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壯族民間藝術舞蹈文化之板鞋舞

壯族民間藝術舞蹈文化之板鞋舞

  每個民族都有每個民族的特色文化,“板鞋舞”其實就是壯族的一種娛樂消遣的東西,也是屬於壯族的民間技藝與舞蹈。姑娘與小夥們都能穿著長長的長板鞋歡快的舞動起來。那麼,大家瞭解不瞭解關於壯族的板鞋舞呢?

  接下來,就隨著小編一起從民族文化的角度來領略一下壯族板鞋舞的魅力吧!

  “板鞋舞”起源於明朝廣西那地土司的木枷練兵法。明朝嘉靖年間,倭寇侵犯江浙沿海,明王朝要廣西出兵,廣西要那地土州出三百兵士滅倭寇。土司羅武傑立即徵招三百人進行訓練,新兵初次操練,步伐很難一致,土司下令用木枷將新兵的雙腳夾住,三人連成一伍,九人排成方隊,統一步伐,只能向前,不準後退。經過嚴格訓練後,這支隊伍戰法獨特,勇猛頑強,為平倭寇立下了功勞。從此,三人木枷練兵法流行民間,演變成“三人穿板鞋”比賽。三人穿板鞋這項體育比賽專案經過藝術加工,發展成了“板鞋舞”。

  現如今,壯族的“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隊伍中的任何一個人出錯或者不配合其他隊員,就會令全隊的人輸掉比賽。而“板鞋舞”則是“板鞋競技”的升級版本,藉助道具的敲打和音樂的伴奏,表演者要協調一致的展示優美舞姿。

  “板鞋舞”一般由九位壯族男女青年三人一組,穿著六隻近兩米長的板鞋,踏著優美的旋律走動,走動的過程中險象環生,風趣搞笑,隨著樂曲的轉換,壯族的姑娘小夥們還能穿著長板鞋歡快地跳起現代三步舞。觀者快樂,而舞者則得到了全方位的訓練。隨著“板鞋舞”的廣泛開展,聰明而手巧的壯族人還將板鞋舞的兩隻鞋板裝飾起來,表演時的觀賞度大大提高。亞運會期間,“板鞋舞”在北京參加了十四場演出,受到各界群眾的熱烈歡迎。新穎獨特的表演及恢諧的情趣,引得觀眾們開懷大笑,掌聲和笑聲響成一片。

  作為一種文化,“板鞋舞”不僅豐富了壯鄉人民的文化娛樂生活,而且擔負起弘揚壯族民族文化、繁榮壯族經濟的重任產生了積極深遠的社會效果。它用歷史的縮影展示了壯族人民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和英勇善戰的形象,激活了人們的社會責任感、愛國感和民族感。隨著社會物質和精神生活的提高、民族文化交融的影響,“板鞋舞”會得到進一步的開發,其社會功能和價值也必將越來越受到重視。

南寧藝術文化典範:板鞋舞

  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瑰寶為我們留下了那一幅幅壯麗的景觀,每一刻我們不再享受著這一份美好,人生如夢,一眨眼就過去了,剩下的只是那些歷史為文化與文物了,下面就請跟著小編我一起來看一看南寧文化藝術典範:板鞋舞。

  板鞋舞: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板鞋舞”。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誰要是一個不少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郎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三人縛腿賽跑的方法訓練郎兵,使得軍紀嚴明、同心協力,後來便演變成這種有趣的運動了。

  這是壯族的“高腳球”,玩起來很像足球。不過卻不能用腳來踢,無論奔跑、拼搶和踢球都能用那對“義肢”。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距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但最初南宋時期踢的可是柚子。原來,早在南宋時,廣西南丹縣人就有踢柚子的遊戲;每逢中秋還要舉行踢柚子比賽,近代發展為踩高蹺踢足球。更是別開生面。它與板鞋舞相結合真是天衣無縫。

