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屬於土族人豐收的節日:土族納頓節

屬於土族人豐收的節日:土族納頓節

  納頓節是土族人民最重要的文化娛樂盛會,土族人民會在這期間訪親探友,相互交流生產、生活經驗,學習和傳播新思想、新知識。對於情竇初開的青年男女而言,納頓則成為他們尋覓知音的天賜良緣。納頓節是土族文化特有的一部分,一起來了解下吧。

  納頓節是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獨有的民俗活動。納頓節是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社交遊樂節日,也稱“莊稼人會”“慶豐收會”等。“納頓”是土語音譯,和蒙古族的那達慕含義一樣,意為“玩耍”、“娛樂”。

  每年農曆七月,正是民和三川地區瓜果飄香、新糧入倉、新油入缸的豐收季節。當地的官亭、中川等七個鄉鎮的70多個村莊都過納頓節。生活在這裡的土族群眾為了慶祝五穀豐登,便在莊稼最先成熟的下川從宋家村開始,一個村一個村地跳起“納頓”。各地舉行納頓的順序按莊稼收割季節的先後排列,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轉移。一般來說,納頓在農曆七月十二開始跳起,因此民間也稱為“七月會”,活動一直持續到農曆九月十五結束,歷時近兩個月,場面隆重,被人們稱為“世界上最長的狂歡節”。

  一、起源

  關於納頓節的歷史淵源,目前還沒有發現文字記載。比較認同的一種說法是,元末明初,土族人民逐漸擺脫了遊牧生活,開始步入農耕生產時期,為了處理農耕生產中的矛盾,協調人際關係,便形成了一種集體廟會活動,即“納頓”。專家認為,從納頓節中儺舞儺戲的內容、形式、服飾等考證,納頓節應當起源於元代中期,完善於明代早期。

  對於納頓節真正的起源,還需要學者專家進一步地考證研究。

  二、主要活動

  納頓節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籌備,從清明節開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廟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並推選出當年七月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和“小牌頭”,他們在節前負責籌集經費,維持本村社會秩序,協調生產管理(如田間用水順序)等,節日期間則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其次是小會,節前,村民在會場搭建大型帳篷,以供安放神像和進行祭奠。節前一日大小牌頭敲鑼打鼓,進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動。然後便是納頓節的正會。

  一年一度的納頓節是以各個村社為主體的群體活動。可由一村單獨舉行,亦有兩村聯合舉行。最為常見的是兩村聯合,一村充當“主人”,而另一村為客,兩村男性排成長列,扛著各色彩旗,敲鑼打鼓,高呼“大好!”隊伍一到麥場,拉開了納頓的序幕。

  納頓節的正會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儺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1、跳會手

  “納頓”開始時,首先是本村的“會手”迎接外村的“會手”。“會手”是集體舞蹈隊伍,人數二三十、四五十乃至百人不等。本村“會手”按老、中、青年齡順序列隊,由老人們身著長服,擎彩旗,拿柳條(普灑甘露之意)領隊,鼓手、鑼手、旗手相隨其後,鼓鑼聲聲的節奏,催人起舞,粗獷的舞姿伴隨著嘹亮的歌聲,“大好!大好!”的歡呼聲,此起彼伏,高昂歡快。他們喜躍忭舞地走出百米外,迎接前來慶賀的外村“會手”。兩廂“會手”相逢,陣容陡增,人人精神抖擻,個個容光煥發,旋轉起舞三匝後,向客隊“會手”焚香,遞煙敬酒,互致賀意,共祝平安。

