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畲族風情

畲族風情

  據史料記載,畲族的開山始祖叫“盤瓠”。因戰功卓著而成為傳說中上古“五帝”之一帝告的駙馬,後移居山林,刀耕火種,繁衍後代,面發展成為現在的畲族。

  據說,盤瓠原是一顆天星,後降於人世,投身帝告高辛氏皇后劉氏的耳內,皇后患耳疾長達三年,太醫從其耳內取出一條小金蟲,如蠶繭,十分美麗,皇后非常喜歡,令人裝在瓠內,將盤蓋著。養育了一年,金蟲逐漸長大,變成一條狗,毛色花豔,非常賢能可愛,皇后便賜名“盤瓠”。

  不久以後,北方燕王為霸入侵,高辛帝徵代不克,便下旨招募勇士:若能戰敗燕王,分國共治,並賜第三宮女為妻。盤瓠揭榜請戰,高辛帝批准後,盤瓠便洋過海,七日七夜,隨波愛浪,終至燕王殿前,會集百僚,歡樂飲宴,直到燕王沉醉,盤瓠取下燕王首級,奪回被侵疆土,凱旋而回,受到高辛帝的熱烈歡迎,並下詔,抬盤瓠為附馬。婚後的盤瓠不習慣中原,特別是宮延的生活,便向皇帝請求隱居山林,帝告恩准。這樣,盤瓠就帶著妻子離開宮延,開始了新的山林生活,離開時,帝告敕賜盤瓠金精銀精大夫,食邑千戶,侯封一品,送入會稽山七賢洞,永為樂人,還詔天下就皇糧國稅問題,對畲民實行“過關無稅,過渡無錢”的優待;劃定畲民“刀耕火種”的山界;規定軍民不得侵擾,否則“即當部罰”。據《祖圖》和《狗王歌》記載,盤瓠後生三子一女,由皇帝賜姓,分別姓盤、藍、雷、鍾。《狗王歌》唱到:“皇帝將兒安姓名,安姓天下偉古今......大子盤裝(指出生時用盤子裝裝)稱‘盤’姓,二子藍裝就姓‘藍’。......皇未開口雷先響,就將三字安姓‘雷’。龍犬又生女一宮,年丁十似花紅,招得官司兵為夫婦,女婿名字本姓‘鍾’......”據說這就是畲族人姓氏的由來。在龍虎山一帶的畲族人中,以“藍”、“雷”二姓為主。

  盤瓠作為遠古畲族始祖,又與帝皇有密切關係,成為活動於會稽山一帶的氏族首領。這個氏族部落以狩獵、遊墾為生,是一支粗獷剽悍、驍勇善戰的族群。由於盤瓠機智勇敢,功績蓋世,因而贏得了古代各族人民的敬仰,所以,有關盤瓠的神話傳說在我國南方流行也特別廣。三國時,徐整作《三五歷記》,就寫了吸收盤瓠入漢族的神話。盤瓠不僅成了開天壁地的盤古氏,而且成了漢族在內的許多民族的英雄和始祖。

  龍虎山畲族原本不居於龍虎山,是由於歷史原因而遷移到此的。據記載,他們最早居於南京,後遷入潮州,因戰亂移居龍虎山等地。《狗王歌》中記載:“南京路上祭祖墳,進出藍、雷賢子孫。就內人多難羅衣,好入潮州廣東村,好入潮州。”這就充分說明畲族人遷移路線是由南京下潮州,後入閩、贛。另外鷹潭市畲族人之間交談的語言和客家方言極為近似,這也是他們來自潮州,福建附近的佐證之一。

  畲族人居住龍虎山,繁衍生息,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形成了淳樸的民族風俗。畲族人舞蹈獨樹一幟。逢年過節或有客人時,畲族小夥子和姑娘就會跳起畲族的“馬燈舞”來歡迎你,舞曲歡暢,節奏歡快,會使客人情不自禁的想加入舞者這中,這就是畲族舞蹈的迷人之處。現在畲族中淬著4000多首動人的山歌,特別是畲族人民用茶來招待客人時唱的請茶山歌,真可以把客人唱得如痴如醉,如飲美酒。

山裡客人——畲族的民俗風情

  “山哈”是指山裡客人的意思。先來為主,後來為客,先來的漢人就把這些後來的畲民當為客人。畲族自稱“山哈”,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遷徙歷史有關。

  

