和外地土陶器商人就會聚集在阿壩縣城附近開展以土陶器交易為主的商品貿易活動,同時還要舉行賽馬、摔跤、野餐等多種民間活動。但後來因多種原因使該縣的民族傳統“扎崇節”不得不終止舉行。直到1985年,阿壩縣委、縣人民政府為了使阿壩縣的民族傳統“扎崇節”更好地為草原經濟繁榮服好務,經與全縣各族各界人士協商,才決定恢復舉辦“扎崇節”。並將其過去民間舉辦改為由縣委、縣人民政府主持舉辦。從此,阿壩縣的世族傳統“扎崇節”又因此被賦予了嶄新的內容,節日慶典上除舉行僧人遊行、馬隊、牛隊、驢隊等儀仗隊外,還增添了舞蹈隊、花環隊、鍋莊隊、摩托車隊和機關方隊等儀仗隊進行表演。

  沿著阿曲河的岸邊,密密扎扎地佈滿了各色帳蓬,如此大規模的場面,也只有祖祖輩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才能鋪陳地出來。入夜,每頂帳蓬裡燈光閃爍,倒映在靜靜的阿曲河之中,歌聲從這頂帳蓬傳到另一頂帳蓬,此起彼伏,餘章繚繞。鍋莊從月出東山一直跳到月落西頭。這就是“扎崇節”,一個歡樂的海洋,一個溫暖、和諧而愉悅的世界。

  節日期間除進行商品交易外,還增加了多種體育比賽專案,使整個節日充滿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遠近客商到這裡進行商品物資交易,為繁榮阿壩縣的市場起到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如今,阿壩縣的民族傳統“扎崇節”早已成了川西北高原藏區一朵鮮豔奪目的奇葩。

  愛情,這是人類永恆而美好的主題。在這塊傳奇的土地上,演繹著許多美好的愛情故事。被選定的翠綠草地,兩隊迎娶新娘的人群,兩頂精心縫製的帳蓬,就這樣合在了一起。頭上是湛藍的天空,天空中飄動著白雲,腳下是青青的草原,野花一遍又一遍地渲染著良辰佳期。這種天然的婚禮殿堂,散發著一種野性的美,拂開淡青色的樹枝,遙看遠去的河流,仔細體會婚禮的原始,認真感受婚禮的神秘。

廬江民間文藝

  倒七戲 廬劇(倒七戲)以大別山和淮河沿岸的民間歌舞為基礎發展而成的一種地方戲,清道光年間流行於本縣。唱腔有“主調”和“花腔”兩類。其內容多為愛情故事,在本縣曾被舊官府貶為“淫戲”,常遭禁演,演員也受欺凌。

  “倒七戲”唱詞、道白純為方言土語,吐字清楚,曲調簡單,群眾易懂,愛聽喜唱。1955年改名為廬劇,內容、形式、唱腔等不斷改革,更加豐富多彩。

  剪紙和紙紮 春節時,家庭廳堂上方,內外門楣,多剪貼紅紙“門慶”。清明時節,多用紅、綠彩紙剪成彩幡,插在墳上。新婚的窗戶剪貼“喜鵲登梅”、“鴛鴦戲水”等各式“窗花”,門楣剪貼“雙喜”。業餘愛好者者,民間不乏其人,多為姑娘、大嫂和老奶奶,所剪式樣各異,縣文化館常舉行剪紙櫥展,所展的式樣有字有畫,有動物,也有花卉,各具形態。磚橋洪梅英剪紙題材有婚嫁及《白蛇傳》、《天仙配》、《西遊記》故事中的人物造型,形象逼真,並具有鄉土氣息。所剪《老鼠出嫁》1組,曾在巢湖地區舉辦的民間藝術展覽中獲一等獎。

  龍 船 以木雕龍頭、龍尾,固定在小木船前後,數十人分坐木船兩旁,用力划水,受鑼鼓指揮,協調動作,競渡日期多為農曆六月初六,也有的在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進行,圩區至今還年年開展“龍舟競賽”活動。

  高 蹺 高蹺的高度,有3尺、5尺、7尺不等,表演者雙腳分別綁在兩根1米以上帶拐的木棒上,扮成故事中的各種人物,進退、縱跳、翻身、武打,靈活自如。抗日戰爭期間,僑居本縣的“金斗幫”(合肥紡織工人幫會)大多能踩7尺高蹺。尤其是扮演《唐僧取經》中的孫悟空,動作靈活,惟妙惟肖。雜技演員高傻子的蹺功,更聞名皖中。

