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推行改革,進行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為他的人格寫照。儘管在變法中,他受到種種打擊,但他志存高遠,正直不屈。經歷的磨難越多,鬥志越堅。為了天下蒼生,不惜粉身碎骨。
王安石,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推行改革,進行變法。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王安石在這首詩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為他的人格寫照。儘管在變法中,他受到種種打擊,但他志存高遠,正直不屈。經歷的磨難越多,鬥志越堅。為了天下蒼生,不惜粉身碎骨。
1、三冗危機。北宋立國後,為了防止地方割據,便收歸行政權、財權、軍權,並採用分化事權的方式,維護中央集權;政治上,實行文人治國,軍事上,奉行守內虛外。
2、宋初,為削弱官員的權力,實行一職多官,但設官分職尚有定數。自宋真宗時起,朝廷關於官員致仕的詔令日見增多,至宋仁宗時,更是三令五申。同時,由於大興科舉、採用恩蔭制、奉行“恩逮於百官唯恐其不足”的籠絡政策,導致官員多貪戀權位,官僚機構龐大而臃腫(“冗員”)。
3、為穩定社會秩序,抵禦北方民族的南侵,宋初實行“養兵”之策,形成了龐大的軍事體系;同時,為了防止武將專權,實行“更戍法”,使得兵將不相習,兵士雖多但不精,對外作戰時處於不利地位(“冗兵”)。
4、軍隊、官員的激增,導致財政開支的增加,使得本就拮据的政府財政更加入不敷出,再加上統治者大興土木、修建寺觀等,形成了“冗費”。
三者緊密地聯絡在一起,最終形成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5、內憂外患。財政的虧空迫使政府不斷增加賦稅,除了繳納名正言順的“兩稅”之外,還有各種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給民眾造成沉重負擔,加之連年戰事和頻繁的自然災害,百姓苦難,各地怨聲不斷。農民由於沒有生路,紛紛揭竿而起。
6、同時,外敵的侵擾給北宋政權帶來巨大的生存壓力。北宋建國以後,就與東北邊境的契丹族和西北邊境的党項族連年發生戰爭,但由於北宋政治腐敗和軍隊軟弱渙散,雖然耗費了鉅額的財力和人力,但每每以失敗告終。
7、慶曆三年(1043年),以范仲淹為首的“慶曆新政”,歷經一年即告失敗,結果並未改變這一嚴峻形勢。宋神宗即位後,大宋王朝雖然表面上一派繁榮,其實內部已經蘊涵著深刻的矛盾和問題。
8、由於土地兼併現象嚴重,大批農民喪失土地,兼之富豪隱瞞土地,導致財政收入銳減,出現了立國以來少有的財政赤字,“百年之積,惟存空簿”。
政治上:北宋政府為了防範武將實行更戍法,頻繁調動武將,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削弱軍隊戰鬥力;戰鬥力:為了穩定社會秩序,北宋政府荒年募兵,招募流民當兵,軍隊戰鬥力下降;軍事上:武器生產管理混亂,影響軍隊戰鬥力;階級矛盾尖銳:北宋初年,宋朝統治者使富者有田無稅、貧者負擔沉重,連年的自然災害加劇了農民苦難,因而造成各地農民暴動頻繁;民族對立嚴重:北宋與西夏和遼國發生多次戰爭;統治集團內部矛盾突出:改革派與守舊派鬥爭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