  畲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國東南部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安徽省境內,其中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廣大山區。畲族是我國典型的散居民族之一。他們自稱“山哈”。但這個名稱,史書沒有記載。唐代,居住在福建、廣東、江西三省交界地區的包括畲族先民在內的少數民族被泛稱為“蠻”、“蠻僚”、“峒蠻”或“峒僚”。南宋末年,史書上開始出現“畲民”和“拳民”的族稱。“畲”(She),意為刀耕火種。解放後,改稱為“畲族”。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畲族人口數為709592。畲族使用畲語,屬漢藏語系苗瑤語族。99%的畲族操接近於漢語客家方言的語言,但在語音上與客家話稍有差別,有少數語詞跟客家語完全不同。無本民族文字,通用漢文。

  畲族歲時風俗在總體上有三大特點:其一,與盤瓠傳說祖先崇拜和民族歷史相關聯;其二,與長期的農業社會形態相適應;其三,與漢族地區的歲時風俗相融合,畲村的歲時風俗既有全民族的普遍性,又有地域和宗教的獨特性。

  春節,即"新年",俗稱"做年",畲家認為正月初一至初五為"正年",俗稱"正日年",有的畲村認為初一至初八為"正年",俗稱"上八日"。但春節活動往往延續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或正月二十四畲族認為,正月二十四"穿天日"後,春節才告結束,甚至於月底,故有"正月未過都是年"之謂。

  二月二,也叫"會親節",是福安坂中畲族後門坪、福鼎雙華一帶畲村村民的會親節日,這天閩東、浙南畲村都定點聚會,舉辦歌會,畲家諸姓相聚一起,以歌會親友。

  三月三,也叫"烏飯節",又稱"稱歌節",俗稱"上已節",是畲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畲族男女成群結隊出門"踏青",彩集烏稔葉子,泡製烏米飯,緬懷先祖,並以烏米飯贈親友,預祝豐年。

  四月初八,也叫"牛歇節",是日不鞭牛,清早就把牛趕到山上吃草,梳洗牛身,做牛欄衛生,還以泥鰍雞蛋泡酒或用米粥、薯米粥等精飼料喂牛,村裡有"牛王廟"的,要在這一天供祭。

  五月初五,端午節,俗稱"五月節",為畲家一重大節日,習俗略同於當地漢族、裹粽子、敬祖宗。族中以本日為"盤護忠勇王"神誕,故畲家多在廳堂擺設香案,隆重祭祖、所敬奉的祭品是此節專用的"菅粽"或"橫巴粽"。菅棕,以菅草葉裹製成圓柱狀,扎以棕葉絲,通常是五節,意寓五月節得五福,或言此似"龍首師杖",或言以此象徵先祖"徵番"有功所得的盤上賜物。

  農曆六月初六日天貺節,又稱曬服節,民間傳說"土地公"這一天曬銀,俗稱"曝黴",畲民在這一天除曬衣物外,凡珍藏的書籍、歌本、契約、文賃等,也在這天翻曬,不使蟲蛀損害。相傳"六月六"是龍王曬鱗日,這一天曬過的東西,不會發黴蟲蛀。

  七月十五,俗稱"七月半"或"鬼節"、"中元節",福安坂中和半鍾姓畲族。"祭祖鳴鑼,請長者將到祖家規宣讀,講明數遍,俾人人通曉恪守",建陽畲族,"中元是日,搗藥草為餅,曝而藏之,病則服焉,絕不用外間醫者"。是日,畲村開啟視牌、祖譜、祖圖,鳴炮祭祖,在門前插一路茗香,俗稱"燒香路",接引祖公回來。祭祖後吃"太公飯"。在此節前後,畲民結伴上山行獵,稱為"秋社"或"獨獵"。

  

  畲族郵票

  "嘗新節",又稱"食新節",農曆七月份水稻開鐮過此節,開鐮收割必須先擇吉日。人們把頭一趟割下的稻穀碾成米,煮成白米飯,供祭地方神、祖公神和灶神。祭畢,請親鄰一起品嚐長壽。是日客人越多越好,據說"多一人嘗多一人糧"各人飯罷還要盛一米飯留在桌上,稱為"剩倉"。

