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山裡客人——畲族的民俗風情

山裡客人——畲族的民俗風情

  “山哈”是指山裡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解放後,改稱為“畲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數為709592。畲族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9%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語完全不同。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畲族歲時風俗在總體上有三大特點:其一,與盤瓠傳說祖先崇拜和民族歷史相關聯;其二,與長期的農業社會形態相適應;其三,與漢族地區的歲時風俗相融合,畲村的歲時風俗既有全民族的普遍性,又有地域和宗教的獨特性。

  春節,即"新年",俗稱"做年",畲家認為正月初一至初五為"正年",俗稱"正日年",有的畲村認為初一至初八為"正年",俗稱"上八日"。但春節活動往往延續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或正月二十四畲族認為,正月二十四"穿天日"後,春節才告結束,甚至於月底,故有"正月未過都是年"之謂。

  二月二,也叫"會親節",是福安坂中畲族後門坪、福鼎雙華一帶畲村村民的會親節日,這天閩東、浙南畲村都定點聚會,舉辦歌會,畲家諸姓相聚一起,以歌會親友。

  三月三,也叫"烏飯節",又稱"稱歌節",俗稱"上已節",是畲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結隊出門"踏青",彩集烏稔葉子,泡製烏米飯,緬懷先祖,並以烏米飯贈親友,預祝豐年。

  四月初八,也叫"牛歇節",是日不鞭牛,清早就把牛趕到山上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欄衛生,還以泥鰍雞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飼料喂牛,村裡有"牛王廟"的,要在這一天供祭。

  五月初五,端午節,俗稱"五月節",為畲家一重大節日,習俗略同於當地漢族、裹粽子、敬祖宗。族中以本日為"盤護忠勇王"神誕,故畲家多在廳堂擺設香案,隆重祭祖、所敬奉的祭品是此節專用的"菅粽"或"橫巴粽"。菅棕,以菅草葉裹製成圓柱狀,扎以棕葉絲,通常是五節,意寓五月節得五福,或言此似"龍首師杖",或言以此象徵先祖"徵番"有功所得的盤上賜物。

  農曆六月初六日天貺節,又稱曬服節,民間傳說"土地公"這一天曬銀,俗稱"曝黴",畲民在這一天除曬衣物外,凡珍藏的書籍、歌本、契約、文賃等,也在這天翻曬,不使蟲蛀損害。相傳"六月六"是龍王曬鱗日,這一天曬過的東西,不會發黴蟲蛀。

  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或"鬼節"、"中元節",福安坂中和半鍾姓畲族。"祭祖鳴鑼,請長者將到祖家規宣讀,講明數遍,俾人人通曉恪守",建陽畲族,"中元是日,搗藥草為餅,曝而藏之,病則服焉,絕不用外間醫者"。是日,畲村開啟視牌、祖譜、祖圖,鳴炮祭祖,在門前插一路茗香,俗稱"燒香路",接引祖公回來。祭祖後吃"太公飯"。在此節前後,畲民結伴上山行獵,稱為"秋社"或"獨獵"。

  

  畲族郵票

  "嘗新節",又稱"食新節",農曆七月份水稻開鐮過此節,開鐮收割必須先擇吉日。人們把頭一趟割下的稻穀碾成米,煮成白米飯,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畢,請親鄰一起品嚐長壽。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據說"多一人嘗多一人糧"各人飯罷還要盛一米飯留在桌上,稱為"剩倉"。

  八月二十三,元帥節,閩東畲族供奉田公元帥者皆行元帥節。是日,殺一隻大公雞,連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帥。祭罷,舉家喝"元帥酒",壯膽驅邪。

  農曆九月九重節節,畲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結隊結伴而行,並定點舉行歌會。家家戶戶苞制"重陽糕",是日為閩東霞浦福安交界地畲村的豬神九師爺生日,村民抬九師爺神像遊村。

  "穀神節",每年秋收後,閩東畲族村有穀神節。畲民認為稻穀有"穀神"、"谷娘"。穀神中又有"種子仙"、"稻秧仙"、"青秧仙"、"黃稻仙"等,諸神仙分司稻穀各生長期。秧收後,穀物歸倉,設供品教穀神,並舉家合餐,俗稱"理園埕"。意為這年田間種植大計至此料理完畢。閩東霞浦水門穀神節時,畲村中青年男女指"穀神"、"谷娘"以及各位"谷仙子",歌舞狂歡,喜慶豐年。

  "立冬",又稱"力冬節",是畲族的圓冬節。這一天,戶戶礱糯谷,春米做餈把,殺雞宰鴨,加滋補草烹煮,閤家飽食進補,俗稱"補冬",同時,舂米制餈,互相饋送,是日,時值小陽春,村人結伴登山,巡迴,俗稱"探寶"。

