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墨子思想是什麼

墨子思想是什麼

  1、兼愛非攻。所謂兼愛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愛,"愛人若愛其身",並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2、天志明鬼。宣揚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點。對於鬼神,墨子不僅堅信其有,而且認為它們對於人間君主或貴族也會賞善罰暴。

  3、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於天子。墨子認為,國君是國中賢者,百姓應以君上之是非為是非。他還認為上面瞭解下情也很重要,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賞善罰暴。尚賢是要求君上能尚賢使能,即任用賢者而廢抑不肖者。

  3、節用。節用是墨家非常強調的一種觀點,他們抨擊君主、貴族的奢侈浪費,尤其反對儒家看重的久喪厚葬之俗。

孔子和墨子思想區別

  孔子主要主張“仁愛”,墨子主要主張“兼愛”。

  孔子:主張仁愛,“仁者,愛人”、“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即要求統治者能體貼民情,愛惜民力,不要過度壓迫剝削人民,以緩和階級矛盾;主張以德治民,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

  墨子:主張兼愛,其實質是"愛利百姓",以"興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論行動,皆以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為準繩。

墨子的經濟思想

  墨子的經濟思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歸正:一、墨子的義利觀。墨子和儒家不同,公開言“利”。孔子“罕言利”,孟子說“何必曰利”。墨子公開言“利”,要達到的目標就是“利”。他認為對言論思想的是非,應根據三條標準來判斷,稱之為“三表”。第一表“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第二表“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實”,第三表“廢(發)以為刑政,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 墨子認為要取得這樣的“利”——“國家百姓人民之利”,需要實行“兼相愛交相利”。墨子認為社會治理不好,發生亂,是由於人們不相愛引起的。因此不相愛,君臣、父子、兄弟之間都是“虧人自利”,就發生了亂。墨子認為應該按照“兼相愛交相利”的原則來處理各種關係,這樣就會“視人之室若其室,誰竊!”“視人之身若其身,誰賊!”墨子所說的“兼相愛交相利”的內容是:尊重人的地位和人身不受侵犯,尊重對方的財產年有權,不侵犯對方的財產年有權。墨子認為這種愛和利是相互的,“雖有賢君,不愛無功之臣,雖有慈從父,不愛無益之子”,愛也是有條件的,即以“利”為條件,我愛你,是為了你愛我;我利你,是為了你利我。如不能利我,就不能愛你、利你。 墨子所說的“義”,也就是“兼相愛交相利”,符合“兼相愛交相利”的就是“義”,違背“兼相愛交相利”的就是不義。這些都是侵犯人身,侵犯私有財產。他認為還有比以上罪行嚴重幾千萬倍的,這就是諸侯之間的侵凌攻伐兼併,更為不義。 二、墨子的“生財”思想,主張“其生財密,其用之節”,就是強本節用的思想。墨子講“力”,講“強”。“力”指幹活幹事情,主要指生產勞動;“強”即努力,提高勞動強度。墨子非常重視生產勞動,把生產勞動看成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墨子認為人與動物不同是因為人要從事生產活動。墨子認為“賤人不強從事,即財用不足”,這是說財用的足與不足,取決於勞動者的勞動,這也就是認為財富是勞動者的生產勞動創造的。 墨子重視生產勞動,也同情勞動者,關心勞動人民的疾苦。“飢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勞者不得息”,他主張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的分工,也不反對剝削制度,所以他認為君子“強聽治”,賤人才“強從事”,賤人才從事體力勞動。孔子認為君子不必親自耕種,只要學好統治人民的本領,好禮,好義、好信,自然有人“襁負其子而至”,從事耕種。墨子也是如此。孟子講“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其實,墨子的思想也與之差不多。墨子說:“自貴且智者為政乎愚且賤者財治,自愚且賤者為政乎貴有智者則亂。” 儒家講天命,墨子強調個人的努力,強調“力”,強調“強”。墨子認為不論國家、個人,要想富都要靠勞動,即“強從事”。他認為“國之富也,從事故富也”,兩個人“強必富,不強必貧”這種思想比起天命論來當然是進步的。墨子還認為人們生產勞動,創造財富,也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的基礎。


的教育思想

  墨子,名翟,戰國初期人。早年曾“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後自立為墨家學派。墨家學派紀律嚴明,是一種宗教團體式的特殊私學。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因而很重視環境和教育的作用。他的社會教育主張是“上說王公大人,次說匹夫徒步之士”。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養“兼士”,併力圖把缺乏兼愛精神的“ ...

簡述非攻思想的特點

  “非攻”是墨子理論中極其重要的部分,他代表墨子的思想理念,思想精華,以及對待人事的態度。非攻,其含義是,不要去攻打別人。墨子很早就看出了戰爭的殘酷性,他認為戰爭是令很多家庭支離破碎的,戰爭中會有很多犧牲品,比如老弱婦孺,她們失去依靠,最終苦苦熬過一生。“非攻”是墨學的重要範疇,是墨子軍事思想的集中體現,同 ...

的主要思想謙愛非攻

  兼,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別人。   兼愛,像愛自己一樣愛別人。言論行動都以國家、百姓、人民之利為準繩。   非攻,就是制止攻伐的戰爭。   墨子,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一說魯陽人,一說滕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 ...

商鞅韓非思想的相似之處是

  相似之處是反對奴隸主貴族世襲特權。   墨子:墨家學派創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名翟,東周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宋國人。墨子是宋國貴族目夷的後代,生前擔任宋國大夫。他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學家、軍事家。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 ...

的主要思想

  墨子的主要思想有:   1、兼愛非攻。兼愛包含平等與博愛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礎上相互友愛,認為社會上出現強執弱、富侮貧、貴傲賤的現象是因天下人不相愛所致;   2、尚同尚賢。尚同是要求百姓與天子上下一心,實行義政,尚賢包括選舉賢者為官吏,選舉賢者為天子國君。墨子思想中,國君必須選 ...

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墨子重視環境和教育對於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素絲說”,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以素絲和染絲為喻,形象地說明環境、教育對人性形成的重要性。所以,他強調“染不可不慎也”。從“兼相愛,交相利”的社會理想觸發,墨子主張以“兼士”作為教育的培養目標,透過他們去實現賢 ...

孔子孟子教育思想的比較

  一、孔子:有教無類,學思結合等教育主張。   二、孟子:孟子的教育方法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導接受者學習時應有的基本態度兩方面。   1、人須受教育,近於禽獸。   2、教育內容在於明人倫。   3、倘不注重教育,則上無禮,下無學,賊民興,國家隨時都可能會喪亡。   三、墨子:   1、 十分重視因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