板鞋舞

  在壯族的文體技藝中最妙趣橫生的就是像軍陣般有威有勢的"板鞋競技"和"扳鞋舞"。板鞋競技是以幾個人為一隊,大家同穿一對長板鞋賽跑;參加者必須步調一致,同心全力,誰要是一個不少心,就會令全隊人仰馬翻。相傳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間,壯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領廣西郎兵赴浙江抗擊倭寇,她用三人縛腿賽跑的方法訓練郎兵,使得軍紀嚴明、同心協力,後來便演變成這種有趣的運動了。


廣西壯族民間舞蹈壯族扁擔文化

  壯族文化是在壯族人民生產勞動中產生,所以壯族文化獨具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風情。壯族最受歡迎的舞蹈是壯族的扁擔舞,雖然扁擔舞是用一種勞動工具進行表演的,但扁擔舞蘊含了濃郁的勞動氣息,以及是壯族人民對生活的熱愛與表達。   扁擔舞是一種壯族傳統民間舞蹈,由打礱舞發展演變而來,一般由婦女表演。流傳在廣西壯族自治區 ...

壯族舞蹈文化及傳承與發展

  以前的壯族人以狩獵為生,因此壯族的舞蹈和狩獵的關係十分密切,甚至很多舞蹈動作都是源自於狩獵活動,也有一部分是來自於巫師酬神。   那麼,在壯族文化中,壯族舞蹈文化及傳承與發展是什麼樣的呢?一起隨小編來看看吧!   壯族舞蹈源於對狩獵的模仿,但它常與巫師酬神的活動密切聯絡。巫師敬神總是邊跳邊唱,樂神消災祈福 ...

蒙古舞蹈文化的又一朵“奇葩”-安代

  我們常常說,蒙古族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民族,安代舞是一種原生態的草原舞蹈,也是蒙古族民間流傳的一種舞種。安代舞在古時候也是人們用來祈求神明庇護的一種舞蹈形式。那麼,大家對於安代舞是否瞭解呢?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從蒙古族文化的角度一起來學習瞭解一下吧!   安代舞的簡介   安代舞是一種在明末清初發祥於科 ...

神秘喪葬文化“重喪”

  陳先生這一年就忙著辦喪事了。春天,年近七旬的父親因病去世;百日未過,陳先生的弟弟又在車禍中喪生,留下了年幼的孩子和傷心欲絕的弟媳,讓人唏噓不已;誰知不幸並未就此終止,兩個月後,一向康健的陳先生母親突發腦梗,搶救無效也去世了。   老人們說,陳先生家這種情形應該是犯重喪了,而且沒有采取解破措施,所以才導致喪 ...

“中國地坑院民俗文化鄉”民俗文化節

  中新網陝縣9月7日電9月4日上午,為期一週的首屆陝縣民俗文化節在“中國地坑院民俗文化之鄉”——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開幕。文化節期間將舉行民間書法大賽、民間剪紙大賽、民間婚俗表演、民俗實物展、陝州鑼鼓書演唱會、民間故事演講會、地方戲劇演出、民間特產和小吃展銷等八項活動,展示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和發展成果,促進民 ...

民間藝術民俗文化民族戲曲 北京奧運放大中國文化

     曹氏風箏藝術家孔炳彰正在展示風箏作品。新華社小編李紫恆攝   一個是人類體魄美的極限,另一個是東方精神美的極致———這兩種似乎搭不上界的東西,在人文奧運理念的催化下,終於在北京有了千載難逢的因緣際會。當採自雅典的奧林匹克聖火點燃了“鳥巢”主火炬的剎那,孕育於古希臘的西方文明開始了與中華五千年文明破天 ...

“中國牛郎織女文化鄉”入列非遺

     牛郎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廣為流傳,山東沂源、河南南陽、河北邢臺、陝西西安、山西和順等爭作故事起源地。經過專家學者的反覆論證,2006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山西省和順縣為“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山西省政府也將和順縣的牛郎織女傳說列入全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和順縣地處山西省境東陲,太行山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