  農曆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畲族為"打塵日",又稱"浮擦謀"。家家戶戶打掃灶秋因圓,洗刷傢俱,清掃垃圾。奧東畲族將此兩日稱為"謝神日"。各戶備上牲到祠堂、宮廟拜謝諸神。閩東畲族認為爐灶上的煙塵是灶神的記錄本。灶神平時聞灶主的惡話都記在哪裡,因此畲家多在廿四日將煙塵打掃乾淨,並沖洗飲食、餐具等,並備"五果"即糖、豆、花生、桔子、粟子等,祭祀灶神。與之賤別,希望灶神向玉皇告灶主時,"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畲族民俗風情――宗族家庭

  【宗族習俗】

  畲族村寨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緣組織為基礎的異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組織。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結構是“總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眾認為“藍、雷、鍾”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藍、雷、鍾”三姓宗譜中,都有“盤、藍、雷、鍾”4姓血脈相承的圖表,畲家認為畲族本為同宗。福安市範坑鄉洋坑《汝南藍氏宗譜》載“顧我盤、藍、雷、鍾四姓大宗祠肇基於廣東鳳凰山與南京一脈相連,建祠之地即吾祖舊址也”。祠內四姓始祖“並列封牌位”。同姓畲族關係更為密切,在宗譜內對同姓著名人物有詳盡的記載,同姓畲族不管血緣親疏都以叔伯相稱。畲諺雲:“山哈,山哈,不是同宗就是叔伯。”至於“祠--房--家庭”的結構方式和當地漢族宗族結構基本相同。即“私祠”是以地域開基祖為首的血緣相近的同姓子孫組成的宗族組織。“房”以開基祖的各兒孫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組成宗祠的基本單位。隨著時間推進了子孫的繁衍,人口增多後,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進成“房”,“房”升級為“支祠”,“支祠”演進為“祠”的宗族網路。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人活動的公共建築祠堂作業標誌。宗族領袖由年齡輩份大、年事高、威望重的人擔任。

  1949年後,族長隨封建宗法制消滅而刻廢除。畲鄉民政、民事皆由村幹部負責管理。畲村祠堂建築格局與漢族相同,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於光緒八年(1882年)的福安坂中大林村鍾氏祠堂,大廳中間設有祖龕,內陳放祖牌200多塊,祖牌鑲金箔,造工細膩,雕刻精緻。1991年7月15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將鍾氏祠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畲家重修譜,有“五世不修譜,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譜一般20年修一次,鍾大昆編纂的《穎川鍾氏支譜》現藏省圖書館,為全省鍾氏連環譜。畲族宗譜由名錄、圖紀、補遺、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產記載以及官府文告等內容組成。畲族人丁入譜有特殊記載、譜名記載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萬”等字,作週而復始的迴圈使用,其中藍姓用6個字,雷、鍾兩姓只有5個字。

  畲家祭祖在宗祠或祖厝、公廳內進行,屆時將祖宗牌位、祖圖、祖杖等並列,供奉香燭牲醴,由族長或房長讀祭文,族內人丁逐一拜祭。

  【家庭習俗】

  閩東畲族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以父母為核心,由父母與子女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父親為一家之長,在家庭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對內管理家庭的經濟收支,調節生活需要,安排農業生產等,對外代表家庭處理各種社會事務。家庭成員均要聽其約束、管教,經費支出也要經過他的同意。母親為"內當家",負責處理家庭內以及親戚來往事宜,負責料理家務、飼養禽畜等。在農忙時節,還要下田參加生產勞動。

  畲族子女婚後便分居獨立生活,一般"娶一門媳婦,分一個家",父母都與幼子同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畲族家庭發生根本變化,家長權威削弱,民主協商、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新型家庭關係逐漸形成,舊道德禮儀規範成為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所取代。

畲族民俗風情—宗族家庭

  【宗族習俗】

  畲族村寨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緣組織為基礎的異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組織。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結構是“總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眾認為“藍、雷、鍾”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藍、雷、鍾”三姓宗譜中,都有“盤、藍、雷、鍾”4姓血脈相承的圖表,畲家認為畲族本為同宗。福安市範坑鄉洋坑《汝南藍氏宗譜》載“顧我盤、藍、雷、鍾四姓大宗祠肇基於廣東鳳凰山與南京一脈相連,建祠之地即吾祖舊址也”。祠內四姓始祖“並列封牌位”。同姓畲族關係更為密切,在宗譜內對同姓著名人物有詳盡的記載,同姓畲族不管血緣親疏都以叔伯相稱。畲諺雲:“山哈,山哈,不是同宗就是叔伯。”至於“祠--房--家庭”的結構方式和當地漢族宗族結構基本相同。即“私祠”是以地域開基祖為首的血緣相近的同姓子孫組成的宗族組織。“房”以開基祖的各兒孫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組成宗祠的基本單位。隨著時間推進了子孫的繁衍,人口增多後,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進成“房”,“房”升級為“支祠”,“支祠”演進為“祠”的宗族網路。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人活動的公共建築祠堂作業標誌。宗族領袖由年齡輩份大、年事高、威望重的人擔任。

