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同屬閩南地區的高甲戲和歌仔戲區別

同屬閩南地區的高甲戲和歌仔戲區別

  高甲戲最初是從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那麼,我們來看看同屬閩南地區的高甲戲和歌仔戲區別。

  可能感興趣》》河南曲劇發源地在什麼地方

  高甲戲又名“弋甲戲”、“九角戲”、“大班”、“土班”,最初是從明末清實初閩南農村流行的一種裝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術的化裝遊行發展起來的劇種,也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它的足跡曾遍佈於晉江、泉州、廈門、龍溪等閩南語系地區和臺灣省,還流傳到華僑居住的南洋一帶。

  高甲戲的演出劇目分為“大氣戲”(宮廷戲和武戲)、“繡房戲”和“丑旦戲”三大類,以武戲、丑旦戲和公案戲居多,生旦戲較少。傳統劇目有九百多個,大半來自京戲、木偶戲和布袋戲,小部分是吸收梨園戲的,還有一些是藝人根據歷史小說和民間傳說編而創作的。高甲戲的角色,原來只有生、旦、醜,後來又先後增加了淨、貼、外、末和北(淨)、雜二色,俗稱“九角戲”。高甲戲的表演藝術,一部分來自梨園戲和木偶戲,一部分來自弋陽腔、徽戲和京劇。初期節目沒有固定的指令碼,可以演員按劇情順口溜。唱做也較自由,沒有一定的臺位,演出時間可長可短。

  歌仔戲,又稱撎“臺灣歌仔戲”,是臺灣同胞和福建人民共同培育與喜愛的地方戲曲劇種,流行於臺灣省和福建廈門、漳州、晉江等閩南語系地區,以及東南亞華僑居住的地方。

  歌仔戲的形成與閩南人民開發臺灣及曲藝錦歌等民間伎藝的傳入,有著很密切的關係。歌仔戲的音樂曲調十分豐富,既有悠揚高亢的〔七字調〕、〔大調〕和〔背思調〕,又有民謠訴說式的〔臺灣雜念調〕,更有憂鬱哀傷的各種哭調。

  此外,它還吸收了臺灣當地的民歌小調和部分戲曲音樂作為補充。生旦淨醜都用真嗓演唱。主要樂器有殼仔弦、大廣弦、臺灣笛和月琴等。它的表演、角色、服裝、臉譜和打擊樂等方面基本上都取法於京劇。

閩南地區的別樣戲曲,高甲戲起源何處

  高甲戲的劇目大都來自史書、小說、傳奇和民間故事,也吸收傀儡戲和外劇種的優秀劇目,保留的傳統劇目有六百多個。那麼,想了解更多關於高甲戲起源的知識,就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閩南地區的別樣戲曲高甲戲。

  可能感興趣》》各有千秋特色的蘇州彈詞流派唱腔介紹

  高甲戲的起源高甲戲孕育於明末清初,最初是閩南民間裝扮“水滸傳”的化裝遊行,隨後出現專演宋江故事的業餘戲班,時稱“宋江戲”。清中期,“宋江戲”突破侷限,兼演文武戲、宮廷戲、丑旦戲等,內容及表演藝術逐漸豐富,成為“合興戲”。至清末,“合興戲”又吸收京劇、崑劇、傀儡戲的精華,走向專業化組織形式,並上演連臺本戲,形成了有自己的風格和豐富多彩的傳統的地方劇種。

  高甲戲的劇目大都來自史書、小說、傳奇和民間故事,也吸收傀儡戲和外劇種的優秀劇目,保留的傳統劇目有六百多個。角色行當分為生、旦、淨、末、醜,其表演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尤其丑角表演更具特色。

  宋江戲源於古代閩南民間的妝扮故事,據萬曆年間泉州府經歷陳懋仁《泉南雜誌》記載:“迎神賽會,莫盛於泉。遊閒子弟,每遇神聖誕期,以方丈木板,搭成臺案,索以綺繪、周翼扶欄,置幾於中,加幔於上,而以姣童妝扮故事……”。

  清末明初,閩南民間流行化妝遊行,尤以泉州為盛。村民每逢喜慶吉日或迎神賽會,便裝扮梁山好漢,配以南鑼、南鼓和民間“紅甲吹”、“十音”之類的曲調,遊行於村鎮,間或在廣場上排成“蝴蝶陣”、“長蛇陣”等各種帶有故事性的表演,深受村民喜愛,於是便逐漸發展成由兒童組成的業餘戲班,演出節目仍為宋江故事,群眾稱為“宋江仔”。繼之出現了由成人組成的專業戲班,時稱“宋江戲”。

高甲戲女丑,閩南四大名醜之一柯賢溪

  柯賢溪,著名高甲戲女丑演員,陳宗熟、林賜福、許仰川三人並稱“閩南四大名醜”。他在戲劇之路中開創的藝術流派被稱為柯賢溪表演藝術,俗稱肖羅溪表演藝術。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

  柯賢溪出生於現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英林鎮滬厝埯村。柯賢溪9歲時,父親去世。11歲時開始學戲並在兩年後出科。柯賢溪學戲後先後加入“福泉新”班、“象山”班、“新溪樂”班、“福祥”班、“舊溪東”班、“後田”班、“溪後”班、“福慶成”班。

