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的春節
從正月初一前兩天開始過,第一天稱大年,第二天稱小年。除夕夜各家都烯起一根大柴 ,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節日期間,土家人要吃象徵吉祥如意,富富有餘(魚)的“紅曲魚”和大鍋燴菜(或稱合菜)。正月初舉行古老的“擺手舞”會。“擺手舞”又稱“舍日巴”,土家族男女青年身著絢麗多彩的“西蘭卡普”(錦被),打著繡龍鳳的吉祥彩旗,抬上木鼓、在二胡、嗩吶、牛角等樂器的伴秦下起舞,常伴有詩歌,舞姿古樸,曲雅,優美,包括狩獵、軍事、農事、宴會等七十多個動作,形象鮮明,有顯著的民族特點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參加者達萬人之多,場面盛大。此外,耍龍燈,耍獅子,燈會,戲劇,武術等 活動為歡樂的土家人帶來無限情趣。
趕年
是四川、湖南、湖北三省交界處的土家族人民緬懷祖先勝利凱旋的節日。傳說在很早以 前,土家族的一位祖先被迫離鄉被井,多年戊守邊關,杳無音信。望眼欲穿的家人,突然得 知戊邊人正月初一回家團聚的訊息,非常高興,約親友即日前來相聚。可是徵人因戰事緊張 ,直到來年七月初一才返回故里。屆時,眾人殺豬宰羊、打餈粑、磨豆腐、釀米酒、灌香腸 、慶賀親人安全無羌、勝利凱旋。節日期間,親戚朋友要共進午餐,吃團圓飯,跳“舍日巴”。
調年會
土家語叫“社巴”。它是與祭祀祖先,祈求豐收相聯絡的一種群眾性歌舞活動。屆時,各村寨的調年坪和擺手場(即平坦的開闊地)上鑼鼓喧天,規模很大,與會者往往上萬人。除跳擺手舞外,還有漢戲、西戲、陽戲、車車兒燈、龍燈、獅舞等。這種規模大的調年會每 隔數年舉行一次,單日開始和結束,日期也是奇數,歷時7天左右。還有一種叫“小擺手”,日期短,只有3天,規模較小,在調年會上表演反映一年四季農事活動的舞蹈,舞蹈動作粗獷有力,幅度較大,雙手擺動乾淨利索,手不過肩。這種舞蹈在當地又稱“舍巴巴”,“舍巴月”等。
牛毛大王節
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為牛毛大王節。這一天定要殺豬,做大坨肉祭祖先。擺筵 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親好友。這個節的來歷流傳著“牛王”神話說。古代農民刀耕火種日 夜辛勞卻忍飢挨餓,牛王奉命下凡瞭解到“三日一餐”難以活命,便擅改“聖旨”叫老百姓“一日三餐”。玉皇將它貶到凡間只許其吃草。因此,土家人為感激牛王,把四月八定為“牛王節”。
六月六
傳說六月六是茅崗土司覃屋遇難的日子。血染了龍袍,土家為紀念他,就在這一天把好衣料,衣服拿出曬,俗稱曬龍袍。以保土家子孫後代昌盛興旺。
有的地主則以六月六為“吃新節”,家家都用包穀煮酒行祭,殺牛敬神,還有一些地方在這天會殺兩頭豬,到神壇敬彭公爵主。
趕年
是四川、湖南、湖北三省交界處的土家族人民緬懷祖先勝利凱旋的節日。傳說在很早以 前,土家族的一位祖先被迫離鄉被井,多年戊守邊關,杳無音信。望眼欲穿的家人,突然得 知戊邊人正月初一回家團聚的訊息,非常高興,約親友即日前來相聚。可是徵人因戰事緊張 ,直到來年七月初一才返回故里。屆時,眾人殺豬宰羊、打餈粑、磨豆腐、釀米酒、灌香腸 、慶賀親人安全無羌、勝利凱旋。節日期間,親戚朋友要共進午餐,吃團圓飯,跳“舍日巴”。
調年會
土家語叫“社巴”。它是與祭祀祖先,祈求豐收相聯絡的一種群眾性歌舞活動。屆時,各村寨的調年坪和擺手場上鑼鼓喧天,規模很大,與會者往往上萬人。除跳擺手舞外,還有漢戲、西戲、陽戲、車車兒燈、龍燈、獅舞等。這種規模大的調年會每 隔數年舉行一次,單日開始和結束,日期也是奇數,歷時7天左右。還有一種叫“小擺手”,日期短,只有3天,規模較小,在調年會上表演反映一年四季農事活動的舞蹈,舞蹈動作粗獷有力,幅度較大,雙手擺動乾淨利索,手不過肩。這種舞蹈在當地又稱“舍巴巴”,“舍巴月”等。
牛毛大王節
