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產品,比如牡蠣、扇貝、鮑魚,在這些海產品當中含有豐富的銅元素。
2、堅果類的食物,比如腰果、核桃、榛子、開心果,這些堅果當中蘊含著豐富的銅元素。
3、動物的肝臟,比如豬肝、雞肝、羊肝、鴨肝、鵝肝,在動物的肝臟當中會含有豐富的銅元素。
4、豆類的食物,比如黃豆、綠豆、黑豆、紅豆。
1、海產品,比如牡蠣、扇貝、鮑魚,在這些海產品當中含有豐富的銅元素。
2、堅果類的食物,比如腰果、核桃、榛子、開心果,這些堅果當中蘊含著豐富的銅元素。
3、動物的肝臟,比如豬肝、雞肝、羊肝、鴨肝、鵝肝,在動物的肝臟當中會含有豐富的銅元素。
4、豆類的食物,比如黃豆、綠豆、黑豆、紅豆。
含銅多的食物有牛肉,堅果類食物,豆類食物,芝麻,海鮮等食物海產品含銅元素豐富,其中以牡蠣中的含銅量最高,每100克便含有55毫克的銅含量,豌豆和大白菜每100克便分別含有46毫克及40毫克的銅含量。
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髮、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肝和心等內臟的發育和功能都有重要影響。銅主要從日常飲食中攝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為了維持健康,成人每公斤體重每天應攝入0.03毫克銅,孕婦和嬰幼兒應加倍。
“夏雲英秋風吹雨過南樓,一夜新涼是立秋。”熬過了炎熱漫長的夏季,總算要盼來立秋了。北京時間8月7日14:53:48將迎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秋。儘管立秋後還有一伏,但是涼爽的天氣有了盼頭。立秋後白天依然很熱,而夜晚卻有了些許涼意,空氣也變得乾燥起來。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在飲食上既要防暑潤燥,同時也要注意不能過度寒涼。在這裡,我們建議大家在立秋時節“多吃7種食物,少吃三種食物”,順時而食,才能越吃越健康。
立秋多吃7種食物
1、蓮藕
常言道: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蓮藕脆而微甜,生吃能夠清熱降燥、涼血潤肺,熟吃則可以安神健腦、健脾益胃,素有“秋季第一菜”的美稱,是當令滋補佳品之一。
《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藕,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老。”蓮藕中富含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植物蛋白、膳食纖維、維生素、鈣、鐵、磷等營養素,食用後可以為身體提供大量的營養,有助於增強人體免疫力,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2、山藥
民間素有“白色山藥勝人參”的說法,在秋季進補飲食中適當食用山藥,可以幫助我們調養脾胃、補肺潤燥、固腎強身,所以山藥也被稱為“秋季第一補”。
山藥補脾胃的功效最為顯著,其中的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能夠促進脾胃消化,緩解脾胃虛弱。另外,山藥中的粘液質還可以附著在胃黏膜,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保護胃壁,降低胃炎和胃潰瘍的發生率。入秋之後,天氣漸涼,一些脾胃虛寒、脾胃不和的人常出現食少腹脹、倦怠、洩瀉、等症狀。這個時候適當吃一些山藥,可以起到較好的調理作用。
除此之外,山藥還是天然補肺潤燥之品,其所含的皂甙、黏液質成分都有潤肺作用。所以,常吃山藥可益肺氣、養肺陰,是治療肺虛久咳、虛喘的濟世良藥。
3、黑芝麻
秋季氣候乾燥,燥傷津液,腸道乾澀,很容易引起便秘。而黑芝麻中的油脂含量非常高,這些油脂進入人體後可以覆蓋在胃腸黏膜上的上皮細胞,從而刺激腸道蠕動,減弱大腸對水分的吸收,這樣就起到了潤腸通便的功效,積存在腸內的毒素也會隨之排出。所以民間有“芝麻綠豆糕,吃了不長包”的說法。
另外,黑芝麻中含豐富的維生素E和B族維生素,可增加皮脂分泌、改善皮膚彈性、保持皮膚細膩,被日本學者稱為改變皮膚粗糙的最佳食物。常吃黑芝麻,對皮膚粗糙、乾燥有很大的改善作用。
4、銀耳
立秋後人體很容易出現口鼻乾燥、皮膚幹癢、毛髮乾枯、大便乾結、喉嚨乾啞等惱人的症狀。“防治秋燥,以潤為貴”,所以人們在飲食上應多吃一些清潤降燥、養陰生津的食物,銀耳當為首選。
女性常吃銀耳還能起到護膚、美顏的作用。這是因為煮完之後的銀耳十分粘稠,這種膠質可以給肌膚帶來彈性,而且煮好的銀耳含水量也是比較高的,常吃能起到補水的效果,皮膚乾燥、粗糙的人也可以多吃一點銀耳。
5、秋梨
秋季天氣乾燥,很多人都出現嗓子乾咳、不舒服的情況,而在秋季的眾多鮮果中,秋梨不僅鮮甜多汁,更有生津、止渴、潤肺的功效,秋季嗓子不舒服的時候可以多食用一些秋梨,或將秋梨切成塊,加銀耳、紅棗煮湯也是不錯的選擇,而我們常吃的秋梨膏也是用秋梨製作而成,可見秋梨的功效可不一般。
6、百合
中醫認為,百合味甘微苦、性微寒,無毒,入心、肺經,不僅可以養陰潤肺,幫助治療陰虛肺熱燥咳,還可以清心安神,用於幫助治療陰虛燥咳、虛煩驚悸、失眠多夢等。
7、蜂蜜
在乾燥的秋季,蜂蜜備受寵愛,一是食用方便,兌水飲用即可;二是保健功效多。《本草綱目》中記載蜂蜜五功:清熱、補中、解毒、潤燥、止痛。從中醫角度來說,蜂蜜性平味甘,有潤燥滑腸、清熱潤肺之功,能緩解皮膚乾燥、咽乾、鼻幹及大便乾結等問題。秋天氣候乾燥,人很容易損失津液,如果每天喝一杯溫蜂蜜水,則能幫助滋養身體和肺部,緩解秋燥。
立秋後少吃三種食物
1、生薑
立秋後天氣乾燥,又因暑熱還在,所以這個時節最容易燥熱,此時的“秋燥”屬於“溫燥”。生薑性溫味辛,歸脾、肺、胃經,有解表發汗、溫中止吐、活血驅寒、增加食慾等功效。秋燥本就容易傷肺,如果再過多進食辛溫的生薑,則會耗傷津液,時間長了就會出現肺熱咳嗽、咽乾口燥等“上火”症狀,加劇秋燥對身體的危害。
2、西瓜
西瓜是很多朋友在夏天特別喜歡的解暑利器,炎熱的夏天,吃上一口冰鎮西瓜別提多爽快了!但是到了立秋後,西瓜就要少吃。這因為西瓜性寒,立秋後,隨著氣溫慢慢降低,胃腸道對寒涼食物的適應力會下降,過多食用西瓜就會刺激人體腸道,容易引起腹瀉,特別是脾胃虛寒的人,更建議立秋後少吃或不吃。
3、辛辣食物
古人認為“秋天宜收不宜散”,飲食方面“秋不食辛辣”。秋天屬“溫燥”,儘量少吃一些燒烤類以及一些辛辣的食物,例如,我們常見的辣椒、火鍋、花椒、燒烤、酒等等。
以上這些都屬於熱性食物,在加工烹飪的過程中很容易水分散失,食用之後會引起上火、口乾舌燥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