  八月二十三,元帥節,閩東畲族供奉田公元帥者皆行元帥節。是日,殺一隻大公雞,連同其他供品祭神田公元帥。祭罷,舉家喝"元帥酒",壯膽驅邪。

  農曆九月九重節節,畲家男女爬山登高,成群結隊結伴而行,並定點舉行歌會。家家戶戶苞制"重陽糕",是日為閩東霞浦福安交界地畲村的豬神九師爺生日,村民抬九師爺神像遊村。

  "穀神節",每年秋收後,閩東畲族村有穀神節。畲民認為稻穀有"穀神"、"谷娘"。穀神中又有"種子仙"、"稻秧仙"、"青秧仙"、"黃稻仙"等,諸神仙分司稻穀各生長期。秧收後,穀物歸倉,設供品教穀神,並舉家合餐,俗稱"理園埕"。意為這年田間種植大計至此料理完畢。閩東霞浦水門穀神節時,畲村中青年男女指"穀神"、"谷娘"以及各位"谷仙子",歌舞狂歡,喜慶豐年。

  "立冬",又稱"力冬節",是畲族的圓冬節。這一天,戶戶礱糯谷,春米做餈把,殺雞宰鴨,加滋補草烹煮,閤家飽食進補,俗稱"補冬",同時,舂米制餈,互相饋送,是日,時值小陽春,村人結伴登山,巡迴,俗稱"探寶"。

  農曆十二月十五或廿四日浙南畲族為"打塵日",又稱"浮擦謀"。家家戶戶打掃灶秋因圓,洗刷傢俱,清掃垃圾。奧東畲族將此兩日稱為"謝神日"。各戶備上牲到祠堂、宮廟拜謝諸神。閩東畲族認為爐灶上的煙塵是灶神的記錄本。灶神平時聞灶主的惡話都記在哪裡,因此畲家多在廿四日將煙塵打掃乾淨,並沖洗飲食、餐具等,並備"五果"即糖、豆、花生、桔子、粟子等,祭祀灶神。與之賤別,希望灶神向玉皇告灶主時,"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

畲族民俗風情――宗族家庭

  【宗族習俗】

  畲族村寨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緣組織為基礎的異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組織。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結構是“總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眾認為“藍、雷、鍾”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藍、雷、鍾”三姓宗譜中,都有“盤、藍、雷、鍾”4姓血脈相承的圖表,畲家認為畲族本為同宗。福安市範坑鄉洋坑《汝南藍氏宗譜》載“顧我盤、藍、雷、鍾四姓大宗祠肇基於廣東鳳凰山與南京一脈相連,建祠之地即吾祖舊址也”。祠內四姓始祖“並列封牌位”。同姓畲族關係更為密切,在宗譜內對同姓著名人物有詳盡的記載,同姓畲族不管血緣親疏都以叔伯相稱。畲諺雲:“山哈,山哈,不是同宗就是叔伯。”至於“祠--房--家庭”的結構方式和當地漢族宗族結構基本相同。即“私祠”是以地域開基祖為首的血緣相近的同姓子孫組成的宗族組織。“房”以開基祖的各兒孫組成的宗族支派。“家庭”是組成宗祠的基本單位。隨著時間推進了子孫的繁衍,人口增多後,一些村落中原有家庭演進成“房”,“房”升級為“支祠”,“支祠”演進為“祠”的宗族網路。而祠(支祠)往往以建有供人活動的公共建築祠堂作業標誌。宗族領袖由年齡輩份大、年事高、威望重的人擔任。

  1949年後,族長隨封建宗法制消滅而刻廢除。畲鄉民政、民事皆由村幹部負責管理。畲村祠堂建築格局與漢族相同,始建於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重修於光緒八年(1882年)的福安坂中大林村鍾氏祠堂,大廳中間設有祖龕,內陳放祖牌200多塊,祖牌鑲金箔,造工細膩,雕刻精緻。1991年7月15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將鍾氏祠堂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畲家重修譜,有“五世不修譜,乃祖宗之罪人”的提法。宗譜一般20年修一次,鍾大昆編纂的《穎川鍾氏支譜》現藏省圖書館,為全省鍾氏連環譜。畲族宗譜由名錄、圖紀、補遺、源流序列、行第排列、公產記載以及官府文告等內容組成。畲族人丁入譜有特殊記載、譜名記載方式,即按行第排列,主要用“念、大、小、百、千、萬”等字,作週而復始的迴圈使用,其中藍姓用6個字,雷、鍾兩姓只有5個字。

