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墨西哥的地方特色文化

墨西哥的地方特色文化

  墨西哥是中美洲的文明古國,除了古蹟多多,其加勒比海的優美景色更令人嚮往,而飲食更是豐盛。

  因為曾被西班牙統治過,而受到古印第安文化的影響,菜式均以酸辣為主。而辣椒,成了墨西哥人不可缺少的食品。墨西哥本土出產的辣椒估計有過百款之多,顏色由火紅到深褐色,各不相同。至於辛辣度方面,體形愈細,辣度愈高,選擇時可以此為標準。

  墨西哥的早餐可以用醒神來形容,各式食物都以辣為主,連鬆餅都是以辣椒來焗制,正宗的墨西哥菜,材料多以辣椒和番茄主打,味道有甜辣和酸等,而醬汁九成以上是辣

別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山東梨花大鼓

  鼓不僅僅是戰場的衝鋒號角,也是民族的傳統樂器,鼓的種類有很多。山東梨花大鼓是北方大鼓的始祖,原稱犁鏵大鼓,因其伴奏樂器為犁鏵碎片而得名。本期山東文化,帶你來看看別具地方特色的山東梨花大鼓。

  梨花大鼓歷史悠久。據考,梨花大鼓至少在清乾隆年間就流行於河北南部農村,清光緒年間始進入其他省市。清末民初小說家劉鄂在《老殘遊記》中所寫的黑妞、白妞(即劉小玉姐妹)皆為馳名犁鏵大鼓演員。

  早期的梨花大鼓,因植根於民間,故多訴露民間疾苦和表現農家故事。它風格樸實,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曲調高昂,說、唱、道、白兼備,敘事抒情交融。傳統書目很多,其中尤以說為主、唱為輔的中長篇書見長。現流行的有《包公案》、《海公案》、《西廂記》等。

  梨花大鼓是河北南部地區獨有的鼓曲之一,也是中國曲壇上一支別具風采的鮮花,頗受群眾的歡迎。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它歷史悠久,清乾隆年間己有藝人演唱,清嘉慶年間,河北邢臺威縣的王奎山、臨西呂連山和李明山、清河徐靠山和臨城馮雲山,時稱梨花大鼓的“五大山”,風噪冀魯兩省。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鏵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鏵片伴奏而得名。在河北省南部一帶頗為流行,是中國曲壇上一枝別具風采的鮮花,深受群眾歡迎。河北省擁有一批較有影響的梨花大鼓演員。三十年代,流行在冀南一帶的魏金鳳、穆大愛、孫金梅等享有盛名。

  上世紀五十到八十年代活躍於曲壇的孫金枝(藝名“大金枝”)是孫金梅的小妹,她功底厚,造詣深,表演風格樸實細膩,酣暢大方,運字行腔聲情並茂,唱腔豐富多變,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稱。1958年,孫金枝參加全國第一次曲藝會演,幸福地受到周**的親切接見。粉碎“四人幫”之後,她演出的《廣場思親》又榮獲1980年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曲協聯合舉辦的全國優秀曲目獎。

客家地方特色:客家鼓文

  在家鄉,每當農閒時節,在晚飯後,一盞溫馨的馬燈亮起,把個曬穀場照得雪白,一位盲人正襟危坐於中央,四周圍著黑壓壓的人群,一雙雙眼睛緊盯著盲人手中的漁鼓,企盼著早點開唱。等差不多時間,盲人“咳咳”地清清嗓子,人群中立即出現一陣興奮的躁動,隨即全場寂靜下來。只聽得“砰扎扎,砰扎砰扎砰”一陣漁鼓響起,人們的心也似乎提了起來,如痴如醉地聽著那變幻無窮的鼓點花樣。鼓點聲由緩而急,由小到大,不一會,鼓點戛然而止,盲人粗獷的嗓音響了起來,唱道:“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一朝天子一朝臣,朝朝天子出能人,朝朝天子也出奸臣。”鼓文就這樣唱開了篇。於是,隨著激越的鼓點,優美的說唱,經過一天勞作的人們,忘記了疲勞,忘記了憂煩,他們的悠悠情思就隨著盲人的說唱進入到那虛無漂渺的境界,時而為“落難公子”哽咽,時而為“奸臣當道”罵娘,時而為“痴情女子”嘆息,時而又為“破鏡重圓”叫好。直到半夜,演唱結束了,人們還不走,要求再唱一本。這時,不想再唱的盲人就會唱幾句俏皮話:“今天鼓文已唱完,放下漁鼓吸筒煙,眾位鄉鄰多原諒,明晚再來嘲仙天。”人們便只好一陣歡笑,戀戀不捨起身回家。若是那盲人情緒好,願意加唱,就會重擊漁鼓,再展歌喉。於是,直至東方吐白,霞光初升。

  客家鼓文,又稱鼓子曲。這是一種多以盲人口頭說唱的藝術形式,它最早產生於寧都,早年間廣泛留傳於寧都等周邊縣市,如廣昌、興國、于都、瑞金、會昌、石城一帶,因為具有客家地方的濃郁特色,所以很受民間百姓喜愛。