  酒助人興,匯合到一起的隊伍,浩浩蕩蕩,載歌載舞,揮動柳條扇子,鼓鑼喧天,歡聲雷動,彩旗滾舞,繽紛絢麗,呈現出一派歌舞昇平的景象。

  2、儺戲表演

  “會手”歌舞結束後,接著有《莊稼其》《三將》《五將》《殺虎將》等古樸的民間儺戲表演。

  《莊稼其》意即種莊稼的人,透過老農向他的兒子傳授農耕技藝等劇情,以幽默詼諧的形式展現了土族農耕生活。稚氣未脫的兒子與他老子的爭執,反架格子倒掛犁的滑稽動作,逗得人們哈哈大笑。軍儺戲的表演有好幾出,比如《三戰呂布》,以佈陣、對打等動作演繹三國故事,再現三英戰呂布的場面,突出了關羽的忠烈和威武之氣。《殺虎將》一出儺戲古樸粗狂,其中虎與牛的相抵摔跤、人與虎的搏鬥,及戴牛頭面具的殺虎將最後出場降伏猛虎等情節緊張激烈,扣人心絃,透出土族先民遠古時期的生活情景。

  日漸西斜,活動已近尾聲。有人將堆積如山的蒸餅分塊贈送給每個到會的人。老人們焚燒紙錢供於地方神前,馨香禱祝:風調雨順,民殷財阜。然後,把地方神抬送到下一村廟會的納頓。納頓活動就像是一次漫卷過全縣的“運動”,是一波一波歡樂的浪潮。從糧食成熟最早的下川開始,逐村向西,過中川到上川結束。各村都會將節目提前準備好,當村當日表演歡慶完畢。

土族納頓節

  納頓節是青海省民和縣三川地區土族獨有的民俗活動。“納頓”土語原意為“遊戲”,關於它的歷史淵源,目前還沒有發現文字記載。有學者認為,從納頓節中儺舞儺戲的內容、形式、服飾等考證,納頓節當起源於元代中期,完善於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區的官亭、中川等七個鄉鎮的七十多個村莊都過納頓節。各地舉行納頓的順序按莊稼收割季節的先後排列,從農曆七月十二日的宋家納頓開始,一村接一村,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轉移,一直延續到農曆九月十五日結束,歷時63天。

  納頓節分三個階段進行。首先是籌備,從清明節開始,三川各村即在本村的神廟祭奠二郎神和地方神,並推選出當年七月舉辦納頓會的“大牌頭”和“小牌頭”,他們在節前負責籌集經費,維持本村社會秩序,協調生產管理(如田間用水順序)等,節日期間則具體負責活動的組織和實施。其次是小會,節前,村民在會場搭建大型帳篷,以供安放神像和進行祭奠。節前一日大小牌頭敲鑼打鼓,進行祭典等一系列活動。然後便是納頓節的正會,它由跳會手、跳面具舞(儺戲)、跳“法拉”(巫)三部分組成。

  土族納頓節特點十分鮮明,它是一種鄉人儺民俗活動,以民間信仰為連線村落的紐帶,流傳歷史久遠,每次活動延續時間長,參與廣泛等。納頓節具有嚴格的組織和程式,其活動與鄉村管理和生產時序緊密結合,有明顯的社會調適功能。節日期間,活動內容豐富多彩,極富民族地方特色。特別是其中的儺戲儺舞,儲存著北方民族薩滿文化的殘影,同時又吸收了二郎神、關公崇拜等漢文化的內容,既表現了土族的文化個性,又體現了多元文化共生共榮、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的民族和諧現象,具有豐富的文化藝術內涵,其音樂、舞蹈、頌詞、服飾、儀禮等都富於特色。

  據《民和縣誌》等相關史料記載:儺舞源於上古時代先民對圖騰的崇拜。在河南安陽出土的殷墟甲骨文卜辭中就有儺祭的記載。周代稱儺舞為“國儺”、“大儺”,鄉間也叫“鄉人儺”。因為在《論語·鄉黨》中有孔夫子見儺舞而“朝服而阼立於階”的記載,鄉間又多把節日中的各種民間舞蹈表演,也泛稱為“鄉人儺”。民和縣文化局研究人員介紹,土族納頓節有著鮮明的民族特點。“它是由古代儺舞發展而來的鄉儺民俗活動,而以儺舞發展而來的民俗活動能流傳到現在的已經比較罕見。”