  1949年後,族長隨封建宗法制消滅而刻廢除。畲鄉民政、民事皆由村幹部負責管理。畲村祠堂建築格局與漢族相同,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於光緒八年(1882年)的福安坂中大林村鍾氏祠堂,大廳中間設有祖龕,內陳放祖牌200多塊,祖牌鑲金箔,造工細膩,雕刻精緻。1991年7月15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將鍾氏祠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畲家重修譜,有“五世不修譜,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譜一般20年修一次,鍾大昆編纂的《穎川鍾氏支譜》現藏省圖書館,為全省鍾氏連環譜。畲族宗譜由名錄、圖紀、補遺、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產記載以及官府文告等內容組成。畲族人丁入譜有特殊記載、譜名記載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萬”等字,作週而復始的迴圈使用,其中藍姓用6個字,雷、鍾兩姓只有5個字。

  畲家祭祖在宗祠或祖厝、公廳內進行,屆時將祖宗牌位、祖圖、祖杖等並列,供奉香燭牲醴,由族長或房長讀祭文,族內人丁逐一拜祭。

  【家庭習俗】

  閩東畲族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以父母為核心,由父母與子女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父親為一家之長,在家庭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對內管理家庭的經濟收支,調節生活需要,安排農業生產等,對外代表家庭處理各種社會事務。家庭成員均要聽其約束、管教,經費支出也要經過他的同意。母親為"內當家",負責處理家庭內以及親戚來往事宜,負責料理家務、飼養禽畜等。在農忙時節,還要下田參加生產勞動。

  畲族子女婚後便分居獨立生活,一般"娶一門媳婦,分一個家",父母都與幼子同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畲族家庭發生根本變化,家長權威削弱,民主協商、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新型家庭關係逐漸形成,舊道德禮儀規範成為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所取代。


極具特色的裕固民俗風情文化

  每個民族的傳承必定有著屬於他們自己的特色文化,而這些文化也都是經過時間的檢測才源遠流長。裕固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極具特色的名族文化的一個民族。對於裕固族你瞭解多少呢?想更瞭解裕固族文化嗎?那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裕固族為甘肅省三個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共有1.3萬人, ...

風情

  據史料記載,畲族的開山始祖叫“盤瓠”。因戰功卓著而成為傳說中上古“五帝”之一帝告的駙馬,後移居山林,刀耕火種,繁衍後代,面發展成為現在的畲族。   據說,盤瓠原是一顆天星,後降於人世,投身帝告高辛氏皇后劉氏的耳內,皇后患耳疾長達三年,太醫從其耳內取出一條小金蟲,如蠶繭,十分美麗,皇后非常喜歡,令人裝在瓠內 ...

裕固文化和民俗風情

  裕固族為甘肅省三個特有的少數民族之一,集中聚居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境內,共有1.3萬人,主要居住在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裕固族是一個有著悲壯歷史的古老民族。在歷史上,裕固族曾有過各種稱呼。元朝稱為"撒裡畏吾爾",明朝稱為"撒裡維吾爾",清朝稱為"錫喇偉古爾"或&# ...

鄂倫春民俗風情

  1、鄂倫春族主要分佈在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的鄂倫春自治旗、扎蘭屯市、莫力達瓦旗、阿榮旗,黑龍江省的塔河、呼瑪、遜克、嘉蔭縣和黑河市。“鄂倫春”一詞有兩種含義:“使用馴鹿的人”和“山嶺上的人”。 鄂倫春民族有自己的語言,一般通用漢語文。信奉薩滿教,崇拜自然物。 新中國成立前,鄂倫春族還處於原始社會,社會內部尚 ...

的民風民俗

  畲族民風民俗:   服飾:   畲族的傳統服飾,斑斕絢麗,豐富多彩。畲族服裝崇尚青藍色,衣料多為自織的麻布。現在畲族男子服裝與漢族無異,而閩東、浙南的部分畲族婦女,服飾仍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衣領、袖口和右襟多鑲花邊,有穿短褲裹綁腿的習慣。   婚俗:   解放前,畲族婚姻家庭普遍實行一夫一妻制,仍保留著古 ...

你所不知道的德昂民俗風情

  德昂族是中國眾多的少數民族之一,在哪裡有著最純樸的人民,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德昂族的傳統文化都是當地人民透過自身的智慧和勤勞積累而成,那麼,對於德昂族的民俗與風情你瞭解多少呢?下面的德昂族文化為您帶來更多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德昂族,有人口15462人。主要散居在雲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潞西 ...

福建寧化縣客家人“七月半鬼節”的民俗風情

  七月十五中元節,在寧化客家地區民間又稱為:“七月半”,“月半節”,“鬼節”等。對它的考察有助於我們瞭解客家人的精神文化世界,同時可以使我們更深的體會客家民俗中中原文化與地方文化的交叉和融合。此外,還有利於海峽兩岸的彼此瞭解和文化上的認同。這是因為臺灣客屬同胞與寧化石壁有著密切的關係,今日臺灣的客家人的衣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