  車上轎 又稱“老漢推車”,屬於花燈綵舞,車與轎都用竹、篾紮成,糊上花紙,頂部和周圍都有彩燈。4人表演:推車者小心翼翼;拉車者奮力向前;護車者手舞足蹈;乘車者(美女,俗稱“花心”)瀟灑自如。各具形態,逼真傳神。

  獅 燈 分亮獅、黑獅兩種。亮獅又叫文獅;黑獅又叫武獅。文獅表演重於表情,動作細膩,詼諧活潑,注重刻劃獅的神態,表現獅的性格;武獅表演重於技巧,動作勇猛,敏捷快速,主要表現獅子威武的神態,所以演武獅者,須有武術功底,多用武術動作。建國前,盛高家板橋世傳表演黑獅,名揚全縣,它或翻身打滾,或立身盤柱,或狂吼突奔,且能在疊架的3張方桌上跳躍自如。文武雙獅對舞,還有金牛的八駿馬、白山的五馬盤槽,都是淵源於獅的一格。

  龍 燈 有滾龍、虯龍兩種。滾龍有老龍、子龍之分,一般有7節、9節、11節、13節不等。節與節之間,用棉布或絲帛連線,節內燃燭,1人舞動引球,每人握節下長柄舉起1節,隨龍頭旋舞;龍頭則隨引球舞動.

  鑼鼓書 又稱“門歌”。農曆正月(春節),演唱者挑手提小鑼,腰懸大鼓,走鎮串鄉,挨門演唱,俗稱“唱春”。唱詞有長有短,長篇的大多以歷史故事、名人軼事、軍旅相爭等為內容;短小的則以反映現實生活、見景生情,順口編詞,通俗易懂。但也有硬湊、欠通的缺點。

  大鼓書 原名“安徽大鼓”,由於縣內方言關係,在說唱中分張門和柴門兩派。其表演形式相同,都是演唱者一手敲鼓、一手夾板,配合唱腔、道白,節奏和諧,演唱者唱一段說一段,還伴有動作表情。其內容多取材於民間喜聞樂見的歷史演義、武俠、公案之類小說。建國後,舊內容逐漸減少,多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英雄人物等題材的故事、小說所代替。


民間文藝有哪些

  1、糧食字畫。糧食字畫是用各種五穀雜糧顆粒製作而成的一種特殊之書畫藝術品。   2、年畫。是我國民間歲末歡度春節喜慶豐收預示來年光景美好的一種最普及得民俗藝術品。   3、民間剪紙。過剪刻染等方法塑造箇中形象。   4、風箏。是中國傳統工藝品也是民間玩具,基本結構是用細竹紮成骨架,糊上紙或絲織品並施彩繪而 ...

大本曲:白族特有的古老民間技藝

  白族文化豐富多彩,就連講說故事也有獨特的方式。中國古代有說書人,而在白族有大本曲。大本曲是把長篇的故事用說唱的形式,並加樂器伴奏表演出來。大本曲不僅融合其他民族優秀樂曲文化,而且在漫長的歷史程序中不斷完善與發展。下面,一起看看大本曲:白族特有的古老民間技藝吧。   大理白族大本曲是用漢文記錄白族語言的唱本 ...

秋分民間風俗 秋分古老罕見的民風民俗

  秋分民間風俗 秋分古老罕見的民風民俗   秋分民間風俗: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 ...

民間傳說:李世民三請張古老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度,有非常多的精彩民間故事,可以說是歷史的長度給了我們文化底蘊的厚度,而唐朝是我國曆史上一個非常繁榮的時代,李世民被稱為天可汗,就可知道當時的盛景,你知道李世民三請張果老的故事嗎?本期民間故事為你解析。   大唐初年,邊關告急的戰報一夜五次飛到長安。這可把唐王李世民急壞了,決定御駕親 ...

古老的山西民間戲曲藝術:蒲劇

  在山西的四大戲曲文化中,蒲劇佔了一席之地。蒲劇也是山西文化中最古老的一種,它的歷史悠久,蒲劇的臉譜是全國有名的,它的流星地一般在山西南部。你對於山西的蒲劇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山西文化為您帶來更多的蒲劇資訊,一起來看看吧。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是一種古老的漢族民間戲曲藝術。因興于山西晉南古 ...

什麼是我國古老民間結繩藝術

  中國結是我國古老的民間結繩藝術。中國民間結繩藝術在遠古時期就已出現,最早源自上古時代人們結繩祭祀,之後也逐漸演變成了一種藝術形式。文字誕生後,結繩變成了一種獨有的裝飾品,明清時期結繩的手法和色彩都有創新。   我國古老的民間結繩藝術是   中國民間的寄生藝術由來已久,它早在遠古時期就已經出現,在《周易》中 ...

中秋節習俗---民間拜月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