  客家鼓文歷史悠久,據民間藝人介紹,流傳時間最少也有400年了。相傳在明末清初年間,戰火蔓延,社會動盪,百姓貧苦,就連算命的瞎子也沒了生意,斷了財路,紛紛另闢蹊徑謀生。據說在此其間有一瞎子很聰明,根據自己自幼聽說過的一些神話故事和民間傳奇,充分發揮自己的“口功”特長,利用算命時的誦頌腔調和乞討者沿街叫化的“過街溜”唱腔,編排成了一個個完整的故事,並用竹筒蒙上魚皮作樂器,開始走村串鄉,四處叫賣,居然一唱走紅,很受民眾歡迎。後來,眾多盲人競相效之,被稱作漁鼓的樂器,也被盲藝人們紛紛製作,於是編排話文,演繹歷史,說唱故事,摹擬許多角色,使之形象生動,語言流暢,曲調優美動聽,從而,客家鼓文就成為了一種全新的口頭說唱藝術在民間流傳開來。

  其實漁鼓的鼓皮並非用魚皮最好,後來有人採用蛇皮或蛙皮來製作,其音響為最佳,便紛紛效之。而鼓文曲調主要是以徵調式為主,旋律流暢,節奏變化快,並與地方語言結合較緊,使得方言方語表現力豐富。伴奏時更以盲人的技巧敲擊漁鼓,時快時慢,所以感染力也不盡相同。

  鼓文的表演形式一般以盲人為主,一人坐唱。演唱時,盲人左手懷抱漁鼓,右手中指頂著一枚銅板擊打竹筒,雙手配合,敲擊出“砰砰扎砰扎砰砰”各式各樣的鼓點聲。說唱時用方言,聲情並茂,夾敘夾議,風格古樸優美,通俗易懂,平淡之中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而且裡面還有許多民俗文化的流傳口語,給人啟迪,催人奮進,加上方言襯詞、嘆詞、語氣詞,以及運用男女老少和各種性格人物語氣的摹擬,每唱至動情處,能使所有的聽眾迴腸蕩氣,同喜同悲,同感共怒,感染力極強。


上海地方特色曲藝—獨腳戲

  獨腳戲亦稱“滑稽”,是上海富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曲藝形式,發祥於上海,分佈流行於上海、江蘇、浙江,特別是上海市黃浦區的老城廂一帶,形成了一個高達千百萬人口的滬語語系曲藝文化圈。   獨腳戲誕生於本世紀20年代末期,其源頭是一種賣梨膏糖的說唱形式,是藝人為了兜售自制的梨膏糖而演唱一些滑稽的段子,也有即興的“賣口 ...

景德鎮的地方語言文化

  景德鎮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江南名城,由於陶瓷業的不斷的發展,聚居了全國各地的人,他們的語言由本土的成分慢慢地演變,逐漸就形成了景市人獨特的地方語言。   來到景德鎮,聽到的第一句話就是“嗯來住莫得?”在景德鎮呆上一段日子之後,“莫得”就會充徹於耳。邀你去玩就說:“怯戲的波?”您要購買“買什麼”。營業員會熱情地 ...

海口特色文化和民俗節慶

  老城文化   歷史上的海口曾是中國通商重鎮,在海口擁有一爿家產,成為所有下南洋的海南華僑的夢想。漫步老城,白色的南洋騎樓、柱廊、敞廊、巴洛克風格尖頂,乍一看,十分歐化。走近仔細端詳,牆面上有細緻雕刻工藝,都是中國民間特色的圖案,百鳥朝鳳、龍鳳呈祥、松鶴延年,老海關、古鐘樓、“天妃廟”、“五層樓”飯店……記 ...

趵突泉特色文化活動

  燈會   趵突泉燈會由來已久。自唐玄宗定農曆十五為元宵節以來,濟南此日夜間便有放燈習俗,自1965年重新舉辦第一次燈會之後便形成傳統,是江北較大燈會之一。趵突泉燈會主題鮮明,特點突出,集彩燈藝術與民俗文化為一體。每年於農歷正月初一舉辦,持續一個月,已成為泉城濟南一大文化品牌和冬季旅遊主打專案,有“不到趵突 ...

銀川特色文化

  穆斯林文化   回族是寧夏的主體民族,信仰伊斯蘭教,宗教禮儀十分嚴格。伊斯蘭教徒必須奉行“五功”:念、禮、齋、課、朝。除這五功外,每年還有慶祝活動和節日要參加。著名的開齋節、聖紀節、宰牲節,是伊斯蘭教三大傳統節日。清真寺是回族進行禮拜、誦經、冰浴等宗教活動的場所,也是進行社交活功的場所。   回族的服飾和 ...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 立夏8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 立夏8種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   傳統立夏吃什麼食物:立夏飯   立夏飯也叫“燒夏夏飯”。舊時漢族兒童立夏日燒的飯,流行於湘江杭州地區。每逢立夏前一天,孩子們向鄰家第戶討米一碗,稱“兜夏夏米”。   民間認為兒童吃後,可防中暑,立夏飯里加有雷筍、豌豆、蠶豆、莧菜等佐料,含有“五穀豐登 ...

山西民間特色文化有哪些

  1、花腔鼓;   2、定襄蔣村 ;   3、晉中媽祖信仰 ;   4、臨猗地臺戲;   5、“四句”秧歌劇;   6、翅果油熬製技藝;   7、汾西地燈秧歌;   8、靈丘制針;   9、中和節;   10、迎喜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