  “納頓節每次活動延續時間長,參與活動的階層廣泛,因而具有廣泛的群眾性。”納頓節不像其他鬆散的民間廟會,而是具有嚴格的組織程式。因為持續時間特長,狂歡期間涉及各個鄉村管理和生產問題,因而其活動與鄉村管理和生產時序緊密結合,有明顯的社會調適功能。這些特點都使得納頓節具有非凡的傳承價值。

  納頓節除了是土族人喜慶豐收、祭祀鬼神的宗教節日,還是土族人重要的社交遊樂節日。納頓節的這段長達兩個月的時間內既是民和地區土族人最隆重、熱烈的節日和文化娛樂活動,也是土族人訪親探友,商榷兒女婚嫁、調解糾紛、相互交流生產、生活經驗等社會交流活動。納頓節同時也是人們認識土族歷史的“活文獻”,它形象地用多種方式展現了土族的發展歷史。從中可以看出土族由遊牧生活轉向農耕生產的歷史過程,這也是我國眾多遊牧民族封建化歷程的一個縮影。

  “繼承和研究土族納頓節文化,有利於在土族歷史、宗教、文化藝術、生產生活、民俗風情等多方面研究土族文化。”民和縣文化局負責人告訴小編,納頓節儺戲藝術真實地保留了土族遠古生活的具體形態,原汁原味地再現了遠古土族的生活情形,是一種活形態、原生態的文化。研究納頓儺文化對於研究整個儺文化的發展演變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納頓節作為青海省所獨有的一種本土文化,具有極高的民族民間文化特徵,也體現了土族文化與華夏文化的淵源關係。

傳統歡慶豐收節日:新米節

  古時候人們為了紀念重大事件的發生,往往會為了這天舉行各種活動來慶祝。景頗族文化裡的新米節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誕生的。作為農業民族在稻穀成熟的這天,景頗族人們為了慶祝豐收,久而久之變成了新米節,在民族文化中留下印記。

  秋天,稻穀成熟了,景頗族農民把割下的第一捆稻穀舂成米,請左鄰右舍的男女老少到家共嘗新米飯,歡度新米節。

  新米節在農曆八月龍日那天。那天,吃過早飯,客人們來了,就幫忙把割了放在鬼門旁邊的那捆稻穀搬到竹笆上打,接著把打出的稻穀炒幹,舂成米。把新米和老米混合在一起做飯(老米還沒有吃完,新米又有了,含有夠吃夠穿的意思)。蒸飯時,蒸蓋上擺著穀穗;若是閏月過新米節,蒸蓋上擺十三穗,不閏月則擺十二穗。

  在吃新米時,先將準備好的乾魚、幹老鼠、雞蛋、新米粑粑、水酒灑到田裡獻地鬼,祈禱來年人畜平安、五穀豐收。

  蒸新米飯時,主人家的老阿爹向圍著他的客人、家人唱起了稻穀的來源:從前,冒難(天地之神)把地上的稻穀全搬上天,人們只得吃芋頭過日子。後來,狗從太陽居住的地方跑來,尾巴上還沾著不少稻穀。人們就拿狗尾巴上的稻穀作種,撒到田裡,從此才吃上稻米飯。還唱種稻的全過程,傳授生產知識。

  裊裊炊煙飄散在湛藍的天空,通紅的火炭餘熱灼人,主人家的老阿媽把手洗乾淨,開啟蒸蓋。隨著淡淡的蒸氣向四方飛散,一陣撲鼻的清香溢滿屋內,人們不約而同地做著一個深呼吸的動作,口水不知不覺地嚥到肚子裡去!這時,老阿媽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青菜葉,用筷子將米飯一筷一筷地挑出放在青菜葉上,有幾個亡親就放幾包,以此悼念先人。