  1935年10月,柯賢溪赴馬尼拉演出並於第二年轉到伊朗演出。1937年,柯賢溪回國並在“福慶成”班演出。1944年,柯賢溪受赴惠安塔堀(張坂鎮)演對臺戲。

  1946年,柯賢溪參加泉州大光明戲院主辦的高甲戲表演賽,獲得金牌1塊、錦旗1面並被譽為“醜大王”。內戰後散班,柯賢溪回到家鄉賣蠔。

  1952年,柯賢溪組織了“晉江民間高甲戲劇團”並擔任團長,這是晉江縣第一個自負盈虧的高甲戲劇團。1960年底,柯賢溪參加廈門“高甲戲丑角會演”並被推為“醜王”。

  文革後,柯賢溪遭到批鬥並被稱為“晉江地區文藝黑線的總頭目”。1967年,柯賢溪被驅逐出團,開除黨籍並停發工資。之後,柯賢溪靠路邊擺攤度日。

  1982年,柯賢溪在福建藝術學校泉州分校高甲班擔任教師。

  2002年10月31日,柯賢溪去世。

  柯派藝術:

  柯賢溪在男醜表演基礎上開創了高甲戲的女丑表演藝術,其主要作品有《金魁星》、《唐二別》、《管甫送》、《妗婆打》等。他所開創的藝術流派被稱為柯賢溪表演藝術,俗稱肖羅溪表演藝術。柯賢溪根據不同年齡婦女有著不同的表演程式,專門編有“女丑十八法”。

  柯派的第一代傳承人共有5人:賴宗卯(大弟子)、曾文傑(晉江市高甲戲劇團團長)、施麗華(1962年-,僅有的女弟子)、王金鼎(1963年-)、施存義(1963年-,移民美國)。

  第二代傳承人有盧文雄和莊偉國。


閩南的劇目,閩南特色

  高甲戲大多為幕表戲,一類是幕表定型化的傳統劇目,一類是幕表即興化的新編劇目。這兩類幕表戲共同構成了閩南高甲戲的特色。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去具體瞭解關於它的劇目和特色體現吧。   高甲戲的傳統劇目大體分為三大類,即大氣戲(宮廷戲、武戲)、生旦戲(繡房戲)、丑旦戲。   高甲戲的劇目分為:“繡房戲”,即 ...

別具一格,演繹的“閩南第一醜”

  這期高甲戲帶來的是:別具一格,高甲戲演繹的“閩南第一醜”。柯派高甲戲男醜高甲戲醜行的表演最具吸引力,影響面最廣,盛演於閩南地區的高甲戲以丑角表演最為聞名,是戲曲中獨具特色的表演行當。繼續來了解了解吧!   可能感興趣》》探訪名人故居:梅蘭芳故居名稱是什麼   柯派高甲戲男醜高甲戲醜行的表演最具吸引力,影響 ...

   是福建省五大地方劇種之一。高甲戲語白採用泉腔,唱腔主要來自南音兼收俚歌小調,活潑、粗獷。亦莊亦諧、以醜見美的表演藝術是高甲戲的特色之一。安溪高甲戲劇團創作的《鳳冠夢》、《玉珠串》、《老鼠嫁女》等劇目晉京獻演,轟動中南海,飲譽京華,其技藝爐火純青,把把閩南曲藝演繹得出神入化,令人歎為觀止。 ...

瞭解:春草闖堂劇情簡介

  對於每一個劇種來說,能夠有強大的生命力發展下去的最主要核心就是劇目的內容,如果內容足夠吸引人,那麼就能夠獲得更大的成功。今天,要介紹的是關於高甲戲《春草闖堂》的精彩劇情,和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相國李仲欽之女李半月在丫環春草的陪伴下,上華山進香,時吏部尚書之子吳獨率家丁到華山玩耍,吳獨見李半月貌美,上前 ...

知名藝人吳遠宋個人簡介

  吳遠宋,高甲戲知名藝人,被閩南觀眾暱稱為“大股宋”。他表演善於刻劃人物性格,能細緻準確地表達出角色的內心情感和思想活動,對高甲戲的發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下面,就跟小編一起去具體瞭解吧。   吳遠宋,晉江東石山兜村人。生於民國3年(1914)。11歲進本村“聯勝”戲班學戲。17歲出師,加入“新聯和”班為演員 ...

名伶輩出,名家有哪些

  閩南地區約有從藝高甲戲人員2500人以上,而且名伶輩出,各有造詣,且均享有盛名,對高甲戲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那麼,你對於高甲戲名家的瞭解多嗎?你知道都有哪些名家嗎?感興趣的話,就跟小編一起去了解吧。   按角色分類:   1、生行腳色   洪郎允綽號“虎狼允”,氣宇軒昂,颱風瀟灑,文小生稱擅,以《孟麗君 ...

文化:表演藝術

  高甲戲是閩南諸劇種中流播區域最廣、觀眾面最多的一個地方戲曲劇種。最初是流行於閩南農村的一種化裝遊行,由於戲班陣容限制,行當也有較大限制。但發展至今已有了很大的突破與發展。下面,就讓我們一起看看它的表演藝術吧。   過去,由於戲班陣容的限制,一個行當未能配備幾個腳色,故在行當分工上須兼扮。如武老生兼扮紅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