  畲家祭祖在宗祠或祖厝、公廳內進行,屆時將祖宗牌位、祖圖、祖杖等並列,供奉香燭牲醴,由族長或房長讀祭文,族內人丁逐一拜祭。

  【家庭習俗】

  閩東畲族社會的基本單位是以父母為核心,由父母與子女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父親為一家之長,在家庭中享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對內管理家庭的經濟收支,調節生活需要,安排農業生產等,對外代表家庭處理各種社會事務。家庭成員均要聽其約束、管教,經費支出也要經過他的同意。母親為"內當家",負責處理家庭內以及親戚來往事宜,負責料理家務、飼養禽畜等。在農忙時節,還要下田參加生產勞動。

  畲族子女婚後便分居獨立生活,一般"娶一門媳婦,分一個家",父母都與幼子同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畲族家庭發生根本變化,家長權威削弱,民主協商、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團結互助的新型家庭關係逐漸形成,舊道德禮儀規範成為社會主義新道德、新風尚所取代。


民俗風情—宗族家庭

  【宗族習俗】   畲族村寨多以血緣相近的同姓聚族同居。部分由不同姓氏的地緣組織為基礎的異姓聚居。畲村有祠堂和房的組織。祠堂即宗祠,房即宗祠內子孫派系分支。   畲族的宗族結構是“總祠(公祠)--同姓宗祠(支祠)--房--家庭”。畲族群眾認為“藍、雷、鍾”三姓本為一家人,因而視為同宗。福安畲村藏的清代“藍、 ...

少數民族節日大集合

      畲族的傳統節日很多,有春節、元宵節、“二月二”、“三月三”、“封龍節”、“六月六”、中元節、仲秋節、重陽節、冬至節、“招兵節”等。   年節,也叫春節,是畲族最隆重和熱鬧的節日。從農曆12月24日的“祭灶”、“送神”畲族就開始過新年了。祭灶神後,就準備除夕的“年夜飯”,閤家“圍爐”。畲族屆時家家蒸 ...

婚慶習俗

  浙江西南地區憑藉其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漸漸成為中國旅遊的又一熱點。其中,作為中國最大的畲族自治縣的景寧縣,又以其婉轉的山歌、醇美的佳釀以及鮮豔的民族服飾引來眾多遊客駐足。筆者近日來到景寧,感受了一番原汁原味的畲族風情。   喜歡對歌的民族   在景寧縣,十分之一人口是畲族人。在畲村,遊客可以在 畲家嫁女 ...

尋找福建先民的歷史足跡

     福州的畲族至今還保留著傳統的烏飯節。   早在隋唐時期,閩、粵、贛三省交界地就成了畲族先民的主要活動區域。但令人意外的是,據當地家族譜牒記載,畲族三大主姓中,當時僅有雷氏、鍾氏聚居於閩西南,以寧化雷氏、長汀鍾氏為著,唯獨不見三姓之首藍氏的蹤影。資料顯示,直到數百年後的南宋中葉,藍氏族人才姍姍來遲肇居 ...

婚俗:女有十八難 男有二十難

   畲族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少數民族,主要分佈在福建、浙江、廣東、江西、安徽等省丘陵山區。1990年全國人口普查時,全國畲族有63萬人。畲族自稱“山哈”。對於畲族族源,學術界尚未定論,但普遍認為廣東潮州鳳凰山是畲族在宋代以前時期的聚居地。   浙江景寧畲族多為明初從福建遷來,景寧是畲族遷入浙江省的最早落腳點 ...

廣東婦女的鳳凰裝

     畲族婦女服裝,各地略有差別,其共同特點是上衣多刺繡。尤其是福建福鼎和霞浦的女上裝,在衣領、大襟、服鬥甚至袖口上都有各色刺繡花紋圖案和花鳥龍鳳圖案。畲族婦女最主要的裝束,那就是“鳳凰裝”。紅頭繩扎的長辮高盤於頭頂,象徵著鳳頭;衣裳、圍裙(合手巾)上用大紅、桃紅、杏黃及金銀絲線鑲繡出五彩繽紛的花邊圖案, ...

祭祖儀式

  畲族宗教信仰富有民族特色。盤瓠傳說在畲家世代相承,廣為流傳。傳說內容,在閩浙粵贛皖,雖有地域性的差異,但基本情節相同。畲族稱"盤瓠"作"忠勇王",閩東浙南畲族還稱作"龍麒","盤護","高皇",皖南畲族還稱作"龍猛&# ...