  祭祖完畢,只聽老阿爹“瞰”地叫了兩聲,就看見一條搖著尾巴的狗進了屋。老阿媽從蒸籠裡挑出一些米飯,放在狗面前給狗吃。直到狗吃飽,搖著尾巴出去後,全家人和客人才端碗理筷,盡情飽餐。家人一時回不來的,要留下一包新米,等回來後煮給他吃。

  吃完新米飯,太陽落山了,滾圓明亮的大月亮爬上了山頂。這時便在寨子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火苗;中天,月光與火光相輝映。大家圍著篝火,在象腳鼓和鋩鑼的伴奏下舞蹈。男子揮動被火光照得發光的長刀,婦女在胸前上下左右擺動手帕,盡情歌舞,歡慶豐收的到來。

  新米節這天,人們一邊飲酒談笑,一面和主要總結農事,討論下種的適當時機、泡田水的使用、栽秧的技藝、旱地播種的方法和時限、開荒的設計、輪種的學問等。新米節是一個慶賀豐收的節日,也是一個促進農業技術交流的節日。


中國年俗節日“大小填倉

  填倉節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徵新年五穀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為“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為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為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為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穀倉。這一天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院子裡或打穀場上,用篩 ...

達斡爾族傳統節日昆米勒

  中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它們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每個民族文化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就一起走進達斡爾族文化的傳統節日“昆米勒節”。   “昆米勒”是達斡爾語,漢意為柳蒿芽。別名柳蒿菜、萎蒿、水蒿、白蒿等,為菊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其嫩莖葉可供食用, ...

   時間:農曆七月十二日至農曆九月十五日   地點:青海民和、互助等地   納頓節是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社交遊樂節日,也稱“莊稼人會”“慶豐收會”等。“納頓”是土語音譯,和蒙古族的 “那達慕”含義一樣,意為“娛樂”。舉行時間可謂超長,從夏末麥場結束時(農曆七月十二日)開始,一直持續到秋天(農曆九月十五日)才結 ...

土族的看家舞土族的安召舞的細節

  每一個少數民族都有屬於自己民族的特色舞蹈,土族也不例外。安召舞是土族地區廣泛流傳的舞蹈。土族“安召”意為“圓圈舞”,是土族人民歌頌人畜兩旺,五穀豐登,祝願吉祥如意的無伴奏圓圈歌舞。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到土族文化中瞭解關於安召舞的細節都是什麼。   土族“安召”舞蹈歌詞主要內容多半和周邊藏族的安召舞沒有 ...

中華民族土族

  土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互助、民和、大通等縣,其餘散居在樂部、門源和甘肅天祝等地。   過去土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土族語屬阿爾泰語系蒙古語族,基本詞彙和蒙古語相同或相近。過去通用漢文,1979年青海省有關部門制定了以漢語拼音為基礎的《土文方案(草案)》已試行推廣。   土族主要從事畜牧業和農業,尤其精於養羊 ...

土族

  節日時段   農曆七月十二日至農曆九月十五日   節日來源   “納頓”,在土語中是玩笑,歡樂的意思,是青海省民和縣土族人民喜慶豐收的節日。因為納頓的狂歡起自農曆七月,故也稱為“七月會”。   它的起源,自古以來就被神秘氣氛籠罩著。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納頓起源的神奇傳說。相傳從前有一位技藝高超的土族木匠,皇 ...

土族的傳統節日是什麼節日

  土族的傳統節日有:春節;觀經會;曬佛節等等。   1、春節   春節是土族最盛大的節日。節前十多天就開始各種準備,村村戶戶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除夕吃年飯,唱家曲,給將要出嫁的姑娘舉行“戴天頭”儀式,各家各戶行接神禮,同時還要敬奉灶神和門神。大年初一,全家大小跪拜神佛,祈求一年平安。然後給遠方親友拜年,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