四月七或十七,四月八或十八為牛毛大王節。這一天定要殺豬,做大坨肉祭祖先。擺筵 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親好友。這個節的來歷流傳著“牛王”神話說。古代農民刀耕火種日 夜辛勞卻忍飢挨餓,牛王奉命下凡瞭解到“三日一餐”難以活命,便擅改“聖旨”叫老百姓“一日三餐”。玉皇將它貶到凡間只許其吃草。因此,土家人為感激牛王,把四月八定為“牛王節”。
六月六
傳說六月六是茅崗土司覃屋遇難的日子。血染了龍袍,土家為紀念他,就在這一天把好衣料,衣服拿出曬,俗稱曬龍袍。以保土家子孫後代昌盛興旺。
土家族節日有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包粽子、聚集在一起吃社飯等風俗,土家族每逢節日,屆時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綠豆粉、煮米酒或咂酒。綠豆粉是土家族民間過年、過節必不可少的菜。每年農曆二月二日稱為社日,屆時要吃社飯。端陽節吃粽子,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間最受歡迎的食品之一。
1、正臘月間的年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2、在眾多節日中,以過趕年最具特色,現只有部分地區保留這一習俗。過趕年,也稱過蓑衣 ...
土家族的重要節日有:節(過趕年)、元宵節、二月社日、花朝節、三月寒食節、清明節、四月初八牛王節、五月端午節、六月初六向王節、七月乞巧節、女兒會、月半節、八月十五中秋節、九月初九重陽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等、都是較為重大的節日。
土家族是中國歷史悠久的一個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連的武陵山區。土家族 ...
土家族節日習俗:過年、趕年、過月半。
土家族非常崇拜祖先,將祖先祭祀日稱為“過年”。 但時間,因姓氏、宗支、地域而異。過族年,要在祠堂裡舉行祭祖儀式,先祭土王,再祭本族祖先。祠堂裡,整日鞭炮不斷,鐵銃轟鳴,號角聲聲。祭祀畢,遊鄉串寨,走親訪友,對歌宴客,長達三、五日之久。
土家族的春節,比漢族提前 ...
1、趕年,是土家族的傳統節日。趕年的時間在漢族舊曆年的前一天,即大月的二十九,小月的二十八。
2、過趕年,每年農曆臘月二十九日舉行的過趕年,是湖北鄂西、湖南湘西、貴州東部土家族的傳統節日。過趕年,就是提前一天過年之意。
3、向王節,每年農曆六月初六舉行的向王節,是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的民間傳統節 ...
1、趕年
土家族團聚過年,有其獨特的習俗:若臘月大則二十九過年,臘月小則二十八過年。即趕在漢族過年的前一天過,俗稱過“趕年”。
2、牛王節
農曆四月八日是土家族的牛王節。這一天人們盛裝來到牛王廟,供酒、肉、米把,並焚香祭祀牛王,同時放鞭炮、吹吠吶、跳擺手舞。擺筵席招待出嫁的姑娘和至親好友。
...
土家族傳統節日有趕年、二月初二、清明節、牛王節、端午節、六月六、月半節、重陽節和洗神。土家族民間非常重視傳統節日,自年始至年終,可謂月月有節。
傳統節日是傳承優秀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既使人們在節日中增長知識,受到教益,又有助於彰顯文化、弘揚美德、陶冶情操、弘揚傳統。 ...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是除了漢族還有其它55個少數民族共同生活的國家,而在這些少數民族當中,每個民族都有屬於自己的節日,那麼土家族傳統節日有哪些呢?土家族的風俗活動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少數民族的節日一起來看看吧!
土家族傳統節日
趕年
土家有過趕年的習俗,即比漢族提前一天,月小臘月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